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要有思想有灵魂

2023-05-11刘雨光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云端讲座

刘雨光

我曾有幸聆听两场讲座: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荣维东的《任务驱动型写作与高考改革》,浙江省功勋教师徐桦君的《新课标背景下的考场高分作文写作指导》。两位专家的讲座各有千秋:荣教授的讲座高瞻远瞩,视角独到,分析深刻,有理论高度;徐老师的讲座实在、真切,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但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既要“贴在地面步行”,又要“在云端跳舞”。

荣教授启迪学员提升理论高度,犹如带领大家“在云端跳舞”;徐老师指导作文写作实践,犹如带领大家“贴在地面步行”。有关作文写作,我与两位专家有一个共识:作文写作要有思想。荣教授说:“想,是写作的总开关,写作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徐老师说:“高考作文的一种倾向是实感写作,就是基于真情实感进行写作。实感写作不仅要求写作者认真观察生活,还要深入体驗生活,在观察与体验中不断感悟、思考、探究,获得生活现场的真情实感,以之为作文源泉,展开真实而有个性的表达。”很高兴,我有关作文的一些看法与两位专家不谋而合。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做一个思想者。

近年,高考作文不断改革,从话题作文到新材料作文,再到任务驱动型作文,无不体现了创新。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是命题人的良苦用心——摈弃作文套作,让学生作文有思想,有主观认知、情感体验,追求个性。

反观如今的高考学生作文,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学生平常的作文训练是怎么做的呢?找几篇典型的例文背诵,然后仿写;或训练几个结构,再背诵一些优美段落往里面填充。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多思考。有思想的作文,立意深刻,观点新颖,情感真挚。这才是高考作文追求的个性。

那么,教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思想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感悟生活,于观察、体验、思考、探究中开阔视野,丰富见闻,磨砺思想,陶冶情操。有了真情实感的驱动,学生才能“下笔如有神”。

在实际教学中,我通常采用以下做法:1.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生活心得,100字左右,内容可以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这样日积月累,慢慢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多感受生活,生发真情实感。2.每天课前10分钟,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上选择一则新闻、一篇评论或者一个引发热议的社会焦点,带领学生对新闻、焦点事件等做一个评价,并列出观点和理由。我每天都坚持这么做,既让学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深入了解社会,拓展视野,又让学生多思考。

第二,思想来源于课堂。课堂是传递思想的主阵地。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都充满睿智的思想、哲理和人生智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字词、句子、表达技巧的同时,还要学习思想。例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教师除了讲授文言现象、训练翻译,还要让学生明白:我们要像烛之武一样,不管如何委屈,关键时刻都要为国出力,因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第三,思想来源于阅读。新高考强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多阅读,能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我们的教室设有图书架,专放课外读物,便于学生阅读。

总之,作文要有思想,有灵魂。教师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对学生进行思想启迪,使学生张扬个性,做一个思想者。

(本栏责编 马孟贤)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云端讲座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云端之城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美人如画隔云端
行走在云端
云端创意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书法史讲座(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