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中学英语教学实践路径探究
2023-05-11张一妹
张一妹
2016 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所有课程立体式育人,奋力创造我国高校思想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课程思政由此缘起,应时而生。其义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1]
一、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教育目标的体现
我国素质教育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与身心健康。青少年应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其中“德”是首位。立德才能树人,教育的目标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有高尚情操、良好道德素养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各学段、各学科都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之中,对学生成长进行方向上的引领,以正确的民族观、文化观影响学生的思想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建设国家的架海金梁。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发展的具体要求,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心理品质,激发其爱国情感,强化其民族自豪感。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政教育必将成为教书育人的最强音。
(二)时代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飞速发展与经济的持续增长“缩小”了世界的范围,使国与国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与沟通,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碰撞。此外,在数字媒体带来资源共享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信息良莠不齐的情况,这容易使青少年思想观念受到污染与冲击。拥有高尚的品质、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素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盾牌,也是建设伟大祖国的保障。青少年处于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定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时刻关注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对其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提高其道德素养,使其坚定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课程自身的特点
英语属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特征。工具性体现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沟通作用,学好英语可以提升英语语言应用与思辨能力;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其承载着西方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接触、了解西方文化的过程。英语是中学基础学科之一,也是一门窗口课程,内容涉及英语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传统习俗等,其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及文化价值势必会对中学生产生影响。在语言学习期间,学生的观念难免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如果不及时引导,可能导致其思想观念的偏差。因此,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英语这一人文性学科中,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树立文化自信,激发其爱国情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时代新人。
二、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一)提高英语教师思政素养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行为的示范者。教师的思政意识是课程思政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教师自身的人文品质、道德情感、思想政治素养决定其能否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中学英语教师大多是英语文学、语言学或翻译专业出身,在多年的专业学习中,往往更加重视积累西方文化素材,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制度、习俗等知识积累丰富,但对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知识的储备有所欠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有待加强。
在常规教学中,英语教师通常侧重于语法知识的传授和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课程思政的了解不够深入。因此,教师应夯实理论基础,提升自身综合人文素质,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去思索、理解、体会课程思政的出发点及其所承担的使命。教师应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时事政治,学习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将主流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融入日常教学中。我国历史长河中涌现的政治家、思想家、感动中国人物等,都可以作为素材来积累。还可以向思政学科专业教师寻求帮助。大数据时代,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关注思政类慕课、短视频等,主动搜集思政资料,深入思考,更新和扩充知识体系,时刻对相关知识保持敏感,使之成为一种源源不断的内驱力。
英语教材内容涉及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学等方面。学生通过学习会对英美国家有更多了解,进而对比中西方文化。对此,教师应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客观辩证地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厚植民族自豪感,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此外,学校应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师培训,定期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演讲比赛、微课大赛、主题征文等,供教师们交流经验、分享体会。
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应重视教学育人技能的提升。新形势下的教学已不再是简单地传授书本知识,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基础上,应将英语学科与思政内容进行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发扬奋斗精神,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英语教师要让学生领悟到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了解西方文化,更是要利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采,引领学生理性、客观、辩证地看待不同文化,言传身教,坚定文化自信,扎实文化信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丰富思政元素,创新英语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不是成系统、成体系地进行德育活动,而是根据各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挖掘并融入适当的德育元素。[2]虽然大多数学校已应用多媒体教学,但往往只是将书本知识“搬”到大屏幕上,要实现中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应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挖掘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育人理念与知识传授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语言知识的学习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英语是西方文化的载体,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讲授更倾向于传达英美国家的知识体系和价值取向,往往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是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语言基础和语言能力的同时,将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政治元素有效地融入日常教学之中。[4]在课堂上,教师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法,如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完善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前可采取交流、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政需求与期待,结合实际制订教学目标,确保德育目标合理,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备课时要深挖教材,剖析教学内容,发掘其中的思政内容并将这些元素进行扩展,贯穿教学环节,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避免生搬硬套。以教材语篇为基础,将思想政治育人元素融入词汇语言、例句讲解及语法知识传授中。
当今互联网时代,教师可利用一些网络平台辅助课堂教学,整合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资源,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如,在导入环节播放短片或音乐片段,完成内容的过渡衔接。信息化教学手段生动有趣、丰富立体,有助于学生吸收、内化相关思政内容。
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寓教于乐,开展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探讨或辩论。以“圣诞节”一课为例,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可以提问学生最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什么,再将学生分为两队进行抢答,说出其所代表的文化及价值意义,最后进行总结。以此为基础,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与背景,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激发其民族自豪感。
课堂之外,学校可组织丰富多彩的思政主题英语活动,如英语阅读沙龙、辩论赛等,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又能够提升其英语应用能力。课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关作业与第二课堂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测试,深化思政教育成果。通过后台数据提取成绩,了解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进而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实现知识讲授和价值导向的有机统一。
(三)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对课堂与教学效果的综合性评价,侧重于对教学思想的体现、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内容的完成、教学手段的辅助、学生参与的情况等几个方面的考量。[5]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为教师判定教学状况和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提供大量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是检验课程思政是否有效推进的试金石,只有科学、系统、全面地把握评价方向,才能让课程思政与学科知识教学紧密相连,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中学英语教学既要考虑评价形式,也要注重评价内容。英语课堂不仅是听、说、读、写的教学,还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机制包含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评价,二者结合才能保障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教师教学评价不应局限于教学设计、实施情况、教学效果,还应延伸至教师自身思政意识、道德品质、价值取向及人文素养等方面。学校可定期组织听课、评课,做好教学评价与反思,采用一课一总结、一课一评价、一课一收获的模式,进行量化考核。只有对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方面的考核评价,才能让他们在日常教学中重视思政教育、明确责任与使命,将立德树人落在实处。
以往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形式较为单一,须结合思政教育建立多维评价体系,将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与能力纳入考核。可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展现的情感态度,对学生的合作意识、思想状态、道德水平、个人素养进行综合评价。完成每个单元的学习后,要求学生写出对该单元学习的理解与感悟。评定学生成绩时,除关注语言应用能力外,还应关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的提升。教师应该看到学生在思想素质方面的进步并加以鼓励和表扬,及时反馈学生的评价结果,有助于促进其对自身思想道德成长的反思,总结不足之处,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最终,教师结合评价反馈改进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发挥思政教育的指导性和约束性,通过浸化情感、润化德智、内化思想、优化行为,实现全过程育人的目标,使育人更全面、更立体、更具效力。
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旨在发掘各学科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将课程思政融入中学英语教学,从教师、课堂、教学三方面进行实践,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