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3-05-01杨轶麟

成才之路 2023年7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高校

杨轶麟

摘要:在互联网已经被广泛使用的背景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新时期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网络信息环境的混杂性、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教学模式固定、教学队伍建设不充分等问题。高校应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改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充分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线上平台、强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团队等措施,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7-0021-0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载体、平台和资源,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而信息的高度积累以及资源的共享也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内容,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来源范围狭窄、传递信息慢等不足,能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网络信息环境的混杂性、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教学模式固定、教学队伍建设不充分等。分析目前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进行探究,以期以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幫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是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是贯彻国家战略的重要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手段,是服务学生成长的有效方法。但目前高校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困境,这阻碍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蓬勃发展。

1.网络信息环境的混杂性

网络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平台,它自由、开放,在给予人们方便的同时有时也附带一些或大或小的负面问题。大学生的三观还未完全形成,又缺少社会经验,因为缺乏对思想和言论的甄别能力,容易在复杂的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网络上的一些负面消息和言论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减弱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不仅使用网络获取知识,也依赖网络娱乐休闲。短视频平台和游戏受到一些高校大学生的喜爱,部分大学生自制力较差,再加上没有家长和教师的监督,容易把过多的时间放在娱乐上,从而出现“娱乐过界化”“娱乐成瘾化”等现象,甚至沉迷于虚拟世界,沉浸在瞬时的快感中,形成“及时行乐,娱乐至上”的错误价值观。

2.部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为不法之徒提供了可乘之机,而互联网的虚拟性、隐蔽性使得公安机关难以及时对一些网络骗局进行侦查和处置。部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在面对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时,难以辨别真假,从而上当受骗。此外,一些大学生对网络上各种负面的言论习以为常,因此在发表言论时常常不顾他人感受,也缺乏对事件的全面认识。而这都是缺乏法律意识以及思想政治素养不足的表现。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单一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信息共享等使知识的获取不再是一件难事。虽然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但是线上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还保留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一些教师对网络技术的掌握不够,丰富的知识储备难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传授给学生。课堂氛围枯燥无味,师生几乎零互动,容易激发高校大学生的抵触心理,使学生逐渐丧失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学习的兴趣。

4.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队伍建设不充分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与否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水平及其自身能力密切相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有高度的政治觉悟、高标准专业素养的同时,能够熟练掌握网络教育的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从目前来看,部分教师对网络辅助教学较不习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解得不够彻底,没有考虑线上教学的实际情况,依旧遵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开展教学,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改进策略

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高校应该考虑本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线上教育平台,强化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并着重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改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组建网络思政教育专业团队,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

1.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我国首部全面规范网络安全管理的法律,是依法治网,化解网络风险,使网络在法治轨道上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网络安全法的颁布,为大学生网络聚集行为提供了引导与依据,使他们认识到,互联网确实是自由、开放的,却不代表可以随心所欲。为帮助大学生树立相关法律意识,高校应当组织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法的学习,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大学生对不良言行、低俗信息的识别能力,还需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使大学生形成互联网道德自觉。此外,高校要定期开展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让大学生真正感受到法律就在身边,并学会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高校可通过视频、动画等多种手段,让大学生对法律有更直观、更深入的理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与此同时,高校要积极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质、信息识别能力。高校可以开设网络安全基础课,将互联网安全教育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学中,促进非网络安全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高校可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安全技术的发展,开展网络安全技能竞赛、“互联网安全知识进校园”等活动,使大学生能够依法、文明以及安全地进行网络活动。

2.改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高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互联网理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打造正向、和谐、充满爱的网络环境。为减少网络垃圾信息、不良信息等网络毒瘤对大学生的影响,维护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和法治观,高校应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及时快速地处理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存在危害的网络垃圾信息,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互联网环境。高校应建立成熟的舆情引导体系,配备网络管理、网络评论、网站负责专员,利用正向信息的传播,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热点事件,潜移默化地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此外,高校应建立完善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监管制度,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补充建立平台运行规范体系,保障平台有序健康运行。

3.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

第一,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从传统的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到线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变的是教学形式,不变的是高质量的教学内容。高校应把握好学生的成长需求,从优化学生体验的角度出发,按照教育需求整合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的优质课程与精品资源,用碎片化、互动性、交互性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并把思想政治知识潜移默化地融合在各类课程内容中。高校要将党史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结合起来,形成顺应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要围绕大学生的生活、学习选择有深度、有质量、有温度的教学内容,满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需要。例如,教师可选择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络事件,将其改编成教学案例,让大学生结合个人上网经验对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大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第二,教学模式的创新。网络时代,大学生几乎手机不离手。不论是学习生活,还是休闲娱乐,都离不开网络,网络已经是现代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网络教育。高校要了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及存在的问题,以线下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石,再根据互联网现状制定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做到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三,线上线下相结合。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传统线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高校应重点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双向系统,遵循矛盾的普遍同一性与个别特殊性,将线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主要位置,再辅以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面,线上主要针对的是共性相关,线下主要针对的是个性相关。双管齐下,可以同时解决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程中的同一性问题与个别性问题。教师可在线上教学中讲授网络教育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在线下教育中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关注并进行指导。高校也可以开展一些线下活动,如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教育班会、专家讲座等,将互联网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线上和线下的有机融合,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兼备的时代新人。

4.充分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线上平台

高校可以通过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线上平台的建设,高效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问题。该网络平台应是一个能让教师和学生畅快沟通的平台,教师可以不同的形式,如文字、视频、图片等,在线上发表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内容,针对不同的事件为大学生讲解其涉及的思想政治知识,而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高校可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师生共建活动。大学生的思维活跃,高校可以让大学生提供教育资源,再由教师进行审查,然后发布在线上教育平台上。这样,既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加高效,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内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让教师有更多精力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高校自媒体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自媒体。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学生发布的賬号内容了解大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再将其结合到教师的授课内容中,以增加课堂趣味性;另一方面,高校自媒体和学生自媒体结合,通过广泛吸收教师和学生组织有影响力的优质作品,能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更符合大学生需求。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很多APP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教师应当多熟悉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言、网络事件等,这样便能与大学生多一些共同话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教师也可以创建一个短视频平台账号,定期在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针对时下流行的热点话题和事件进行讨论,再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进行讲解。

5.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为基本、更为深沉、更为持久的动力支撑,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所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发展繁盛的根基和灵魂。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是以中华文化的发展繁盛为基础,而教育的发展也需要以文化为根基。一个国家、民族的壮大繁盛,不仅依赖于高度快速发展的物质文明,还依托于繁荣昌盛的精神文明。若没有中华文明的繁荣昌盛,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若没有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繁荣昌盛,就不会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因此,高校要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繁荣昌盛、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基本点和着眼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传播思想政治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传播正能量,引导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心,让大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从而强化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激发文化创造力和创新力。

6.组建网络思政教育专业团队

高校组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队伍,有利于保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更好地发挥网络育人作用。高校应重视对教龄长、有资质的教师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相关互联网知识的教学培训,提高其灵活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利用网络技术。而对于年轻教师来说,除了进行网络教育培训之外,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只有把内容和网络紧密结合,才能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此外,对刚入职的教师,高校可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使其具备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提高网络技术应用水平,培养一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复合型人才。高校可以从校外聘请专业的网络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对当下高校所面临的网络信息技术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三、结语

总之,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为大学生的成长助力。尽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但只要高校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改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注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充分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线上平台,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团队,就能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从而实现培养素质过硬的时代新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啸.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04).

[2]张杨,高德毅.算法推薦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2021(07).

[3]谢玉进,王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展望———基于CNKI期刊文献的计量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1(09).

[4]陈文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5]蒋春燕,孙祺.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2).

[6]付馨瑶.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21.

[7]李志雄.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互文策略———基于人民日报微博“给青年的一封信”的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2).

[8]陈金强,侯瑞宏.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三全育人”理念的融入[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15).

[9]申文杰,赵晗.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的话语体系探究[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1(04).

[10]张祥宇,蒲斯咏.民办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研究———以X学院为例[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3).

Research on th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ang Yilin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00,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the Internet has been widely used,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 new teaching method. In the new era,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es such problems as the mixed network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the weak legal awareness of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fixed teaching model, and the inadequat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improve the effect of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improving the network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improving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improving the diversity of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king full use of the online platform of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students sense of identity with national culture, and establishing a professional team of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高校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