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在远方、路在脚下,梦想因奋斗而精彩
2023-04-30邓孟李源
邓 孟 李 源
老同志都讲,搞航天来不得半点虚假,火箭是“吹”不上天的,必须踏踏实实地干。
航天人既是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更是一群脚踏实地的人。他们笃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更深切地明白“伟大的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一个伟大的时代,会因英雄的壮举而更加波澜壮阔,也会因无数平凡人的奋斗故事而变得温情动人。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有一种使命叫“为国出征”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有一张巨幅海报格外醒目,如今每半年就得重新更新一次。因为,海报上记录着每一个从这里出征太空的航天员乘组。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从这里出发踏上了首次飞天圆梦的征程,在浩瀚太空留下了第一个属于中国人的足迹,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
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大雪纷飞的寒夜里出征太空,他们携手顺利完成多人多天载人飞行,标志着工程“第一步”任务圆满完成。
2008年9月25日,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领命出征。在进行首次出舱活动前,舱内突然传来“火灾”警报,他们沉着冷静应对,按计划出舱,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
2012年6月16日,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出征太空,一起完成首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在太空中成功命中“十环”。刘洋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位中国女性。
2013年6月11日,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出征太空,王亚平作为首位太空教师,为全国6000多万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太空授课,播下热爱航天的“梦想种子”。
2016年10月17日,第三次执行任务的景海鹏和比自己小一轮的陈冬携手飞天,两名“天马”顺利完成33天中期驻留,开展了大量科学实验,跑完了工程“第二步”的最后一棒。
2021年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进驻天和核心舱,创造了中国人首次进入中国空间站的历史,完成3个月太空驻留后,成为首个经东风着陆场“回家”的航天员乘组。
2021年10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开启长达6个月的在轨工作生活,还首次在太空过春节。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
2022年6月5日,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出征太空,在轨6个月期间先后见证多型航天器来访、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航天员太空会师等历史时刻,被网友誉为“最忙乘组”。
2022年11月29日,航天员费俊龙17年后重返太空,邓清明、张陆在追梦25年和12年后首次飞天,他们在太空见证空间站建成的圆梦时刻,也将开跑载人航天进入新阶段的“第一棒”。
问天阁圆梦园广场巨幅海报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出征仪式现场,“最美奋斗者”称号获得者、“守岛人”王仕花在人群中为航天员壮行。
英雄送英雄,情真意切,让人动容。“天涯守岛人”“飞天追梦人”,他们都把国家利益高高举过头顶,都把人生中最宝贵的几十年无私地献给祖国需要的事业,都牢牢扎根于方寸之地守护着中华民族的强国雄心。
“有国才有家,无论我们飞多远,强大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只要把国家利益始终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够一往无前、战胜困难。”航天员这样对青少年说。
出征!出征!以身许国、为国出征。正如网友说的那样,“他们是真正做到一生只干一件事、把一生都献给国家的人。”
“不带任何隐患上天”,有一种担当叫“质量归零”
航天界有句名言,“没有归过零,不算真正的航天人。”对“归零”,航天人总是既怕又爱。怕,因为归零过程太痛苦;爱,因为这是中国航天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制胜密码”。
20世纪90年代,在经历接连失利之后,航天人痛定思痛总结出了中国航天史上赫赫有名的质量归零“双五条”,即:以“定位准确、机理清晰、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为内容的技术归零标准和以“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为内容的管理归零标准。
载人航天,成败系于毫发,质量重于泰山。因为“载人”,必须“严而更严、慎而更慎、细而更细、实而更实”,把质量当作生命,确保航天员绝对安全。虽然,航天员安全性指标已高达0.997,但即便如此,航天人仍苛刻要求“不带任何隐患上天”,只因为“载人航天、人命关天”。
神舟三号任务前,测试发现飞船一个插头连接点不通导。尽管只是同类插头2000多个接点中的一个,未必会导致任务失败,但指挥部坚定认为,决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带着隐患上天,要求70多个同类产品全部重新设计生产,工期至少3个月。
发射推迟,试验队撤场,在中国航天史上是头一遭。现场技术人员谁都不愿意接受这个残酷现实,有人甚至失声痛哭。当时,工程领导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现在是退一步、进两步。等3个月后我们再昂首阔步地进来,就能体会到这次为什么要撤场了。”
长征五号B火箭是为空间站量身打造的专属火箭,作为新一代运载火箭,新技术比例高达90%,远超新型火箭新技术比例不超30%的国际通行标准。首飞能否成功,关系空间站建造任务能否顺利开局。然而,就在工程全线摩拳擦掌备战之时,2017年7月该火箭基础型号——执行“嫦娥”工程任务的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为举一反三、消除隐患,包括长征五号B在内的多型火箭一起 “归零”。经过两年多深入扎实的“归零”,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复飞成功,长征五号B遥一火箭也拿到“通行证”。
但好事多磨,2020年上半年,接连两个其他型号火箭发射失利,航天质量形势骤然严峻。虽然,这两次都不是长征五号B火箭出了问题,但大家明白“不带任何隐患上天”是载人航天的底线。总指挥部迅速部署,工程全线开展“抓质量、保成功”专项行动,严格对照“双想复查”“技术和管理双归零”“防麻痹、防松懈、防浮躁、防‘三误’”等,深入举一反三、严细排查隐患。经过“三堂会审”、反复论证,总指挥部果断决策,如期发射!
2021年5月,天舟二号发射当晚,在已完成推进剂加注的情况下,突然发现火箭某处气压异常,总指挥部立即组织现场会商,决定推迟1天发射。经过连夜组织排查,相关单位提出多种处置方案,却仍未能准确定位故障问题,总指挥部决策进行彻底“归零”,这意味着不仅火箭要“动手术”,低温推进剂也要卸回,任务至少推迟8天,还会影响神舟十二号任务计划。看似局部“小问题”,实则影响全局。参研参试各单位谁都没有怨言、谁也不推责任。为准确定位故障,火箭试验队员要一批批进舱。舱内低温憋闷,一名试验队员刚出舱便吐了一地。连续48小时作业后,没有人喊苦、没有人叫累。舱外箭体上的水哗哗往下流,把负责守舱的樊宇后背浇了个透。“我们的使命就是让产品万无一失,我们就是要为胜利而战。”樊宇如是说。9天后,问题彻底归零,重新组织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梦天实验舱与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舱箭组合体
“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成功不等于成熟、一次成功不等于次次成功”“下次任务永远不会是上次任务的简单重复”“确保过程结果双圆满”……每句质量格言都蕴含着刻骨铭心的故事,每个字都融入航天人的血脉之中。
“ 为什么三十年来载人航天能取得连战连捷的不败战绩?”“不是没有问题,关键是提前发现问题,并在上天前彻底‘归零’,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关键技术反复验证,对方案严谨设计,对质量从严把关,对管理细致入微……航天人的“归零”原则与经过挫折淬炼的严实作风,高高托举起一次次成功。正是尊重科学、追求极致的精益求精,为每次飞行默默护航。
“我的岗位党放心”,有一种自信叫“正常”“明白”
每次看发射直播,观众都会听到诸如“火箭飞行正常”“雷达跟踪正常”“北京明白”“曙光明白”“东风明白”“文昌明白”“天路明白”之类的现场口令,以及随之而来的掌声。
“正常”“明白”这些看似程序化的调度口令,在工程各大系统都有;但在航天人眼中,每个口令都有着特殊的承载。
担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调度的高健,就因为神舟十三号任务期间干脆利落的“北京明白”而走红网络。
事后记者问:“究竟‘北京明白’明白了什么?”高健回答,“一声‘北京明白’便是告诉航天员,我清楚听到,并明白你的意思,知道下一步如何处理。”事实上,简单的4字口令,需大量知识储备,以及上百次演练,才可能如此自信、独当一面,确保把指挥部命令清楚地传给各任务区,并能稳妥应对突发状况。
“太阳出来了,给你送来了曙光。02加油!”“听到你的声音,我就看到了曙光,看到了希望。”这是航天员刘洋在执行出舱任务时和“曙光”指挥吴昊穿越天地的温暖对话。
作为航天员系统的专属口令,每一句“曙光明白”背后折射出科技人员的辛勤付出和责任担当,也成了让航天员最为放心的声音。针对空间站阶段出舱活动任务复杂、难度大的特点,由航天员系统牵头,各大系统相关岗位支持人员共同配合,形成新的组织指挥工作模式,通过大家的齐心托举,在浩瀚太空中留下了一个个中国人舱外漫步的经典瞬间。
远望号的船员们进行天线结构检查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文昌航天发射场01指挥员廖国瑞出镜率也比较高,发射时要下达“5、4、3、2、1,点火”口令。他把岗位比作交响乐团指挥,要把21个分系统有机整合到一块,确保各方协同动作。“长征五号系列火箭点火程序是最复杂的,操作很多,每个都要按时完成,不然可能会超出发射窗口。”
事非经过不知难。平日里在镜头中呈现的都是他们沉着自信的一面,却很难想象“正常”“明白”背后的辛勤付出。
“远望号”作为海上“测控站”,有着在大洋深处“放风筝”的形象比喻。每次执行任务都要远涉重洋,有的任务海域此前甚至都没有航线。在大洋里和陆地上执行任务大不一样,海上跟踪测量是在海水涌动、船体摆动、天线晃动、目标移动的环境下进行的,要确保“长江跟踪正常”必须得下一番苦功夫。“每次有效测控时间较短,如果关键时候‘掉链子’,‘跟’不上、‘测’不准,那这趟远门就算是白跑了。”远望人半开玩笑地说。
“我的岗位党放心”。在工程全线各岗位都有自己的“绝活”。例如,发射场发控台操作手,也就是常讲的“金手指”,能够分秒不差按下点火按钮;加注操作手蒙住双眼也能熟练开关数十个阀门;火箭吊装手能开着塔吊将筷子插入啤酒瓶。而在很多研制单位,“大国工匠”屡屡在国际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
航天员出舱活动
在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大国工匠”郑兴看来,大型载人航天器的焊接,挑战焊工的最高水平。作为焊工,郑兴和他的团队是给航天员在太空建造“房子”的人,必须保证航天员在轨安全,焊缝中不允许出现任何缺陷。
航天人常把一个数学公式挂在嘴边:“10000-1=0”。他们认为,在“万人一杆枪”的事业里,哪个环节“掉链子”,所有人的努力都将一切归零。很多惨痛的失利,往往都出在接错一根导线、坏了一个电阻、下错一个口令这样的“小问题”上。
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在载人航天这个庞大的系统里,每个人都将万分之一的贡献当作百分之百的责任来干,练成“活图纸”、练就“一招鲜”,每个岗位都“正常”,每项操作都“明白”,整个大国重器才能正常运转、不出问题。
“甘做隐姓埋名人”,有一种境界叫“再走大漠”
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党让去哪就去哪。60多年前,十万大军从朝鲜战场直接开进大漠戈壁,那种豪情壮志至今让人肃然起敬。几十年过去了,时代变了,社会上很多人为改变个人和家庭的命运想方设法从偏远地区挤进大城市,以至于“北上广”一户难求、一学难上;然而,航天事业对人才的需要没有变,仍然急需一大批年轻人到艰苦偏远的地方去,走大漠、钻山沟、下海岛、闯大洋,干吃苦受累的活儿、做隐姓埋名的事。
让人欣慰和敬佩的是,不管时代怎么变、社会怎么变、条件怎么变,都有那么一群人,怀揣着航天报国梦想跨出名校、离开城市、远离喧嚣、告别家人,把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无私献给航天事业。在工程全线也曾有这么一句响亮的口号,“到老一辈战斗过的地方去,提振‘再次走进大漠’的精气神。”
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不求名利、只因热爱,一旦选择、终生无悔。在载人航天工程全线,每个岗位都有这样的英雄,每位英雄都有动人的故事,每则故事都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周湘虎,在参与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建设时,因长期疲劳和强光刺激,左眼失明、右眼视力只有0.04。“眼睛可以失明,但追梦的脚步不能迷失方向。”周湘虎手术后重返工地,和战友们一起搭建起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两型运载火箭的发射塔,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航天人的担当。
在火箭系统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过程中,主任设计师刘站国几乎将生命献给他钟爱的事业。其间,他曾三次住进ICU病房,两次收到病危通知书,病榻上,他满脑子装的都是发动机研制技术细节和试验参数,病情有了好转又继续投身研制一线,让发动机托举新一代运载火箭成功飞天是他心中最大的愿望。
远望船队有个奇特现象,远望宝宝通常“扎堆”出生,经常“撞生日”。因为,随着航天事业快速发展,远望人一年365天一半以上都在大洋上,于是出海间隙就成了孕育后代的难得“窗口”。“十年修得同船渡、儿女相约同日生。”远望人的大爱温暖海天。
在研制人员心中,对火箭、飞船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而对家人则亏欠很多。长征七号遥三火箭发射前夕,火箭试验队员刘玺收到一封家书:“见字如面。转眼你已经离家一个多月了,家中一切都好,就是辰辰常常念叨:爸爸去哪儿了……”读到一半,潸然泪目,他说:“万无一失、圆满成功,是我们对这枚火箭的爱、对祖国的爱的表白,这也是我们给予家人最好的爱!”
作为神舟飞船总装班组的班组长,张舸在神舟十二号发射任务中身先士卒,在爱人怀孕数月的状况下,主动请缨来到发射场。飞船发射前夕,他的爱人即将临产,试验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安排他回去陪产。而他回答:“家里有人照顾,飞船任务更需要我。”因为职责所在,他只能把个人家庭放在后面。
神舟四号任务前,中科院细胞电融合实验项目负责人刘承宪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他对院领导说:“把郑慧琼请回来接我的班吧。”此时,郑慧琼正在美国做博士后。
“她虽不是我学生,但出国前,我俩有约定,学成一定回来参加战斗,我相信她会信守承诺。”两个月后,郑慧琼果真带着刘承宪的信回来了。这时,她6年的博士后学习才刚满3年,面对突然中断学业的决定,她对一再挽留的导师这样说,“风光永远在故乡,在美国再风光,我也是属于祖国的。现在祖国需要我、召唤我,我没有理由不回去。”如今二十年过去了,她依然深耕于空间应用研究领域,并依托空间站平台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
多年前,记者曾在发射场采访了一个烧了几十年锅炉的操作手。他曾获得部委级科技进步奖,是单位的“小明星”。其实,他的锅炉和别人的没什么不一样,只因为他爱琢磨,总结出一套节省煤炭的妙招,每年能给单位节省大笔经费,由此创造出“锅炉房里拿大奖”的传奇故事。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这首三十年前创作的歌曲,至今仍然是航天人的生动写照。
因为传承,所以不朽。
“一切为了成功”,有一种褒奖叫“感觉良好”
要问在2021年中国航天哪个词最火?毫无疑问非“感觉良好”莫属,曾多次登上网络热搜,网友还创作出“感觉良好体”。因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每次完成任务后,都会用“感觉良好”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其实,“感觉良好”并非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的首创。在中国航天员这个英雄群体,“感觉良好”早已成为一种传承。
2003年,杨利伟返回地球后首次讲到,“我感觉非常良好,我们的飞船非常正常。”2005年,费俊龙在飞船发射后,也曾在与地面工作人员通话时讲过“我感觉良好!”2008年,翟志刚首次出舱后那句“我已出舱,感觉良好”,如今已成永远的经典。后来,很多航天员也都引用过这句“台词”。
那么,“感觉良好”到底是个啥“感觉”,又为什么会“良好”呢?对此,航天员翟志刚曾作过解答:“我们说这句话时的心情,可以用毛主席的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一种经历重大考验和战胜重重挑战后,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同时又强调,“我们最需要感谢的是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对我们的辛勤付出和全天候保障,让我们在执行任务中能够始终保持‘感觉良好’。”
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科研人员曾坦言,“每次听到航天员讲‘感觉良好’,心里都特满足、很开心,既为航天员顺利完成任务而高兴,也为我们的工作而自豪。”
干载人航天,大家有一个共识,“必须围绕‘人’来做工作、必须把成功摆在第一位。”“航天员把一切包括生命安全都托付给了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尽最大努力去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让他们工作生活更舒适一些呢?”
“航天员在我心中,航天员安全在我手中。”为让航天员“感觉良好”,大家时刻把“载人航天、人命关天”镌刻在心中。在世界航天史上,飞船返回着陆是航天员罹难最多的阶段,截至目前一共有11人在返程途中牺牲,占遇难者总人数的一半多。当年,我国选择着陆场时,最初中央批准的地点位于河南省中部,王永志带队现场勘察时发现这里村庄多、树林密,认为不是理想的着陆场,应另选新址。有人提醒,“中央已批,现在放‘马后炮’,中央会怎么想?”他坚定地说:“一两次可能不会出问题,但是方案有隐患,迟早要出事。如造成人命关天的后果,又怎么向中央交代?”经反复论证和重新勘察,主着陆场最终“落户”内蒙古大草原。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二号E基础上,按照发射载人飞船的要求研制而成的,其可靠性指标从0.91提升至0.97,完成了从普通运载火箭到载人运载火箭的跨越。但航天人并不满足,30年间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和设计改进,将火箭可靠性由原来的0.97提升至0.98。这不起眼的1%,背后是科研人员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是经过成千上万次的设计分析与测试验证、数以万计的技术数据支撑才达成的。
为让航天员“感觉良好”,大家宁愿把困难甚至危险留给自己。航天员选拔训练许多项目危险性很高,为保证航天员安全,黄伟芬和教练员们定了一条原则,凡是复杂危险的项目,教练员先行试训。离心机、转椅、秋千训练等,凡是挑战生理极限的训练和操作,教练员们都要第一个“吃螃蟹”,高空跳伞、海上救生、舱外服低压舱试穿这样颇具危险性的项目,也要亲身实践。
航天员在轨锻炼
为让航天员“感觉良好”,大家会主动换位思考。真实的飞天之旅并不全像“诗和远方”那样浪漫,航天员执行任务时要挑战生理极限、随时应对风险、长期身处密闭狭小环境,还有很多生活不便需要克服,等等。因而,在研制设计过程中,大家都尽量做到换位思考,努力去改善体验感,让空间站更宜居舒适。
“当年,为了节省电能,神舟六号航天员在天上吃的是冷饭冷菜。每每想起此事,心里都感到自责。”为了给航天员提供可以长时间工作的舒适环境,必须在供电模式上实现重大突破。面对国内无研制基础、国外又严格封锁的现实,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联合国内50多家单位,开展了100多项技术攻关,终于研制出了比肩国外的玻璃纤维网、离子交换膜、固体润滑剂、高压继电器等近百项新材料、新器件、新技术。2011年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低轨高压电源系统核心技术的国家,航天员在天上也实现了“用电自由”。
经过长期的并肩战斗,航天员与科研人员之间的关系,已超越了一般的同事关系,升华为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深依赖和信任。
“身体虽失重,心底不失重。”这种感觉自然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