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谈
2023-05-10
刘 坤
现工作生活于上海;他长期关注跨学科视域中的媒介融合,探索视觉艺术的更多可能;他是MPA 全球手机摄影大赛获奖者;他同时也是移动影像领域长期创作者,样张摄影师;最近他的项目大多基于对于景观的思考,通过摄影和交互装置等去探讨景观与人、环境及社会的关系。
被圈养的风景
国庆假期, 我们一家人决定外出游玩——一方面,是为了弥补我暑假期间没能在家陪伴父母的遗憾,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契机,让自己得以在工作学习中稍微停顿,以此来休理一下。
为了尽可能地避开人群,我们选择了最单纯的方式——“城市漫步”。我认为单纯的“刷”景点是很无趣的,旅游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到陌生的环境中感受社会文化上的差异性,因为这种差异性是我们平时很难体验到的。
在最近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对于身边的景观很感兴趣——之前也对美国的“新地形摄影”十分喜欢,这些记录了人造景观的照片,其背后关联的人类学、社会学等现象让我十分好奇。摄影作为当代艺术中的一门特别学科,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使用摄影去探讨一些社会问题。我个人认为:作为当代艺术中的实践者,都必须要反复地去研究图像媒介,这对于我们的创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虽然一次短期的出行并不能够让我完成一个完整的摄影研究项目,但我还是会带着相机走上街,去试图捕捉一些让自己觉得很有意思的东西。
这张照片就是我在街头漫步时拍摄的,画面中展现的是街头的一小片停车场,可能因为其位于市区的繁华地段,没停车位的车主们都纷纷把车辆停在了这片空地上——当时,在看到这个停车场的时候,我甚至一度怀疑中间的车主们是否能将车辆顺利地开出来。但更吸引自己的是停车场后面的一大片红墙。在拍摄时,我更在意了构图的框选,严格地把控了画面里的元素,这就让我产生了一种停车场是被红墙围起来的独特“风景”——即被圈养的“风景” ——的感觉。
舒 文
在小城镇里居住的无名氏,默默地行走在街道,静静地注视美好。一名正在刻苦学习摄影的爱好者,喜欢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无数个小事,心中常怀期待,期待美梦成真的一天。
不可复制的成长
足球赛场上,一群小朋友正在做赛前的加油鼓勁。此时,大颗大颗的雨滴正落在他们的脸上、身上和脚上,与他们的汗水融为了一体,但没有小朋友抱怨雨水打湿了自己的衣服。在赛场外的雨棚里躲雨的我望着场上的他们淋着雨奔跑,跌倒……还有一些小朋友在迫切地对教练说:“教练,我想上场!”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也许他们渴望的不是那块沉甸甸的金牌,而是一场在大雨里的肆意狂欢。对于他们而言,这场大雨不是成功的阻碍,而是童年里的一场可以触摸的烟花。
成人们总会说:金牌从来不是唯一的目的。但大家又喜欢处处“鸡娃”——希望孩子考试得“A”,竞赛获奖……这些何尝不是一个个的“金牌”?回到赛场,此时令我感动的不再是金牌,而是小朋友们凭借自己的幼小身躯在赛场上同恶劣环境、同强大对手奋力抗争的拼劲儿,也是他们手拉手、肩并肩一同作战、一同欢笑的喜悦。
风雨之下,小朋友们不再是一朵朵被父母呵护在温室里的小花,而是一株株经历考验的小树苗——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他们在天空和大地的庇护下茁壮成长。一场大雨,既灌溉了生物,也滋润了灵魂,而一张照片,则记录了这转瞬即逝的精彩,也许,这就是摄影留给我们的最好礼物——不可复制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