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患者体外人工膜肺治疗中应用重症监护护理对不良情绪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2023-05-11孙丽,李娟,黄琳,刘亚
孙 丽,李 娟,黄 琳,刘 亚
开封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 开封 475000
呼吸衰竭是临床呼吸内科的常见病症,患者多为既往存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颅脑疾病群体,受到各种原因引起肺部功能通换气障碍[1]。患病后,该疾病无明显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呼吸不畅、嗜睡、口唇青紫等表现,部分严重者可出现短暂或间歇性呼吸暂停,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及生命健康。体外人工膜肺(ECMO)治疗是一种模仿心脏泵血和肺部呼吸供氧的医疗技术,用于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能够通过建立动静脉置管,通过离心泵的作用来模拟心脏及肺的工作来维持机体正常氧气需求,使其能够以相对安全平稳的状态面对后续其他治疗。在实际治疗中,往往需要针对其实施护理工作来提高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健康。本研究旨在探讨呼吸衰竭患者ECMO治疗中应用重症监护护理的干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3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80例。A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62~79 岁,平均年龄(71.2±1.5)岁;疾病类型为肺性脑病21例,重症肺炎40例,脑梗死19例;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38 例,高中22 例,初中及以下20 例。B组男46 例,女34 例;年龄61~79 岁,平均年龄(71.6±1.3)岁;疾病类型为肺性脑病20例,重症肺炎39例,脑梗死21例;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32例,高中27例、初中及以下21例。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及病理学诊断确诊为呼吸衰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 mmHg(1 mmHg=0.133 kPa),氧 分 压(PaO2)<60 mmHg。(2)所有患者均同意接受ECMO 治疗,均为首次接受ECMO治疗。(3)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脏器官疾病。(2)合并恶性肿瘤,且癌组织出现扩散。(3)抗拒或抵触参与研究。(4)合并脑血管、糖尿病、高血压病史者。(5)合并呼吸道感染、肺炎、纵膈气胸、肺大泡等疾病者。(6)上呼吸道梗阻、上气道损伤者。(7)重度营养不良者。(8)合并狂躁症、精神病等疾病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ECMO 治疗,B 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协助医师需求对患者实施照看,对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定期记录生命体征变化,根据医嘱指导患者进行用药,确保用药安全性及合理性。对于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协同患者以良好状态面对疾病及治疗。
A组治疗过程中给予重症监护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对其进行生命体征检测,为其营造良好舒适的病房环境,严格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温度控制在23~25 ℃,湿度控制在50%~60%。减少患者家属看望次数,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卫生,定期消毒和隔离,对患者经常触碰和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降低菌落诱发感染风险。(2)心理护理。医务人员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身心状态,多数患者对疾病及长期治疗影响极易存在恐惧、不安、焦躁及抑郁等负性心理,护理人员结合其负性特点进行疏导,对于恐惧患者可告知其疾病形成、治疗措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等知识,提高患者认知程度;同时要求患者家属陪同患者接受治疗,缓解其恐惧不安心理,使其能够以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护士指导患者在心理压力较大时,可通过冥想、深呼吸、回忆过往美好事物等方式释放内心压力。(3)呼吸道护理。因疾病特点,针对患者呼吸道拟定护理措施,对于意识清晰患者指导其进行有效咳嗽,协助其清理口腔分泌物,将痰液有效咳出;对于部分陷入昏迷患者,则定时进行吸痰处理,避免口腔分泌物堆积影响患者正常呼吸;吸痰前,从患者肺底部向上缓缓拍打,保证手法轻柔,降低对肺部造成的影响,确保痰液顺利排出。口腔分泌物过于黏稠者,可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湿化处理,必要时可给予雾化,促使痰液排出。(4)营养护理。在长期治疗中,患者无法通过自主进食来获取营养,部分患者存在营养不良情况,可根据男女每日正常营养需求建立饮食计划,制定过程中可了解患者喜好,合理制定每日正常营养及食物数量的摄取,确保每日正常营养需求。可鼓励患者多进食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含量丰富的瓜果蔬菜;对于自身消化功能较差的患者,则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最大程度上确保其良好的生存状态。(5)皮肤护理。护士协助患者定期翻身,及时按摩受压部位的皮肤,或者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增强肌张力,预防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护士应每隔15~30 min 观察、记录一次患者尿量、心率、呼吸、意识等,以便及早发现异常,及早给予对症处理,高度警惕肺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值越低心理状态越好[2]。HAMA 总分29 分,≥21分为严重焦虑,14~20 分为明显焦虑,7~13 分为肯定焦虑,≤6 分为无焦虑,最终计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重。HAMD评分≥24分为严重抑郁,17~23分为肯定抑郁,7~16 分为可能抑郁,≤6分为正常,最终计分越高,抑郁程度越重。(2)血气分析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指标。(3)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节律紊乱、气胸、呼吸不畅、咽喉干燥等并发症发生情况。(4)呼吸功能。采用呼吸困难指数量表(mMRC)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呼吸功能,采用5级评分法,除剧烈活动无呼吸困难症状为0分,上缓坡或者快速行走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为1 分,行走速度慢于同龄人为2 分,行走100 m 后需要休息或者平地行走数分钟需要休息为3分,轻微活动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为4分,最终计分越高,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BZ_12_2050_543_2065_576)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情况
两组患者HAMA、HAMD 评分比较,A 组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情况(BZ_12_2050_543_2065_576)分
2.2 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指标情况
A组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均高于B组,动脉血氧饱和度指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指标情况(BZ_12_2050_543_2065_576)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A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明显低于B 组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例(%)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MRC评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mMR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组mMRC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MRC评分情况(BZ_12_2050_543_2065_576)分
3 讨论
呼吸衰竭在临床中简称为呼衰,是指机体肺功能受内外在因素影响出现通气换气功能障碍,正常静息状态无法维持正常氧气交换而引起一系列损伤及病理表现的疾病。据临床资料[3]记载,该疾病患者平稳呼吸条件下,其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 mmHg水平,或伴随不伴随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 mmHg,无明显特异性临床表现,经过动脉血气分析后确诊。气体交换障碍出现后,部分患者存在呼吸困难及嗜睡等症状,随着疾病不断发展,可逐渐出现酸中毒、右心衰、肾功能不全及消化道功能损伤等并发症,患者病发后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4-5]。
目前临床针对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往往通过建立ECMO来维持患者正常氧气供需,在治疗过程中,通过离心泵将人体血液引出体外,在体外模仿心肺的机体功能,诸如心脏泵血、肺部呼吸供氧等,使患者在疾病状态下能够维持正常良好的生存状态,为治疗措施营造良好条件[6-7]。在其治疗中,临床多辅以常规护理,由于疾病特殊性及ECMO专业性,常规护理无法满足治疗需求,因此有必要针对其实施更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
重症监护护理是临床针对重症患者拟定的护理干预措施,重症患者大多病情严重、治疗方案周期长,针对疾病特点及治疗方案拟定护理措施,给予有效监测,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从而提高干预效果[8-9]。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ECMO治疗中可侧重分析患者病情及护理需求,从环境、心理、饮食等多方面入手,为患者营造良好舒适健康的治疗环境,降低菌落诱发感染风险;从心理角度进行分析,改善负性心理,协助其建立正确健康的治疗认知;饮食方面则根据其实际特点制定饮食干预计划,最大程度保证其每日正常营养供需[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HAMA、HAMD 评分、并发症发生率、mMRC 评分明显低于B 组,A组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高于B组,动脉血氧饱和度指标低于B组,表明在呼吸衰竭患者中实施重症监护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血气分析指标,提高干预效果。
综上所述,呼吸衰竭患者ECMO治疗中应用重症监护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缓解,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及呼吸功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