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吕梁山林区退化林修复实践与探索

2023-05-11狄贵明

山西林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吕梁山林区林木

狄贵明

(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临汾 041000)

退化林主要是指受到人为干扰或自然灾害影响,森林结构发生逆向演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或生产力持续性明显下降,依靠自然力短期内难以恢复的森林。通过采取科学的人工措施,改善退化林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恢复森林功能,促进森林正向演替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保障。退化林修复是今后较长时间内国有林区林场工作的重点,也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在退化林修复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和创新工作机制,让退化林修复更加科学、更具实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林区资源状况与退化林现状

1.1 资源状况

吕梁山林区地处山西省南部、吕梁山脉南段,位于东经111°04′~111°45′、北纬35°52′~37°20′之间,南北长约200km,东西宽约70km,地域跨涉临汾、吕梁两市的10 个县(区),总经营面积25.35 万hm2;森林覆盖率69.70%。

在林区总经营面积25.35 万hm2中,林业用地面积24.87 万hm2,非林地面积4 800hm2。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17.13 万hm2、疏林地面积1.51万hm、灌木林地面积4.59 万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7 800hm2、无立木林地面积8 500hm2、苗圃地面积24.80hm2、辅助生产用地面积92hm2。

森林蓄积,有林地平均每公顷蓄积45.90m3,疏林地平均每公顷蓄积19.65m3。平均蓄积量偏低。

境内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南北狭长,地形复杂,各地气温、降水量等差异较大,全林区年平均气温6.5℃~8.6℃,高山区较寒冷,低山谷地、丘陵地比较温和;年均无霜期160 天~220 天;年平均降水量520mm~620mm,且多集中在7 月-9 月,高、中山区降水较多,低山、丘陵区降水较少。

吕梁山区系由变质岩和岩浆岩及古生代、中生代盖层组成的石质山区,两侧为黄土丘陵区,母岩多为石灰岩和黄土,土壤处在褐土带,多为山地褐土和粗褐土。土壤侵蚀严重,干旱瘠薄,对植物成活和生长不利。境内以天然阔叶残次林为主,栎类分布约占50%,多与其它树种混交,主要混交树种为山杨、白桦,也有少量油松、白皮松。

林区境内由于气候多样、土壤贫瘠、林农交错,致使植被多样、质量低下、分布零散。

1.2 退化林现状

吕梁山林区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历史上由于人口快速增长、战乱、气候变化等原因,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天然次生林,林分以矮林为主,树种以栎类为主,由于多代萌生,树干弯曲、低矮,衰老;单位平均蓄积低,无培养前途。目前天然林多数为退化林分,重度退化林超过50%以上。

2 退化原因分析

吕梁山林区“林分质量差,蓄积量低”的典型特点,是由特殊的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决定的,退化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立地条件、气象灾害以及病虫害侵袭等。吕梁山林区地形复杂多样,土石山区和黄土丘陵多,土层十分浅薄且贫瘠,多数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土层中砂石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差,严重影响林木生长。林区春天干旱风多风大,降水量分布不均,冬季温度低,不利于林木生长。气候异常导致病虫害多发,林木抗性降低又造成了树势衰弱。②人为因素:主要包括由于历史上偷砍滥伐、造林树种单一、森林结构简单、火灾等原因造成森林退化,或由于树种配置不合理,造林密度过大,幼林得不到及时抚育,导致林木生长空间不足,林分质量差而造成森林退化。

3 退化林修复具体做法

3.1 修复目标

遵从自然规律,通过采取疏伐、补植、封育等措施,改变树种组成、林分结构,促进林木生长,形成复层、异龄、多树种混交林,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3.2 修复原则

3.2.1 尊重自然,科学修复

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制定退化林修复计划。在修复过程中,充分考虑项目实施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科学选择树种配置,合理配置造林密度,适地适树,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

3.2.2 因地制宜,因林施策

根据区域自然地理条件,依据退化林类型、退化程度和退化成因,合理安排修复措施,提高退化林修复的针对性,提升作业施工质量。

3.2.3 保护生境,保持水土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原生植被,提高水土保持功能,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避免生境破碎化。3.2.4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

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在树种上优先选择经济价值高的树种。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因地制宜推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3.3 修复措施

3.3.1 林分抚育

根据间密留稀、去劣留优和去弱留强的原则,采取疏伐、生长伐、卫生伐等方式进行林分抚育修复。对于中龄林,要防止林分密度过大,对生长过密的林分进行疏伐,及时伐除病死株、枯死株和生长不良的林木,促进林分健康生长。及时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控,避免因病虫害等造成林木衰弱或死亡,对病虫害造成树木死亡的要进行卫生伐,改善森林生长环境。对成片的灌木要进行带状割灌,团状的灌木进行块状割灌,用于下一步补植。

3.3.2 补植补造

对于密度较低的退化疏林、有林地中的林中空地,要根据立地条件、林分结构进行补植补造。空地面积较大、分布均匀的,应按照适宜的株行距进行均匀补植,空地面积分布不均匀的林地进行局部补植。新补植树种株数一般应在每亩40 株~60 株。天然阔叶退化林修复时,补植树种海拔在1 500m 以上阴坡、土层深厚的,优先选用华北落叶松、云杉;海拔1 500m 以下,或土层较薄的,优先选择油松、白皮松。人工针叶退化林修复时,补植树种要优先选择辽东栎等阔叶树实生苗。

3.3.3 封山育林

对天然幼树较多的退化疏林,要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根据退化林分实际状况可以全封、半封,或者轮封。

3.3.4 补植后管理

补植后,对补植树种造成遮阴的其它乔木,要采取修枝措施;造成遮阴的灌木,采取修枝措施。补植后第三年、第五年进行2 次抚育。

4 退化林修复任务与成效

2021 年以来,吕梁山林区大胆探索把华北落叶松作为退化林修复补植补造的主要栽植树种,3 年来共修复退化林7 600hm2。经调查,落叶松成活率达到95%以上,长势较好,年高生长量在30cm 以上。由此可知,在立地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华北落叶松在吕梁山林区退化林修复中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对维护区域内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空气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2021 年吕梁山林区康城林场和下李林场的退化林修复,原来的林分是辽东栎矮林,修复过程中补植了华北落叶松,修复后由矮林向中林转化,树种结构、比例得到调整,目的树种株数、密度提高,为后续培养高质量森林打下了基础,为吕梁山林区退化林修复、提高森林质量开辟了新的路径。

猜你喜欢

吕梁山林区林木
记游哈林区(节选)
蒲谷香:从吕梁山走到巴拿马
吕梁山选煤厂煤泥水处理工艺优化改造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 强化创新驱动奋力蹚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