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有一种声音直达心底

2023-05-06魏敏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23年20期
关键词:疼爱风铃玻璃瓶

阳光洒在长廊上,风绕过转角处的风铃,奏出了叮叮当当的乐章。——题记

(以题记的方式点出声音,紧扣题目。)

小时候我住在外婆家,那时的农村还比较落后,几公里外才有一家小商店,店里面大多都是一些日常必需品,零食和玩具非常少,因此,我几乎没什么玩具。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度过有趣的童年。村里伙伴多,我们常常约着一起钓鱼、捉蛐蛐儿,钓到鱼就一起动手把它烤熟吃掉。玩饿了,有外婆亲手做的烧饼,冬天还有香甜的烤红薯,多幸福! (交代童年背景,写出自己童年的欢乐并没有因为物质的贫乏而减少。“我”和伙伴们一起“钓鱼”“捉蛐蛐儿”的有趣经历,展现出孩子们的单纯快乐。又由外婆做的烧饼和烤红薯自然引出下文。)

即使这样,我偶尔也会感到无聊,比如在伙伴们都睡着的午后,又比如在写完作业的傍晚。于是,外婆给我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玩具”,她给几个空玻璃瓶盛上不等量的水,然后拿来根筷子敲击瓶身,叮叮当当,竟奏出了美妙的旋律。收到这个“新玩具”的时候,我激动地一把抱住外婆,外婆呵呵直笑,过了好一会儿才轻轻将我推开。“就猜你肯定喜欢,快去试试吧!”“好嘞!”我开始愉快地敲打玻璃瓶,一边摇头晃脑,一边细细打量外婆:姣好的面容,虽不算白但比较光滑的皮肤,虽生了茧但看起来依旧纤细的手指……我闭上眼睛,努力地回忆和外婆相处的每个细节,我想将它们全部刻在心底。因为我知道,爸爸妈妈很快便要接我去城里了 。(描述直达“我”心底的声音是什么,并对“声音创造者”。。外婆进行描写。此处,“我”笔下的外婆年轻美丽,这正是外婆在幼时的“我”心目中的形象,与后文外婆的形象形成对比。)

没过几天,爸妈果然如约而至,我收拾好行李,坐上了开向城里的汽车。

到了城里,各种新奇的玩意儿让我眼花缭乱:圣代,炸鸡,奶茶……都是我未尝过的美味;滑板车,游戏机,芭比娃娃……都是我没见过的玩具。眼前的一切瞬间冲淡了我对外婆和村庄的思念,不过,这个瞬间来得快去得也快,这种新鲜感很快就过去了,我的心里开始空落落的。 (本段写出了一个一直在农村生活的孩子来到城市后内心的真实感受。从“眼花缭乱”到“心里开始空落落的”,从这种情绪的转变可以看出“我”对外婆和村庄的思念。)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竟不经意间又听到一阵熟悉的叮叮当当。起初我有些惊讶,怀疑自己幻听了,直到那声音越来越清晰地传进我的耳朵,我才确信,这绝对是敲击玻璃瓶的声音。顺着走廊向前,我渐渐看到了一个身影,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阳光洒在地板上,我每走一步,都踏着一地明媚。她缓缓转过身,是外婆!我欣喜若狂,冲上去一把抱住她,像小时候一样。自从我来到城里,就很少回乡下了,与外婆几乎都是电话联系。妈妈说,以后外婆就住这里,不回去了。我激动地抓起外婆的手,却惊讶地发现她的手变粗糙了,抬头,细细端详,才发觉她脸上的皱纹也变多了。而没变的,是那几个装着不等量水的玻璃瓶,这特别的“风铃”…… (融入环境描写,既描绘出明媚的环境,又渲染了“我”见到外婆高兴、激动的心情。后半部分写外婆的“变”与“不变”,通过对比,展现岁月虽改变了外婆的外貌,却没有改变外婆对“我”的关心与疼爱。)

玻璃瓶风铃的声音总在我心底回响,可我至今仍未明白,直达我心底的,究竟是风铃之声,还是外婆的爱和我那缤纷的童年呢? (结尾照应标题,点明主旨,引人深思。

【安徽桐城市第二中学,指导老师:王文渊】

点评

彭孜文同学:这篇作文写了“我”与外婆一起度过的时光,其中的动作、神态等细节都表现出外婆对“我”的疼爱以及“我”对外婆的思念,情感十分真挚。

李想同学:作文中的环境描写运用比较灵活,比如开头交代旧农村的状貌,又比如写再见外婆时的阳光,都對表现主题、烘托情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笔墨虽不多,但恰到好处。

黄建晖同学:这篇作文首尾照应,内容紧扣标题,整体结构严谨。魏敏同学从生活中选材,写了自己和外婆共同生活的经历,展现出童年的简单快乐。作文明线写“玻璃瓶风铃”的声音,暗线写与外婆的深厚情感,双线并行,传递出一种幸福温馨的感觉。

王文渊老师:文中多处运用了外貌、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其中,形成对比的两处外貌描写很出彩。“姣好的面容,虽不算白但比较光滑的皮肤……”这是一直留存在小作者心中的外婆的形象,“她脸上的皱纹也变多了”是小作者再见外婆时的直观感受。时光流逝,外婆在慢慢变老,由此,一个完整的外婆形象在读者面前呈现出来。本文紧扣题目,多处点题“声音”。小作者表面写外婆给自己做的“玻璃瓶风铃”发出的声音“直达心底”,实际上写自己会将外婆的关心和疼爱永远印在心上,作文主题因此变得丰厚起来。

猜你喜欢

疼爱风铃玻璃瓶
两个玻璃瓶
再没有如此疼爱我的人
疼爱
摇曳的风铃
光影之玻璃瓶
风铃
母爱
玻璃瓶DIY迷你童话世界
“流汗”的玻璃瓶
吹闹心中的风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