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安即是归处

2023-04-29季羡林

关键词:心安季羡林人生

内容导读

此心安处是吾乡

喜欢苏东坡,尤其喜欢他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在东坡之前,白居易也曾写下“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洒脱旷达;在东坡之后,季羡林用质朴的文字告诉世人——心安,即是生命的归处。三位大家都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生命的跌宕起伏,然而他们却都不争不辩,不怨不艾,满怀天真,专注纯粹,执着自己的执着,安于当下。

散文集《心安即是归处》收录了季羡林先生从1933年到2006年期间所写的具有代表性的60余篇散文,比如《隔膜》《毁誉》《不完满才是人生》等等,字字珠玑,篇篇经典,编辑将这60余篇文章按照不同的主题分为八辑,从谈人生的意义到谈读书、处世、行走、当下、孤独、生死等,所谈的都是跟大家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展现季老百年的生命智慧,以及他与世界的相处之道,给予内心焦灼者以安定的抚慰。

季老开篇便谈人生,紧接着再谈,然后三论,而后漫谈,洋洋洒洒几千字阐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责任感,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他用浅白的文字、谦逊的语气告诉我们一个弘大而又朴素的道理,我突然有些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为人的责任以及自我成长提升的必要。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是季老在获得“2006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时的颁奖词。“一介布衣,一个普通的中国知识分子,一个平凡的人”是他对自己的定位,所以才会留下三辞桂冠的佳话。季老曾说过:我非常平凡,没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我有什么优点的话,我只讲勤奋。何其质朴,何其纯粹。

《辞“国学大师”》《辞“学界(术)泰斗”》《辞“国宝”》这三篇文章也收录在本书的“我的人生信条:真实”一辑中。读着文章,想到他在病房接受央视记者给他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杯时的那几句“受之有愧”,真是感慨万千。

尼采曾说:“谁终将点燃闪电,必将长久如云飘泊。”从我们呱呱坠地之时,我们便开始了一步步远离故乡的飘泊之旅,而这飘泊之旅的尽头不是弥望的云海,而是内心的归处,是灵魂的巢穴。与其在离开的路上频频回首,哀叹那“薄暮末蝉三两声,回首故乡千万里”的孤寂,不若怀着“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的壮志去寻找心灵的故乡。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愿我们能跟着先生了悟人间万象的本真,拥有应对世事的智慧,万事安然于心,从容而行。

精彩展示1

像许多老年人一样,他脑袋里煞车的部件似乎老化失灵。一说话,往往像开汽车一样,煞不住车,说个不停,没完没了。会议是有时间限制的,听众的忍耐也决非无限。然而他一开口讲话,稿子之事早已忘入九霄云外。看样子是打算从盘古开天辟地讲。照这样下去,讲上几千年,也讲不到今天的会。到了听众都变成了化石的时候,他也许才讲到春秋战国!我心里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忽然想到:按既定方针办。我请他的夫人上台,从他的口袋掏出了讲稿,耳语了几句。他恍然大悟,点头称是,把讲稿念完,回到原来的座位。于是一场惊险才化险为夷,皆大欢喜。

我必须给赋予我们人类“忘”的本能的造化小儿大唱赞歌。试问,世界上哪一个圣人、贤人,哲人、诗人,阔人、猛人,这人、那人,能有这样的本领呢?

【写作借鉴】

第一段文字运用比喻的修辞,将听众比作化石,将老友的讲话比作中国历史,语言生动形象。此外还运用夸张的修辞,将老友讲话没完没了无限夸大,风趣地将老友忘事糊涂的形象呈现出来。第二段文字用富含调侃和戏谑意味的笔调称造物主为“小儿”,幽默生动地体现了作者洞察世事、领悟事理之后的欣喜与放达。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发展等级中明确地提出了“有文采”的要求。“文采”的本义是“华丽的色彩”,是专指语言而言的。其实,讲究文采是我国文学的优良传统。孔子认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是使文章语言富有文采的一个重要方法。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能勾勒出事物的立体特征,状难言之物如在眼前,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这样就把事物写活了。根据表达的需要,合理地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更能增强语言的文学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精彩展示2

在我心情最沉重的时候,有一些通达世事的好心人告诉我,猫们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寿终。到了此时此刻,它们决不呆在主人家里,让主人看到死猫,感到心烦,或感到悲伤。它们总是逃了出去,到一个最僻静、最难找的角落里,地沟里,山洞里,树丛里,等候最后时刻的到来。因此,养猫的人大都在家里看不见死猫的尸体。我听了以后,憬然若有所悟。现在看来,倒是猫们临终时的所作所为,即使仅仅是出于本能吧,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人们难道就不应该向猫们学习这一点经验吗?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规律,谁都逃不过。中国历史上的赫赫有名的人物,秦皇、汉武,还有唐宗,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想求得长生不老。到头来仍然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只落得黄土一抔,“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我辈平民百姓又何必煞费苦心呢?

【写作借鉴】

季老先生的语言简朴却意蕴深远,情感厚朴,善于长短句结合,使文章具有参差之美,从不刻意追求语句工整、辞藻华丽,因而能达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语言的最高境界。采用写实方法,以“身边琐事”来抒发自身真实感受。融抒情于叙事之中,情感朴实而厚重,注重抒情与描写的结合,通过描绘事物的特点来抒发情感,通过议论来升华情感,在对事物的看法中,表达对生死观的思考,抒发对猫的特殊情感。感情真挚是近年来高考特别提出的,是高考作文的重要要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若想打动人、感染人,就要挖掘内心深处的想法,抒发内心深处的真情。“感情真挚”就是要求考生在作文中能够表达真情实感,使情感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以我手写我心,写我见,写我闻,写我想,写我感,用自己的心灵之火去点燃别人的心灵之火。

阅读探究

人生,需要真实

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的人生信条是:真实。他说,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该真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个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季老先生《心安即是归处》这本书里,回顾了他一生的风雨经历,他用自己将近百年的生命智慧告诉我们生命的真谛:人生,需要真实。那么,何为“真实的人生”?

【指点迷津】

季羡林先生说他之前的一些文章,他都毫不加以删改,统统保留下来。不管现在看起来是多么幼稚,都不加以掩饰,目的仍然是存真。

或许,我们普通人也会有这样的时刻,回顾过往,想起年少时幼稚的经历,觉得可气又可笑。偶尔也会有删掉自己文章或日记的冲动,也会想掩饰自己曾经愧对的过往和不敢面对的经历。万事万物,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历史遗留的问题和风流人物,尚且在我们现代人眼里还争论不休,种种错综复杂,各种背景,留待评价,更何况我等凡人的烦恼。

生活的本质就是如此,活好当下,真实地去感受生活,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拥有一种真实的人生。

(供稿 山西 翟 明)

猜你喜欢

心安季羡林人生
此心安处是吾乡
你在,就心安
我的书斋
听雨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咪咪(节选)
此心安处是吾乡
一顿饭一处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