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栖居”的生态伦理智慧及其当代价值
——基于中国古诗的解读*
2023-05-11陈爱华
陈爱华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当代科技与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的无序扩张,一方面导致自然资源空前消耗,另一方面,废弃物的排放让地球难以承受,生态环境问题困扰着人类、挥之不去。《人,诗意地栖居》,是德国19世纪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的一首诗,后经海德格尔的哲学阐发,“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成为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向往。如何诗意地栖居,是当代人们向往的生态愿景。我国古诗蕴含着丰富的物候生态伦理思想以及诗意栖居的奥秘。
一、古诗中蕴含着物候生态伦理思想
大自然鸟语花香蕴含着丰富的物候生态伦理语言,我国古代诗人能够领悟这些语言,并且将其融会于诗中。正如明末学者黄宗羲所概括的那样:“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惟诗人能结之于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不能亲也。”(黄宗羲:《南雷文案》卷一,《景州诗集序》)即虽然“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但诗人感悟到,月、露、风、云、花、鸟在天地间所“叙述”的“大自然的语言”蕴含着物候生态伦理语言,即物候生态伦理关系及其自然规律,并将其融会于诗中,使得物候现象及其所蕴含的生态伦理关系充满诗意并传于后世。①竺可桢,宛敏渭.物候学[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9:14.
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云:“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②萧涤非,程千帆.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80.这首五言律诗的前四句,指出了物候学中的两个重要规律:一是芳草荣枯一年一度循环;二是这一循环随气候为转移——春风一到,芳草又绿,生机无限。③竺可桢,宛敏渭.物候学[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9:14-15.同时,亦蕴含“原上”、“草”与“岁”、“野火”、“春风”之间的物候生态伦理关系相互作用,而产生出“枯荣”、“又生”的草之“生生之道”的物候生态时律。又如,宋代文学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一)有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④宋诗选[M].张鸣,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210.诗的第一句就蕴含了若干种物候现象及物候生态伦理关系,包括“竹”、“桃”、“春”、“江水”、“暖”、“鸭”等物候现象,其中“竹”、“桃”为植物,“鸭”为动物,“春”为季节,“暖”为气温,“江水”为环境要素,这些物候元素生成了其时的物候生态伦理关系,说明早春天气,最先感知春江水暖(温度)的是“鸭”。说明诗人对自然物候现象观察入微,也凝聚了其对物候生态伦理关系的哲理性思考。
北宋文学家、词人秦观的《还自广陵》云:“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⑤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宋诗选注[M].钱钟书,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88.这首诗描绘的“水鸟”形态极为生动形象,其中包括了若干种物候现象及物候生态伦理关系,即“水鸟”、“行人”、“天寒”、“落晖”、“冰”、“相依”、“群戏”、“齐飞”,其中前四者是构成物候生态伦理关系的要素,后三者则说明上述伦理关系的相互作用中“水鸟”表现出的三种样态,其中“冰响”导致“水鸟”“一齐飞”尤为生动。这也是描绘了晚冬时节特有的一种物候现象及其物候生态伦理关系。
而南宋诗人赵师秀《约客》中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⑥宋诗选[M].张鸣,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465.,该诗第一句则描绘了春末夏初节令的若干种物候现象及其物候生态伦理关系,即“黄梅时节”“雨”、“蛙”、“青草”、“池塘”之间的物候生态伦理关系及其特点。又如,唐朝末黄巢的《题菊花》曰“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⑦萧涤非,程千帆.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02.,展现了秋令时节“西风”、“院”、“蕊”、“蝶”之间的物候生态伦理关系与物候现象,即菊花凋零、蝴蝶敛迹的景象。虽然诗中未有一个“秋”,却让人感到秋天温度下降之后的凉意。
唐代诗人李白的《塞下曲》,则描绘了地处西北边塞的天山(祁连山)与内地全然不同的另一番物候现象:“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⑧萧涤非,程千帆.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43.一般而言,五月正值仲夏,在内地正是草木繁盛的季节,而西北边塞的天山却依旧积雪覆盖,无杨柳与花草。这表明在黄河流域海拔超过四千多米的地方,具有既无夏季又无春秋的特点。由此可见,内地跟塞外气候有着明显的差异。
关于物候的古诗中,不仅仅有关涉纯粹季节的物候现象描绘,更有人与物候生态伦理关系的叙述,而关于人与物候生态伦理关系常常与当时人们的农事和军事活动密切相关。如北宋著名画家、诗人文同的《早晴至报恩山寺》曰:“山石巉巉磴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独卧斫桑稀。暮烟已合牛羊下,信马林间步月归。”①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宋诗选注[M].钱钟书,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42.其中第二句描绘了一幅远水浩瀚渺渺、鸥落其间,高山林木繁盛、野雉飞翔的生动画面;后一句则叙述了春夏之交农夫农妇收麦、整菜、采桑、喂蚕忙碌不停的情景。这样,就将山水—林木—鸟、人—作物—时令—农事的人与物候生态伦理关系融为一体。又如,南宋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十五)曰:“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②宋诗选[M].张鸣,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404.这是写江南晚春乡村的诗,前两句借“蝴蝶”、“入菜花”的景象描述了农夫农妇为农事忙碌。这些诗也是当时农家田园生活方式的体现。
此外,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其三)云:“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③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M].陈婉俊补注,宋惠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318.这首诗书写了另一番人(官兵、敌军)—鸟(雁)—气候(月黑、大雪)—动物(战马)—兵器(弓刀)之间的人与物候生态伦理关系运作状态:敌人夜逃,雁群惊飞,由此引起我军大将的警惕,遂率领士兵追赶敌骑。
二、古诗中蕴含诗意栖居的奥秘
中国古代诗词不仅描绘了物候现象及其物候生态伦理关系,而且还蕴含了与自然和谐相处、诗意栖居的奥秘,主要表现为以“望”、“观”、“听”为主的考察或者欣赏方式。其中“望”远景,悟山水浑然一体;“观”近景,察细微知著;“听”风声、雨声、钟声、松涛声……思人与自然即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之美及其规律。
就“望”远景而言,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④萧涤非,程千帆.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29.描绘了晨曦下庐山香炉峰“紫烟”缭绕,诗人“遥看”远处山川“飞流直下”的瀑布,气势恢宏,犹如“落九天”的银河一般之山中生态水景。而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⑤萧涤非,程千帆.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72.则叙述了登高望远的生态场景,并且发出“更上一层楼”才能极目远眺天—山—水浑然一体之生态美景。还有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⑥萧涤非,程千帆.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2.描绘了“气蒸云梦”、“波撼岳阳”的湖城生态之景。
就“观”近景而言,有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①萧涤非,程千帆.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1.这里“观”柳树之景,描绘得十分细致:柳树的“碧玉妆”、“万条垂下绿丝绦”以及“二月春风”“裁出”的柳树的“细叶”,诗中拟人化的手法描述的早春二月的情景生动而细腻。还有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②萧涤非,程千帆.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54.第一句展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生态景观,其色彩有“黄”、“翠”、“白”、“青”四种颜色让人感到具有身临其境的明快与欢乐。再如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节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③萧涤非,程千帆.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4.好一幅春江海景生态图,既有让人看到的“春江潮水”、“海上明月”,又可以观赏“千万里”的“滟滟”波涛之上的“春江月明”,岂不美哉!“观”近景(由近及远),不仅有春景,也有绚丽的秋色。如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④萧涤非,程千帆.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98.此处有由近及远的“石径”、“白云”、“人家”,也有近处的“枫林”和“红于二月花”的“霜叶”,如同一幅立体的生态山景画面展现在你的面前,美不胜收。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⑤萧涤非,程千帆.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05.则描绘了九月初的“残阳”景色:“半江瑟瑟半江红”、“露似真珠月似弓”之生态水景,让人触景生情。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⑥宋诗选[M].张鸣,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197.这里的湖光山色的生态之美被诗人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流连忘返。
就“听”风声、雨声、钟声、松涛声等而言,有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⑦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M].陈婉俊补注,宋惠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293.这里“听”到了处处的鸟“啼”声和夜来“风雨声”,实际上还有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花落知多少”。又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⑧萧涤非,程千帆.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22.描绘了春天有声的“风声”、“雨声”和无声滋润大地万物的生态物候景观,蕴含了春天“风”、“雨”与万物生长的物候生态伦理关系。如果《春晓》《春夜喜雨》表达的是一种世俗生态景观,那么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⑨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M].陈婉俊补注,宋惠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171.一诗描绘的则是在“曲径通幽”的后禅院听到“钟磬音”。
三、“诗意栖居”的生态伦理智慧
由上述对古诗中蕴含“诗意栖居”奥秘的探究可知,“诗意栖居”的生态伦理智慧,即以“望”、“观”、“听”为主要考察或者欣赏方式,从中领悟人与自然即天人合一的物候生态伦理特征与和谐的生态之美,不仅蕴含了诗人对物候生态伦理特征与和谐的生态美之感悟,而且蕴含了诗人对“生生之道”生态伦理精神的坚守和传承以及生态伦理行为的自律。
首先,“诗意栖居”蕴含了对物候生态伦理特征与和谐生态美之感悟:发现自然的物候生态和谐美以及“人—自然—人”伦理关系的生态和谐美。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①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M].陈婉俊补注,宋惠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185.,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②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M].陈婉俊补注,宋惠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294.,前者书写了清秋夜景所展现的自然物候和谐的生态之美,后者则是人(客居他乡之客)—自然(明月)—人(故乡与亲人)之间伦理关系的情感抒发——触景生情、睹物思情的万般情思之生态情理,叙述了人—自然—人伦理关系的生态和谐之美。
其次,“诗意栖居”蕴含了对“生生之道”生态伦理精神的坚守和传承。古代诗人之所以对自然主要采取“望”、“观”、“听”方式,感悟天人合一的物候生态伦理特征与和谐的生态伦理之美,不仅仅是由于诗人感悟方式的独特性与表达方式的诗意性,更是由于生态伦理之美植根于中华深厚的“生生之道”生态伦理精神的文化底蕴之中。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人们就开始感悟物候生态伦理现象,这对以后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有风、雅、颂三类。其中《豳风》共有诗七篇,描写豳地的农家生活与辛勤劳作的情景,这也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如《七月》云:“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③四书五经(上、下册)[M].陈戍国,校.长沙:岳麓书社,1991:344-345.这里将物候时律与相关的农事密切结合在一起。在古代农书中,更是含有丰富的物候生态伦理思想。比如《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农书。其中《耕田》曰:“春冻解,地气始通,土一和解。夏至,天气始暑,阴气始盛,土复解。夏至后九十日,昼夜分,天地气和。以此时耕田,一而当五,名曰膏泽,皆得时功。”④氾胜之.氾胜之书[M]//中国文化精华全集·科技卷.北京:中华书局,2012:166.又曰:“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⑤氾胜之.氾胜之书[M]//中国文化精华全集·科技卷.北京:中华书局,2012:167.这不仅蕴含了以“时”即按照物候节律耕田的生态伦理智慧,而且也表达了一种诗意栖居的方式。还有,东汉后期崔寔的《四民月令》、南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都蕴含了丰富的物候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伦理智慧。这些古代典籍,记载了几千年来我国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对于物候生态伦理思想的传承与探索。荀子《礼论》曰:“天地者,生之本也”⑥邓汉卿.荀子绎评[M].长沙:岳麓书社,1994:399.;又曰:“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变不乱,贰之则丧也。”⑦邓汉卿.荀子绎评[M].长沙:岳麓书社,1994:402.不仅总结和阐述了如何遵照物候节律生存生活的利—害之生态伦理智慧,也体现了对于诗意栖居的“生生之道”生态伦理精神的坚守。
再者,“诗意栖居”蕴含了生态伦理行为自律: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汉代淮南王刘安招集宾客集体创作的一部道家名著——《淮南子》曰:“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神不驰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诚之心,甘雨时降,五谷蕃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①淮南子[M].陈广忠,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421.又曰:“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是故人君者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长,五谷蕾植;教民养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肥墝高下各因其宜。丘陵坂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春伐枯槁,夏取果前,秋畜疏食,冬伐薪蒸,以为民资。”故“攸不掩群,不取麛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豺未祭兽,罝罕不得布于野;獭未祭鱼,网署不得人于水;鹰隼未挚,罗网不得张于谿谷,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于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孕育不得杀,鷇卵不得探,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是故草木之发若蒸气,禽兽之归若流泉,飞乌之归若烟云,有所以致之也”②淮南子[M].陈广忠,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486.,因而,“善积则功成,非积则祸极”③淮南子[M].陈广忠,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489.。这是说,食是人民的根本,而人民又是国家的根本,国家则是君主的根本。知道这道理,治理国家的君主就应上循天时、下尽地财、中用民力,这样万物就能顺利生长,五谷才能繁茂生长。君主还应指导人民养育六畜,按照物候时律,即按季节种植各种树木植物,致力于农业耕种,发展桑麻业,根据各种高原山地肥沃贫瘠的不同种植相宜的农作物。而对那些丘陵险地及不能种植五谷的地域,则种以竹木:春季可以砍伐枯林,夏季可以摘收瓜果,秋季可以积蓄蔬菜杂粮,冬季可以砍伐薪柴以供民用。与此同时,在狩猎时不得杀绝成群的野兽,不捕捉幼小的麋鹿,不放干池湖之水而捕鱼,不焚烧森林打猎。不到能捕杀弱兽的时间,不让在野外设置捕捉的罗网;没到水獭捕捉鱼群的时间,不得在水中撒网;不到老鹰隼鸟捕杀兔等食物的时间,不得在山谷安装罗网;草木还没凋落之前,不许进山林砍伐;昆虫还没开始蛰伏之前,不准放火烧荒。不准捕杀怀胎的母兽,不准掏取正在孵化的鸟蛋,不许捕捞长不足一尺的鱼,不得宰杀不满一年的幼猪。这样,才能保护生态环境,草木生长才得以如气一样蒸蒸升腾,禽兽归山如泉水一样奔流,飞鸟入林如烟云聚集,所有这些均在于保护生物的措施得当。因此,善行积累则功业告成,恶贯满盈则祸害来临。汉朝戴德所著《大戴礼记》曰:“草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④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85.这里所说的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仅传承了传统的生态时律——以时杀伐,还提出了生态伦理行为“孝”之伦理规范,坚守了“生生之道”的生态伦理精神,这样,不仅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且让人与自然得以生生不息。
四、“诗意栖居”生态伦理智慧的当代价值
传承“诗意栖居”生态伦理智慧的当代价值在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而要善于领悟“大自然的语言”,遵循“生生之道”的物候生态伦理精神,坚持生态伦理行为自律。
首先,须传承古代诗人以“望”、“观”、“听”为主的考察或欣赏生态美的方式,学会诗意地栖居。当代人向往诗意栖居,旅游热不断升温。但是人们在旅游地欣赏生态美之余,不仅少了一些古代诗人的生态情怀,而且并未完全传承古代诗人“望”、“观”、“听”的考察和欣赏方式。不少旅游者除了在旅游地“望”、“观”、“听”以外,还有“扔”(随手乱扔垃圾)、“踩”(随意踩踏花草)、“涂”(随便胡乱涂鸦)的不文明行为,不仅影响了旅游地的生态景观,也影响到他人的诗意栖居。因而,在传承古代诗人“望”、“观”、“听”为主要考察或者欣赏方式的同时,须养成文明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这样,才有利于保护旅游地生态美资源,使其可持续发展,不仅惠及当代人,也为子孙后代留下碧水、绿地、蓝天的生态美景。
其次,领悟“大自然的语言”,遵循“生生之道”的物候生态伦理精神,诗意地栖居。“大自然的语言”是竺可桢院士对一年中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来往生育等物候现象的比喻。他在《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写道:“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①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已收录于人教版初二(上)的语文教材中(精读课文),在中学生中普及物候学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他通过多年来连续对物候现象的定时定点的观察发现,与用仪器记录不同,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反映物候现象,是通过“活的仪器”——活生生的生物展现的。它比气象仪器复杂、灵敏得多,具有多元性、鲜活性、多变性。②竺可桢,宛敏渭.物候学[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9:3-4.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是过去和现在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反映,亦蕴含了大自然的“生生之道”。我们须感悟和领略这种“生生之道”,因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③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3:390.。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④邓汉卿.荀子绎评[M].长沙:岳麓书社,1994:402.,才能更好地诗意栖居。
再者,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消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诗意地栖居,坚持生态伦理行为的自律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⑤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3:386.就生态环境问题而言,其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因而,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就要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生活方式及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为此,不仅要关注人类的当代需要,还要考虑大自然和后人的需要。①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3:384-385.通过“诗意地栖居”,让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谐共生,让我们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绿色家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