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藏自治区高考物理学科分析
2023-05-11何钊西藏林芝市第一中学李岱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何钊 西藏林芝市第一中学 李岱 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郭少华 西藏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
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甲卷与去年相对比,秉承稳中求进总基调,难度有所降低。试题的设计继续保持与高中课程改革的协同性,落实《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贯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指导思想,衔接高中课程标准,服务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助力高考综合改革平稳实施。考查内容方面依然突出“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突出学科核心内容。在考查要求方面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注重对核心概念和规律的考查,引导学生夯实知识基础,鼓励课堂回归教材。
一、命题指导思想及试题特点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23 年高考物理全国甲卷,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衔接高中课程标准,注重深化基础,丰富问题情境,增强探究性,突出思维考查,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引导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发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教育强国建设。
(二)命题特点
1.试卷结构保持稳定
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甲卷,试题结构依旧稳定,8道选择题,共计48分;2道实验探究题,共计15分;必做题2道,共计32分;1道选做题,共计15分。考查内容包含了平抛运动、核反应方程、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弹性碰撞、功能关系等重要物理概念和规律。命题在总体设计上既有守正又有创新,较好地体现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理念,不仅考查物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注重对学生思维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很好地体现了高考对高中阶段学习的“选拔性”功能。
2.注重基础,引领课堂回归教材,确保物理观念的正确建构
今年的试题仍然秉承传统,依旧高度重视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旨在引领课堂回归教材,重视基础。例如题目14,引入平抛运动模型,从受力、运动、能量各方面考查对平抛运动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题目15引入核反应方程模型,考查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等基础知识,夯实物理观念的正确形成。
3.重视关键能力,弱化“机械刷题”效果,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题目19,考查了学生对图像信息的获取能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创建公式,通过数形结合探索出图像截距、斜率的实际意义,从而破解题目解决问题。如题目20,引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模型,如果只是盲目分析计算,需要浪费较多的时间,但是打破计算常规,考虑到如果半径不同粒子会面临无法飞出的情况,那么无论速度如何,分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从而选项C 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来,节约做题时间,这样的问题靠机械刷题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掌握解题的方法,更要注重物理思维的培养。
4.重视创新,着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于评估创新思维能力,主要是学生在掌握了物理知识之后能否突破已有的思维模式,勇于发掘新的思维路径,寻求新的解决办法。如23题的力学实验,初看是教材原型实验,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境中探究速度变化的规律,由浅入深,由易至难,学生可以轻易解决前两个问题,到第三个问题,按照正常逻辑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便可得出答案,然而在第四问中,学生需要计算通过第一个标记点的速度以及整个过程的加速度,虽然利用纸带能解决这两个问题,但这一问要求用第三问中b 和k 来表示速度和加速度,这就需要学生打破思维常规,创新性地在第三问结论中找解答,更深入分析第三问解析式中每一个系数的物理意义。此题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探究事物本质。
5.理论联系实际,体会实际生活中的物理规律
重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设定真实的问题场景,将物理规律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提升、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以此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民族自豪感。今年的试题在实现“情境载体串联线”的部分有所削弱,但在新旧课程改革交接以及三年疫情对教育的影响下,这样的现象并未违背高考命题改革的基本方向。反之,未来高考命题的走向,为体现“三条线”的逻辑关系,将继续加大试题的情景创设和呈现方式,进一步加大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以此更深入地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
二、复习备考建议
(一)加大联考力度,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改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做好大型联考组织安排,建议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进行一次全区示范性高中大联考,通过成绩来调动师生在寒假的学习安排,建议高三第二学期3 月中后期组织第二次全区示范性高中大联考,建议高三第二学期4月中后期组织第三次全区示范性高中大联考,通过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第一次、第二次联考可以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划定模拟上线分数、各层次各科上线有效分、各学科命中率、贡献率等数据,数据以文本形式下发。各学校可以通过这样大型联考数据明确自己的位置及教学情况,也可以通过考试成绩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进度,这样可以避免复习的盲目性。教研主管部门对联考数据要做好认真研究分析,从数据中分析各学校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通过数据监测,督促学校备考效率。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重温和强化,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高考物理命题紧扣课程标准要求,囊括高中物理核心知识点,以学生终身发展和继续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为基础设计试题,避免难度过高或过于复杂的内容。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突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试题增加了对物理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定性分析题目,同时适度削减复杂运算题目,引领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重视基础知识的重温和强化,学生不仅需要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还要理解它们产生背景、事实、过程、适用条件以及相关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多角和全角的视点出发,建立健全的知识结构,关注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进行知识的重构、整合、分类、总结和应用。学会如何搭建知识框架,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从而有机融合各部分知识,达到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
(三)养成良好分析习惯,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能力
无论解题的表现形式如何改变,其根本始终是相关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以及运用这些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策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需要深入体会典型例题(包括近几年高考题)的解读和分析,挣脱问题的困境,遗弃难以解决的问题,集中精力尽量独立进行反思、方法分类、规律概括。在教师评讲过程中,主导部分是引领解题思考方式(为何这样思考)和答题技巧(为何如此操作),将学生间的思考方法、观察问题的角度进行比较,择优淘劣、逐步提高;同时要求学生归纳出问题的通性(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问题的障碍设置在何处等)与特性(情境、题设条件有何变化)。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升解决问题的技巧
高考物理试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设计,着眼于把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与我国的经济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来考查学生是否可以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解决实际问题,其关键在于深度解析物理内在性质,通过批判性思维和空间想象,使实际问题与头脑中已有物理模型联系。可立足于实物模型(例如质点,单摆,点电荷等)、环境模型(例如光滑水平面,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等)、过程模型(例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竖直平面中的圆周运动、类平抛运动、简谐运动等)、情境模型(例如流体类模型、传送带类模型、弹簧类模型、有界电磁场中偏转模型、子弹穿击木块模型等)等方面,在未知的实际物理问题中找出熟悉的物理模型,重视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和运用,从而提高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解题有效训练,增强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技能
对于物理现象、状态和过程,常常可以通过函数图像来表示,这种方式是研究和解答物理问题的主要策略。高考物理试题通常采用文字、图表、数据等多元化的展示方式来增加信息的广度,要求学生理解图像的物理意义,并且与具体的物理过程对应起来,以此考查学生对关键信息的获取、加工和推理判断的能力。高考试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物理量关系的表达式,进行扩展推导和解答,并进一步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还需要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分析来展现物理问题。应用数学方法来处理物理问题,有时是数字运算,有时是符号运算,除了需要重视定量运算,也应该重视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和推理。
(六)强化审题训练,注重解题规范
审题反映了多种技能的结合,需要掌握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也需要严谨度、精细度和认真度等非智力要素。审题时,应指导学生如何准确地获取信息,理解重要词句,挖掘潜在的条件,排除干扰的元素,同时还需利用示意图,文字、函数图像和物理公式等形式,把所要解决的物理问题清晰地展示出来。在物理问题解答过程中,要保持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语言规范,文句简明,并且使用的各类字母符号也需规范化,同时,答案的陈述也需要标准化。
(七)养成良好应试技巧
考试时,优先解答简单的题目。为了达到优秀的考试表现,学生应该浏览试卷全貌,了解卷面的相关长度、宽度、题目类型,试卷的分类布局,知识点的构成,以及分数的配比等等。将容易的题先做好。在进行选择题解答的过程中,我们要确保准确性同时,还要注意时间的消耗。一旦遇到暂时无法判断的问题,可以选择稍后处理,因为在少数选择题上过多的怀疑和考虑,会妨碍整体完成试卷,甚至可能会对你的答卷自信心产生滋扰。涂写答题卡的行为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切忌在考试即将结束时急躁地涂写,以避免忙中出错。在进行主观题答题时,我们应该认真阅读题目,挖掘相关信息,决不能仓促答题。学生的答案应当在规定的范围内,必须养成先思考后作答的习惯,一般来说,审题应当慎重,答题应当迅速。
(八)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
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对高三学生独有心理需求的理解,使他们在高考复习期间保持最佳状态。需要教师将学生看作一个有自我完整性的人,给予他们信心,让他们明白犯错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将他们看作一个成长的个体;尊重他们的差异,将他们视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学生需要被呵护,需要被理解,更需要的是在困难中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
针对高考的复习,其根本目标就是通过周全的学习,将在高中期间所掌握的物理知识通盘理解和串通,熟悉物理的思考模式,并对物理的研究方法深化理解,以此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全方位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考备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共同配合、协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希望西藏物理同仁们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争取西藏物理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只要在备考复习时做好基础知识的巩固、联系实际情况、深化实验学习并提升个人能力,就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