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智赋能赣南革命老区康养产业发展探究

2023-05-06万玉霜

苏区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大康智化数智

杨 鑫 万玉霜

提要: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加速演进,数智技术对康养等新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赣州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一体化”大康养产业数智化转型面临现实困境。基于此,应树立数智赋能赣州“一体化”大康养产业的发展思路,全局谋划大康养数智化“破圈”设计,加快释放数字红利;完善医养核心环要素支持,推动形成“数智医护”新引擎;加强“需求导向型”服务建设,提升康养相关方数智素养,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推进赣南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39.8%。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稳健增长的引擎。新一轮“数智革命”下,以5G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群不断催生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作为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结合的产物,数智化将带来从抢占数字高地到“数智高地”、建设数字中国到“数智中国”的深刻变革。

而在大健康时代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数智赋能“一体化”大康养产业成为大势所趋。为此,我国先后出台《“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文件,为“一体化”大康养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数智化俨然成为助力老龄群体“老有所依”的新动能。

“数智化”经历了从信息化再到数字化、智能化概念的演进,见证了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快速变革。这一概念最早由北大民营经济研究院于2015年提出,指的是数字智慧化与智慧数字化的合成。简言之,“数智化=数字化+智能化”,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智慧赋能体现。关于数智化在传统产业的赋能,学界研究主要集中在数智化赋能农业、畜牧业、旅游业以及体育产业,(1)戴高:《数智化赋能传统农业转型》,《科技经济市场》2022年第10期,第4—6页;刘强德、赵黎:《中国猪业数智化进程与品牌新机遇》,《今日养猪业》2022年第4期,第8—13页;王曰影:《数智化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与实施方略》,《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10期,第179—182页;白宇飞、杨松:《我国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时代要求、价值体现及实现路径》,《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第70—78页。以期实现产业变革与高质量发展。具体到数智化赋能康养产业,学界研究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赋能养老服务创新的研究(2)陈德权、杜天翔从数字适老化视域出发,认为要基于数字治理理论,寻求政府、市场、社区、家庭等多方面的协同联动。(陈德权、杜天翔:《数字适老化的实践逻辑、概念阐释与实现路径》,《电子政务》2022年第12期,第101—110页。)卢时秀、张劲松认为在健康中国与数字中国的双重背景下,通过社区医养结合的场域构型,在数字赋能进程中实现医护人员的“专业化”惯习再造与“人本化塑造”。(卢时秀、张劲松:《数字赋能社区高质量医养结合的场域矛盾与重整》,《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2期,第76—86页。)张锐昕、张昊则从“互联网+养老”服务出发,认为要通过数字化填补供需发展堕距、智能化补足主体能力短板,将养老服务平台打造成既有智能支撑又有智慧注入的日常性和应急性兼具的复合性生态综合体。(张锐昕、张昊:《“互联网+养老”服务智能化建设的条件限度和优化逻辑》,《理论探讨》2021年第2期,第147—154页。),二是对赋能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3)罗先菊从民族地区出发,认为要强化数字技术应用,赋能“农文旅康养”新业态。(罗先菊:《以农文旅康深度融合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作用机理与推进策略》,《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2期,第188—191。)王洋从乡村振兴视域出发,认为要确立“利益相关者有机合作+数字技术手段支持”的乡村康养旅游高质量发展。(王洋、郭舒:《数字经济助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第7—9页。)姚建勇、张文凤则认为,在大生态背景下需要通过智慧康养平台建设实现“智慧森林康养”数据与信息共享。(姚建勇、张文凤:《贵州大生态背景下森林康养模式与路径探索》,《林业资源管理》2021年第5期,第27—32页。)。总体来看,学界研究主要以“智慧”或者“数字化”的角度切入,基于“数智化”视域,研究赋能成效的学术成果不多。而数智康养是一种数字技术与智慧康养的有机结合体,是利用数智技术为康养产业的现代化发展、高质量发展、多元化融合发展提供决策辅助与支持,着重体现“赋能”。此外,当前学界关注点多在康养丰富内涵的某个方面,如健康养老、康养旅游等,尚未形成对“一体化”大康养的系统研究。本文提出的“一体化”大康养结合了医疗、养老、养生以及文化等子产业,是在“大康养”内涵上的进一步提炼,旨在为人口老龄化和后疫情时代背景下赣南老区老年群体的大健康生活献策。简言之,数智赋能“一体化”大康养产业将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亟需开展专门研究。

一、赣州数智赋能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自《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特别是《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实施以来,赣州市委、市政府奋力打造江西省数字经济发展关键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数字资源延伸承载地、革命老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区、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标杆城市,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上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数据赋能:数字高地逐渐形成

“数智”赋能利好政策加速落地。近年来,赣州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优做强数字经济的实施方案》《2022年赣州市数字经济工作要点》等政策方案,从加快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做优做强核心产业、培育数字化服务企业、鼓励示范应用场景建设,以及加强人才、金融、土地等关键要素保障等方面支持赣州数字高地建设。

产业“数智化”平台建设有序推进。赣州大力助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围绕“数据”赋能,通过实现“云数据”共享,提升数据可用性,引入专业化数据运营服务团队,构建了“政府引导—平台赋能—龙头引领—协会服务—机构支撑”的联合推进机制,带动当地中小微企业转型。截至2022年6月,全市上云企业累计超过8000家,骏亚精密、富尔特、于都南方万年青等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企业上云典型案例,数量居全省第一。(4)刘珊伊:《掘金数字产业“蓝海”》,《赣南日报》2022年6月14日,第1版。作为赣州数字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章贡区引进了上海互联远程医学网络系统有限公司等企业,打造了集调度指挥、线上服务、多功能培训、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化智慧养老平台,实现了服务供给与需求“零距离”。赣州经开区全力推动赣州现代电子科技城平台建设,目前已交付使用8个科技园区,入驻项目47个,其中28个项目实现投产、13个项目实现开工装修,一座现代化产业新城正崛地而起。

(二)技术赋能: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赣州强化赛道思维,下好“数字产业”这盘“先手棋”,在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发展上全面开花,成果丰硕。安远县倾力打造“数智+农业”地域品牌,培育了以赣南脐橙、咸鸭蛋、板鸭等为主,百香果等农特产品为辅的“1+N”系列农特产品网货;首创“智慧园区+智运快线+数字平台”三位一体城乡绿色智慧物流新模式,不仅助力节支增效,还帮助“赣南脐橙”等一批农特品牌走出老区,产生了以地域特色产品为主题的品牌效应。南康区厚植“数智+制造业”的沃土,为家具产业赋能添智,运用“5G+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技术,建成并运营家居产业智联网,由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向“网络化柔性生产”模式成果转型。龙南市在电子信息这一首位产业上综合发力,以5G技术为总抓手,积极与粤港澳大湾区部分电子行业协会开展区域合作、结对共建,当地5G产业园成功获批首批省级5G产业基地(全省共5家),赣州5G网络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截至2022年3月,全市累计开通5G基站11195个,列全省第二位,实现市县中心城区、重点工业园区和5A级旅游景区全覆盖,跑出赣州数智赋能产业发展的“加速度”。(5)《赣州:在数字产业中发展赶超 在营商环境上深化改革》,《江西日报》2022年3月5日,第5版。

(三)价值赋能:数智养老服务日益健全

作为首批50家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之一,赣州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赣州市建设区域性医疗养老中心实施方案》《赣州市安宁疗护国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等一系列文件,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满足老龄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赣州积极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为2759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安装网络连接、紧急呼叫、活动监测等智能化设备,并视情配备助行、助餐、助穿、如厕、助浴等感知类老年用品;投入资金3548万元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共惠及19.6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赣州通过远程诊疗技术,使专业资源、医技资源下沉,让老年患者在家门口就可接受医疗服务。以章贡区为例,当地精心打造“虚拟养老院”系列服务,通过集指挥调度、线上服务、多功能培训、健康管理为一体的智慧养老服务,重点满足老年用户的智能呼叫功能,实现了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智慧化,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夕阳红”。

二、赣州“一体化”大康养产业数智化转型的现实困囿

虽然近年来赣州数智赋能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面对革命老区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新要求,面对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的新使命,赣州在“一体化”大康养数智化转型的进程中尚存桎梏。

(一)数智治理面临压力,顶层设计有待完善

中国正处于第三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当前赣州立足实际,加速5G等数智技术与实体经济相融合,着力推进康养等第三产业的数智化转型,但在数智赋能产业的统筹规划上与预期效果还存在不小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推广难度大,全民数智康养难以实施。数智康养的研究尚处于前沿,“数智化”与康养产业的融合也处于发展探索初期。目前纵观赣州各县的政策文件,尚未有关于康养行业数字化乃至数智化转型的具体指导意见,缺乏针对性举措,因此很难引导除政府之外的利益相关方产生强烈的消费意识。而对于康养群体的主心骨——老年人,保守的消费观念和实际支付能力有限等制约因素使其“望而却步”,加大了康养数智化转型与政府治理的难度。

二是风险规避难,数智“大”康养难以形成。数智赋能康养产业涉及消费者、企业、投资方、平台方等多个利益相关方,尤其是其中的上游产业,涉及农林畜牧生产等多个环节。作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大市,赣州在农业和工业上投入资金多,增长快:第一产业2021年完成投资比2012年增加7.8亿元,年均增长18.8%,增速位居三大产业之首;第二产业年均增长达16.6%。但由于数智赋能康养产业本身存在投资周期相对较长、回报较慢情况,难以吸引资本注入并形成一定体量。此外,受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康养产业的线下体验受到一定冲击,仅靠线上的营销较难获得融资“青睐”,需要政府发挥“风向标”的作用,完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数智化赋能“一体化”大康养这盘棋。

(二)要素配置短板明显,“数智医养”建设有待加强

康养服务涉及要素多样,结构层面包括个人、组织、部门等多方,非结构层面包括数据、信息、图像等,都对赋能成效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如何配置、配置多少成为赋能的关键。但从赣州目前的医疗服务水平来看,各要素配置与一线城市相比尚存差距,康养服务信息的利用率不足,不利于服务实效的提升。具体可从结构、非结构要素两方面分析:

数据要素配置上。截至2021年11月,在赣州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中,只有9家市级、44家县级医院的数据实现了与省级平台的对接工作,与全市169家医院这一总量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医疗资源的数据整合亟待进一步完善。而尚存的这种分散式数据库对服务人员精确分析和处理造成一定挑战,导致存在较多依靠经验与碎片化数据进行需求分析决策的被动行为,难以精准挖掘老年群体的潜在需求。目前已有一些省市在利用大数据提供精准服务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可以加以借鉴。如嘉兴市嘉善县倾力打造“颐养智享”应用,通过整合200多项涉老数据,为全县老年人建立“精准数字画像”,“一对一”智能提供个性化养老方案等服务。截至2022年10月,全县已有11.6万老年人注册,覆盖率达98%,日活跃度在浙江省县级养老应用中排名第一,服务工单量超50万件,老年人满意度98%以上,有效帮助当地老年人消弭数字鸿沟和信息壁垒,共享数字生活新场景。

人员要素配置上。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报告,我国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口预计超过500万人,其中掌握医疗知识的医养人才更为不足,极大地阻碍了数字化、智能化在医养领域的推进。现阶段赣州出现医养服务供需主体的专业习惯固化问题,如表现出独立性、专一性和主观性等(6)卢时秀、张劲松:《数字赋能社区高质量医养结合的场域矛盾与重整》,《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2期,第76—86页。。以医生和护理人员这两种职业身份为例,由于对各自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已经产生惯习,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选择独立完成诊治工作,与其他领域的合作有所弱化,数字化、智能化设备的“辅助”作用也会随之降低。这种要素中“协同互动”的缺位是赣州大康养数智化进程中一个重要制约因子。

因此,赣州需要抓住康养产业“数智化”转型浪潮,实现医疗服务卫生领域的“弯道超车”,让赣州康养产业的硬件投入转化为医疗卫生领域的软实力输出,提升“硬软实力”转化效率,形成良性发展模式。

(三)供需匹配能力缺位,“数智康养”“鸿沟”有待弥合

数智化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用户需求逐渐从单一到多元、从实物到虚拟、从标准化到个性化、从准实时到实时化。但当时代发展浪潮与人口“老龄化”趋势相撞,就产生了供需落差的矛盾。以赣州目前的情况而言,这种供需匹配的缺位是数智赋能的一大难题。具体可从需求方、供给方两个维度分析:

从“需求方”角度。《赣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三号)》显示,作为江西省唯一老年人口超百万的设区市,赣州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40.32万,占总人口的15.64%,超过国际划分标准。而根据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但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只有11.3%。按照此比例推算,赣州仍有50多万老年群体属于“未触网”的人群。可见,这一群体具有数量多、使用智能机偏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等特点,使得“数字鸿沟”难以弥合,“信息孤岛”更难以打破。

从“供给方”角度。当前智能化应用系统及其功能往往由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年轻人或中年人)主导设计,他们较难共情老年用户的感受,数智康养产品设计较为单一化、空想化,不乏存在“烂尾”现象以及地区异质性等问题,很难提供有温度的服务。比如,赣州当地各类方言语系众多,但很多智能养老设备识别语音只能识别出普通话,使得老年人常常因发音不准无法使用,不仅影响交互体验,而且占据室内空间,因此遭到很多老年人退货。以杭州市为例,当地在适老化设计上作出了良好的示范。当地街道打通了辖区独居老人的地址信息与国家电网数据,建立数据模型计算出每户独居老人的用电正常范围,一旦当日耗电量超出正常阈值,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就会发出异常提醒,并实时将信息发送到网格员手机上,从而减少独居老人意外事故的发生。(7)王生发:《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体系创新》,《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年第21期,第104—108页。

总之,赣州目前数智赋能康养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但开局起步发展势头良好,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特点及资源特色,对康养产业供需两侧主体进行合理赋能,更好地发挥赣州“数字高地”优势,快速做大做强赣州“一体化”大康养产业。

三、推动数智赋能赣州“一体化”大康养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推动数智赋能赣州“一体化”大康养产业,赣州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抓住革命老区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发展机遇以及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热潮,结合江西省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打造数智康养“赣州样板”。

(一)全局谋划大康养数智化“破圈”设计,加快释放数字红利

赣州如何充分利用国家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国家运动休闲城市、国家体育特色小镇等政策优势,大胆改革创新?打破各产业有形及无形的边界限制是关键。为此,笔者提出“一带两区”“三养”式“破圈”思路,通过跨界联合各产业及服务业态,扩展赣州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一是赣州核心健康带:“养身”。这是赣州大康养数智化“破圈”设计的核心环节。应依托已建成的赣深高铁、昌赣高铁,连通起赣县、兴国县、信丰县、龙南县、定南县等县市。这一区域,赣州可以精确定位老龄群体,以吸引粤港澳及周边城市的目标受众为目标,打造“2小时高铁”康养中心服务带,凭借5G、数字医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三甲医院之间医疗服务的无缝对接,通过疾病数据远程共享、专家远程在线会诊、手术远程指导、远程机械手操作等举措,快速提升赣州整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二是赣州功能保健区:“养心”。这是赣州大康养数智化“破圈”设计的拓展环节。该区域包括温泉养生和森林运动养生,其中温泉养生功能区以上友、寻乌、会昌、安源、大禹、石城等地的地热资源为载体,森林运动保健区以全南、大禹、崇义、上友、安源等地的生态资源为基础。这一区域,赣州可以定位中青年群体,利用数智技术,打造绿色、智慧、健康的康养“养心”基地。数智时代背景下,社媒由于门槛低、形式自由多元,更加符合快节奏碎片化信息传播,正可以在“康养”舞台上大展身手,使其产生基于自身特点的巨大经济效益。可以通过结合官方微信公众号、短视频账号、直播账号等“社会化”资源,形成线上“养心”社区,吸引消费者的参与,满足未来个性化、智能化的休闲游憩需求。

三是赣州特色养生保健区:“养神”。赣州特色康养区是赣州大康养数智化“破圈”设计的延伸。包括以瑞金等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区,以全南、陇南、定南、安远、寻乌等地为代表的客家文化区,以及以宁都、定南、龙南、于都、南康等地为代表的特色小镇区。这一区域赣州可以定位青少年群体,结合在线旅游OTA,开发智慧康养平台,利用VR、AR等新兴技术给年轻群体带来720°沉浸式体验:在参观前可以通过景区线上平台云打卡,VR全景了解“养神”所在地,接受第一次“场景熏陶”,起到身心放松之效;在参观时可以打开路线定位,到特定位置系统实时讲解,通过AR实时参与互动,接受第二次“文化熏陶”,同时起到教育和文化传承之效;参观后平台系统跳转地区周边丰富的农产品、优秀的民族文化产品和传统工业产品,阐述其代表性与功能价值,实现第三次“实物熏陶”,同时吸引年轻群体消费,实现效益与收益双丰收。这一过程的本质是通过精神层面健康意识的增强,打造集红色体验、客家饮食、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特色康养服务。

(二)完善医养核心环要素支持,推动形成“数智医养”新引擎

康养的本质是为健康服务,是以医养为基础内核,为养老产业提供更加精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精品化的产品和服务。而康养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都是以“医养”为中心的,即从核心能力中衍生出来的功能性服务能力。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的《智慧医疗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提出:“到2025年,智慧康养产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试点示范建设成效日益凸显,产业生态不断优化改善。”因此,赣州康养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和现阶段的首要目标,就是通过数智赋能提升赣州整体医养质量和服务水平。

一是应用新技术新形式,推动“数智医养”平台建设。大力推进赣州医养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促成互联网健康咨询、网上预约、移动支付、检查结果查询、健康档案查询、随访跟踪和家庭成员健康管理等服务的应用。以健康管理为例,赣州可与相关企业合作,为老年群体提供智能家居、智能产品和可穿戴智能设备。通过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对老年人的心率、血压等健康数据进行监测预警,为老年人打造涵盖自理、半自理、专业护理的全周期照护服务,让老年人在晚年也能享受现代医疗保健服务的便利。浙江的先进经验可资借鉴,当地倾力打造集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为一体的“浙里康养”应用,打通民政、卫健、医保等多部门数据。其中,在“老有所医”特色场景设立“健康体检”等15个服务模块,为老年人提供连续健康管理服务与医疗服务;在“市县场景”中上线了“杭州居家助老”等子场景,使得当地的老年群体与优质养老服务“零距离”。

二是吸引“数智化”医养类人才聚集,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能力。据《中国产业数字化报告2020》,我国信息与通信技术人才在企业总人员的占比不到1.5%。这些企业大多属于生产制造行业,而就康养产业而言,这一“数智”人才占比远远不足。(8)何秋洁、张君兰、陈国庆:《数字经济助推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攀枝花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第8—17页。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数智化人才的“引留培”。依托赣州青峰药谷、赣州“千人计划”人才产业园及国家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的政策,形成人才的聚集效应,为赣州康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可以借鉴江西师大数字产业学院的先进经验,将人才孵化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另一方面,对于赣州乃至赣南苏区,最紧缺、最急需的是医疗护理类专业人才和乡村实用康养人才(见表1)。要“两条腿”同时走路,在“护理服务”类人才的“引留培”上持续下功夫。可以依托赣州中医药康养的独特优势,引导高校对口培养贯通中医养生理论与现代西医知识的人才,鼓励相关专业学生深耕预防疾病、康复疗养领域,提高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同时,建议赣州进一步探索产学研新机制、新模式,在康养服务环节,精准对接岗位要求,制定“康养人才培养规划”、实施“康养人才发展工程”、采取“康养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多措并举开展培养培训工作。(9)吴文武、张燕婷:《健康中国战略视阈下的康养治理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22年第2期,第94—99页。此外,在职称评定、科研教育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提高护理服务行业从业者的社会地位。

表1 2017—2021年赣州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与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机构床位数对比表

(三)加强“需求导向型”服务建设,提升康养相关方数智素养

面对数智化浪潮的冲击,老龄群体如何跨越“数字鸿沟”?以需求为导向是关键。赋能的尽头,最终是赋“人”。因此,从需求出发,发挥服务的“先行官”作用,才是真正以“人本主义”为宗旨,解决实际问题。

一是从服务人员外部着手。康养服务的数智化进程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服务人员的“数智”蜕变。从社区、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到景区的导游,再到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都离不开对IT、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熟练掌握与使用,这决定了“数智”这一工具的赋能成效。为此,一方面,要培养服务人员对业务的应用与整合能力。服务人员要有能力应用自己接触过的或过往的海量数据集,通过建设“数智老人”模型,分析并预测其所服务对象未来可能出现的疾病风险,一旦出现意外情况,系统能够及时通知子女、社区、相关机构等。同时,服务人员也要能够配合医生给出一套整体性康养服务方案。另一方面,要培养服务人员与数字设备、智能设备的协同工作能力。大数据经济时代,数智技术的普及赋予传统康养行业技术支撑,数字化、智能化设备的推广与应用则为“数智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工作人员需要能够利用数字设备检查清单,输入标准形式的资料,应答各种各样的智能设备等。尤其是在社区照料机构工作的康养人员,需要实时与数字化、智能化设备深度协同,并及时将社区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健康数据输入后台数据库,使得“数智素养”转化成产业协调、有序发展的关键要素。

二是从康养群体内部着手。“数智”赋能产业,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康养群体,尤其是老龄群体接受这一新兴理念,拥抱新时代的“数智浪潮”。一方面,在社区层面,通过编写信息化、智能化设备的使用与普及教材或是宣传手册,并辅以开设公益培训、讲座活动的形式吸引老龄群体参与,同时缓解其对于智慧养老产品的陌生感与恐惧感。以贵州“智慧助老”行动为例,当地老年大学每周二固定开设“智能手机使用”公益讲堂,与信用联社合作为老龄群体量身定做“长辈课堂”,通过投屏演示与PPT展示相结合的形式,向老年人讲解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并配有教师在旁辅导老人一起操作练习。另一方面在家庭层面,子女要发挥相应的作用,配合社区充当“数智普及”志愿者,引导老年人一步步上手增强体验感。设备系统根据需求周期性为老人子女发送关怀报告,老人以及子女也可进行在线评价,及时反馈产品使用的不足之处,帮助产品改进,做到适老化设计。最终既能让“银发族”顺利跨过“数字鸿沟”,又可以使得实体经济在“数智素养”的催化下反哺大康养产业形成价值共生。

结语

在“老”“疫”形势交织的当下,民众更加看重身体健康这一现实需求,“一体化”大康养迎来利好发展。“数智化赋能”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思维,能够从数据、技术、价值三个维度有效降低康养产业运营成本,为内部各项要素流动创造条件。然而,对于赣南革命老区来说,数智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数智化治理压力、要素配置难题、“银色数字鸿沟”现象亟待解决。因此,需要从上至下加强大康养全局谋划,把好医养核心环建设关,提升民众数字素养,为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科学完善的数智康养体系。

猜你喜欢

大康智化数智
路安炎:按下中国造纸业“数智转型”启动键
叉车数智化安全管理模式初探
电子证照重构山西道路数智化体系
数智时代教练员的数字素养:概念内涵、价值意蕴与发展路径
网安天下担使命数智引领向未来"双引擎"驱动现代警务创新人才培养(计信系摄影报道)
乡乡镇镇通5G”建设助力山西“数智”转型
沙冒智化的诗
沙冒智化的诗
小事别小视
小事别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