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角下红色资源在幼儿园德育中的应用

2023-05-11张艳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3年5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幼儿教师红色

张艳

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关乎幼儿未来品德、行为素养、学习能力的形成。在人们越发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的当下,幼儿教师应该认清自身承担的使命,在孩子进入集体教育初期对其进行德育引导,使幼儿在德育的浸润下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红色文化作为优秀的革命性文化,在幼儿理想信念培养时可以成为较好的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特点,创新德育方式,向幼儿传播红色文化,促进幼儿能力与思想品质的发展。

一、红色资源在德育中的价值

(一)丰富教育内涵

幼儿教育是孩子在集体教育中的开端。幼儿教师在过往一段时间主要引导幼儿学习德育知识,注重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新时代推进德育工作,要注重幼儿品德素养培养,给予幼儿科学引导,使幼儿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以紅色文化作为教育的重要资源,使幼儿通过学习红色文化内容,感受到革命者的伟大,更加珍惜当下生活。因为幼儿的精神品质、行动意识、价值观仍处于发展阶段,所以教师进行教育工作时需关注幼儿对文化知识的学习,立足立德育人根本任务来推进教育活动,提高德育效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红色教育资源所蕴含的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爱国情怀,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将其渗透到教育活动中,对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远意义。因而,将红色教育资源作为一种先进的优质教育资源,有助于增进幼儿对祖国家乡的认同感、自豪感和热爱之情,更有利于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吃苦耐劳、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深化教育思想

在新时代背景下,幼儿教师需要结合教育环境,给出德育要求。幼儿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幼儿德育素养培养时,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理念,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并借助历史信息深度解读红色文化,形成家国情怀,拥有坚定的理想与信念,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以红色文化作为导入内容,可以营造德育氛围,让幼儿受到感染。教师在时代发展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设计适当的教育引导手段,将德育内容和红色资源紧密结合,挖掘红色资源在幼儿德育素养培养方面的价值元素,在理想信念、思维意识、认知能力等方面给予幼儿合理指导,让幼儿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

二、红色资源在德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融入日常生活

教师作为幼儿的引导者,需多与幼儿接触,掌握幼儿的心理活动状况,并结合与幼儿交谈的内容和幼儿日常表现,判断幼儿认知水平,进而对幼儿学习活动和日常生活表现进行合理引导。德育活动、一日生活、课堂教育等均可渗透红色文化,从而实现让红色文化包裹幼儿、帮助幼儿了解红色文化的目标。幼儿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也就达到了启智目的。教师要推进德育引导工作,创新教育手段,改变原有教学方式,促使幼儿学习德育内容,明确德育工作在幼儿品德素养培养中的价值。

在德育环节,教师应该把握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如:在环境创设中,可以张贴地图、悬挂英雄图片、创设红色故事角等,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传承红色基因;在游戏环节中,可以创设过草地、翻雪山等红色情境,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这些活动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而生活化的德育就是要落实在幼儿实际生活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参与实践活动,抓住日常生活的一切机会,让红色文化融入一日生活,发现红色文化的内涵,帮助幼儿在文化内容感知下树立正义感,提高责任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激发幼儿兴趣

在德育中,教师应该立足幼儿品德素养培养需要,关注幼儿兴趣、爱好,运用教育策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在德育活动中,必须清楚幼儿的喜好,调整德育形式,让幼儿可以感知德育的内涵,并能在德育知识学习中受到感染,从而为其增强思想品德意识奠定基础。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游戏与德育融合,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红色文化内容,鼓励幼儿利用学到的知识表达主题内容。

以“向雷锋学习”主题活动为例,教师可以收集有关雷锋的故事、绘本、歌谣等,加深幼儿对雷锋人物形象的认识,并基于此进行再创作。教师还可以设计图册、表格,让幼儿在上面记录自己帮助别人的场景。在这种沉浸式参与中,幼儿认识到帮助别人也能使自己收获快乐。在幼儿学习红色文化时,教师要根据课程知识做好衔接,增加教育工作的趣味性,引导红色教育活动良性开展。

(三)创新教育载体

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教师可以将德育融入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塑造幼儿优良品质。针对幼儿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身边事物,以便引入教育内容,使幼儿对接触的知识有深入理解。幼儿教师可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德育模式进行调整,设计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这有利于德育活动的推进,使幼儿活动质量显著提升。如教师在清明节开展向革命英烈献花活动,在建党节开展“童心向党”红歌活动,在国庆节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绘画活动等,让幼儿在相关活动中得到锻炼。升旗仪式更是一场特殊的教育活动,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根植爱党、爱国、爱家的种子。

教师立足幼儿所处年龄段的认知发展水平,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红色文化知识的意识,使其在接触、学习红色文化中形成良好的品德意识,提高幼儿整体素养。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参与活动时,应恰当地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幼儿,如:组织幼儿观看红色电影,让幼儿感受到红色文化传递的精神,形成爱国主义精神;在教室内设立图书角,放置红色文化资源方面的图书,使幼儿通过图书获得更多红色知识等。在红色文化资源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中,教师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创新教育载体,转变工作方式,提升德育工作的教育价值。

(四)加强家园共育

开展好红色教育活动,离不开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家园双方共同关注幼儿成长阶段品德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家园共育的方式推进德育工作,整合学校与家庭的力量。教师需要在教育环节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育儿观,使其参与到幼儿成长的德育工作中,从而拉近幼儿、家长与教师三者之间的距离,便于幼儿清楚感知教育内容。

教师还可以向家长提出建议,如家长可利用空闲时间带领幼儿到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场所参观,使幼儿在实地游览中对红色文化有更深的感触,便于教师德育工作的推进。亲子活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教师可以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其中,邀请家长参加“重走红军路”亲子运动会、红歌大家唱、红色故事汇等,丰富亲子活动文化内容,以期在红色文化传承方面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结语

红色文化资源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国际形势复杂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教师应该对教育工作重新进行定位,从红色文化资源、活动中汲取优秀品质,将其作为德育工作开展的基础。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合理应用红色资源,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为新时代学前教育奠定坚实的红色基石。

(本文系2022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红色教育资源融入幼儿园德育活动的实践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22YB13993)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幼儿教师红色
红色是什么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红色在哪里?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追忆红色浪漫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