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领导后性格会变吗
2023-05-12冯婕
冯婕
“一阔脸就变。”鲁迅先生这句通俗、形象的描述,至今还能得到很多职场人的共鸣。为什么很多人一当上领导,好像连性格都变了?性格不是很难改变吗?这个疑问到底是“不谋其政”者的迷思,还是职位晋升所带来的一系列权责、行为和心态变化真的能重塑人的性格?换言之,到底是性格改变行为,还是行为改变性格?这也是现代心理学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那么,当一个人跻身领导层(以及增加职责)后,其性格特质是否会因此发生实质性改变呢?
人的性格通常可以从5个方面来描述:内向-外向性、情绪稳定、谨慎认真、亲和性、开放性。领导者要满足其职责所带来的期望,履行其义务,同时必须有效应对不确定性和变化。所以,领导者面对压力时需要能够保持镇定以及应对负面情绪。随着职责加重以及在组织内扮演不同层次的角色,新晋领导者往往需要更加尽责,办事更有效率、更有条理,也应更谨慎可靠。
因此着眼于性格中的“尽责”(即谨慎认真)和“情绪稳定”这两个特质,以此为主要衡量指标。“尽责”代表可托付、以成就为中心、可靠、有条理,尽责者能妥善完成工作或履行职责。这也是衡量领导能力和工作绩效的最佳预测指标之一。“情绪稳定”是领导者的另一个特质,代表当事人能够保持镇定,从容应对压力,并有效带领团队走出逆境。同时,也考虑职务晋升对于“五大人格特质”中的另外3个特质,即内向-外向性、开放性和亲和性的影响。
为了观察升职后领导者是否更加尽责且情绪更加稳定,研究团队使用了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公开数据库进行了两组研究,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不同阶段的性格发展。一组研究对象是“新晋领导小组”,即研究对象随时间变化晋升为管理层的小组;另一组研究对象是一直担任下属的“非领导小组”。其中一组研究跟踪了美国近200名研究对象从1995或1996年到其后10年以及20年间的职位和性格变化。另一组研究使用了近千人,以2005年、2009年及2012年为界的3个不同时期的澳大利亚数据。
两组研究均发现,职位晋升使得研究对象的尽责特质得以提升,但在情绪稳定方面没有明显变化。同时,还发现新晋领导者往往会肩负更高的工作职责和需求,而正是职责和需求的改变,使得新晋领导者更加尽责。此外,研究结果显示,职务晋升对内向-外向性、开放性和亲和性并没有显著影响。
这项研究为当前管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关于“行为改变性格”的探讨补充了有力的证据。现有大多数研究都认为,人的性格特质会影响工作经验,反之则不然。最新的研究发现,获得第一份工作、结婚和失业等人生重大事件对性格发展皆有影响,但对职场中重大事件和工作行为变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塑造人的性格的研究尚不足。
成为领导者,并不会将完全不负责任的人变成高度负责的人。这是由于其他机制可能会促进性格稳定,因此性格变化通常并不剧烈。例如,人们可能会极力避开新的环境,或者根本没有能力适应新的变化。
在当前的很多管理实践中,由于认为人的性格很難随着境遇和工作内容改变(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所以在招聘和晋升中测试既有性格或特质显得尤为关键,但因而也往往会忽略员工晋升后新职务所带来的成长、机会和性格变化。
本项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证明工作晋升往往能塑造或改变人的性格。鉴于尽责对领导能力的重要性,将员工提升至领导职位,可能会引发一个良性循环:成为领导者可以提高其尽责水平,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其领导效力。同时,文章还指出了该研究结果的两面性:一方面,由于尽责是人格特质中预测工作绩效的最强因素,安排员工担任非正式的领导职务,有助于鼓励他们发展管理才能,培养与尽责相关的行为和特质,有利于其日后担任其他工作;另一方面,以往的研究也指出,尽责程度高的人往往难以适应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并且创造力较差,所以组织应当考虑如何增强领导者的适应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协助他们平衡职位提升所带来的不利因素。组织还应扩大培训范围和内容,包括性格发展和塑造,专注于更全面的领导力培训。
对个人而言,鉴于成为领导者是一个职业发展的里程碑,因此担任领导职务似乎是员工攀登公司阶梯的必然步骤。这项研究的结果为员工提供了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和评估他们的职业发展决策,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功地发挥领导作用可能会使他们变得更适应这种行为,然后这些人格特质会随着时间固化于性格之中。更重要的是,想成为领导的人,需要权衡承担管理角色的两面性:尽管晋升可能会导致工作中的尽责程度提高,但也会导致适应性和创造力下降。另外,承担额外的工作要求,可能还会增加压力水平,并降低幸福感。
援引电影《蝙蝠侠:侠影之谜》中的对白:“塑造你的,并非你的内在,而是你的所为。”对新晋领导者本身而言,“在其位谋其政”所带来的一个潜在变化是心理层面的,是会随着时间潜移默化地改变的;而这种性格改变往往很容易被忽视,也未必是所有人期望的方向。所以,新晋领导者需要更全面地考虑和权衡担任管理职位所带来的利与弊。
(摘自“复旦商业知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