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长效热点 提升复习效率

2023-04-30杜夏英

关键词:外交人口发展

杜夏英

大国外交

热点背景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伊朗总统莱希于2023年2月14日至16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2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伊朗总统莱希举行会谈。从古代汉唐与波斯到如今的中国与伊朗,从古丝绸之路到如今的“一带一路”,我国的对外交往历久弥新、成果丰硕。激荡的时代风云中,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其高瞻远瞩的视野和胸怀天下的气度激起广泛的世界回响,见证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透过繁忙的元首外交,人们看到了国际社会深化同中国交往合作的强烈意愿,看到了各方对在各种全球性挑战面前中国角色、中国地位、中国作用的高度重视,深刻感受到与各国团结合作、携手推动共同发展的中国担当、中国贡献,更看到了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方位外交大格局。

热点分析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们不仅关注中国将如何发展,更关注发展起来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角色和作用等问题。而纵观近年来的中国外交,为解决中国的发展与国际秩序构建的关系问题,中国在理论上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在行动上则以结伴而不结盟的方式携手众多国家一起踏上共同发展的阳关道。中国的“命运共同体”理念,“合作共赢”的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的发展与周边国家和欧亚大陆的发展,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捆绑在一起,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进程。因此,我国的大国外交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

核心知识

一、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1. 过程:商周时期青铜之路——汉代开辟丝绸之路——唐宋对外贸易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元代疆域辽阔海陆对外贸易有一定发展——明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交流大幅度减少。

2. 特点:曲折中发展,阶段性明显;受官方政策影响大;官方追求政治利益,民间交流以经济、文化为主;政治上维护宗藩关系,经济上长期处于出超地位。

3. 作用:促进睦邻友好,有利于地区稳定;促进经贸往来,有利于边疆发展;有利于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吸收外来文化丰富了中华文明内涵。

4. 局限:缺乏对外部世界发展的重视,导致明清时期未能看清时代潮流。

二、近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1. 过程:《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废约运动——参加反法西斯同盟——参与创建联合国。

2. 特点:由传统朝贡外交转向近代条约外交;屈辱性和近代性并存。

3. 影响:逐步进入近代国际外交体系,推动外交近代化;在有限的范围内建立了近代国家主权保护体系。

4. 局限:受制于国家实力未能有效维护国家利益。

5. 启示:外交以国家实力为基础,以国家利益为原则,受国际环境影响。只有国家实力强大,才能实现外交独立自主。

三、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革命外交—务实外交、双边外交—全方位外交—大国外交)

1. 1949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冷战下的中国外交

(1)特点:由“一边倒”(意识形态)到“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国家利益)。

(2)主要内容:三大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步入国际舞台。

2.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环境恶化下的中国外交

(1)特点:“反帝反修”、两个“拳头”出击(革命外交)与“一大片”。

(2)主要内容:反对苏联和美国霸权主义、发展与亚非拉国家关系。

3. 20世纪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下的中国外交

(1)特点:“一条线”,改善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由革命外交到务实外交)。

(2)主要内容: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改善与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

4.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與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下的中国外交

(1)特点:“全方位”,不结盟政策、全方位外交下引领全球治理。

(2)内容: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四、当代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1. 原因

(1)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2)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3)中共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2. 表现

(1)着眼于自身发展

丰富和平发展重要思想,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的国际关系;倡导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保持中俄关系高水平运转;充分挖掘中欧合作潜力,推动中欧关系不断发展;以“亲、诚、惠、容”的理念发展周边关系;以“真、实、亲、诚”为原则发展中非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2)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①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中东和平进程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②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推动《巴黎协定》生效。

③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推动世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④“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

⑤主办北京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⑥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3. 影响

(1)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

(2)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考情预测

1. 近年来高考不回避热点,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积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近年的高考题中,外交相关主题的命题将有所增加,我们在复习时应给予更多关注,特别是近现代中国的外交探索和复兴,涉及的历史主干知识都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

2. 在题型上,高考中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都有可能涉及。在考查方式上,多用新材料、新情境命题,纵横联系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近代中国政府的外交近代化与屈辱外交、新中国以来的大国外交。

模拟练习

例1. 宋元丰年间,政府颁发了我国第一部外贸法规《市舶法》,它规定:外船入港后,市舶官员登舶验货,按比例抽取实物,以“贡品”交政府;“禁榷”物资由市舶司统购包销;“博易”物资由中外商人市价买卖,运销内地。这反映出当时(  )

A. 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B. 中外朝贡贸易体制

C.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 确立工商皆本思想

例2. 在1871至1874年处理台湾琉球漂民案期间,不少知识分子和闽台官员明确提出要以国际法处理中日冲突,申明中国在台湾全境的主权,要求日本退兵。在此后的马嘉理案、曾纪泽伊犁谈判和中法战争中的“台湾封锁问题”等涉外交涉中,中国均援用了国际法。这些活动(  )

A. 说明西学成为社会主要思潮

B. 反映了晚清外交的近代化趋势

C. 引起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

D. 扭转了对外交往中的不利局面

例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开放不再局限于沿海。在东北,黑龙江探索沿边开放;在西北,当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在西南,通往尼泊尔、印度的大小山口摆起了货摊;西南边陲的云南、广西也加入到开放的行列。这表明90年代以来,我国(  )

A. 大力引进西方科技与资金

B. 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 积极应对世界格局的剧变

D. 面向各种类型国家开放

人口问题

热点背景

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206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

热点分析

人口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每年的高考试卷都要涉及与人口有关的一些问题。作为当代中国学生必须了解我国人口的历史和现状,增强人口意识,自觉宣传党的人口政策。人力是古代中國生产力的主体,是小农经济的支撑。古代人口的迁移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同时也丰富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近代欧洲人的殖民扩张改变了美洲和大洋洲的人口结构,造成了非洲人口的严重损失,驱动了亚洲劳工的大量迁移。人口迁移带来了不同地区的文化重构,新的族群构成了新的文化认同。

核心知识

一、古今中外的人口问题

1. 中国古代人口问题

(1)政策:鼓励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数量成为考核官员的标准。

(2)特点:人口总量呈螺旋式上升;东部地区一直是中国古代人口密集区;南方人口发展迅速,并逐渐超过了北方;明清时期人口增长迅速。

(3)明清人口激增的原因: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精耕细作,农业经济高度发展;耕地面积的扩大;外来高产物种的引入;粮食产量的提高;统治者的政策和制度调整(如康熙时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时摊丁入亩)。

(4)明清人口激增导致的问题:人口增长速度快于耕地、粮食的增长速度,导致人地矛盾突出;土地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国穷民困,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

2. 近代西方人口问题

(1)新航路开辟后,美洲人口锐减。

(2)工业革命后,欧洲人口迅速增长。

(3)工业革命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工业革命,城市化,贫困人口增加,政府财政开支增大。

3. 新中国时期的人口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高死亡率和高出生率并存,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高死亡率和低出生率,人口减少;20世纪60年代初以后,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人口增长迅速。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发展,人口迁居城市。

二、古今中外的人口迁移

1. 古代中国人口的迁移类型及表现

(1)自北向南的生存型移民,在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是两晋之际的“永嘉之乱”、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两宋之际的“靖康之乱”引发的三次北方人民南迁高潮。

(2)以行政手段或军事手段推行的强制性移民,较典型的是明初的大规模移民。

(3)从平原到山区、从内地到边疆的开发性移民。这类移民往往伴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其中一部分迁徙至赣南、闽西、粤东等山区或其他边疆地区,被称为客家人。另外较著名的还有“闯关东”“走西口”等移民现象。

(4)非华夏族向内和向西迁移。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的几十万人逐渐向内地迁徙并定居生活。同时以匈奴、突厥、蒙古等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还有大规模地向西征讨和迁徙的现象。

(5)东南沿海地区向海外的迁移。在唐朝,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福建两省的居民为缓和土客矛盾、缓解人口压力,就有下南洋向东南亚地区移民的现象,明朝郑和下西洋后出现了一个高潮。

2. 新中国时期的人口迁移

(1)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①这一时期,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表现为:规模小,频率低,受国家政策影响。1954年—1960年,活跃时期;1961年—1976年,低潮时期;1977年—1984年,回升时期。

②从迁移方向上看:我国人口净迁出地区有:辽宁、山东、上海、四川;迁入与迁出持平的地区是西藏;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2)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①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属自发流动。

②流向:一是从农村到城市;二是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3. 世界近代殖民活动与人口的跨地区转移

(1)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变化: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对美洲进行殖民扩张与掠夺,在此期间,屠杀、奴役以及传染病导致印第安人大量死亡,为弥补劳动力的不足,殖民者贩卖黑奴。此外,因为各种原因,很多欧洲人来到美洲。印第安人数量的锐减、欧洲人和非洲黑人数量的激增,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这样,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之间的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

(2)英国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澳大利亚土著居民遭到屠杀,人口减少,导致白人逐渐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

(3)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19世纪初,英美等国颁布禁止奴隶贸易法令,迫使殖民者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华招募华工,形成苦力贸易。华工为美洲和大洋洲的开发做出了贡献。

三、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 社会救济

(1)表现

①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②隋朝:隋文帝置仓积谷,预防荒年,还鼓励民间自置义仓。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③宋朝: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资助族中贫困者。

④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2)意义: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

(3)特点:社会力量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等。

2. 优抚政策:秦汉时期:皇帝会赐给高龄老人鸠杖,以示尊重;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

四、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

(1)17世纪初,英国颁布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济贫制度。

(2)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

(3)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终确立。

(4)二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5)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国家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2. 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1)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

(2)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取得了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考情预测

1. 近年来高考不回避热点,人口问题的历史也由来已久,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也逐渐成为高考关注的热点,我们在复习时应给予更多关注,特别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边疆地区开发、游牧民族大迁徙、中国近代省际人口流动与华工出海、改革开放前后人口流动、古希腊海外殖民扩张、近代殖民扩张与掠夺、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流动、难民救助、移民社会多元化等内容。

2. 在高考中常見的题型是选择题,非选择题也有一定涉及。在考查方式上,多用新材料、新情境命题,纵横联系古今中外人口迁移的形式、移民与多文化相遇,人口迁移与文化交融和认同。

模拟练习

例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朱元璋在黄河流域采取鼓励垦荒政策,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人口数大约为7270万。清朝建立后,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增长。至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人口总数约4. 322亿,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峰。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米、布等基本生活资料短缺,物价上涨,原来一人可以养活十人,而今却不可能了。“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社会中除了勤力有业有生计者,还有比之前增长数十倍的游手好闲之徒。当时的学者洪亮吉觉察到这些社会问题,提出了调剂人口的思想,但没有被重视。

——摘编自任惠玲《洪亮吉人口思想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比较及启示》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鼓励”性的人口生育政策成为主导,我国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鼓励”性人口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过快增长与社会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不断凸显,引发的社会问题引起了中央决策者的关注。5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开始调整人口政策,1973年7月国务院创立“全国计划生育领导小组”,1978年“实行计划生育”第一次被写进《宪法》。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人口增长速度降低,新生人口数量逐渐减少。国家投入新增人口的资金比例相应减少,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国家用于教育、医疗行业的资金或资源增多,家庭开支和抚养费相应减少,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摘编自马红鸽、贺晓迎《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口生育政策变迁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历史背景,并指出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到70年代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明

热点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引领亿万中国人民走上生态文明之路。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提出“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再到强调“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和底线”。

党的二十大全面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重大成就、重大变革,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热点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人民情怀、文化情怀、生态情怀、民族情怀、天下情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环境作为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强调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彰显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取向。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作为一个热門话题,有关生态保护的试题将成为高考历史命题的重点。

核心知识

一、古代的环保思想与实践

1. 古代中国的生态保护思想: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能够因地制宜,兴修水利,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还给后人留下了像《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总结性的农学著作;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

2. 中国古代重视环境保护的实践:先秦时期已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隋唐开通大运河,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在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并且创制筒车、曲辕犁等发展农业生产。

3. 古代环境保护的特点:合理利用、保护自然,不过度索取;顺应自然、尊重生命;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利用宗法力量;历史悠久;与传统农业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体现封建国家重视农业的思想;立法保障;因地制宜;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人地矛盾;奖惩结合;注重利用科技力量。

二、世界工业化进程与环境问题

1.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工厂”,实现了工业化。随后,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掀起了一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蒸汽机的使用,煤炭与钢铁工业发展迅速,导致了环境污染(如英国泰晤士河的污染等)。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随着石油、电力成为主要能源,重化工业发展迅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3. 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尤其是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三产业兴起,“新经济”出现,环境污染得到遏制,但发达国家把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就全球而言,环境问题更加恶化。

4. 现代西方环境保护的特点:注重环保立法;注重转变政府职能;发挥社会各阶层的积极作用;涉及自然资源保护和城市环境治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三、中国的工业化与环境污染

1. 中国近代工业化探索

(1)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对中国工业化的贡献是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没有实现中国的工业化。

(2)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迎来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走向萧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由于长期战乱,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2. 中国现代工业化探索

(1)过渡时期(1949—1956年):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施“一五”计划,从而开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有成功的探索,如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但未能贯彻;1960年冬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但也没有从根本上纠正“左”倾错误。有重大的失误,如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强调数量忽视质量(大炼钢铁等),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以及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此时期经济建设还是取得一定成就。

(4)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也更加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四、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及解决办法

1. 共同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沙漠化,淡水资源的缺乏,大气和水污染的不断加重,气候的恶化等都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2. 解决办法:控制人口的增长,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取缔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增强环保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想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必须加强国际合作。

考情预测

随着全球气候的逐渐恶化,生态环境问题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高考不回避热点,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成为高考关注的热点。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给予更多关注:

第一,用生态史观解读生态环境变化,从人与自然互动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社会发展历程。

第二,同时结合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解读生态环境恶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第三,站在整体史观的角度,思考当前人类面临的生存环境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

模拟练习

例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重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人文生态系统的基础,自然生态系统的解决又依靠良性的人文生态系统的建立,强调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个人生态问题的重心在于通过修身解决心身关系问题,进而解决社会生态问题以根本解决自然生态问题。儒家的“仁”也包括爱自然,对待具体的自然事物,不是简单的不杀生,强调“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儒家经典强调,必须制定相关礼制、法規来保护生态资源,禁止人们随意砍伐树木、捕鱼捉鳖。儒家思想认为,天地之间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足以食人”“足以衣人”,但只有运用知识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才能实现丰衣足食,国家应该设置专门官员来管理自然资源的开发。

——摘编自乐爱国《儒家生态思想初探》等

材料二 1973年以来中国生态观念的的变迁

——据侯鹏、高吉喜等《中国生态保护政策发展历程及其演进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儒家生态观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生态观念变迁的背景,并分析生态文明理念提出的历史意义。

粮食安全

热点背景

2023年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20世纪以来发布的第20个“一号文件”,文件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热点分析

俗语“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重要性毋庸置疑,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涉及内容必是三农问题。整个一号文件,对于粮食安全仍旧保持极高的重视,反复提到稳产保供,保障粮食的有效供应,以及对于粮食种植面积的保稳工作的重视。对于农户的种植收益也有明确的指示,继续实行种植者补贴,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明确展现了守牢粮食安全的决心。从容应对百年变局,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继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核心知识

一、中国古代的农业政策

1. 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

①先秦:商周仅有少量青铜农具;春秋已在农业中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并开始使用牛耕,战国时得到推广。

②秦汉:牛耕得以推广,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法已传到珠江流域。

③唐朝:创制曲辕犁、筒车等农业工具。

2. 历代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战国:秦国商鞅奖励耕战,生产棉帛多者,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活动,禁止弃农经商。

(2)三国:曹魏实行屯田,重视保护农桑。

(3)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和租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4)北宋: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3. 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地主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占支配地位)。

(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始于北魏)。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小农土地所有制)。

4. 以农立国的思想与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1)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

(2)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代,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治国的典范。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政策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这样就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

二、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纲领

1.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制定《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愿望,但这只是空想,平均主义思想在当时无法实施。

2.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的“平均地权”,采用“平均地权”的办法解决土地问题,不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说明资产阶级不能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

3. 中国共产党

(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开展以“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为路线的土地革命。

(2)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采取“双减双交”政策。

(3)解放战争时期,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4)建国初期,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保护富农阶级的土改运动,到1952年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5)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即土地改革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世界各国的农业政策内容、背景及影响

英国的圈地运动和拍卖贵族土地、俄国1861年改革(“份地”赎买)、日本明治维新(承认土地私有)、美国内战、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征集制、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农业集体化中的非常措施、赫鲁晓夫改革中的农业政策、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政策、拉美農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等。

考情预测

1. 从宏观上分析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关系;或者从微观上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与影响;或者分析农业与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关系。

2. 理解中国近代社会围绕“三农”问题的各阶级的主张和实践,尤其是中共的土地政策的发展变化。

3. 分析建国后中共在农业领域的政策,及其与工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联系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发展,总结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4. 比较中外古代思想家的重要主张(重农思想、民本思想、人文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借鉴。

5. 理解苏联农业集体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及其产生的影响。

6. 比较中国与苏联农业政策的异同点及其得出的经验教训。

模拟练习

例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国时期中国留学生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部分博士论文情况表

——摘编自张霞《民国时期“三农”思想研究》

请依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猜你喜欢

外交人口发展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