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完学历的年轻人,开始拼技能了

2023-05-04阿祯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普通人社交技能

阿祯

当“松弛感”成为年度流行热词的时候,本以为可以喘口气,没想到社交网络的“卷”仍然时时刻刻都在更新。

卷完专业、学历、实习工牌、上学轨迹这些以后,个人技能又被瞄准了。

当有的人还在为各种专业考试狂掉头发时,一些优秀的年轻人已经熟练掌握了编程、Ps、多门小语种、声乐舞蹈等技能。同时,他们还希望学习更多自己不会的东西,并罗列出了一大堆一页备忘录都塞不下的内容。

一时间,无数学霸、学神通过技能交换帖浮出水面。

但在当下这个知识付费的时代,这种所谓的无关金钱、只需要双方“以技易技”的理想化学习模式真的能实现吗?

还是说,这又是一种通过“秀技能”制造群体焦虑的新型互联网凡尔赛?

顾名思义,“技能交换”就是类似于校园里几人结伴、互相帮助的学习小组,用自己擅长的技能去换取别人掌握的技能。

在技能交换的过程中,只需要双方付出对等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不花一分钱学会新东西。

在当下,时间和空间不再限制人们学习新知的脚步,各类学习视频、网络资料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内容。因此,这种通过互联网建立连结,并且完全免费的学习方式乍一听确实非常简单可行且诱人。

在互联网上发布技能交换帖的人通常把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自己会的,另一部分则是自己想学的,以此来吸引有交换需求的同好。

如果说雅思高分、精通Ps或是擅长某种乐器、运动还在常规技能范围内,那么那些掌握了玄学、野外生存、茶道、花道等技能的人,实在是现实生活里身边罕见的高端玩家。

还有网友选择在技能展示上剑走偏锋,把谈恋爱的次数、高考地理成绩,以及微信列表一年内加到好友人数都一一列举,它们分别成了掌握恋爱技能、学习技能和社交技能的有力佐证。

除了门类多到超乎想象,一些网友掌握的技能数量同样令人咋舌。一位网友罗列的自己大致掌握的技能板块就有近20种之多,光看列表堪称生活中的文武全才。虽然学无止境,但我们实在不懂掌握了如此技能的人还缺什么?

而让人真正产生焦虑的,正是技能交换之下展现的“优秀的人还在努力”的现象。这些技能交换帖子的回复,除了对别人才华的溢美之词,更多的是遗憾自己没有技能的评论。

不少人想和大佬们交换技能时才恍然发现,自己好像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

我们为什么想要交换技能?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迫切地想要掌握一门新的技能?

对于一些人来说,学习新的技能可能是完善自我,或是满足猎奇需求的想法。通过他们列出的掌握技能来看,这些人往往有着良好的教育基础,从小在家人的支持下就已经有过接受艺术培训或是其他兴趣爱好培养的经历。

而一些掌握了真才实学的“高端玩家”除了自身有丰富的经历以外,对想要学习或掌握的技能也有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要求。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往往也并非点进来凑热闹的普通网友。与其说是技能交换,不如说是寻找同伴的“交友帖”。

这些发帖人在收获了网友的一片艳羡声后,无论是否成功交换技能,最后都能回归自己充实的现实生活。某些技能对于他们来说是锦上添花,而非生活工作的必需品。

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学习某些技能是从残酷的就业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唯一途径。正如一个常见的互联网招聘玩笑——“当我去面试一家公司的运营岗,HR却问我会不会写脚本、拍摄、后期剪辑和做数据。”

这个玩笑背后,透露的却是就业竞争中对学历以外其他个人能力的高要求,也是很多网友不得不跟着别人一起卷技能的原因。

插花、占卜、野外生存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可以获得一份工作,但熟练掌握Ps、PPT美化与设计却可以。

当它们同时出现在技能列表中时,很容易让人失去判断从而陷入“人卷亦卷”的盲区。在看到别人掌握的大量技能时,有的人已经自动陷入了焦虑,开始产生是不是自己学得还不够多的想法。

虽然都被称作“技能”,但它们之间其实有本质上的区别,一个是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的花,另一个则是每日必用的吃饭的饭碗。

更有一些专业人士尚且不容易掌握的技能,对于普通人来说,仅仅依靠每次线上的几十分钟口头教学也很难掌握。学习必备技能的关键在于掌握并熟练运用,而非看似繁花似锦中只知皮毛。

短暂参加过两次技能交换的Mandy曾在某大厂做过几年运营,离职后陷入了焦虑之中。“极度渴望得到一些外界的肯定,来证明我的价值。”她说。

通过某社交软件,她加入了一个技能交换群。兴致过去以后,Mandy又陷入了另一种焦虑:“入职新公司以后每天下班很累,但大家都在学,我也要让自己看起来很努力。”

不可否认的是,“技能交换”确实有“秀”的成分。和“某书人均月入2万”的梗一样,并没有人会认真到仔细甄别你掌握技能的真假。

除了发帖者罗列的技能无法考证外,掌握水平究竟如何也无法确切得知。Mandy表示,真想掌握某个技能的话,与其每天花一点时间守在线上,不如认真报个班老老实实学好。

社交媒體惯会制造焦虑,但总有人会自愿踏入旋涡。当人人都可以成为KOL(Key Opinion Leader,意为关键意见领袖),很容易掀起一阵又一阵的风潮,本着凑热闹心态的路人稍不注意就会卷入其中。

正如当年“斜杠青年”的概念流行起来后,不少人都抓耳挠腮恨不能立刻发展一个副业。“技能交换”成为热门话题时,有人搜肠刮肚想自己学过的技能,连小时候报的兴趣班也不放过;有人忙着感叹自己没有一技之长,但在此之前也未觉得有所缺憾。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也许不掌握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技能也能生活得很好。要彻底远离社交媒体很难,正视自己的需求和分辨信息恐怕才是应对网络“卷法”的必杀技。只要学会必需的,其他的一切都是可要可不要的附加值。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当你家境并不好的时候,想清楚自己的路。找好一两样自己的爱好,确立目标,去挣足够的钱。有底气的时候再培养自己的爱好也不迟。”

归根究底,一些年轻人发帖晒技能和晒工牌、晒上学轨迹的动机本质相似,“技能交换”也不过是展示自己的切口之一。

就像过去被父母强行报过的兴趣班终于有了用武之地,现实中无处展示的东西可以通过简短的文字晒出来。但这些贯穿了整个童年乃至青年时期的积累,又如何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轻易掌握的?

如果因为“技能交换”感到自卑和焦虑,那实在大可不必。一方面,现实中真正靠着技能吃饭的人正忙着将知识变现;另一方面,在本就匆忙的人生里也无须让自己看起来更努力,世界的大多数就是计较一日三餐的普通人。毕竟互联网容忍不下的平凡,现实中满地都是。

来源:《新周刊》

猜你喜欢

普通人社交技能
高级技能
社交之城
普通人的梦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向这些普通人致敬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普通人的“美好生活”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