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实践探究

2023-05-11张启勋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3年5期
关键词:三门峡教研组课外

张启勋

在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四新”背景下,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势在必行。而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是地理学科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三门峡市外国语高级中学地理教研组情境教学实践活动为例,剖析本校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体系及范式,总结本校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

一、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概述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學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情境教学是指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真实的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是培养和评价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情境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链条,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学科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对情境的分析,发现问题、思考探究,并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得以巩固,能力得以提升,高阶思维得以发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得以养成。因此,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是推进普通高中地理学科育人方式改革的有效抓手。

二、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校本实践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本校地理教研组依托学校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在传统地理教学中也较为注重小组合作、活动探究等教学创新。但是,地理学科本身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缺乏鲜活具象情境的地理课堂,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也很难使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提升区域认知能力,最终使得学生只是机械记忆了一些地理知识,没有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地理概念及原理,从而导致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二)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校本实践

本校地理教研组开展“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校本实践,全面实施课堂情境教学,同时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教学,两者相互融合,已取得一定成果。

一是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情境教学实践。情境教学旨在把抽象的地理事象、地理概念和地理过程融入具体形象的地理情境,让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逐层探究,清晰而深刻地理解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提升地理思维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

科学合理地创设情境是情境教学高效实施的核心。本着情境选择必须真实、鲜活、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凸显地理学科本质、利于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等原则,本校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课程安排,立足身边乡土地理,创设出三门峡城区热岛现象特征及原因剖析、黄河三门峡水库的利与弊、黄土地貌特征与地坑院选址及兴衰发展的关系、校园景观树木选种与三门峡城市绿化现状、三门峡市区人口变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三门峡市交通布局发展与城市空间布局的关系、三门峡产业集聚区产业类型及位置布局、三门峡粮食生产与苹果产业发展的时空变化特征等情境。经过长期的通力合作和不懈努力,本校地理学科教研组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成了系列化、课程化的校本地理情境资源库。

问题链设计是课堂情境教学高效实施的关键。问题链是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重要途径。本校地理教研组制定了有“梯度、深度、效度”的问题链设计原则,各备课组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问题链设计的具体要求。教师则依据这些设计原则和具体要求,再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出针对自己班级真实学情的个性化问题链。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层递进地分析、探讨、交流,促使学生达成对地理知识的深度理解,提升学生信息分析应用能力和地理学科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对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高效培育。

实时评价是促进课堂情境教学高效实施的必要手段。教师要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用评价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行动。本校地理教研组在课堂情境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学生思维结构评价和过程表现性评价。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教师制定评价标准,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把握学生学习状态,据此来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后续教学方案,“教—学—评”相互促进,正向循环。

二是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外情境教学实践。地理学科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地理实践力更是被列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地理课外实践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实验、调研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升其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最终实现对地理实践力的有效培育。

起初,本校地理教研组依托学校远足研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地理实践力素养培养的探索性教学,后将多项三门峡乡土地理资源课程化,初步形成校本课外实践教材。校本课外实践教材以三门峡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为主线,促使学生在熟悉的家乡情境中学会多维度、多角度观察和综合性思考。教师组织学生到黄河岸边了解河流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分析三门峡大坝建设的区位条件和利弊影响;在沿黄生态廊道讲述黄河故事、感悟黄河文化;在天鹅湖湿地公园观赏天鹅、探寻湿地生态,领会人地协调的深刻内涵;在黄土塬上探访地坑院民居、品味中原风土人情;到虢国博物馆、庙底沟博物馆、仰韶遗址、函谷关历史游览区等地溯源三门峡的崤函文化、仰韶文化、道教文化;到寺河山、二仙坡探秘三门峡苹果发展,领略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家乡风貌。本校地理教研组还主导成立“行知地理实践社”学生社团,将地理课外实践纳入学期计划,实施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考核。在本校地理课外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熟悉、真实、鲜活的情境逐渐入眼、入脑、入心,不仅内化为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还提振了学生的乡土文化自信。

此外,本校地理教研组创造性地将学生课外实践的成果呈现在课堂上,作为最鲜活的情境材料进行课堂情境深入教学。这种课内外结合的方式打通了课外实践与课堂教学的壁垒,将地理实践力与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其他学科核心素养有机融合。学生亲身实践的成果成为课堂上真实的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更促进了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三门峡位于黄河岸边。本校与黄河直线距离200米,立足黄河岸边这一有利区位,依托学校的“智慧教学”软硬件环境,本校地理教研组初步形成一整套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体系及范式。真实的情境、精准的问题设计、有效的课堂互动、成熟的课外实践方案设计,以及完整的课外实践校本教材,让本校地理教研成为地市典范。

同时,课内外丰富多样的情境创设,也能有效促进地理学科与语文、政治、历史等人文社会学科的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正是这些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的情境教学实践举措,支撑三门峡市外国语高级中学的学生在取得优异高考成绩的同时,还能在央视《SK机智少年强》等节目中以广泛的知识储备、较高的小组合作水平、稳定的心理素质取得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诸多课外实践情境,更是以地理知识的“智育”为基,让学生在野外考察中强健体魄,在欣赏风景中感受自然之美,在农业活动中体会劳动的快乐,厚植乡土情感和家国情怀,在身体力行中理解人地协调的深刻内涵,将五育融合根植于教育教学实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本文系河南省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专项课题“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育人方式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GZYR2021085)

(责编 桑 涛)

猜你喜欢

三门峡教研组课外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小满课外班
云虚拟机实例建模方法研究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文物普查——三门峡虢国博物馆在行动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江苏省天一中学语文教研组简介
浅谈三门峡库区安全运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