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德玛:天地之间爱的养分

2023-05-10周禾子

VOGUE服饰与美容 2023年5期
关键词:巴音巴德草原

周禾子

巴德玛生在鄂尔多斯,听着牛羊的叫声和马的嘶鸣声长大。草原给了她生活和表演的养分,这也是为何在收获“影后”奖杯后,她依然选择在牧区生活。巴德玛说:“你看蓝天白云那么美,树木那么向上,星星那么多那么闪,它们经历了多少日日月月,这样一想,心里就宁静了,辽阔了。”

巴德玛长期在草原过着最自然朴实的牧民生活,这跟她履历的华丽程度看起来反差很大——1991年她主演的首部电影《蒙古精神》(又名《套马杆》)拿下了第48届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并提名了第65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而她本人则凭借电影《诺日吉玛》在2015年成为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女主角。但时至今日,巴德玛都不会用“专业演员”来形容自己,“我没学过表演,就是看了前辈们的那些影片,关键是牧区的生活一直在给我养分。”从影30多年,巴德玛拍过的片子不多,角色也都根植于草原,她的口中没有对艺术的高谈阔论——“艺术是导演们的追求,我的任务就是努力把角色表演准确,角色永远是最大的”——有的全是生活,“从去年九月到今年春节,我一直都在家待着,秋天收割的农活全做了。”57岁的年纪,腰板儿还是特别直,一说到高兴的事情,巴德玛就会轻轻发出“哈哈哈”的笑声,那面孔跟孩子一样纯真。“现在回去也一样做这些事,这两天家里正下羔子(小羊羔)呢。”拍摄当天,巴德玛还专门带了自家做的奶干,用两层塑料袋包扎着,香味十分醇正。她热情地把小吃分给现场的所有人,真诚的模样颇像是每次回老家都给子女准备了大包小包特产的母亲。

与电影结缘、走上表演道路,完全出于偶然。1990年巴德玛刚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进入到内蒙古民族剧团工作。有一天剧团为了下乡演出要排练节目,但巴德玛左等右等都没人来排练,打听了才知道有个俄罗斯的大导演来选演员,“我就好奇,说去看—下他怎么选的。去了之后,发现排练室里大家都围坐着,我从门缝里进去,坐在了最外围。有人拿着摄像机一个个拍过来,拍到我的时候问我是干吗的,我说唱歌的,然后他就接着去拍别的,最后又回来问我能不能唱一首歌,我唱了,就被选上了。”

这位“大导演”便是在国际影坛赫赫有名的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代表作《烈日灼人》《西伯利亚的理发师》),这部作品便是前文提到的《蒙古精神》,巴德玛在其中扮演男主角质朴直爽的妻子。片中有一幕,夫妇二人站在草原上,互相交换着手里的苹果和鸡蛋吃,丈夫说第二天要进城,妻子抬头看了看天,说“明天会是个好天气,天上没有云”,再扭过头看丈夫豪放地啃着苹果,帮他擦了擦嘴,又把衣领给他扣得严实了些,丈夫把她紧紧搂入怀里,她笑得羞涩又灿烂。太过自然和流畅的表现,丝毫不留表演痕迹。

直到今天,当有人评价巴德玛的表演时,“没有表演痕迹”仍然是最被提及的。巴德玛说在选择角色时会先看能不能打动自己,再看自己能不能演。这次电影《脐带》里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妈妈一角,巴德玛很喜欢,但一开始并未应下角色,因为她怕自己演不好。“这是年轻导演的头一部电影,这对她的事业多么重要,我自己没有这方面病症的经历,所以担心难度太大。”后来是导演乔思雪和制片人刘辉去内蒙找她,“他们都是带着‘重要任务’来的(笑),导演和制片人说,你必须得上。”一方面是导演的真诚和极力的邀请,另一方面也是被剧本中妈妈和儿子之前真挚且温暖的情感所感染打动,于是巴德玛接下了妈妈这个角色。

片中的妈妈总处在认不清人的状态里,但会一直念叨着“我要回家”“我的马儿来接我了”:原本在城市里做音乐的小儿子把她从哥哥嫂子家接走,陪她一同回到了草原:她会一个人哼着曲兒跑到湖边,边唱边跳,儿子怕她落水,便用马鬃编的绳子轻轻围在母亲腰间,边弹链盘,边一点点牵引着她回家:她也会戴上墨镜,调皮地向儿子展露笑容,坐上儿子开的摩托,去找回忆里象征着家的那棵树。这是一个会令人心酸,但更多时候让人觉得可爱的母亲。对于草原人来说,病痛,甚至是生死,他们都能用更大的胸怀去拥抱,尽人心,顺天意。

影片以蒙古语为主,巴德玛给我们分享了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词“ger”,有房子、蒙古包的意思,更可以理解为“家”。巴德玛的“家”是草原,她生在牧区,六七岁就开始放羊。“那时候我妈妈生病了,早晨太阳还没出来,我就赶着羊去草场。我一个人有点害怕,就边唱歌边赶羊群,唱的都是家乡人经常在节日或者仪式上唱的民歌,小孩子们都是听着听着便学会了。”现在每每回到草原,城里的人再想联系巴德玛便有些困难,“我们那儿是洼地,手机信号不好,去坡上才能有信号,但你也不能天天往坡上跑,不干活啦?”所以没信号的时候,她就干脆关机。家里虽然也连了网线,但大风天一来,网线、天线都派不上用场,她也并不在意。天地之间有万物值得去聆听、去凝望,数字信息便显得无足轻重了。

草原是辽阔的“大家”,巴德玛的“小家”也很美好。她的爱人巴音先生同是一名演员,也是导演、编剧,两个人青梅竹马,“用现在的话说,我们是一块草地上长大的,两个小孩一起学的‘a、o、e、i。”结婚三十多年他们依然恩爱如初,也在事业上彼此成就。2009年巴音导演、编剧的《斯琴杭茹》以真实人物为基础,讲述了成吉思汗第32代孙女斯琴杭茹饱经沧桑、令人动容的一生。巴德玛扮演中年杭茹,巴音扮演她年长的丈夫宝日沁。在经历了青年时痛失爱人的孤苦岁月后,这个中年女人在繁重的劳作与欺压中一度疯掉,直到一个寒冷的冬日,她被宝日沁唤醒。这个男人此前似乎从未真正走进杭茹心里,直到两鬓斑白的时候,杭茹才终于深情地看向他,她轻唤一声“我的宝日沁”,男人背过身捂住脸哭泣,女人走到他身后,轻轻抱住了他。这一幕令人潸然泪下,而若是没有巴德玛与巴音多年的感情积淀,大概也难以呈现如此浓度的情感。

“这么多年了,我们的感情是永远不断的。”草原是巴德玛心中永远的摇篮,是最温暖、最能把心落下的地方,无论在外面经受了什么,回到家、见到家人的时候就可以忘掉。她说,“爱从家里来,也会回到家里去。”

猜你喜欢

巴音巴德草原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柴达木映画
巴音克西格所藏托忒文eng uridiyin orošiboi::angxan uridiyin orošiboi::之影印
巴德巴小说《悲惨人生》的形象分析
最负责的友情
可可托海的草原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