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空灵意境的美学特质
2023-05-11□姜竞
□姜 竞
本文从中国传统美学的角度,分析了空灵意境的美学特质,在阐释了“空灵意境”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对相关艺术作品的知觉要素进行了分析,旨在拓宽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空灵意境研究视野。
一、空灵意境的概念阐释
苏轼有一首《送参寥师》,诗中有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鸟群动,空故纳万境。”我们从苏轼的诗作中可以看到,空灵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种至高境界。所谓“空”,乃是赋予了混沌寂寥的宇宙时空,是一种玄思而又返璞归真的美。正如老子《道德经》所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意即只有排除外物干扰,清除心中杂念,使心灵处于虚空清净的状态,方可体悟“道”的灵机玄奥。其中所提出的“致虚极,守静笃”“涤除玄览”可以视为空灵审美的始端。所谓“灵”,则彰显了生命灵气的自由状态。空灵这一审美体验,使人的心灵不再陷于困顿与迷惘、焦躁与惆怅,人们不仅获得了本真的欢愉与恬澈,还在当下的瞬间察觉到了本体的永恒。
二、空灵意境的美学特质解析
(一)清悦:情感的恬淡化
空灵意境生成的先决条件在于审美客体的情感主题必须是恬淡的,它是由审美客体的作者所确立的,它主导着审美客体中所有知觉力的运行方式,最终所形成的知觉合力也将与审美主体的情感、意识发生“情景交融”的效应,从而将审美主体的情感引向恬淡之情。为了说明这一点,下面我们暂时搁置审美客体中的知觉要素,直接来谈审美客体中所呈露的情感,并以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鹿柴》为例进行说明。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的情感基调,已在第一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中显露了出来。“空山”并非真正的“空”,虽然“不见人”,但隐约的人语之声却如同坠入水面的水滴,把静寂打破,在“空山”本有的空寂枯冷之中注入了生命的灵动。“人语响”说明作者并未将自身与当下割裂开来,而陷入内心枯槁、排斥万物的“空”。其实,“空山不见人”中的“空山”,正是对作者心境的照应。作者没有仕途失意的懊恼,没有对现实的畏避与批判,也没有自我宣泄的狂放,他的情感处于一种淡定自若的状态。而“空山不见人”中的“人”,实际上就是指来自对现实的羁绊及内心的执着挂碍,“不见人”正是作者对这些烦恼的摆脱与放下。“但闻人语响”中的“人”,是指当下的机趣,人语隐隐作响正是万物机趣的显现。所以,通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一诗句,王维将全诗的内在情感做了恬淡化的处理,也将全诗导向了空灵意境。
(二)静寂:知觉要素的稳定化
知觉要素的稳定化是指在具有空灵意境的审美客体中,各类知觉要素所形成的知觉合力具有一种平衡、稳定的特性,这样就能将审美主体的情感导向恬淡平和的状态。为了说明这一点,下面对王维《鹿柴》中的各个知觉要素进行提取分析。
在视觉要素方面,空旷山谷的视觉形态是诸多起伏和缓的波浪线在空间中的有序排列,而暮色的视觉形态则是较淡的湖蓝色与较淡的橙红色上下渐变均匀的相互渗透着,所以就能看到一个这样的视觉形态:诸多起伏和缓的波浪线在冷暖相宜的背景中,以三维空间形态而前后高低起伏的有序排列。整体的知觉力则呈现出一种平稳的、有序的、和缓的特性。山林的视觉形态则是许多纵向平行的线段在弧度微小的弧线上均匀地排列着,而山林在夕阳照射下在青苔上投影的视觉形态,也是许多斜向平行的淡灰色线段在绿色的界面上均匀地排列着。青苔放大后的视觉形态也是许多均匀排列的绿色小点。与山谷、暮色的视知觉力几乎一致,山林、山林的投影、青苔的视知觉力也呈现出一种稳定、有序、和缓、均质的特性,从而与诗中的恬淡之情达成异质同构。
在听觉要素方面,山谷中隐约的人语声的音量比较微弱,但由于人语声是在空旷的山谷中发出,所以人语声可以形成回声,而回声就是人语声的渐弱重复,这种渐弱重复就是一种韵律。所以,山谷中隐约的人语声的知觉力也具有轻柔的、有序的、和缓的特性,与诗中的恬淡之情也能产生异质同构。
在触觉要素方面,青苔绵软湿润的触感是一种柔性的触感,这一触感能使人的指尖感到潮湿而黏滞,其知觉力是平稳的、均质的。而湿润清新的空气从人的鼻腔黏膜进入肺里的感觉,同样是令人感到潮湿的,其知觉力也是平稳的、柔和的。暮光照在人的脸上的感觉则是一种微微的温感,其知觉力是平稳的、温和的。诗中所有触觉要素的知觉力都具备平稳的、柔和的特性,同样与恬淡之情实现了异质同构。
在嗅觉要素方面,山谷中的树木、泥土、水汽混合成的气味,虽然暂不能以精准的词语去描述这种混合气味,但至少这种气味是毫无刺激性的,所以其知觉力具有平稳的特性,也可与恬淡之情产生异质同构。
在味觉要素方面,无味之味的知觉力因不具有任何倾向和特质,所以其知觉力呈现出了稳定而恒常的特性,从而与恬淡之情实现了异质同构。
王维《鹿柴》的知觉要素整体所形成的合力,既没有跃动、自由、外放、上升等特性,也没有波动、无序、抑制、下沉的特性,而是凸显出了一种稳定的特性。知觉力的这种稳定特性,能有效地抚平读者的情绪波动,弱化读者的情感倾向,最终也与审美主客体中的恬淡之情实现了异质同构、情景交融。
又如,东山魁夷的画作《初春之林》(如图1),其视觉形态是若干细长的矩形平行地排列着,虽然间距不一,但这些细长的矩形还是以一种较为均匀的状态填充着整个画面。这些矩形的起伏跃动也是错落有致的,上下两个方向运动的知觉力相互抵消,知觉合力达到了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画作的整体色调则呈现出暖灰色调,色块之间的对比也是较为柔和的。再如,牧溪的《六柿图》,其视觉形态则是一组线性排列的圆形团块稳定地处于画面的底部。上面五个柿子的横列形成了一条起伏和缓的曲线,而这条起伏和缓的曲线与下面的那个柿子又构成了一个趋向于钝角三角形的稳定构图。这两幅具有空灵意境的画作各自的视知觉合力都达到了稳定的状态,这样也就将观者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导向了恬淡之情。
(三)素净:知觉要素的简化
所谓知觉要素的简化是指若要使某种审美客体呈现空灵意境,必须对其各种知觉要素的类型进行简化归纳。某种知觉要素的类型愈多愈杂,其所具备的各种知觉力则愈难以整理统合,这将会使审美主体的情绪波动起伏,从而最终弱化空灵意境的美学特质。对知觉要素的简化正是与空灵意境中“空”的含义的某种呼应。在禅宗美学中,有着“一即多”“一本万殊,万殊一本”等观念,即认为形式简洁的审美客体是一种真性的流露,有助于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从这一层面上说,空灵意境并不是一种认同繁复美学的审美体验,而是一种倾向于简素美学的审美体验。
在《初春之林》(如图1)中,作者并未使用过多的形式构成类型,在形状上,以细长的矩形为主;在色彩上,以棕褐色、灰色等色彩为主;在节奏韵律上,以细长矩形的均质排列所形成的韵律为主;在比例上,则基本上以的比例为主。在音乐中,将听觉要素的类型进行简化归纳,也能引发空灵意境。例如,在空旷的山谷中传出的悠扬的笛声,远比声部构成众多、乐器种类繁复的交响乐更显空灵意境。
图1 东山魁夷《初春之林》
(四)空澄:知觉要素的留白强化
留白是实现各种意境的通用手法,是指通过对审美客体中各类知觉要素的完整形式、结构、意义进行削减、缺失与隐匿,以唤起审美主体的完形冲动,使审美主体主动去填补、还原审美客体中的空缺,在审美主客体间拓衍出广阔的心物场,从而实现虚实相生。但是,留白使用程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境,而空灵意境对留白的使用程度较之其他意境则更为显著与强化。
(五)虚隐:知觉要素的临近消解
知觉要素的临近消解,意指在具有空灵意境的审美客体中,各类知觉要素的正负性的量度具有减弱而接近于消解的特性。在正负性的量度上接近于消解,并不意味着知觉要素的完全消失,让知觉要素在量度上处于这种极为微妙的临界状态能够使审美客体凸显出一种“即空即有,非空非有”、模糊的美学特质。正因为“似空非空”才能使审美主体在品评具有空灵意境的审美客体时,难以凭借感知系统清晰地把握审美客体中的各类知觉要素的微妙量度,这样也就有可能将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心物场拓展到更大的范围,使审美主体在品评审美客体整体中可见的“空”之后,又去体察审美客体细部中隐现的“有”,从而使空灵意境中那种独有的形而上学的审美体验显现出来。正如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写道:“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于孤立绝缘,自成境界。”空灵意境的这种知觉要素的量度临近消解的特性,也是区别于其他意境的重要特征之一。
若尝试在10 到-10 之间的数轴中寻找数字参照,从东山魁夷的画作《初春之林》(如图1)中可以发现,虽然前方的那两根树干的明暗度在数轴中处在-6.5、-6 的位置上,但其他的部分的明暗度基本上都处于2、1、0.5、-0.5、-1、-2 等位置上,都更为接近于0。在刘松年的《雪山行旅图》(如图2)中,也可以看到画家将画作的明暗度定在了中短调,各部分的明暗度基本上都处于1、0.5、0.1、-0.1、-0.5、-1 等位置上,也都更为接近于0。画家几乎没有使用浓度较高的墨色,画作中所有的视觉形态几近消隐但在细看之后尚能辨认。同样,在加山又造的《雪溪》(如图3)中,明度在以中右部分的溪流为中心向周边逐步减弱,但物象还未完全黯褪。在以上的画作中,很多作者将东方绘画的晕染技法运用到了一定的程度,这实质上就是在进行知觉要素量度的临近消解,而这正是具有空灵意境的东方绘画与其他意境的东方绘画最大的不同之处。
图2 宋·刘松年 《雪山行旅图》
图3 日·加山又造 《雪溪》
(六)混沌:知觉要素的即将完满
知觉要素的即将完满是指在具备空灵意境的审美客体中,各类知觉要素的形式处于一种即将完满的状态,而这种即将完满的状态并不是指残缺或是留白,而是与标准、完美的形式的无限接近。如果说知觉要素的临近消解,旨在凸显空灵意境中那种“似空非空”的美学特质,那么知觉要素的即将完满则欲求实现空灵意境中的那种“灵动一瞬”的美学特质。只有使知觉要素处在即将完满的状态,才可产生一种与审美客体的真实形态若即若离的效果。在各类意境中,“留白”是一种共有的手法,“留白”是较为直接的“虚实相生”,也就是对各类知觉要素的完整形式进行削减与空缺。与“留白”性质不同的是,知觉要素的即将完满,是在不影响知觉要素的完整形式的同时,使其带有一种不均匀、微差、混沌的特性。知觉要素的即将完满,也是空灵意境区别于其他意境的重要特征之一。
综上所述,通过对相关艺术作品的知觉要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空灵意境具有清悦、静寂、素净、空澄、虚隐、混沌等六种美学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