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指津 夹叙夹议
2023-05-06孙超
孙超
名家引路
忆鲁迅先生
巴 金
从北京图书馆出来,我迎着风走一段路。风卷起尘土打在我的脸上,我几乎睁不开眼睛。我站在一棵树下避风。我取下眼镜来,用手绢擦掉镜片上的尘垢。我又戴上眼镜,觉得眼前突然明亮了。我在这树下站了好一会儿,听着风声,望着匆忙走过的行人。我的思想却回到了我刚才离开的地方:图书馆里一间小小的展览室。那地方吸引了我整个的心。我有点奇怪:那个小小的房间怎么能够容纳下一个巨人那么光辉的一生和那么伟大的心灵?
我说的是鲁迅先生,我想的是鲁迅先生。我刚才还看到他的手稿、他的信札和他的遗照。我对这些也是很熟悉的了。这些年来我就没有忘记过他。这些年来在我困苦的时候,在我绝望的时候,在我感到疲乏的时候,我常常想到这个瘦小的老人,我常常记起他那些含着强烈的爱憎的文章。我特别记得:十三年前的那个夜里,我在殡仪馆中他灵前的情景。半截玻璃的棺盖没有掩住他那沉睡似的面颜,他四周都是芬芳的鲜花。夜很静,四五个朋友在外面工作,除了轻微的谈话声外,再也听不见什么。我站在灵前,望着他那慈祥的脸,我想着我个人从他那里得到过的帮助和鼓励,我想着他那充满困苦和斗争的一生,我想着他对青年的热爱,我想着他对中国人民的关切和对未来中国的期望,我想着他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遍华北、阴云在中国天空扩大的时候离开我们,我不能够相信在我眼前的就是死亡。我暗暗地说:他睡着了,他会活起来的。我曾经这样地安慰过自己。他要是能够推开棺盖坐起来,那是多么好啊。然而我望着望着,我走开,又走回来,我仍然望着,他始终不曾动过。我知道他不会活起来了。我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我像立誓愿似的对着那慈祥的面颜说:“你像一个普照一切的太阳,连我这渺小的青年也受到你的光辉,你像一颗永不陨落的巨星,在暗夜里我也见到你的光芒。中国青年不会辜负你的爱和你的期望,我也不应当辜负你。你会活下去,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中国青年的心里,活在全中国人的心里。”的确,这些年来,他的慈祥的笑脸和他在棺盖下沉睡似的面颜,就始终没有离开我的记忆。在困苦中,在绝望中,我每一想到那灵前的情景,就又找到了新的力量和勇气。对我来说,他的一生便是一个鼓舞的泉源,犹如他的书是我的一个指路者一样。没有他的《呐喊》和《彷徨》,我也许不会写出小说。
(选自《忆鲁迅先生》)
技法提炼
这篇文章是夹叙夹议的典范之作。文章开篇写我“从北京图书馆出来”,由“一间小小的展览室”联想到“巨人”“光辉的一生”和“伟大的心灵”,引出了回忆对象,点示了人物精神。
“十三年前的那个夜里,我在殡仪馆中他灵前的情景。……”在这段叙述后,作者发出议论:“的确,这些年来……我也许不会写出小说。”这段议论,揭示了鲁迅对“我”的鼓舞和影响。文章夹叙夹议,层层深入,引领读者一步步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体会作者深沉浓郁的思念之情。
夹叙夹议是记叙文中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叙事之美,重在内容的生动;议论之美,重在思想的升华。打一个形象的比方:叙述的过程,正如“画龙”;简洁的议论,则犹如“点睛”。
在我们平时的作文中,若能在记叙中巧妙地穿插一些精到的议论,能使作文的内容更加丰厚,主题更加深刻。做到夹叙夹议,同学们还需要掌握以下技巧。
1.叙要细腻,议要传神。
夹叙夹议的基本原则为:叙是基础,议是升华。所叙之内容,应该是写作的重点。展开时,要注意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要学会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只有将内容描述得淋漓尽致,议论才会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记叙文中的议论,强调的是作者思想与情感的揭示,因此,表述时语言一定要精炼而富有理性。
2.叙议相结,呼应生辉。
在夹叙夹议的文章中,虽然议论性的句子所占的份量不大,但如何巧妙穿插与自然呼应,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一般而言,有三种方法值得大家借鉴:开篇议论,再自然引出所叙之事,能收到“开门见山”的效果;边叙边议,在记叙中自然插入议论,使语言闪现智彗的光彩;结尾议论,在记叙之后自然地用议论点题,文章的中心思想也会自然地得以升华。
学子佳作
生活的诗意
张艺婷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诗意流连于生活,沁人心脾。仍记得那个小院的傍晚,外婆的一锅红豆粥,煮出了生活宁静而简单的诗意。
夕阳渐渐西斜,光晕像水墨画一般向天边延展,几只归林的鸟儿掠过天际,为这美景增添了几分深沉。我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又回过头来看看外婆淘洗豆子的身影。两幅画面一动一静,却又无比和谐。
流水抚过外婆的手掌,洗去红豆外皮的杂质,像是为辛劳一天的人们洗去世俗的喧嚣。桂圆去壳,红枣去核,将食材在盘中摆列整齐,一切就准备就绪了。外婆站在锅前,静静地等待那一锅水开。周围的一切都是安静的,静得仿佛能听到空气慢慢流动的声音。待到那“咕嘟咕嘟”声响起,外婆轻轻掀起锅盖,指挥着食材一一跳入水中,再拿起一把勺子搅动着锅里的食材,像是指挥着一场盛大的狂欢。一缕香甜的气味扑鼻,吟咏生活的诗章。
外婆煮粥的时候,心是静的。她静静地守候在粥锅旁,凝神望着、听着。待粥锅沸腾之时,她将煤气灶的开关调到小火,文火慢炖。那一刻,整个房间再次安静下来,整个世界也都安静下来,只有锅里发出的“咕嘟咕嘟”的声音,颇有“万籁此俱寂,唯余钟磬音”的诗意。外婆拿个凳子坐在一旁,过一段时间就用勺子搅动搅动。我也搬个小板凳坐在外婆旁边,看着外婆煮粥。随着时间的流逝,粥的清香便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也在我的心中氤氲出芬芳的诗意……红豆粥终于煮好了,锅里的各种食材懒散地躺着,看上去“惬意而舒心”。锅里的水早已融入食材,或化成袅袅蒸汽。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也分不开了。它们也不再是自己,彼此融为一体,诗意盎然,芬芳四溢。
终于能喝到粥了,这是我最期待的事。红豆软糯,红枣香甜,桂圆清爽,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我迫不及待地喝着粥,而外婆笑意盈盈地看着我,微微上扬的嘴角流露出喜悦之情。我发自内心地赞叹:“真是太好喝了,你真的好厉害,外婆!”外婆的红豆粥不仅温暖了我的身体,更温暖了我的心。生活的诗意不就是如此吗?
诗意不是浮华的辞藻,不是宏大的叙事,它是每个人心中的那一份宁静。对于我来说,和外婆煮红豆粥的这段静静的时光,便是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光。熬煮赤粥,熬煮生活,感受诗意的美好。
诗意的生活需要有一顆宁静的心。我也愿用一颗宁静的心,熬煮人生的美好时光。
【江苏盱眙中学】
点评
本文夹叙夹议,紧扣文题,结构清晰,行文流畅。外婆静静地煮红豆粥的过程,使“我”感受到了生活中宁静、简单的诗意,从而深受启发。本文在叙事的同时,对一些特定场景进行了具体描写,增强了画面感,使作文更加生动。结尾对“诗意的生活需要有一颗宁静的心”的观点,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引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