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基点厚植社会主义家国情怀
——学习《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
2023-05-10朱慧
朱 慧
自古以来,家庭在中华儿女心中就有着独特地位,家国情怀体现着中华儿女的特殊情结。习近平在2019 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1](p.71)树立社会主义家国情怀,有助于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动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聚精神力量。2022 年,我国正式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倡导广大家庭“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2]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虽然现代中国家庭相较于传统家庭已有诸多进步和区别,但家庭的社会功能和文明作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家庭依然是社会主义家国情怀在人们心底“生根发芽”的基础场域。因此,充分理解并发挥家庭的文明基点作用,可以促进社会主义家国情怀“落地生根”。
习近平明确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1](p.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培育家国情怀做出一系列总体战略谋划。笔者认为,弘扬社会主义家国情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家庭为基点,关注少年儿童、广大青年、家庭妇女、领导干部四大群体,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家国情怀“落地生根”。
一、社会主义家国情怀与中华家国传统文化内在相通
家国情怀是中华儿女文明血脉中的重要“基因”。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家国情怀呈现出不同的时代内涵,但“家国一体”一直是不变的主旨。挖掘社会主义家国情怀之“根”,理清其“脉”,揭明其本质,是推动其“落地生根”的前提。
(一)社会主义家国情怀根植于中华传统家国文化
家国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精髓在于强调“家”与“国”同根同源、休戚相关。社会主义家国情怀深深根植于数千年的中华传统家国文化。中华传统家国文化主要通过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传统节日等,以具像化形式展现和传承。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历来主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字里行间传达着“由己及家”“由家及国”“由国及天下”的价值观,呼吁人们以“正身”“齐家”为起点,追求“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理想。《孟子》和《习惯说》中“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一室之不治,何家国天下之为”,强调的也是此理。在传统文化视域下,个人、家庭、国家和“天下”,始终构成环环相扣的“同心圆”关系。家国不仅是个人施展“天下”抱负的重要场所,而且是古人抒情达志的重要寄托,如诗人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借“家书不易”抒发了对国家的忧虑;明朝名臣于谦留下的名句“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充分展现了思家忧国的复杂心情;明代思想家顾宪成的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呼吁人们既要关照家庭,又要心怀国家大事。家国情怀是一种由爱“家”到爱“国”,由“孝”及“忠”的情感升华,正如道教大师葛洪主张的“烈士之爱国也如家”(《抱朴子·外篇·广譬》),饱含家国大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一重要载体是传统节日。例如,人们在端午佳节纪念屈原,因为屈原身上展现出了家国情怀和英勇气魄: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民忧民,到“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的刚毅无畏,再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视死如归,充分展现出了屈原“为国为民”“上下求索”的家国情怀。中秋佳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符号,不仅衍生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古老神话,更承载了人们对家国完整的美好追求:安史之乱后,山河破碎,亲人被迫分离,杜甫发出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感慨,表面上传达的是思乡之情,实际上流露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苏轼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是对家国无恙的美好祝愿。以“家国同在”为价值旨趣的中华传统家国文化,正是社会主义家国情怀的“根”之所在。
(二)社会主义家国情怀扎根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实践
深植于中国传统家国文化之“根”的社会主义家国情怀,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精神之“脉”,源自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厚积薄发的伟大实践。自1840 年英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人民蒙难、民族蒙辱、文明蒙尘,争取民族独立成为近代中国的重大主题,仁人志士毁家纾难、救国救民成为这一历史阶段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孙中山感慨:“革命先烈的行为没有别的长处,就是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为国来奋斗。”[3](p.954)这并非说革命先烈不爱家,而是他们面对国难舍生取义,做出舍“小家”为“大家”、以“小家”换“大家”的价值选择。随着五四运动推进和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是家国情怀的忠实践行者。经过大革命烽烟、艰险的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无数“小家”的牺牲换来社会主义中国这个“大家”。家国情怀不仅是革命先辈探索救亡图存的精神动力,更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红色“基因”。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发出过“少年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4](p.8)的豪情壮志;邓小平深情道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强调,要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汇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5](p.125)胡锦涛指出,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6](p.79)将家国情怀熔铸于以人为本的政治追求;习近平强调,要“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1](p.6)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奋斗壮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改革蓝图,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之路,都生动呈现了根植于中国传统家国文化的社会主义家国情怀之“脉”,深刻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家国情怀的传承发展。
(三)社会主义家国情怀彰显新时代集体主义内核
新时代集体主义的内核是爱家、爱国、爱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家国情怀以爱家为起点,逐步上升至爱国、爱社会主义之境界。集体主义,是指在国家和社会的集体利益面前,能够自觉舍“小我”为“大我”,使个体的利益同国家和社会的集体利益相统一。极端个人主义,是指以个体私利为先,不惜牺牲家庭、国家和社会的集体利益。极端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分别代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资本逻辑规制下,家庭和国家容易撕裂对立,甚至家庭本身也会陷入撕裂对立。资本主义国家被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为“虚幻共同体”。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逻辑导致家庭关系沦为“纯粹的金钱关系”,[7](p.34)导致极端个人主义。而在社会主义中国,家与国之间相生相依,集体主义始终彰显,爱家、爱国、爱社会主义具有内在统一性。习近平强调:“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1](p.4)国家富强“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1](p.4)这说明,爱家是弘扬社会主义家国情怀的前提。然而,仅爱家是不够的;从爱家走向爱国、爱社会主义,是弘扬社会主义家国情怀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明确指出:“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1](p.71)在新时代,“爱国”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有着丰富内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爱家、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发扬集体主义价值原则。
二、家庭何以成为弘扬社会主义家国情怀的基点
社会主义家国情怀一头连接着“家”,另一头连接着“国”,是爱家和爱国的有机统一。理解家庭对于弘扬社会主义家国情怀的意义,笔者认为可以从历史、理论和现实三重维度展开。
(一)历史维度:家庭在“家国同构”中的基础地位
“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一种政治模式,主要指无论家庭(族)还是国家,都以血亲宗法关系为统领,从而衍生出父为“家君”、君为“国父”的“君父同伦”现象。周初封建,在宗法原则下,周天子富有天下而建国,诸侯有其国而立家,层层分封,建构起奠基于宗法血缘的有序政治实体。在家庭(族)内部,父亲的权力最大、地位最高;上升到国家,君主的权力最大、地位至尊。因此,父亲在家庭(族)内部就如同君主,国家的君主则好比严父。到了春秋战国,血缘宗法制度遭到一定破坏,而后又在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下得到发展。儒家由“孝”推及“忠”,主张“孝”是“忠”的基础,认为“孝”“慈”则“忠”。这种“移孝作忠”的理念象征家庭伦理到国家治理原则的转化,由此就有了“正家,而天下定矣”的说法。[1](p.11)到了西汉,经学家在儒家忠孝观的基础上正式提出“家国同构”主张,中国古代早已存在的家国同构政治结构和治理模式得到发展。可以说,中国古代的“血缘关系不但未被地缘关系所取代”,[8](p.471)反而得到加强。“预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礼记》)、“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后汉书·韦彪传》),均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家国同构模式下“由家到国”“由孝到忠”的基本理念和特征。家庭在家国同构模式中的独特基础地位,本质上是由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诞生于黄河流域、地处平原地区的中华民族,具有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中国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在小农经济下,仅依靠家庭内部成员的分工协作,便可满足个体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和消费单位,对中国人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当代中国不同于古代中国,不再以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为国家治理的基础。现代意义上,“家国同构”主要指个体家庭与国家社会发展同步:家庭兴旺促进国家发展,国家建设为家庭富足创造环境。
(二)理论维度:家庭是中华民族文明赓续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家庭观认为,家庭对于个人成长、民族进步具有基础意义,家庭教育是文明传承的基本途径。马克思、恩格斯从人是社会关系总和的本质规定出发,提出“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9](p.532)就是说,家庭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为基础的关系,其他一切社会关系都建立在家庭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10](p.498)这说明,家庭是塑造人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塑造人的第一任老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历来强调家庭教育。例如,毛泽东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叮嘱道:“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者做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11](p.35)习近平强调:“希望大家注重家教……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1](p.18)
家庭教育作为家庭成员相互交往的实践活动,亦是精神文明生产过程。从人类文明大视野来看,家庭是中华文明赓续不断的基本载体,家庭教育是中华文明代代传承的重要方式。江泽民指出:“注重家庭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12](p.188)中华民族作为世界历史上不曾中断的民族,中华文明作为世界文明史上未曾中断的文明,家庭发挥了巨大作用。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1](p.9)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基因”,深植于中国人的血脉,并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升华,转化为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1](p.10)对于中国人而言,家庭不仅是求生存谋发展的根基,更是重要的文化命脉。概言之,家庭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赓续绵延的原点。
(三)现实维度:家庭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点
相较于传统家庭,中国现代家庭在结构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已发生许多变化,但家庭对于国家发展的作用依然没变,甚至更为重要。尽管学者们对我国家庭变迁的原因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随着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化持续推进,现代小家庭兴起,逐渐取代传统的大家庭,人民群众追求更高质量的家庭生活,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家庭发展总体态势。由传统大家庭到现代小家庭,在一定意义上是家庭在结构上适应国家现代化的表现。然而,家庭与国家现代化进程同步,因此家庭不光要在“外在”结构上适应国家,更要从“内里”与国家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相适应。但这种“内里”层面的适应,并非自动形成。我们能够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13](p.5)有所滋生;在大规模城市化背景下,传统家庭观念和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一定程度被消解。《中国婚姻家庭报告2022版》的数据显示,我国结婚率从2000 年的6.7‰上升到2013年的9.9‰,随后逐年下降,至2020年结婚率下降到5.8‰;离婚率从2000 年的0.96‰上升到2020年的3.1‰;①参见《中国婚姻家庭报告2022版》:https://jg-static.eeo.com.cn/article/info?id=056743ab73bb4c248722f59a49d53bb4。在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深刻影响下,少数家庭出现了重知识教育而轻品德教育的失衡现象。尽管这些现象不能以一概全,且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但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尽管当代家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从根本上否定家庭对于国家的基础作用,就背离了家庭是社会关系的起源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习近平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1](p.3)在现代化加速推进、各种积极或消极思潮不断交锋的“两个变局”下,更需要重视家庭之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以及社会和谐的作用,努力以家庭为基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家国情怀,促进家庭更好地与国家社会发展相协调。
三、社会主义家国情怀何以落地生根
以家庭为基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家国情怀,起关键作用的主体力量是人。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家庭是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老师;对于广大青年而言,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同向同行,就能释放更大合力;妇女不仅关系家庭和谐,还关系整个社会进步和谐;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因此,从“人”这一主体维度观之,家国情怀培育需重点关注少年儿童、广大青年、家庭妇女、领导干部这四大群体。
(一)关注少年儿童价值观形成
少年儿童时期既是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社会主义家国情怀扎根于心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指出:“少年儿童正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帮助。”[1](p.17)这一方面需要“党和政府要始终关心各族少年儿童,努力为他们学习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1](p.63)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广大家庭和家长的努力,“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1](p.17)在这个意义上,“从娃娃抓起”是以家庭为基点弘扬社会主义家国情怀的题中之义和基本要求。从现实来看,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压力与日俱增,一些家长为了使孩子不“输在起跑线”,在教育中更多关注提升学习成绩,而非品德修养教育特别是家国情怀教育。对此,应鼓励和引导家长帮助少年儿童正确认识形家庭与国家关系,将家庭理想熔铸于国家和民族理想以及以集体利益为重的价值旨趣,“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1](p.19)“从娃娃来抓”,也是将社会主义家国情怀培育落小落细落实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指出:“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养小德才能成大德。少年儿童不可能像大人那样为社会做很多事,但可以从小做起,每天都可以想一想,对祖国热爱吗?对集体热爱吗?”[1](p.16)社会主义家国情怀体现于日常生活细微之处,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2019年,陕西韩城4岁“萌娃”向路边国旗敬礼的视频感动了无数网友,并引发热议。人们的感动正在于这一举动所折射出的社会主义家国情怀。抓好少年儿童的家国情怀教育,是以家庭为基点促使社会主义家国情怀落地生根的“基础之基础”,其意义在于引导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1](p.19)使社会主义家国情怀植入少年儿童内心,成为他们成长的价值自觉和行为自觉。
(二)培育青年社会主义家国情怀
广大青年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是引风气之先的重要力量。青年处于身心快速发展和迅速变化的时期,更加需要及时正确引导。通常来说,广大青年一方面接受来自学校、社会的教育,另一方面依然受到家庭影响。家庭教育如能与学校和社会教育同向同行,将会对广大青年起到积极正向作用,反之则容易使青年的价值观产生混乱。2022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寄语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不负时代,不负华年。”[14]由此可见培育社会主义家国情怀对于青年的深远意义。近年来,国家日益把青年社会主义家国情怀培育工作提升至重要位置,组织开展了书画、征文、宣讲、微课、影片等多种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为进一步增强国家和社会层面的培育成效,广大家长还需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扎根”“固本”优势,促进社会主义家国情怀培育的“里应外合”。对此,应鼓励引导家长在思想层面深刻认识培育青年社会主义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在言行举止层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依托家教家风在家庭内部营造爱国爱家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习近平指出:“北宋杨家兴隆三代,将帅满门,人人忠肝义胆、战功卓著”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家风家教。”[1](p.11)进入信息科技迭代发展的数字时代,广大青年本就处于敏感迷茫期,容易受到信息洪流的影响和干扰,特别当今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日益复杂,部分青年更难以甄别不良错误言论。对此,广大家长应予以警惕,密切关注青年子女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倾向,构筑以爱国爱家为底色的新时代家风,以“润物细无声”的家教,厚植社会主义家国情怀,补足青年的“精神之钙”。
(三)重视妇女的独特优势
妇女是家庭中的重要角色,不仅关系到孩子健康成长、家庭和谐兴旺,还关系到整个社会进步发展。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1](p.5)母亲的言谈举止对孩子具有不可替代的浸润作用。毛泽东深蒙母亲恩泽,母亲的谦和问候为他日后成就伟业奠定了重要基础。习近平的母亲是抗战时期在太行烽火中投身革命的战士,常教导儿子把工作做好就是最大的孝心。习近平在论述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问题时,多次提及妇女这一重要群体,并特别指出母亲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作为母亲,应该把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1](p.15)单纯的说理教育当然不够,还需以一言一行做生动范本。在家庭生活中,妇女更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这都会深刻地反映在子女身上。要教导子女热爱家庭、国家、人民和民族,首先自己就要做到如此。对此,习近平强调:“引导妇女既要爱小家,也要爱国家,带领家庭成员共同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1](p.70)“要帮助妇女处理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做对社会有责任、对家庭有贡献的新时代女性”[1](p.71)例如,“摘星妈妈”王亚平既是中国女性太空漫步第一人,也是新时代家风家教的生动范本。同时,习近平还从反面提醒:“千万不要去追求奢华享受,千万不要去追求不义之财,自觉抵制腐朽的生活方式,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1](p.23)可以说,习近平从正反两方面对新时代妇女提出了具体要求。当代妇女践履这些要求,不仅有利于促进家庭兴旺,而且有利于在家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家国情怀,以推动社会整体进步发展。
(四)严防“裙带腐败”,发挥干部示范作用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1](pp.24-25)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家国情怀能否在普通群众中蔚然成风,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领导干部家庭是否具有社会主义家国情怀。习近平指出:“我们着眼于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发挥优秀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作用,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1](p.34)抓好领导干部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也是以家庭为基点弘扬社会主义家国情怀的重要内容。对于领导干部家庭而言,厚植社会主义家国情怀,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建设廉洁家教家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纪党风问题有了实质性好转,但同时应看到,“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1](p.55)由家庭成员参与的“裙带腐败”现象依然值得警惕。习近平指出:“有的以腐败官员为轴心,夫妻联手,父子上阵,兄弟串通,七大姑八大姨共同敛财。”[1](p.50)裙带腐败反映出部分领导干部社会主义家国情怀的缺失,进入新时代,领导干部群体更需抓好自身家庭风气建设,自觉帮助家人树立正确的家国价值观,“不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一套”,[1](p.48)发挥好党员干部的榜样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