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云区入河排口分类分级管控的总体研究

2023-04-29刘桂中王灏李桐楠郭楠凌文翠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管控

刘桂中 王灏 李桐楠 郭楠 凌文翠

摘要:为了持续提升密云区水生态环境质量,文章聚焦密云区入河排口,从分级分类、排查、监测、溯源、整治、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入河排口闭环管理体系。根据排放水质是否达到受纳水体水功能标准,将入河排口分为入河排水口和入河排污口两类。以入河排口排查、监测厦溯源结果为-据,制定入河排污口整治要求。从入河排口长效管控角度,提出入河排口编码、设置标志牌、规模排口自动监测、信息化管理平台厦动态更新机制等措施。密云区入河排口闭环管理体系的提出,对环境管理部门建立入河排口管理体系和提升水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入河排口;密云区;分类分级;管控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志码:A

前言

河流水环境“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关键在排口”。人河排口是污染物从产生源头流人地表水体的主要途径,是陆域污染源进入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的重要通道,是加强地表水环境管理的关键环节。关于人河排口管理,国内外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实践。美国的人河排污口主要通过国家污染物排放削减制度(National Pollutant Discharge Elimination System,NPDES)来实现,如马萨诸塞州通过成立顾问小组、许可证发放、优化排污口设计、持续监测以及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实现人河排污口的管控。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人河人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办函[2022]17号)》,明确要求各地方省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方案,实行差别化管理。对于国内人河排污口的管控,地方管理部门与学者们从法律层面、管理层面等提出了很多建议。曾维华等研究提出了基于“水陆统筹”的人河排污口监管体制。唐俊逸等针对广东深入海排污口,从规范化设置、备案和分类推荐污染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措施。董淳淳以九江市长江某区段为例,提出了优化科学布局、强化审查批准、实施分类管理、开展联防联控、强化执法监测、实行数据共享、加强宣传引导、完善公众参与、强化跟踪问效、提升能力建设等入河排污口管理对策和建议。

密云区是北京市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区内密云水库不仅是北京市最主要的地表水饮用水源地,也是南水北调进京水的调蓄区,密云水库水质状况对首都饮水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结合密云区实际,研究制定人河排口分类分级管控措施,对于密云区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密云区入河排口分类分级管控工作思路

1.1密云区概况

密云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属燕山山地与华北平原交接地。区域面积2 229.5平方公里,共有大小河流63条(段),主要河流包括潮白河、潮河、白河、白马关河、安达木河、清水河等。

1.2入河排口分类分级管控工作思路

入河排口的排赦水质直接决定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北京市地方排放标准要求较高,部分人河排口排放水质限值达到受纳水体功能标准。因此需要对人河排口进行分别界定,将入河排口分为两类,分别是入河排水口和入河排污口。入河排水口是指城市雨洪口以及排放水质达到水体功能标准的排口。入河排污口是指排放水质未达到水体功能标准的各类排口。

密云区人河排口管控主要包括“查、测、溯、治、管”五个步骤。“查”即排查,是指对人河排口的总体数量、空间分布、排水情况、排口类型等开展排查,建立河流(湖泊、水库)入河排口台帐,为构建“环境水体-人河排口-污染源”空间对应关系、开展清理整治和规范化建设、实施分类分级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测”即监测,是指对人河排口进行水量监测和水质检测,掌握污染物人河量及其对河道水质的影响,识别重点区域和关键排口。“溯”即溯源,是指查明各人河排口的排水来源,建立“环境水体一人河排口一污染源”水质变化响应关系,明确人河排口责任主体。“治”即整治,是指对现状问题排污口开展清理整治和规范化建设,优化河岸沿线的排污口设置,便于日常监管。“管”即管理,是指根据排口性质、规模等特征实行分类分级管控,建立人河排口分类分级长效管理机制。

人河排口“查、测、溯、治、管”具体工作流程见图1。

1.3入河排口分类分级方式

1.3.1分类方式

根据密云区的排口类型特征,将人河排口分为企事业单位排口、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口、城市雨洪排口、农田退水排口以及其他排口五大类。

(1)企事业单位排口:指除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外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营主体直接排人环境水体的废水排口和雨水排口。

(2)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口:指城市污水处理厂(指密云城区污水处理厂)、乡镇污水处理厂、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居民小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指密云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等排人环境水体的排口。

(3)城市雨洪排口:指城市雨水排口、合流制管网溢流口。

(4)农田退水排口:指由农田向环境水体排放农业灌溉退水的口门。

(5)其他排口:指兼具两种或两种以上特征的人河排口(混合排口)、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水产养殖场排污口等。其中,生活污水直排口分为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口和农村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口。

1.3.2分级方式

对于企事业单位废水排口和其他排口,年排放量3万吨及以上的为规模排口,其余为规模以下排口。对于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口,年排放量5万吨及以上的为规模排口,其余为规模以下排口。

企事业单位雨水排口、城市雨洪排口、农田退水口不分规模排口和规模以下排口。

2入河排口排查、监测及溯源措施

2.1入河排口排查方法

收集整理往年人河排口调查成果、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人河排口监测成果、相关部门已有人河排口成果等数据资料,按照“有口必查”的原则,在原有工作基础上,主要采用人工现场勘察的方式进行排查。在人工排查难以实现的情况下,辅以利用无人机航拍、无人船监测以及水下机器人探测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全面摸清人河排口数量以及分布状况。

排查内容一般包含人河排口名称、乡镇街道、社区(村)、经度、纬度、排入水体名称、左右岸、排口类型、排口尺寸、是否排水、排口现场照片(远景、近景)。

2.1.1人工排查

对人可以到达的区域,优先采用人工排查法。根据乡镇街道行政区划图以及全区水系图,沿河流沟渠、湖库岸边进行现场踏勘,采用手持GPS定位仪并在WGS-84坐标系下测定人河排口的经纬度,或采用“奥维互动地图”、“两步路(户外助手)”等手机APP测定人河排口的经纬度。

2.1.2无人机航拍技术

适用于人难以全面沿河排查的河道排查。坚持人到现场的原则,对于无人机航拍、解译发现的疑似排口,需要人工现场逐一核实予以确认。

2.1.3无人船监测技术

对人无法到达且认为存在疑似排口的河段,可采用无人船进行排查。依据排查范围和疑似排口位置,开展航测作业。获取数据后,及时查看水质监测数据及侧扫声呐图像,如出现数据及图像变化较大情况,及时记录发生变化所在位置,并开展进一步排查工作。

2.1.4水下机器人排查技术

对局部河段水质明显差于周边、认为可能存在疑似暗管排放的河段,可采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排查。

依据排查范围和疑似排口位置,规划水下机器人排查路线,开展排查作业。

2.2入河排口监测方法

排查期按照“边查边测”的原则,制定人河排口监测计划,了解和掌握排口的排放状况。监管期按照规模以上及规模以下排口进行分类监测,通过物联网自动连续监测,获得人河排口的水质、水量高时空分辨率数据。监管期的水质、水量监测和数据收集管理,对实现人河排口的长效监管有重要作用。对规模以上及其余排口进行分类监测,规模以上排口建设水质水量在线监测装置,其余排口则进行监督性监测。

水质监测方法包括快检试剂包现场监测和人工取样实验室监测。对于现场排查发现有水排放的人河排口,采用快检试剂包进行现场监测,其中监测未超标的.可不做进一步处理;对于监测超标的,进行人工取样并进行实验室分析。

水量监测主要采用浮标法、容积法、流速仪法等。明渠排口,采用浮标法进行水量监测。有明显跌落水流的排口,采用容积法进行测定。人河排口为规则断面的,采用流速仪法测定水量。对于被河水淹没的排口,向上游追溯,找到与之相连的管井或排污明渠。

2.3入河排口溯源方法

按照“有水必溯”的原则,查清人河排口的来水情况,厘清排水责任。对于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口、城市雨洪排口等汇水范围明确的排水口,可不必重复溯源。对于生活污水排口、农田退水排口等排水区域不清的情况,需重点溯源。

2.3.1人工判断法溯源

对于排口上游排污单位污水厂界排放口位置明确、排水管网清晰且汇水范围明确的,优先采用人工判断法进行溯源。根据排污单位污水厂界排放口位置、排水管网分布状况,通过现场走访、排水管网节点识别等方法,人工判断上游污染来源。

2.3.2物理示踪物溯源

对于排口上游可疑排污单位污水厂界排放口位置明确且汇水范围明确的,在人工判断法排查不出上游污染源的情况下,可采用物理示踪物进行溯源。

2.3.3示踪剂溯源

对于排口上游可疑排污单位污水厂界排放口位置明确,但在人工判断法、物理示踪物法排查不出上游污染源的情况下,可采用示踪剂溯源。在上游可能排人河流排口的排污单位厂界排口投放NaCl等示踪剂,在下游河流排口用便携电导率检测仪检测电导率变化,确定污染源与排口之间的对应关系。有条件的,也可以采用同位素作为示踪剂进行污染溯源。

2.3.4管道机器人溯源

适用于可能存在管网破损或错接、乱接情况的污染溯源。对于可能存在破损、错接或乱接情况的管网,可使用CCTV检测机器人、QV视频监测仪、声呐检测仪等方案进行摸排溯源工作。

2.3.5指纹图谱溯源

适用于具有有效识别水质异常并快速诊断污染来源需求的人河排口溯源工作。对不同行业污水进行采集,利用指纹图谱法进行样品监测,通过机器算法进行实时监测的原始信号与行业指纹图谱库相似度对比,相似度大干75%的行业可推荐为疑似排污行业,相似度越高,污染行业识别准确率越高。

3入河排口整治及长效管理工作要求

3.1入河排污口整治措施

在排查、监测、溯源的基础上,按照“一口一策”的原则,分轻重缓急、分类型、分步骤开展人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包括拆除关闭和清理整治两种措施。对人河排污口整治实行销号制度。

3.1.1拆除关闭

对于存在以下情况的人河排污口需要拆除关闭:(1)逃避监管私设暗管的;(2)2002年10月1日后建成,未经水务部门设置同意且其建设项目环评未经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的;(3)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北京市相关部门规定的。

拆除关闭应遵循与周边环境协调的原则,对于硬化河道两侧的人河排污口,拆除后用混凝土、石料等材料进行封堵和恢复原状。对于自然岸线河道两侧的人河排污口,拆除后用泥土、草料等生态材料进行封堵和恢复原状。

3.1.2清理整治

对于存在以下情况的人河排污口需进行清理整治:污水直排口;人河排污口排污管线上违规搭接其他排污口的;雨污合流口;人河排污口设置不便于测量、采样、监测的;以面源排放为主的未达标水体两侧排污口,以及由于客观因素限制无法追踪到上游污染源的排污口。

(1)城镇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存在污水直排口的,原则上采用截污纳管措施,就近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实现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对于城镇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外的污水直排口,工业企业污水抽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并达标排放或者搬迁至工业园区;机关单位、城镇生活、餐饮、村庄等污水抽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并达标排放;畜禽养殖做好污水资源化工作,禁止污水外排;水产养殖做好污水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2)人河排污口排污管线上违规搭接其他排污口的,责令违规搭接排污口的排污单位停止排污行为,并取缔封堵违规搭接的排污口。确需通过该人河排污口排放的,必须征得人河排污口责任主体同意。以上情况要同时报区级以上生态环境局备案。

(3)未按规定实现雨污分流的,其责任主体负责实施雨污分流改造。

(4)人河排污口设置不便于采集样品、计量监测及监督检查或采用暗管排放但没有留出观测窗口的,应对人河排污口进行改造,以便于采集样品、计量监测及监督检查。对于形状不规则的排污口,根据实际需要改造成方形、圆形、梯形等规则排口。对于在红线淹没线之下的排污口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造,使其处于红线淹没线之上。确实难以改造的,须在上游污水管预留观察窗口,方便进行采集样品和水量监测。对于无法水量监测的排污口,根据实际需要对人河排污口进行改造,以便于计量监测。

(5)对于以面源排放为主的未达标水体两侧排污口,以及由于客观因素限制无法追踪到上游污染源的排污口,根据实际需求,因地制宜采用人工湿地等生态治理方式对排污口污水进行治理,削减人河污染物量。

3.2入河排口长效管控措施

对新建、改建和扩建人河排口,依法依规审批设置,实现源头管控。对保留人河排口,根据排口性质、规模等实行分类分级管控,实现长效监管。

3.2.1设置审批

城市雨洪排口、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口的设置审批由水务部门负责。企事业单位排口、农田退水排口和其他排口的设置审批由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河排污口施行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同级审批。

3.2.2入河排口长效监管

(1)对保留的人河排口进行编码,并设置标志牌。人河排口编码由行政区代码(细化到乡镇街道)加序号、排口类型、所在水体、对应考核断面四个字段编码组成。标志牌设在人河排口或采样点附近且明显的位置,内容清晰、统一、协调、美观,并且能长久保留。标志牌牌面主要向管理人员及公众展示人河排口基本信息及管理信息,包括人河排口二维码(二维码关联排口编码、经此排口排人环境水体的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编码、排入水体名称、排口经纬度、水体水质目标等信息)、排入水体名称、人河排口责任主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监督电话、排口溯源关系图。

(2)对规模排口进行连续监测,包括水质、水量连续自动监测。根据人河排口的溯源和监测精度需求,选择多光谱、全光谱及化学法自动监测设备开展水质监测。对于形状不规则、水流条件复杂的人河排口流量实时监测,采用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对于形状为管道且封闭的人河排口流量监测,采用电磁流量计。对于形状为明渠/沟的人河排口流量监测,采用堰槽式流量计。

(3)针对合流制管网溢流口,使用视频摄像头进行监控。通过视频监控,了解该点位是否存在溢流现象。当点位发生溢流现象时,通过视频回溯该点位一段时间内的监控内容,查看当时情况。

(4)为便于人河排口长效管控及动态更新,建设人河排口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功能主要包括人河排口一体化监控、报警溯源、水量水质预测、现场巡查监管等功能。

(5)密云区建立人河排口“查、测、溯、治、管”的闭环管理和台帐动态更新工作机制,包括日常巡查计划、规模排口实时监测和规模以下排口监督性监测、新增排口溯源、清理整治监督、信息共享等措施。

4结语

根据密云区的排口类型特征,文章将人河排口分为企事业单位排口、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口、城市雨洪排口、农田退水排口以及其他排口五大类。以密云区为例,提出了人河排口“查、测、溯、治、管”分类分级闭环管理体系。从人河排口管理现状出发,分别提出了人河排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管理的具体工作要求,特别是从长效管控角度,提出了人河排口编码、设置标志牌、规模排口自动监测、信息化管理平台及动态更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人河排口“查、测、溯、治、管”分类分级闭环管理体系的提出,对指导各地区开展人河排口长效管控和设置审批工作,提升水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济青高速精准管控通行码系统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管控老年高血压要多管齐下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结果控制向过程管控的转变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