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促进民族地区“非遗+旅游”的产学研协同之道

2023-05-11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民族

李 锋 宁 辛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重要文化资源。在新时代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浪潮中,如何有效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利用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加快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向文化资本转换,已经成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1]地方高校在区域位置、目标定位、地方合作等方面更贴近乡村,对于更好地挖掘和保护民族地区非遗,推动“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以贵州省雷山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为例,在文献整理、调研走访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分析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推动民族地区“非遗+旅游”深度融合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路径,以此推动民族地区非遗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民族地区的非遗活化、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

一、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促进民族地区“非遗+旅游”融合的优势

(一)注重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非遗保护和旅游开发都是民族地区重要的发展议题,然而两者之间会面临一些冲突和问题。过度旅游开发可能会使非遗彻底商品化,从而导致文化失去原有的纯粹性和传统性。而且大规模的旅游活动也可能对非遗元素造成破坏,例如,游客过度涌入可能导致非遗场所或文化空间受损。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内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和科技创新的主体,一般与本地乡村有长期且紧密的社区合作,对当地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更加了解,也有着更深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联系。就此而言,地方高校在产学研联合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同时,会着重强调对非遗项目的尊重和保护,避免不当的商业开发对传统文化的损害。可以说,地方高校作为区域人才培养的核心阵地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在弘扬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智力资源和研发优势,完全能在少数民族非遗活化利用和旅游产业发展中勇担使命、积极作为。

(二)注重非遗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结合

“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的产学研协同项目有利于推动地方高校开展非遗文化保护利用的通识和专业教育,培养具备非遗保护利用和旅游发展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一方面,位于非遗文化所在地或者文化传统浓厚地区的地方高校承担着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的重要责任,通过开设非遗教育课程和培养相关人才,能够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又可以增进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另一方面,民族地区要实现“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也需要大量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地方高校作为区域社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将非遗保护、旅游发展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可以培养出兼具研究、管理和推广能力的专业性人才,满足民族地区对于“非遗+旅游”相关人才的需求。

(三)注重成果研发与服务地方的联动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相比较而言,地方高校更注重成果研发与服务地方相结合,面向基层和乡村地区开展产学研协同项目,从而通过教学和科研推动区域内的乡村振兴。一是地方高校天然贴近乡村或民族地区基层,是区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地方应用技术研发推广的前沿阵地,具有推动少数民族非遗活化利用的智力资源与科技优势。二是地方高校多为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大学,因此,专业设置更加贴近当地乡村振兴需求,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也更多面向服务地方发展。三是地方高校通常与当地政府、非遗传承机构、旅游从业者等建立起了紧密的合作网络,更有利于研发成果在地方的转化与利用,形成产学研的联动效应,共同推动民族地区“非遗+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

二、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促进民族地区“非遗+旅游”深度融合的现实困境

(一)地方高校资源不足

地方高校积极开展民族地区“非遗+旅游”的产学研协作,通过学术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推动非遗活化技术创新及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同时,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就业的机会,进而增强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总体而言,这种协作模式有助于促进地方高校与产业、社会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促进民族地区“非遗+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资源不足的问题。在研发经费方面,开展民族地区“非遗+旅游”的产学研协同项目,需要实地调研、文化保护、旅游规划与管理等大量经费,这些可能会超出地方高校的财力;开展“非遗+旅游”研究需要使用文物保护修复、文化数字化等技术和设备,如无法按需配备也会导致项目受阻;推进“非遗+旅游”发展需要与非遗传承机构、旅游企业等合作,但在民族地区这些合作伙伴可能不够成熟或发展相对滞后,地方高校因此也会面临产业合作伙伴缺乏的困难。

(二)高质量人才供给不足

人才供给是民族地区“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保障,但高质量人才供给不足却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地方高校的产学研协同推进。一是推动民族地区“非遗+旅游”深度融合需要文化遗产保护、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管理等多学科的专业人才,而地方高校在师资力量方面相对薄弱,经常难以提供完整的专业团队;二是部分地方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不平衡,会出现部分领域的人才供给过剩,而部分领域却存在人才总量不足的困境;三是学生对于实际产业环境的了解有限,导致他们在进入“非遗+旅游”行业后需要较长的适应和培训时间,这延缓了地方高校推动产学研协同项目的进程;四是随着打工潮与经商潮的到来,大量村民外出创业,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传承人年龄偏大,甚至有些非遗传承后继无人。如传统手工技艺多是通过父子、师徒、亲属等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传承,很难培养出既懂现代文化、又手艺精湛的高技能少数民族手工艺人。本土优秀人才的匮乏制约了地方高校开展民族地区“非遗+旅游”的产学研协作。

(三)协作成果转化低效

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大多分散居住在较为偏远的村寨,这些村寨一般都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利、信息比较闭塞,不仅不利于非遗文化的活化创新,也不利于旅游的产业化发展。以贵州省雷山县银饰技艺为例,本土银饰手工艺人多分布在控拜村、麻料村周边,该地手工银艺尽管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民族传统文化和生活,并满足当地苗族女性的审美需求及生活需要,但随着西江苗寨景区的大规模开发,这类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外来游客的需求,更难以适应乡村振兴中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为解决部分村寨手工银饰产品形式、材料较为单一,以及现代性设计艺术美感不足等问题,地方政府主动寻求与周边高校产学研协作,积极将其教学和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但是研究成果转化为商业化技术和文旅产品的过程中,遭遇了技术转移、商业运作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困难,要面对技术改进和市场认可等一系列挑战。

三、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促进民族地区“非遗+旅游”融合的路径

(一)凝聚民族地区“非遗+旅游”的教育资源

地方高校应以非遗类“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凝聚校内教学、科研以及师资和学生等教育资源,共同推动民族地区“非遗+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地方高校学生中本地生源比重较大,许多学生在非遗传承的大环境下从小就耳濡目染,天然亲近、接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地方高校应让学生在宽容、自由的学术氛围下,利用充足的课余时间和广阔的兴趣空间从事非遗传承、活化及转化的学习、研究与实践。与此同时,还应把少数民族“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与学科专业建设有机结合,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堂教学和拓展社会实践。“以校内课程设置与校外实践基地为两个并重的教学载体,以专业教师与校外导师为理论与实践指导,使‘非遗’高校传承实践基地成为一所没有围墙、没有束缚、承载历史、面向世界的大讲堂。”[3]比如,雷山县在苗族银饰非遗活化中就借鉴“京剧进校园”“苗语进课堂”等传承文化的成功经验,将苗族银饰手工技艺纳入地方高校、职业学校的课程之中,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对传统手工技艺的浓厚兴趣并增强保护意识,同时也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为“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后备人才。

(二)汇聚民族地区“非遗+旅游”的发展合力

地方高校应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牵引,协调资金筹集、学科发展、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联合地方政府、各类企业、社会组织、村寨自治组织和村民等多方力量,汇聚民族地区“非遗+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合力。地方院校在产学研协作中,尤其要利用好各方面资金和资源,完善地方非遗文化传播与非遗技艺活化的产学研基地,将其打造成传播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展示少数民族非遗技艺的综合平台。使该平台既可以供师生进行非遗保护活化、旅游产品开发的专门性研究,又可以供学校对外传播展示“非遗+旅游”产学研合作成果,扩大非遗活化成果及其旅游衍生产品的社会影响力。[4]比如,凯里学院高标准建设传统手工艺现代传承、苗族艺术审美及乡村振兴等协同的产学研基地,面对社会招收学生开展苗族银饰锻制非遗技艺的培训、研修、研习与研学,帮助非遗传承人群体提高产品开发设计能力及旅游服务接待水平。同时,通过创意研学旅行、产品创新设计等方式,有效推动了民族地区“非遗+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

(三)激发民族地区“非遗+旅游”融合的内生动能

地方高校应以“校外实习基地”为平台,协同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激发民族地区“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内生动能。地方高校要联合当地政府及企业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吸引优秀学生创业团队、教师研发转化项目组以及小微企业入驻,促进少数民族非遗在研发中创新、在实践中活化,同时,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地方高校应更好地与当地非遗传承人合作,为合作者提供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系统整理和传承非遗技艺,使之能够有效地独立创造与工作。同时,高校还应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到本地的“非遗+旅游”项目中来,通过让更多村民参与提高他们的获得感,激发该地区“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内生动能。如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发中心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基地,整合高校、地方政府和民族村寨多方优势资源的同时,高度注重本地乡土能人的发掘及村民的积极参与。让“在地者”与“外来者”同时体验非遗技艺、探寻非遗味道、观看非遗展演,从而让该地旅游在场景优化、跨界合作的迭代中转型升级,通过激发当地内生动能推动“非遗+旅游”的有效链接。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寻地方高校如何通过产学研协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族地区非遗,同时,促进该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调研发现,地处或毗邻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一般与当地有较稳定的社区合作,更加注重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非遗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结合以及成果研发与地方服务的联动。虽然地方高校在推动民族地区“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资金、人才、协作、创新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但通过凝聚教育资源、汇聚发展合力、激发内生动能等路径,可以有效促进非遗文化保护利用、旅游产业发展和文旅人才培养之间的协作与融合,从而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现实抓手与内生动力。

猜你喜欢

产学研协同民族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我们的民族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多元民族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