学习回顾中国共产党历次党内集中教育的着力点
2023-05-12郭凯沈昕
郭凯 沈昕
党内集中教育,是提升全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方式,是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关键所在。通过党内集中教育加强党的建设,是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路径选择。回顾总结党内集中教育的历史经验,对在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要意义。
一、延安整风运动:开创党内集中教育的先河
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虽然在政治上、军事上纠正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但思想上还未给予彻底清算。党内仍有机械地执行共产国际关于统一战线指示的情况,对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认识不够,同时,一些出身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新党员还存在非无产阶级思想。因而,学风上的主观主义、党风上的宗派主义、文风上的党八股等不良作风,在部分共产党员身上仍然存在。如何整顿党的作风,把党锻造成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抗战的大环境中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就成为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名为《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拉开了延安整风的序幕。延安整风运动从1942年2月开始至1945年春结束,历经3年时间,分两期进行:第一期自1942年2月至1943年7月,参加整风学习的主要为高级干部;第二期自1943年7月至1945年4月,参加整风学习的主要为一般干部和普通党员。
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反对教条主义,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统一、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作风。1942年4月至8月初,整风运动的重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的演说中指出:“如果我们身为中国共产党员,却对于中国问题熟视无睹,只能记诵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个别的结论和个别的原理,那末,我们在理论战线上的成绩就未免太坏了。”1942年8月至12月中旬,重点是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毛泽东指出:“对内的宗派主义倾向产生排内性,妨碍党内的统一和团结;对外的宗派主义倾向产生排外性,妨碍党团结全国人民的事业。铲除这两方面的祸根,才能使党在团结全党同志和团结全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中畅行无阻。”1942年12月中旬到1943年3月中旬,重点是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的讲演中指出:“党八股这个形式,不但不便于表现革命精神,而且非常容易使革命精神窒息。要使革命精神获得发展,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
延安整风是第一次全党范围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较为彻底地肃清了各种错误思想尤其是教条主义在党内的影响,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一决议对党历史上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正确结论,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延安整风运动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气质和面貌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陈云指出,延安整风运动使共产党人“真正做到了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之‘的,即懂得了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而不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词句来解决实际问题。”延安整风首次通过党内集中教育的形式来加强党的建设,帮助全党同志统一了认识,使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思想教育,明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巩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党内外的阵地,使干部在思想上得到升华提高。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实现了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新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三查三整”整党运动:团结思想促进解放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规模持续壮大。据统计,1947年时全国的党员数量已达到270万人。同时,许多党组织特别是农村的基层组织在战争和土改激烈进行的环境下,思想不纯、作风不纯和成分不纯的问题暴露了出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随着党的队伍不断壮大但是未能及时对新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上入党却尚未在思想上入党,滋长官僚主义作风和骄傲自满情绪。另一方面,一些地主、富农作为投机分子混入党内,对党的政策和改革要求阳奉阴违甚至是歪曲事实,严重脱离群众。因而,毛泽东在1947年12月25日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集的会议上指出:“这种严重情况,就在我们面前提出了整编党的队伍的任务”,并在报告结尾掷地有声指出:“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
1947年10月,党在各解放区结合土地改革,开展了以“查思想、查阶级、查作风”和“整顿思想、整顿组织、整顿作风”为主要任务的整党运动,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二次党内集中教育。“三查三整”整党运动从1947年9月开始至1949年春结束,历经一年半时间。主要目的是克服党内的地主富农思想的影响和官僚主义作风,在组织上把坚持剥削阶级立场的投机分子清除出党以此整顿党的队伍、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三查三整”整党运动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7年9月全国土地会议结束至1948年5月。各中央局、分局和区党委在贯彻土地会议精神的同时,运用“三查三整”的形式,通过整党工作团把运动从党的领导机关推向农村基层组织。1948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由周恩来起草的《老区半老区的土地改革与整党工作》的指示,提出对不同地区应采取不同的方针。指示推荐了平山县的整党经验,即“经过党的支部,邀集党外群众参加党的会议,共同审查党员及干部”。指示决定公开党的支部,提出除尚未巩固的新区以外,一切党的支部,均应公开。同时,运动中出现了不相信基层组织、混淆不同性质矛盾的“左”的错误倾向,中共中央及时发现并进行了纠正,使运动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第二阶段,从1948年5月至1948年底。根据中共中央5月发出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的指示,各地完成了党支部的组织整顿工作。第三阶段,从1949年初至春耕前。各级党组织通过总结整党工作经验,处理遗留问题,把整黨运动同加强民主政权建设结合起来。
在解放区广大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三查三整”的整党运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净化了党员队伍,增强了党的战斗力;改进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强化了党员队伍建设;确保了土地改革的完成,推进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邓小平在1950年6月6日中共重庆市第二次代表会议上的报告中总结了此次整党运动的经验。他指出:“这次整风之所以必要,是因为战争非常艰苦,又处在接近胜利的关头,正需要我们更加密切地联系群众以争取胜利,而党内存在着成分不纯作风不纯的现象,一部分同志有消极失望的情绪和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这些现象必须加以克服,才能前进。经过‘三查三整,克服了党内的混乱思想,团结了全党,进一步联系了群众,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此次整党运动探索出了很多创新之处:首先是规模大,“三查三整”整党运动是党的历史上首次以基层组织为重点的大规模整党运动。其次是公开化,“三查三整”整党运动实行开门整党,党的支部和党员公开化,邀请群众参加整党会议,征求群众对党员尤其是干部的评议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最后是善结合,“三查三整”整党运动在实际中紧密与土地改革、促进生产相结合,做到整党与日常中心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三、1950年整风运动:提高党员思想纯洁性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党的组织得到迅速发展,党员数量由最初的50余名,发展到448万余名,其中仅1949年一年全国就新增党员约140万人。组织大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鱼龙混杂的现象,新增党员中“很多人的思想作风极为不纯,还没有来得及给以有计划的教育训练”。1950年4月28日,毛泽东指出:“各阶层人民相当普遍地不满意我们许多干部的强迫命令主义的恶劣作风,尤其是表现于征粮、收税和催缴公债等项工作中的上述作风,如不及时加以整顿,即将脱离群众。”如果不加以整顿教育,就无法担负起领导人民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繁重任务。为此,1950年5月1日和21日,中共中央先后发出了《关于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和《关于发展和巩固党的组织的指示》,并在同年6月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对全党整风作出具体部署。
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报告指出,此次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干部和一般党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克服工作中所犯的错误,克服以功臣自居的骄傲自满情绪,克服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改善党和人民的关系。整风运动的重点是,整顿各级领导机关和干部。整风运动的方式方法是和各项工作任务密切结合而不是相分离的条件之下,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并应当阅读若干指定文件,总结工作,分析情况,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此外,报告还对一些具体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要求,指出,“在老解放区,一般地应停止在农村中吸收党员。在新解放区,在土地改革完成以前,一般地不应在农村中发展党的组织,以免投机分子乘机混入党内。”为整风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方法指導。
1950年整风运动从5月开始至年底结束,历经三季时间。其中,新解放区响应党中央要求在夏秋两季提前完成整风运动,以便保证秋后土改工作顺利进行。
1950年整风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党内骄傲自满的情绪,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作风得到较大的克服,党员的思想纯洁性、领悟力有所提高,增强了党的战斗力,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使党更好地发挥领导和战斗作用。此次整风运动,时间虽短,但意义深远,为同年冬季的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