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课程助力梦想启航
2023-05-01李刚
李刚
2019年,作为学校讲师的我有幸在黑龙江省国培活动中聆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熊璋教授的讲座。熊教授介绍了许多新科技、新技术,同时还提到编程类课程所教授的知识不能单独存在,未来必须要融入到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这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也认识到无人机等高新科技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意义。回到学校后,我毅然从编程教学转为无人机课程研究。经过3 年的努力和发展,我收获满满,也有了一些实践操作经验,下面将它们分享给大家。
获取多方支持
开设无人机课程前,学校并未设置专门的学习教室,也缺乏必要的教学教具。为此,在孙欣校长的大力支持下,我带领无人机课程教师团队首先建立起结合编程应用、无人机制作和日常训练的课程教室,主要用于日常的无人机课程理论教学、器材制作和简单试飞训练等。此外,每到比赛前夕,我还利用体育馆搭设符合比赛标准的无人机赛道,进行专项训练。
有了精良的硬件支持,还需搭配合理的教学教材。我积极参加黑龙江电化教育馆、哈尔滨市电化教育馆,哈尔滨市航空学会等组织的无人机相关培训,并将所学到的知识与现有无人机课程和训练有机结合,研发出更符合学生学习进度的课程内容。
使用先进教学模型
在从零开始摸索无人机课程的过程中,我逐一解决了教学模式、飞行训练、课堂内外内容等难题。结合现有的其他学科,我在无人机教学初期采用了“讲授- 实操- 评价”的教育模式。然而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阶段理解和执行效果不错,可一到实践操作环节,由于参与人数较多,每个学生的飞行水平差距较大,教学所呈现出的效果会两极分化。对于动手能力强或有一定经验的学生来说,往往很快就能掌握老师教授的内容,并开始独立飞行操纵;而一些新接触无人机的学生,通常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精力手把手教导。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义务教育阶段追求普及性的教学方式虽然在初期可以让更多学生了解无人机,但并不适用无人机整体课程的需求。对于无人机教学来说,人数越少效率越高,越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现有教学模式在学生数量超过10 人后效果会大打折扣。为此,我认真学习了学校推行的“三案多模式”教学模式,將无人机课程化整为零,拆分成多个学习模块。同时,将学生按照水平细分成不同小组,并以思维导图形式生成无人机课程整体学习流程进度图,便于每位学生了解对自己的水平定位。找准定位后,才能更好地分阶段、分水平教学。此外,我还将评价体系从教师评价扩展为师生互评,通过与学生共同探讨,形成经验共识,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进步。
在实践中成长
我所在地区的小学无人机课程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好在如今信息获取渠道十分丰富,观看网络视频成了我学习无人机知识、开扩眼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另外,为了系统掌握理论知识,我还向小飞手公司的彭涛老师请教,在他的细致讲解下我进步神速,也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接下来,就是通过一次次比赛实践来磨砺学生的飞行水平了。
对于无人机比赛,我对学生的要求就是无论规模大小,都必须认真对待。每次比赛前要认真学习规则,共同布置场地,并有针对性地研究飞行技巧和方法。这让大家养成了无论成功与失败,都要努力比赛的好习惯。
比赛结束后,我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给他们剖析赛场上出现的问题。日常训练时,我会模拟真实比赛,并有意设置一些赛场上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以培养学生随机应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只有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或展示活动,才能让学生们更自信、更自主,飞行水平和品格也会随着一次次比赛不断提升。曾有家长反馈,他的孩子在学习无人机后开始主动学习,就是为了可以挤出更多时间训练。
时代的发展在不停前进,科技越来越发达,身为教师的我,必须更加积极努力地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以打造优秀无人机课程为目标,助力每个有梦想的学生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