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

2023-05-10

青春期健康 2023年7期
关键词:西地那非先天性肺动脉

安 姝

牡丹区中医医院心内科 山东 菏泽 274000

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大血管异常发育或出现障碍所致的心脏先天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具备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1]。由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脏结构的特殊性,此类人群肺循环容量、肺血管阻力升高,导致其肺动脉高压,其也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治疗不及时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西地那非是一种特异性5 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能够通过抑制患者体内特异性5 型磷酸二酯酶表达,继而提高cAMP、cGMP 水平,舒张肺血管、降低mPAP 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3]。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西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分析其治疗效果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取本院2021 年1 月到2022 年10 月接收的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60 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入参考组、治疗组,各30 例。参考组中男性14 例,女性16 例;患者的年龄为9~27 岁,平均年龄(18.95±3.01)岁;手术时间为3~6h,平均手术时间为(4.11±0.95)h。治疗组中男性13 例,女性17 例;患者的年龄为8~25 岁,平均年龄(18.79±3.15)岁;手术时间为3~6h,平均手术时间为(4.18±0.77)h。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显示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研究内容;研究已经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在常规吸氧、抗感染、利尿、强心等基础处理上选择不同药物治疗。参考组治疗药物为波生坦片,指导患者口服波生坦片,儿童患者根据体质量给药:10kg 以下的儿童每次服用15.625mg,10~20kg儿童每次服用31.25mg,21~40kg 儿童每次服用62.5mg,成人每次服用125mg,每日均服用2 次。治疗组以参考组为基础,加用治疗药物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儿童按照体质量服药,每次0.3mg/kg,成人每次20mg,均每日治疗3 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 个月后评价效果。

1.3 疗效评价

划定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3 个等级,显效患者治疗后症状基本完全消失且心功能改善2 级,血管影像可见凸起减轻;有效患者症状有所好转,心功能改善1 级;无效患者未达到上述标准。显效、有效患者组内占比为总有效率。

1.4 观察指标

血流动力学: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包括mPAP、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肺血管阻力(PVR),SPSS 导入分析差异。安全性:统计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涉及症状头晕头痛、厌食、水肿,比较发生率差异。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分析

数据参考表1,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可见统计学差异,参考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90.00%,(P<0.05)。

表1 治疗效果分析[n(%)]

2.2 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

数据参考表2,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mPAP、PVR 低于参考组,SvO2高于参考组(P<0.05)。

表2 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s)

表2 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s)

组别 例数mPAP(mmHg)PVR(dyn·s·cm-5)SvO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参考组3066.51±8.4256.41±9.871 359.47±336.26 989.42±210.4565.15±7.4480.14±9.06治疗组3065.38±9.0647.39±6.551 372.60±315.84 861.37±195.2765.57±8.0987.32±9.58 t 值—0.500 44.170 70.050 92.443 00.209 32.982 5 P 值—0.618 70.000 10.959 60.017 60.834 90.004 2

2.3 治疗安全性分析

数据参考表3 中,两组治疗安全性相近,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参考组、治疗组发生率分别为6.67%、3.33%,(P>0.05)。

表3 治疗安全性分析[n(%)]

3 讨论

肺动脉高压属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并发症中较为常见、危急的一种,患者以乏力、呼吸困难、晕厥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出现心绞痛、声音嘶哑等症状[4]。现阶段,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仍是临床研究的重大难题,该病社会知晓率低,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难以获得理想预后,加之该疾病的特殊性,患者中儿童居多,治疗要求、难度也随之提高[5]。因此,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疗效是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关键所在。

波生坦是既往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常用药,属于一种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ETA 和ETB 受体均具有亲和作用,适用于治疗WHO 功能分级II 级~IV 级的肺动脉高压[6]。其主要成分发挥降低肺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学、运动耐力的作用,继而提高患者生存率。西地那非属于特异性5 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能够选择性地舒张患者肺血管,缓解肺血管结构重建的同时能够对肺动脉高压形成有效的抑制作用[7-8]。西地那非通过对特异性5 型磷酸二酯酶表达的在抑制作用提高平滑肌细胞相应因子水平,促进肺血管舒张的同时还能够抑制血小板形成,发挥更高的治疗效果[9]。

本研究对比单一波生坦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和加用西地那非治疗的效果,结果可见:治疗组治疗效果更优且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体现出明显优势(P<0.05)。究其原因:西地那非能够有效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力、肺血管阻力,舒张患者血管平滑肌以降低mPAP水平[10]。同时,西地那非的应用能有效解除患者呼吸困难,改善血气功能,降低PVR 的同时促进SvO2的提升。本研究还对比两组治疗安全性,结果可见:两组治疗安全性相近,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药物均具备较为理想的安全性,联合用药不会提高提高临床风险。此外,既往研究结果表明:西地那非能够有效调节机体VEGF 水平,有助于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内皮细胞增殖、转移,继而保护患者心肺功能[11]。但本研究并未对此效果进行深入探究和对比,可在未来研究中加以完善。

综上所述,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采取西地那非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效果显著且能够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安全性符合患者需求,建议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西地那非先天性肺动脉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波生坦联合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保健酒中非法添加一种西地那非类化合物的确证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自拟解郁启阳汤合西地那非治疗阳痿38例
肺癌合并肺动脉栓塞症的CTA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