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05-09张婷婷

高中数理化 2023年25期
关键词:螺旋式二氧化硅高中化学

张婷婷

化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主要原因在于知识之间的关联程度较高.因此,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学习迁移指的是学生在一种情境中学习到的知识会对在其他情境中的学习产生一定影响,包括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即正迁移与负迁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应用正迁移的同时尽量规避负迁移的不利影响,引领学生在学习迁移理论下深入学习化学.

1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效诱发迁移动机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才会集中注意力、聚精会神地学习.要想更好地应用学习迁移理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可以围绕新课内容引入一些有趣味的实验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以此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使其转变学习态度.

以“金属钠及其化合物”教学为例.当学习“钠的化合物”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个有趣的实验导入新课,具体实验操作如下:使用脱脂棉把一小块过氧化钠包起来放到石棉网上,随机邀请一位学生通过吸管对脱脂棉吹气,这时脱脂棉会慢慢开始燃烧.借助趣味性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不自觉地产生疑问:脱脂棉为什么会燃烧?这时教师可顺势引出新课内容———研究钠的化合物的性质,使其主动认识、了解常见的钠的化合物及其性质、用途等.其实,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灵活采用实验导入新课,不仅可以助推学生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还可以让他们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完成对化学问题的正向迁移,使其结合已学化学知识分析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把旧知识顺利迁移至新知识的学习中.

2 注重概括总结知识,培养良好迁移习惯

在高中教育阶段,化学教学内容同初中相比更为复杂,难度与深度均有所增加,不过新旧知识点之间仍然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这为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便利.具体来说,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整理和归纳知识的能力,当讲授完一节课的内容以后,要专门留下充裕的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节课中所学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进而慢慢养成良好的对比迁移学习习惯,从而实现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

比如,在学习完“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专题知识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三者的特征,概括与总结本专题的核心知识.例如,金属键主要存在于金属之间,是由自由电子和金属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共同组成的,如铁、铜、钠等这些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离子键存在于金属离子与非金属离子之间,在常温状态下一般都稳定存在,形成条件是活泼的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金属阳离子,而活泼的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成为非金属阴离子,两种离子在静电作用下形成离子键,如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镁等;共价键是非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化学键,存在于非金属分子之间或者盐的阴离子之间,如氧气分子和硫酸根离子.以此,让学生把本专题知识整合起来,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迁移,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3 消除负面思维定式,大力推进正向迁移

上文已经提到,学习迁移理论包括正向与负向两大方面.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在消除负面迁移的同时大力推进正向迁移,通过此消彼长真正发挥出学习迁移理论的正向优势与积极作用.对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平常教学中需要结合化学知识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基于“相似”的视角讲解新知识,消除負面思维定式的不利影响,实现对所学内容的正向迁移,使其在学习迁移理论的助力下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学中,教师把C(碳)与Si(硅)放到一起展开类比性讲解.而在学习二氧化硅的性质时,学生容易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把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展开对比.这样,极易形成错误的认知,使其无法准确认识、理解与掌握二氧化硅的性质.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基于物质形成的视角进行对比,强调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的区别:二氧化碳由大量分子构成,每个二氧化碳分子都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硅由大量的硅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不存在二氧化硅分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可逆反应;二氧化硅与水不会发生反应,但是硅酸受热会分解成二氧化硅和水.学生通过对比,有效抑制负迁移对自己的影响,改善正迁移学习效果.

4 巧妙设计变式训练,强化学习迁移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习迁移理论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记忆,还能够借此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使其在解题训练中突破思维定式的负迁移,实现迁移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巧妙设计变式训练,利用一些相似或者有关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交流和讨论,从而强化他们的学习迁移能力.

例如,在“醇和酚”教学实践中,以乙醇为例,了解醇的组成、结构特点、性质和应用,掌握醇的取代与消去反应.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大家可以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使用不同的原料去制取乙醇吗?组织学生结合个人所学与认知自由讨论与交流,找出多种制取乙醇的方法,然后引导他们综合分析采用这些不同方法制取乙醇需要做的工作,包括原料收集的难易程度、成本的高低、反应过程是否容易控制等,且对这些方式展开对比与评价,让他们达到思维求异的效果.随后,以此类推采用同样的方法带领学生学习酚的相关知识,让他们借助醇的知识展开迁移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化学思维,拓展思维空间,还有助于他们找到正确的思路,进一步认识醇和酚.

5 科学安排教学顺序,打造学习迁移环境

学习迁移有正迁移与负迁移两种情况,主要区别在于迁移发生的方向,这涉及知识学习的先后顺序.由此表明,教学顺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迁移的发生.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想更好地应用学习迁移理论,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顺序,为学习迁移理论的推进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极力发挥出迁移理论对教学的优化作用.具体来说,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安排教学顺序和设计教学方案.一般来说,教学顺序的安排主要有“螺旋式结构”与“直线式结构”两种.其中,“螺旋式结构”指的是相同的教学内容重复出现,后面内容是前面内容的深化;“直线式结构”是教学内容按照逻辑联系顺序以直线形式呈现.当讲授一些基础性的化学知识时,可以使用“直线式”教学方式,根据逻辑顺序与难易程度设计教学流程,安排教学顺序;当讲授一些比较复杂或者高难度知识内容时,就要选择“螺旋式”教学模式,把高难度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知识融入教学中,使之在教学中反复出现,便于学生及时回顾和加以记忆,提升他们对这些高难与复杂知识的学习质量.

比如,在开展“研究物质的化学方法”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的顺序设计“直线式”教学模式,因为本章所学内容属于基础性的化学知识,所以采用逻辑顺序教学有助于学生建立起知识网络,展现出学习迁移理论的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当讲解金属的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回顾基础知识的方式,安排“螺旋式”教学顺序,带领学生一边回顾旧知识,一边学习新内容,使其对这些化学知识进行螺旋式学习与掌握,改善他们的学习效果.此外,在“直线式”教学中,主要发生的是知识正迁移,有助于学生在由易到难、由浅及深的知识逻辑顺序中建立起富有逻辑且稳固的知识网络.而在螺旋式教学中,在“难、易”“浅、深”交替出现的教学内容下,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在正迁移与负迁移之间反复切换,使其不仅可以体会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还有助于他们感知到高难度知识与基础知识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迁移环境,让他们整体学习效果更佳,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深刻意识到学习迁移理论的重要性和价值,结合化学知识的特征应用学习迁移理论,并全面考虑到高中生的化学基础、学习能力、思维水平与认知等要素,进一步优化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引导他们借助迁移学习理论探索化学的奥秘,进而提升自身的整体学习能力.

(完)

猜你喜欢

螺旋式二氧化硅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姜黄提取物二氧化硅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表征
氨基官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和表征
一秒变酷炫!德国摄影师将螺旋式楼梯拍成“盗梦空间”
螺旋式推进
中英语篇结构对比分析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齿科用二氧化硅纤维的制备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