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用药教育对脑梗死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3-05-08马继敏龚汉明
马继敏,龚汉明,张 丽,孙 飞
(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新昆华医院 药学部,云南 昆明 650301;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药学部,云南 昆明 650032;3.云南云红药业有限公司 仓储部,云南 昆明 651000)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变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迅速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1]。研究结果显示,我国CI患者复发率高达40%[2],且用药依从性及危险因素的控制与CI高复发有关。而用药教育通过增加患者医药相关知识显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从而改善临床结局[3]。因此,本研究选取CI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个体化用药教育对住院CI患者开展“一对一”用药宣教,分析用药教育对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年8月-2021年11月入住神经内科的44例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人群均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且均知情同意。纳入标准:(1)选取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诊断标准、颅内血管重度狭窄须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反复脑梗患者(既往CI病史,上次脑梗时间距本次住院至少10年);(2)患者能正常沟通;(3)年龄大于 18 岁。选取入组患者时需同时符合以上3条标准。排除标准:(1)因精神分裂、意识障碍、老年痴呆、难以配合的患者如严重抑郁或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2)伴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3)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4)自身不愿意接受随访的患者。此次研究共计纳入患者50例,6例无效病例,最终纳入44例有效病例,其中男31例,女性13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61±21岁)。
1.2 研究方法
1.2.1 用药教育流程
对纳入研究的CI患者均采用固定化用药教育流程:药学问诊:(1)在入院24h内进行用药问诊获取患者可能存在的用药问题,并采用Morisky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改良Rankin评分评估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情况;(2)用药教育: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用药教育内容,在出院当天给予个体化用药教育;(3)随访:在出院后2周、1个月、3个月分别以电话/微信方式回访,依据Morisky评分,BI评分、Rankin评分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随访结果,对患者不良生活行为和用药行为及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具体流程详见图1。
图1 CI患者用药教育操作流程
1.2.2 用药教育的内容
参考《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9》、《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脑卒中防治科普宣教专家共识》制定用药教育的内容。
1.2.2.1 疾病知识教育及生活指导
疾病介绍包括CI定义、临床症状及危险因素,生活指导包括起居饮食、生活习惯、康复运动、精神、心理指导等。将疾病知识教育及生活指导制作成纸质宣传资料并在出院当天药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口头教育,确保患者正确理解宣传资料内容。
1.2.2.2 药物知识教育
用Excel表形式记录脑梗死二级预防用药及合并症常见用药,包括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监测指标、使用疗程及常见不良反应应对措施等,在患者出院当天依据患者出院用药情况制定出院用药清单并由药师进行“一对一”口头的教育,确保患者正确理解服药清单内容。
1.3 评价标准
采用Morisky评分、BI评分、改良Rankin评分评估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对用药教育前(T0)、用药教育后2周(T1)、用药教育后一个月(T2)、用药教育后三个月(T3)的Morisky评分、BI评分、Rankin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非参数假设检验中的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 M、四分位数(P25,P75)表示。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用药教育前后患者依从性结果分析
用药教育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高于用药教育前,整体分析示Morisky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两分析示用药教育前与用药教育后(2周、1个月、3个月)Morisky评分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教育后2周、1个月、3个月Morisky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用药教育前后不同时间用药依从性分析
2.2 患者用药教育前后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分析
用药教育后患者的BI指数评分越来越高,整体分析示BI指数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两分析示用药教育前与用药教育后(2周、1个月、3个月)BI指数评分也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用药教育前后不同时间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分析
2.3 脑梗死患者用药教育前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分析
用药教育后患者的Rankin评分越来越低,整体分析示Rankin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两分析示用药教育前与用药教育后(2周、1个月、3个月)Rankin评分也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用药教育前后不同时间Rankin评分分析
3 讨论
CI患者并发症多,病程长,患者在急性CI后转为慢性疾病过程,多遗留肢体障碍、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等,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据报道,全球90.7%的脑卒中患者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吸烟、饮酒等不健康行为方式相关[4,5],《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9》强烈建议应早期控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努力减少脑卒中的人群发病率[6],《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也指出,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关键是控制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和行为学危险因素[5]。因此,依据CI患者的基本情况针对性地开展个体化用药教育意义重大。
本研究中,临床药师采用“一对一”方式对CI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宣教,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用药教育前与用药教育后(2周、1个月、3个月)Morisky评分有显著性差异,且依从性评分显著升高,虽然用药教育后2周、1个月、3个月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患者总体用药依从性维持较好。本次研究的44例患者中,脑梗死复发率为4.54%,明显低于流行病学统计的复发率结果,这也说明个体化用药教育可降低脑梗死复发风险。研究表明,BI指数评定量表在评估CI患者康复情况有显著效果[7],也是反应CI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国外已广泛用于改良Rankin评分评估CI后肢体功能障碍情况[8],CI患者用药教育前与用药教育后(2周、1个月、3个月)BI指数评分、改良Rankin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教育后患者BI指数评分越来越高,Rankin评分越来越低,说明个体化用药教育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有帮助的。因而,对CI患者开展专业、细致的个体化用药指导,可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CI病情进展,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随访期间并未发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并对在随访过程中患者遇到或担心问题给予动态信息支持,确保了用药安全性。研究证实,有药师参与的慢病管理(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CDM)药学服务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用药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和用药依从性,且还能提高药物治疗效果[9,10]。李苗等[11]研究表明,患者出院后,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二级预防药物,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CI复发率。本次研究结果同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个体化用药教育对提高CI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