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性散文写作
2023-05-06吴燕
吴燕
技法指导
写作记叙性散文,我们得先弄清楚记叙文和记叙性散文的区别。记叙文需有一个中心事件,而且这一事件要曲折跌宕,有完整的记叙文六要素。而记叙性散文不同于记叙文,它本质上是散文,具有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
记叙性散文是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文章。描写人物时,记叙性散文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剪裁加工,注重写意式描绘;叙事时,不追求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曲折,舒卷自如,行止随心。
那么,怎样写好记叙性散文呢?
一、视角独特,个性选材
一般来讲,记叙性散文的取材有两类:一类是取材于现实生活,选取生活中那些触动人心的事件;另一类来源于历史人物或民间故事。
选材贵“新”,“新”在独具匠心,“新”在独辟蹊径。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写作时,尽力尝试从新的角度去描写人和事,在选材上多下功夫,力求不写千篇一律的事、不说众口一词的话。如佳作《我是一棵麦子》中的文段:我是一棵麦子,一棵不起眼的、生长于延安土地上的麦子。焦灼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低矮的窑洞里闪动着战士们忙碌的身影。终于,我在土地的滋养下萌发了,我看到了中国共產党在为中国的新生艰苦地奋斗。
文段将麦子人格化,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展开叙述和抒情,视角新颖,构思奇特。全文以一棵麦子的叙述视角,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串联在一起,展现了新中国发展壮大的历程。这种独树一帜的素材选用,打破常规的叙事人称和叙事视角,往往会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二、细节传神,创意表达
记叙性散文通过具体、形象的人或事来表达中心意思。面对纷繁芜杂的人与事,我们也不能面面俱到一股脑儿全部写下来,而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选择个性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集中笔墨,小中见大。其中,运用多种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佳作《静候桃李花开落》中的文段:
借着抬手的机会,我偷瞄了两眼,发现今天您并没有像平时那样走进教室,然后像将军巡查士兵一样鞭策我们,而是在门口站着,这一站便是好几分钟。我忍不住想探个究竟,也向门口望去,视线刚好与您对上。电光石火的瞬间,我埋下头躲进复习资料中,心跳久久无法平复,脑海里全是与您目光相遇的一瞬。厚厚的眼镜片后面,您那双眼漆黑如墨,里面藏着的情绪浓烈而复杂,眼眸在不停地翻滚着,似紧张,似悲伤,有点失落,也有丝欢喜。
作者观察细致,笔触细腻。以“在门口站着,这一站便是好几分钟”的细节描写,将一位爱生心切的老师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又以“您那双眼漆黑如墨,里面藏着的情绪浓烈而复杂”的神态描写,将老师复杂的心绪展露无遗。
三、感悟细腻,情感真切
记叙性散文需要饱满的情感,见人之所共见,发人之所未发。只有体现自己独特的思索和对生活独特的感悟的文字,才有可能情深意切,才有可能激发读者的共鸣。何为情深意切?即文章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或动人心魄、震山撼海;或发人深思、启人心智;或促人警醒、让人顿悟……一篇优秀的散文必是以情动人的,可以说情感是记叙性散文的内在线索。如佳作《静候桃李花开落》中的文段:
记忆如潮而至,陪伴守护的日子似幻灯片,一页页翻过。现在终点站到了,我们也该各奔东西。心绪纷杂,有回忆的喜悦,也有离别的悲伤,有对我们以后的担忧紧张,也有对我们能力的自信自豪。稍微收敛涌上来的情绪,您才缓步走进教室,在黑板上留下最后一节课想对我们说的话——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一笔一画写得慢,生怕时间过得太快,想拽着它慢点,再慢点。
文段从“我”的记忆入手,用饱含情感的语句直接抒情,与揣摩老师内心活动的心理描写相结合,渲染了老师对学生的守护与不舍。细腻的心理直白、真实的情感表白,让作文极富感染力。
优秀习作
父 爱
◎卢婧睿
我的父亲在我看来如同一本深沉亘古的书,连同那段我总觉得父亲欠我一个“道歉”的日子,让我一读再读。
“从前的日色总是很慢,车、马、邮件都很慢。”清风拂过竹林,掠过青山,跨过沧海,吹进我们家居住的小镇,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乌托邦也不过如此。
父亲是一名邮递员,以前他工作量不算大,总会挤时间陪我。生活虽简单,但我很满足。可是自从父亲工作调动后,一切都变了。
因为父亲工作勤勉,组织上把他调到了人流量更大的地方工作,从那时起父亲最紧要的便是他那本记事本。
我讨厌那本记事本,也讨厌父亲,父亲为什么只想着工作?父亲几乎每天都拿着那本记事本规划投递路线。他熟悉王叔李姨的家在哪儿,就是不记得自己的家在哪儿。“我不回家吃饭了”,成了他的口头禅。
渐渐地,我不再愿意和父亲说话,他打来电话,我总是一句话不说就递给母亲。就这样,我们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月光穿过靛青色的夜空,落在高楼一格一格的窗玻璃上,再穿过浅色的窗帘,落进房间里。不知为何,那天我翻来覆去睡不着,突然听到门外楼道里传来了一阵上楼的脚步声,脚步声在慢慢靠近我家的防盗门,停下……过了一会儿,听到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一声轻轻的门锁转动声,门打开了。然后便是向我屋子走近的声音。屋门被轻轻推开,我能感受到父亲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我能感受到那轻轻的脚步正一步步温暖我的心。“又蹬被子了。”父亲用只有自己听得到的声音自言自语。他轻轻地拉过被子,缓缓盖在我身上,转身悄悄离去。自始至终,家中一盏灯都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很大的声音,只有父亲那踮起的脚尖步步踩在我的心头。
那一夜,我忽然明白:多少个夜晚,是工作晚归的父亲为我盖被子!父亲用自己的方式给我道了歉。这个道歉,笨拙却真挚。父亲不是作家,但是他总拿着个本子写写画画,那是他在记录哪条路哪家哪户;父亲很忙,他陪伴不了我,但是他用自己的方式爱着我。这是我对父亲这本书的解读。
【浙江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
◆点评
本文讲述了父亲因工作调动而不能陪伴女儿,女儿由不理解到慢慢理解父亲的故事,赞美了父亲的勤勉和对女儿的关爱之情,表达了“我”对亲情的理解。这篇记叙性散文以新颖的素材、细腻的细节描写取胜,字里行间真情流露,触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