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内感染早产儿的菌群分布与耐药情况

2023-05-08甘跃华陈秋玲

北方药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无乳败血症埃希菌

甘跃华,陈秋玲

(1.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医院儿科 363100 2.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医院药剂科 363100)

宫内感染(Intrauterine Infection, IAI)的发生主要是因病原微生物侵入羊膜腔,引起羊水、胎儿、胎盘等的感染,临床又称为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相关研究指出IAI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约占早产因素的 30%,孕周越小发生率越高[1]。近年早产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未达到理想水平,早产儿健康仍是全球关注的问题。部分研究认为,IAI会引起早产儿脑损伤、支气管发育不良、肺炎、细菌感染性疾病、坏死性结肠炎以及死亡率的增加,严重危害早产儿健康[2-3]。孕妇宫内感染是造成早产儿细菌性疾病和死亡的住院因素,孕妇生殖系统发生上行感染,导致宫内感染,在分娩时垂直传播给胎儿。早产儿细菌性疾病常会引起发热、肺炎、菌血症、败血症的发生,严重的早产儿会发生死亡[4]。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宫内感染的早产儿菌群分布和耐药情况,了解病因和菌群特点以及耐药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电脑随机抽出2019年1月~2022年1月妇产科因宫内感染的早产儿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按照病情种类分组,其中败血症组20例,菌血症组20例,其他感染组20例。败血症组男10例,女10例;分娩孕周32~36周,平均(34.25±0.62)周;菌血症组男12例,女8例;分娩孕周31~36周,平均(33.88±0.75)周;其他组男11例,女9例;分娩孕周32~36周,平均(34.67±0.72)周。三组患儿在基线性别比、分娩孕周均值的比较上,P>0.05,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选取标准

①符合宫内感染诊断标准[5]:孕妇体温测量结果高于37.8℃,脉搏次数在100次/min及以上,监测胎心结果在160次/min,查体子宫体压痛结果为(+),羊水有特殊臭味;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水平在15×109/L及以上,中性粒细胞水平在90%及以上,C反应蛋白水平在20mg/dL及以上;采集子宫腔内和新生儿胃液或痰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为(+),病理诊断结果也呈阳性。②分娩时孕周未达到37周,孕妇孕检资料完整。③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相关同意书。④排除孕周在37周以上、无宫内感染等患儿。

1.3 方法

根据患儿感染的病情采集胃液和(或)痰液,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药敏分析,药敏结果采用药物最小抑菌浓度的数值进行评定,其中S代表敏感,R代表耐药,I代表中介,N代表可疑。

1.4 统计学方法

处理数据使用版本为SPSS 24.0的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表示给予百分率(%)对比,给予χ2检验,P<0.05则证明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情况

60例患儿中致病菌占比最高的是大肠埃希菌21(35.00%)例,葡萄球菌次之,共计12(20.00%)例,无乳链球菌9(15.00%)例,肺炎克雷伯菌7(11.67%)例,其他菌群均较少见,详见表1。

表1 早产儿病原菌分布情况(n,%)

2.2 三组病原菌分布差异比较

菌血症患儿以葡萄球菌占比最多,败血症患儿以大肠埃希菌占比最多,其他组各项菌群分布较为均匀,详见表2。

表2 三组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n,%)

2.3 药敏结果分析

对3组患儿最常见的4种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检测,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均耐药,其余药物均较敏感;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表现为耐药,其余药物耐药均较敏感;无乳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均耐药,其余药物耐药均较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药物、氨曲南、哌拉西林、复发新诺明耐药性均不敏感,其余药物耐药均较敏感。详见表3。

表3 最常见的4种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n)

续表

3 讨论

宫内感染是因孕妇在妊娠期胎儿及胎盘等组织被病原菌侵袭发生感染性疾病,主要是指胎儿感染。宫内感染发生后极易引起胎膜早破,导致早产[6]。早产儿极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如菌血症、败血症等,患儿死亡率高。胎儿在宫腔内可经呼吸道、皮黏膜、血液等感染病原菌,导致早产儿、低体重儿等的发生[7]。虽然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新生儿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但宫内感染早产儿的死亡率未见明显改善。宫内感染早产儿死亡的原因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有关,通过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尽早接受规范化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8]。本研究通过对宫内感染早产儿进行病原菌和耐药性的分析,结果显示,宫内感染早产儿最主要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5.00%、葡萄球菌20.00%、无乳链球菌15.00%、肺炎克雷伯菌11.67%。考虑感染的主要因素与病原菌大肠埃希菌、阴道无乳链球菌等有关,病原菌通过分泌磷脂酶A,对胎膜胶原蛋白产生作用促进其分解,胎膜结构被破坏,从而引起胎膜早破,破坏产道正常防御机制,病原菌上行感染羊膜腔,胎儿与之接触后发生感染,也会导致早产的发生。

临床研究发现,近年来孕妇羊膜腔感染发生率约为8%,致病菌种类较多,包括大肠埃希菌、阴道无乳链球菌、葡萄球菌等[9]。本文研究结果显示,60例患儿病原菌培养结果中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其次为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建议临床治疗中可针对大肠埃希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展针对性防治,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有利于控制病情。大肠埃希菌导致早产,新生儿常合并败血症的发生,死亡率高,临床针对高风险早产儿应密切监测感染相关指标,实现早诊断、早治疗[10-11]。而葡萄球菌是引起菌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主要是因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面携带细胞黏滞因子,可帮助病原菌黏附定植同时还具有抗吞噬作用,阻断药物进入病原菌内部,干扰治疗[12]。早产儿抵抗力低下,对低毒性的条件致病菌易感性高。无乳链球菌对绒毛膜能产生强烈的吸附和穿透作用,胎膜破裂后沿着生殖道上行感染宫腔,并在分娩过程中垂直感染胎儿,造成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严重疾病。临床研究发现无乳链球菌是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主要致病菌,为保证患儿的预后,加强宫内感染病原菌的检测非常有必要[13]。

通过对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发现,不同病原菌对不同种类药物耐药性不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均耐药,其余药物均较敏感;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均耐药;无乳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性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药物、氨曲南耐药性均高[14]。由此可见,临床可根据耐药情况结合宫内感染早产儿的病情特点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造成的败血症客观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进行治疗,而庆大霉素具有肾毒性、耳毒性,不建议在早产儿中使用。如果是耐甲西林的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治疗,则可以考虑选择替考拉宁治疗。广谱性内酰胺酶菌造成的败血症则可选择美洛培南、亚胺培南治疗。针对败血症患儿的治疗建议加强耐药性监测,同时采用联合用药治疗的方式控制感染,如头孢类联合万古霉素协同治疗能降低万古霉素耐药的发生。常规的呼吸道感染则建议选择氨苄西林治疗[15]。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后主要是引起肺炎,其主要对头孢类药物耐药性高,临床治疗中可根据药敏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16]。另一方面,宫内感染早产儿肺炎的致病菌并不全为肺炎克雷伯菌,有研究指出还包括支原体、病毒、衣原体等,由此可见临床致病菌种类可能存在不同,故病原菌和药敏检测对明确感染类型及患儿的早期经验性用药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才能有效保证患儿接受规范性治疗,有利于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17-18]。鉴于临床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会增加早产儿死亡风险,宫内感染的早产儿应在分娩时留取标本完善病原菌培养,并进行耐药性检测,养成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针对性强的抗菌药物治疗的习惯,以期获得良好的疗效,同时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综上所述,宫内感染早产患儿容易引起菌血症、败血症、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增加新生儿死亡风险;明确病原菌,完善耐药分析,能帮助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让患儿尽早接受规范化治疗,保证预后,降低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无乳败血症埃希菌
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以败血症为主症禽病的鉴别诊断
母猪无乳综合征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对症治疗和预防措施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育龄妇女分离无乳链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母猪无乳综合症的诊治体会
尿液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I类整合子分布及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