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仪式链视域下“拔花花”的活态传承研究

2023-05-09西轩功邹荣艳宿继光

体育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花花仪式符号

陈 融 杨 阳 西轩功 邹荣艳 宿继光

互动仪式链视域下“拔花花”的活态传承研究

陈 融1杨 阳2西轩功1邹荣艳1宿继光1

(1.中北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0;2.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文化和旅游局,山西 太原 030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俗传统体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仪式性的身体活动,“拔花花”的传承与复兴对地域性风俗稳定性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文章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从情境、情感、符号三维度进一步探析“拔花花”与互动仪式链的表现形式及内在关联。研究表明,在“拔花花”互动场域中情境得以创建,参与者的情感能量得到满足,但是群体符号呈现式微状态。因此,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从情境重塑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强化参与成员的积极情感联结、塑造“拔花花”的多元化符号三方面为“拔花花”的活态传承提供策略。

互动仪式链;“拔花花”;非遗;活态传承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识,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传承与保护好文化遗产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也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动力。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使一些濒临消失的文化遗产再次走进公众视野,人们意识到保护非遗项目对凝聚地区群众团结、夯实群众间的情感联结、塑造文化认同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实地考查、访问访谈获取民俗体育“拔花花”的第一手资料,试图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分析“拔花花”在互动仪式链中的表现形式和内在关联,提出传承发展策略,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作出贡献。

1 “拔花花”的形成与发展

1.1 “拔花花”的简介

“拔花花”是流传于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的一项民俗体育活动,每年正月至二月二定期举行。“拔花花”有其专属的器材和规则。花花架作为“拔花花”必备的器材尽管样式各异,但常见的是一种类似“门”型的架子。花花架的搭建需要一定的技术,通常由村里经验丰富的人主持安装。首先,准备10根直径在30cm以上的木椽,长度7~8 m,选择一片开阔地带准备搭建花花架;其次,搭建花花架先要在左右两侧间隔3~4m竖置两根木椽,将竖置的木椽分别施以两根木椽交叉固定,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将其牢固竖立;再次,在离地面3~4m的位置搭建横梁固定在两侧竖置的木椽上,再在横梁上1.2~1.8m的位置搭建第二根横梁;最后,在第一根横梁固定一个滑轮安装一根结实的麻绳,在第二根横梁插满绢花[1]。这样就基本完成了花花架搭建。由于拔花花活动的开展正值春节,往往还会在架子上贴上春联、插上红旗和挂上灯笼,以示喜庆(图1)。“拔花花”的规则尽管不像现代体育规则那样严谨,但是也有一些具体的要求:首先,参与者借助固定于第一根横梁的麻绳翻爬上第一根横梁,参与者需要运用臂力、腰腹力和相关技巧;其次,翻爬至第一根横梁并站立抓住第二根横梁摘取绢花;最后,安全回到地面则视为完成游戏。参与成员的翻爬技能也是五花八门,如鹞子翻身、黑庐打滚等,看似“拔花花”的过程简单且易操作,实则非常考验参与者的上下肢力量、核心力量、技巧运用、心理素质等,这极大地促进了参与者的身心发展。

图1 花花架结构

1.2 “拔花花”发展的历史脉络

据考察,“拔花花”仅在山西省尖草坪区开展,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为了保护这个项目,2008年“拔花花”申报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拔花花”从雏形到发展再到后期的衰落阶段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拔花花”起源具体时间无从考究,通过对有参与“拔花花”经验的老人、非遗传承人和民俗专家的访谈发现“拔花花”萌芽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拔花花”源于游牧民族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是由人们约定俗成的,在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竞勇、淳朴、牛劲等地域性的民风特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拔花花”进入了发展高潮阶段,据非遗传承人杨平生先生回忆,尖草坪区一个村有八个生产队,就会搭八个架子,场面非常热闹。直到八九十年代后,由于社会的发展、城镇的变迁等因素影响,“拔花花”发展逐渐放缓,但是举办活动期间群众的热情依旧不减,可见之前民众长期积累对“拔花花”的热爱是促进活动开展的动力。21世纪初,由于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拔花花”处于停滞阶段,2011年后连续十年未开展活动,表明“拔花花”这项非遗逐渐走向衰落。分析其原因:首先,政府部门忽视了民众文化活动开展,没有真正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相关政策,导致“拔花花”举办次数锐减,仪式逐渐没落,群众的期待性降低;其次,传承出现断裂,随着传承人和喜爱“拔花花”老一辈人的高龄化,没有建立起青年群体间的传承体系,使得“拔花花”代际传承断裂;最后,因社会大环境的变革,农村青年流失率较高,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就业,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发生了变化,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度低,兴趣不高。

面对“拔花花”的式微困境,2022年2月政府部门开展了抢救性工作,在上兰村举办了“拔花花”活动(图2)。

图2 “拔花花”活动现场

这是活动停滞和受疫情影响以来首次开展,这次活动在上兰村居民中引起了积极反响,被采访者表示当时对此次活动非常期待,活动对尖草坪地域风俗稳定性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但目前“拔花花”的传承发展仍然较为局限,“拔花花”历史记忆加速消逝,活动举办次数较少,不能满足群众长期的情感需求等诸多问题亟需解决。

2 “拔花花”发展中互动仪式链的表现形式

人类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仪式。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一书中认为:“仪式是人们为形成和维持某种社会关系作出的各种行为姿态相对定型化的结果,由无数特定的“际遇”中的互动仪式情境联结而成的链状结构就组成了互动仪式链[2]。”人们在仪式中相互交流获得情感体验推动仪式的持续发展。基于此,柯林斯建立了互动仪式模型,这个模型有4个组成要素,即身体的共在、设定局外人的屏障、相互关注的焦点和共享情感体验;当4个要素有效结合,互动仪式将会有4种仪式结果的输出,即群体团结、个体的情感能量满足、代表群体的符号、维护群体中的道德感[2]。他认为情境中通过互动仪式可以激发情感能量, 塑造群体团结的符号, 最终生成道德感。因此,互动仪式链理论可以从情境、情感和符号3个维度进行解读(图3)[3]。

2.1 “拔花花”互动场域中的情境创建

互动仪式链是关于情境的研究。互动仪式要素的身体共在和设定局外人的屏障为参与“拔花花”活动提供了互动情境。(1)人群聚集在“拔花花”活动场域内所形成的互动形式所表现出的身体的共在是互动仪式的起点,“拔花花”活动通过话语空间、行为实践和身份标识为参与成员构建了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际遇,其中,参与成员与过去、现在和未来产生关联。以2022年元宵节期间举办的“拔花花”活动为例(图2),按照节庆习俗搭建花花架,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人群聚集起来参与活动,共同启动互动仪式,通过其身体在场而相互影响。(2)对局外人设定界限,因此参与者知道谁在参加,谁没有参与,从而异质群体被排除在外[2]。在柯林斯看来,仪式互动过程中对局外进行设定能更好地保证互动仪式中的稳定性。参与“拔花花”的成员大多有多种心理需求,如本身对“拔花花”的热爱;展示个人独特的技巧动作;希望获得男女情感交流等。一般认为“拔花花”翻爬较为危险或者不了解该活动的异质群体就会拒绝参与,他们自然就成为了“局外人”,所以活动过程中较为精准地将有期待、有需求并真正喜爱这个活动的成员聚集在同一情境中[4]。(3)在“拔花花”这一情境中互动群体将产生团结感和道德感。一是互动仪式中成功建立起情感协调的结果就产生了群体团结感。作为互动仪式要素的情感是短暂的,而产出的结果则是长期的情感,是一种群体聚集起来所产生的依恋感。“拔花花”的情感要素是热情高涨或者欢乐等短期的情感要素,经过仪式的连续举行和情感能量的连带性使人们产生了长期的热爱便产生了群体团结感,也就是群众对“拔花花”这一地域风俗的集体认同感。二是当成员感觉与集体成员相关时,他们会维护群体中的正义感,尊重群体符号和活动规则,产生道德感。在这一情境中也就建立起了群体间的凝聚力逐渐形成集体认同。若有人破坏活动秩序,打断仪式行为,就会受到群体成员的谴责。但是,近十年来,“拔花花”仪式没落,人群聚集次数骤减无法形成互动仪式情境,因此,群众的情感能量降低无法体验到群体团结感,其自我认同感降低。

图3 “拔花花”的互动仪式表现形式

2.2 “拔花花”参与者的情感能量满足

柯林斯将“情感能量”作为互动仪式中的重要驱力,人们会在同一仪式情景中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借此强烈地感知自己与有共同关注焦点的集体共在,使得个人情感能量得到强化。(1)人们将其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并通过相互传达该关注焦点,而彼此知道了关注的焦点[2],进而推动互动仪式的进行。参与成员的相互关注会受制于群体的边界,通常情况下他们会在特定场景下对关注的焦点进行分享,在此过程中达成共识,以共享情感为基础进一步形成在特定情境下的归属感与群体意识。例如,观众会聚集讨论参与者是否能完成游戏,完成则表示祝贺表现出热情高涨,失败则表示鼓励或者开怀大笑,以有节奏的行为和语言交流产生的情感引起集体兴奋使成员关注共同的焦点,达到“同频”状态。若个体获得了身心满足则情感能量将会一直持续,并将这种能量带到下一次“拔花花”开展或者交流的际遇中。(2)当活动氛围引起成员情感高涨时,人们就愿意在这样的情景下分享自己的感受,并且开始关注彼此之间的行为,互动仪式就会得到不断强化[5]。例如,一些以前热爱活动的中老年人会以表演的形式展示他们翻爬花花架的技巧,并且以表演的形式逗乐观众,许多参与者在这一情景中氛围的感染下跃跃欲试、表现出热情、欢呼的情感状态。当参与者在活动中采取行动时表现出自信、兴高采烈、主动进取等积极的情感,那么参与者所需求的情感能量是积极的、和谐的状态,情感能量也就随之生成。活动结束后,参与成员在日常交流或者会议中提及或者讨论与“拔花花”相关的内容,那么情感能量就得到延续。(3)通过在情境中交流互动参与个体的情感能量得到满足。以前成员之间交往相对单纯,物质精神生活相对欠缺。通过参加“拔花花”的身体活动可以获得一定的情感能量,在集体中获得族群归属感,不断强化着成员对“拔花花”的自我认同感,获得个人情感能量的满足。然而一些擅长技能的成员在获得情感能量的同时,还在别人的赞许中得到一种自我实现的自豪感[6]。但是如今,“拔花花”活动举办次数减少,群众获得短期的积极情感能量被唤醒要等许久,因此,群众对“拔花花”的情感能量值就会降低,无法形成长期的情感能量。当新的个体意识到自己已经不能通过参与仪式性的身体活动获取情感能量或者获取的情感能量低于自己期望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再次或继续参与的动力和积极性[7]。

2.3 “拔花花”群体符号的式微

符号是一切传播现象的逻辑基底,是“拔花花”传播活动中的重要载体[8]。柯林斯指出,当参与者获得更强烈的情感体验时,通过这种体验,代表群体的符号就得以创造或加强,一旦这种群体符号注入了情境性情感,它们就可以通过日常交谈构成情境际遇在会话中得以传播,并内化于人的思维成为群体的精神图腾[9]。在“拔花花”活动中所代表的群体符号是群众情感能量的融汇,如绢花、翻爬技巧、花花架等相关物质符号和“中三元”等象征的寓意符号使得参与成员认识到关于与“拔花花”相关的符号会感到自己与集体相关(如表1)。

这些符号代表着特定的情感,使他们会更加尊重符号,并且会捍卫符号[10]。当符号在参与群众中重复出现或者被提及时,这些符号能迅速唤醒人们的集体记忆,夯实集体认同感。但是,调研发现群众对“拔花花”的文化底蕴认识不足,对群体符号认知单一,无法深挖符号的文化内涵。首先,文字符号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拔花花”前期的传播方式是耳口相传,没有详细记录“拔花花”的资料和每年举办活动的现场视频,“拔花花”热闹氛围和欢庆画面就成为了过去式,这对活动的推广和传承有极大的阻碍。其次,文化符号挖掘不够。在调研中发现群众对“拔花花”的情感关注焦点仅局限在娱乐、强身健体等方面,对于深沉的文化内涵,如攀爬花花架的技巧、花花架蕴含着“中三元”的文化背景等其代表蕴意不清楚。群众了解这项活动最为直接的感知主要以花花架为代表的物质符号,如果忽视对“拔花花”的隐喻符号,如文化背景、历史事件、个人经历、技巧动作等方面的探究就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群体性的文化符号。由此可见,参与者主要以强身健体、展示个人、交流情感为目的,而对“拔花花”文化符号隐喻下对生活习俗、精神、民风等的传统文化的认知较为狭隘。

3 “拔花花”与互动仪式链内在关联

通过上述,在“拔花花”这一情境中参与者彼此相应感受到对方身体的共在,排斥异质群体设定局内人,并具有共同相互关注和同频的情感能量,通过活动进而形成群体共享符号,产生集体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促使参与成员在“拔花花”情境中完成互动仪式。多种不同的情境相互交错且伴随的情感能量和符号联结在一起便逐渐形成了“拔花花”的互动仪式链[11]。首先是情境建立。2022年由群众聚集建立的“拔花花”互动仪式是对2011年最后一次开展“拔花花”活动中的“情感”加以激活与重构的情境展现[7]。参与成员在互动时因不同心理或需求而关注聚集在这个活动中的参与者,通过“拔花花”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共同关注的焦点,是仪式情境组成的前提条件。其次是在情境中获得的情感能量。柯林斯指出“情感能量”应该是长期稳定的集聚和累积,是人们在长期的互动活动中永续流转与联结的情感[10]。在节庆日热闹气氛的烘托下参与成员的情感得到了满足,表现出兴奋的情感能量在群体成员间传递,是凝聚群体成员和产生归属感的巨大力量,是下次仪式的开展的驱动力。最后是符号的持续呈现。个人或群体在特定的情境中与他者发生际遇,从而产生情感和符号。人们对代表着群体符号的关注程度,取决于互动仪式链的周期性重复。随着“拔花花”仪式活动的不断开展,群体在仪式情境中对代表群体的物质符号、象征符号注入的情感会更加丰富化、多元化。因此,便会产生与“拔花花”相关的衍生项目,如文化创意产品,“拔花花”非遗培训机构等。

4 互动仪式链理论下“拔花花”活态传承的应对策略

4.1 情境重塑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

营造良好的互动情境可强化参与成员在仪式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2]。一方面,主张群众以参与者身份主动进入场域,感受在场的情境氛围[13]。这就意味着要培养特定情境中参与的人员。组织“拔花花”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动培训,召集有意愿传承的主体加入非遗保护的系列中,强化以传承为己任的自我认同感,尤其是要鼓励多才多艺的人如武术特长生、舞蹈特长生等加入。与此同时,利用“互联网+”模式加大宣传力度、延展互动空间,根据受众认知和接受的特点充分利用资源打造社会热点,塑造“人人都是传承者”,实现网络“病毒式”传播的效果[14]。另一方面,为了营造良好的情景让参与成员更好融入其中,需要规范“拔花花”的规则,完善相关器材,同时对重点地区试点恢复。首先,要恢复花花架架构的多样性,利用现代科技等打造最大化适合大众参与的花花架以供大家娱乐,为了确保安全,应在横梁上增加防护锁和安全绳,地面缓冲采取海绵泡沫、气垫、弹簧垫等;其次,从创新性、观赏性和竞技性方面来完善规则体系。创新性方面,拥有技能的参与成员在横梁上做特长展示,如金鸡独立等;比赛竞技方面,在规定时间中摘取较多绢花者获胜;观赏方面,参与成员可挑战使用两种以上的技巧翻爬花花架等。值得关注的是对重点地区试点恢复:一是政府要设立专门的非遗文化建设和传承部门,加大资金的固定投入;二是鼓励社会参与赞助,带动周围经济发展;三是秉承“非遗进校园”的理念与高校合作进行传播,调动大学生参与“拔花花”的积极性。

4.2 强化参与成员的积极情感联结

要使“拔花花”的情感回归激发集体认同就需要高涨的情感能量。“拔花花”互动在于实现一种集体共在的情感,参与成员的体验、认知和实践都会受到情感的影响。情感能量来自于参与成员之间的实践,只有成功的互动仪式才能引起持久的情感能量。在“拔花花”互动仪式中,成员之间可以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影响场域中的人们情绪和行为,引发社会感染效应[15]。

事实上唤醒情感回归与增强集体认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长期的情感积累,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巧融展示场景。将“拔花花”融入到旅游表演或节庆(如端午节、中秋节等)演出等多种演绎活动场景中,这不仅丰富了人们业余生活,而且增加了人们参与感。人们在活动中将所获得的情感从一个际遇转化到另一个际遇,在不同的场景中强化着大家的情感联结从而增强参与者的集体认同感。(2)寓意转化。“拔花花”翻爬摘取绢花的过程很考验人的身体素质,此过程体现出克服困难、永登高峰、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由外在表现内在,将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以情共情夯实情感联结,突出社会感染效应。(3)开发文创产品。文创产品的情感元素容易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相关工艺美术师、艺术培训学校等社会力量的注入,不断研发衍生带有“拔花花”的文化创意产品,将单纯的体育竞技活动转变为文化消费品,如“拔花花”剪纸画等文创系列作品(图4)。(4)建设“有声图书馆”。目前尖草坪区文旅局招募志愿者对非遗项目开展抢救性工作,建设“有声图书馆”让群众线上聆听,并且志愿者在各项文化活动推广过程中,随时随地“开讲”,不仅形成了情感能量持续的发展的媒介,而且有利于促进长期情感能量的蓄能。因此,只有在长期的互动与情感连带的基础下才能真正地唤醒人们的情感增强集体认同感。

图4 “拔花花”文创剪纸

4.3 塑造“拔花花”的多元化符号

仪式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系统,符号的隐喻性为仪式的多元化解读提供了空间[16],参与成员在“拔花花”互动仪式中所共同关注的焦点就成了特定群体认可的符号。为了延续群众的高度情感能量凝聚“拔花花”的群体符号,则要强化物质符号、建立文化符号、设立研究机构和延伸身体符号,让这些符号能在区域中重复展现以至于强化文化认同,增强群众的情感联结,期待下次活动开展[17]。

首先,强化物质符号。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讲解“拔花花”,推出活动现场的图片、录像视频等使网友虚拟在场直观地感受“拔花花”现场的氛围,建立初步认识联结,为之后激起他们的情感联结做准备。例如,非遗系列MG动画片建设;相关APP有声讲解等。其次,建立文化符号。一是在文化馆周围创建非遗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和非遗传承人简介,提高群众对“拔花花”的认知,将“拔花花”融入人们生活以及日常交谈之中,夯实群众基础。二是赋予和解读群体符号的象征意义。如翻爬摘取绢花意指拔得头筹体现积极向上的精神;翻爬“二架”花花架蕴含着“中三元”的好彩头等。三是设立研究机构,利用高校人才对“拔花花”的历史和相关文献资料等进行梳理。四是延伸身体符号。“拔花花”传承基地中对特有的技巧动作如鹞子翻身、黑驴打滚等进行解析。以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等体育理论为基础,从这些技能中研究出更多的体育技巧符号。“拔花花”具有体育属性,应提供平时娱乐的花花架,让参与者意识到“拔花花”是集力量、耐力、柔韧、灵敏于一体的活动,鼓励他们参与练习,不仅能让参与者学习技能动作,增强身体素质,而且在多符号交错的影响下增加集体认同感[18]。

5 结语

综上所述,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为探讨“拔花花”提供了新视角,从情境、情感、符号三维度探究在“拔花花”这一特定的互动情境中参与成员如何获得情感能量并形成代表性群体符号进而产生互动仪式链。参与成员在“拔花花”活动中有共同关注的焦点并且在节日的狂欢、高昂的情绪等氛围中获得短期的情感满足,经过不断的重复“拔花花”互动仪式,逐渐形成代表群体的物质符号和象征符号。参与成员在这重复的过程中将短期能量转化为获得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长期情感能量,这循环往复的过程便形成了互动仪式链。基于互动仪式链视角从情境重塑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强化参与成员的积极情感联结、塑造“拔花花”的多元化符号3个维度为“拔花花”提供了活态传承策略,这对于区域的全面发展和非遗的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1]周勇,张唤.“拔花花”的回顾及对山西民间体育传承的影响[J].四川体育科学,2015,34(3):19-21.

[2]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刘晓亮.互动仪式链理论对青年价值观培育的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8(6):99-104.

[4]余人,郑亿如.互动仪式链视域下实体书店直播营销模式创新[J].中国出版,2022(6):20-25.

[5]王晓晨,付晓娇.健身、社交、情感:运动健身App网络社群的互动仪式链[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2,41(03):64-70.

[6]王洪珅.互动仪式链理论视域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本质推演[J].体育科学,2014,34(7):36-40.

[7]邓昕.被遮蔽的情感之维: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诠释[J].新闻界,2020(08):40-47,95.

[8]葛玉龙.身份符号与情感能量[D].华中师范大学,2013.

[9]崔亚萌,董雯.情境、情感、符号: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家校共育的启示[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6):232-235.

[10]冯蓓蓓,张凯翔.场景·符号·情感:移动短视频的互动仪式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1(6):53-55.

[11]秦旭芳,张洁.情境、情感、符号:幼儿入园焦虑之“源”与“法”: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1,37(12):1-6.

[12]余召臣.遗产旅游与文化认同的模型建构与实践策略:基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2,43(3):34-42.

[13]彭慧,秦枫.互动仪式链视角下非遗短视频用户互动研究:以抖音“非遗合伙人”为例[J].未来传播,2021,28(03):84-90.

[14]王春顺.新时代传媒背景下大众体育生活方式嬗变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5):41-45.

[15]罗辑,梁勤超.族群节庆:仪式互动与文化认同:以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6(9):49-54.

[16]张玲.符号变迁与认同:解放碑的媒介化呈现研究[D].西南大学,2021.

[17]陈炜,蔡银潇.基于文化资本理论的青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态传承路径[J].青海民族研究,2021,32(02):164-170.

[18]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9]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0]花家涛.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承[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18(10)66-72.

Research on the Living Inheritance of "Pull out the Flow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active Ritual Chain

CHEN Rong, etal.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030000 , Shanxi, China)

山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2021Y643);中北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科技立项(TY20210205);中北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科技立项(TY20210206)。

陈融(1997—),硕士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宿继光(1978—),副教授,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与教育、武术历史与文化。

猜你喜欢

花花仪式符号
学符号,比多少
十岁成长仪式
以假乱真的花花们
仪式感重要吗?
“+”“-”符号的由来
变符号
花花为啥长胡子?
踏青唱起花花赛
Talking strategies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