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历史三大“另类”试题的解法

2023-04-29李宏

《学习方法报》历史八年级 2023年24期
关键词:另类观点历史

李宏

经过一年多初中阶段的学习和解题技巧感悟,我们已经能熟练解答一些难度较低的常规题型。但是,一旦面对难度较大的数据类选择题、“启示类”主观题、论述题三大“另类”试题,你们是否常常束手无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起来揭开它们的奥秘吧。

数据类选择题

【题型特点】

数据类选择题仍然属于材料解析类选择题的一种,要求我们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主要考查历史学科的基本方法“论从史出”。

【解题思路与技巧】

数据类选择题重点不在每个具体数据是多少,而是要把握好数据的变化、趋势、特点等。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基本思路如下:

(1)找准主题和时空。即材料给出的数据是什么时间、空间的什么数据,把握准了主题和时空,有利于排除一些与主题、时空无关或不符的选项。

(2)概括数据变化、趋势、特点等情况。重点不在每个具体数据是多少,而是要从给出的数据中概括变化、趋势(多少、升降、曲折发展等)、特点(分布不平衡、集中于哪个区域、优先发展哪个行业等)。

(3)转换问题。为什么要转换问题?因为大多数数据类的选择题都是没有很明确的问题,一般问法都是:据表可知、对此数据分析正确的是、表中的数据反映了、据此推知、由此可知等等。这类问法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问题指向,所以要对题目重新进行问题转换。从概括的数据变化、趋势、特点等情况出发,转换成“表中的主题数据变化情况(具体)原因是什么?反映了什么?等”。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影响。结合具体的知识点、历史阶段特征、课本主干知识、重要时空观念等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典例1】下面是 《新青年》在部分省份和城市销售状况统计表,从史料实证角度解读表中的现象,最合理的是()

A. 南方社会比北方更加保守

B. 爱国浪潮激发民众关注时事

C. 北京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D. 《新青年》主流价值观发生转变

【点拨】(1)找准主题和时空。《新青年》销售状况,材料只有销售状况统计数据,没有《新青年》杂志的内容,故D项中“主流价值观发生转变”这个结论错误。此处是第一步把握主题的好处,可以排除一些与主题无关的选项。从时空观念角度来看数据,材料提供的三个省份均属于南方,没有北方的数据,故不能得出结论“南方社会比北方更加保守”,A项错误。另外材料中没有提到北京,故也不能得出结论“北京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这部分的核心考查能力是“论从史出”。

(2)概括数据变化、趋势、特点等情况。表中数据显示的一个特点是:《新青年》在湖南全省、四川成都、浙江杭州销量的大增集中在1919年下半年。

(3)转换问题。《新青年》在1919年下半年销售突然大增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影响。结合所学知识“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可知,在五四爱国运动后,民众对时事的关注度提高,带动了《新青年》销量大增,故B项正确。

“启示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

“启示类”主观题要求我们对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从中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等。因此,在考试中,它一般出现在主观题的最后。

【解题思路与技巧】

(1)“读”:一是读懂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确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方面的历史现象或问题;二是读懂设问的指向和规定,明确要求回答哪方面的启示。

(2)“找”:一是找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二是找出材料中对此类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基本知识。

(3)“提”:就是根据前面所找出的历史现象或问题,提出今后应该怎样做,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避免什么。

(4)“用”:巧妙运用语言模板。①战争型启示:回答多从应该怎么办和努力方向组织答案,常用“和平来之不易;人民是胜利之本;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联合;居安思危,防止悲剧重演”等。如鸦片战争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近代屈辱史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教训),只有国富民强,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才不会重蹈覆辙。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怎么办)等。②革命斗争型的启示:应从失败原因(反向性)或成功原因(正向),历史结论等方面归纳。如辛亥革命的历史启示:必须要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反封建必须与反帝结合,必须有一个坚强、正确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反向归纳);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历史结论)。③统一型启示:应从历史发展趋势、后代影响等方面作答。常用“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趋势);只要达到统一的目的,既可采取和平方式,也可采取武力方式”等。④改革型启示:应从社会发展趋势、原因、作用、曲折性等方面归纳。常用“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社会发展趋势);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作用);改革要有远见卓识,坚持到底,善于用人,措施要符合客观实际,行之有效(成败原因);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曲折性) ”等。⑤科技型启示:科技型启示从条件、观念、政策等方面归纳。常用“要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增加科研投入(观念、政策);要改革教育制度,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条件),全民族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观念);要善于引进和吸取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发展本国经济(政策)”等。⑥人才型启示:人才型启示从人才的作用、选择、使用等方面归纳。常用“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作用);完善考核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要选出德才兼备、敢于直言的人才(选择);任人唯贤、尊重知识、善用人才,则促进社会发展;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国家利益;要不断加强对干部的监督、考核和使用”等。⑦经济型启示:经济型启示从经济发展要素、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客观规律等方面归纳。常用“发展经济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制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上层建筑)”等。

(5)“定”:确定作答内容,注意语言表达。对相关历史问题、题目材料及前面几问的答案进行系统分析,分为“好”“坏”两个方面。“好”即是经验,“坏”就是教训。对上一步所归纳的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对内容相近或属于同一理论体系的因素整理合并,并上升到理性高度。经验教训或启示,是用于指导现实活动的,表达时应用正面语言,即把“坏”的正过来说。“启示类”主观题答题时最多答三个要点,一般答两要点即可,不要贪多误时,答非所问。

【典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北侧举行军事演习。11时左右,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蛮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炮击卢沟桥,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材料二 如图。

(2)材料二中日本的新闻报纸报道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我国从2014年开始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公祭日,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这一举措的现实意义。

【点拨】

(1)“读”。中心:日本侵华战争;指向:日军暴行。

(2)“找”。 原因:我国弱,内战;基本知识:日本侵华史实。

(3)“提”。应该:铭记……;方向:振兴……;不做:反对……;避免:防范……。

(4)“用”和“定”:运用战争型启示语言模板,整理得出答案“警醒铭记历史,牢记耻辱,防范日本军国主义复苏;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为振兴中华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答案:(1)七七事变。1937年。

(2)南京大屠杀。

(3)可以时刻警醒我们铭记历史,牢记耻辱;警惕和防范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苏;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为振兴中华作出自己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

论述题

【题型特点】

近年来,论述题在考试中频繁出现,其实质就是用论述的形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论述题综合考查我们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取观点)能力、基础知识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

【解题思路与技巧】

1. 提观点:陈述观点,即提炼出材料的观点并将其明白写出来。

(1)观点要求:观点必须是完整的结论性的肯定陈述句。如写成“辛亥革命的意义”则不符合要求。

(2)观点来源:材料中的关键句( 一句(抄)或半句(改);重要历史事件的性质、影响、作用、意义等以及得出的启示或结论(根据材料判断出大事件或者哪一类型的事件:如改革类、抗争类、思想解放类、杰出人物类)。

(3)具体操作技巧

①第一类:材料中无完整的能概括大意的句子(判断材料是讲一件事还是一个人)。

a. 找:从材料中找出材料关键句、关键词,概括材料大意。b. 划:划出关键句和关键词。c. 列事件:根据关键字词,列出材料中涉及的历史事件。d. 变:变成重要历史事件与材料符合的性质、影响、启示或结论(观点模板:XX事件促进了社会进步)。e. 写:确定完整通顺,然后写下来。

②第二类:材料中没有完整的能概括大意的句子(几段材料体现的是同一类事件)。

a. 归纳材料:归纳每段材料的大事。b. 分类:找到每则材料的共同点,归类。c. 变观点:找到同一类别的观点写下来。

2. 巧论述:论证观点。

史论结合论证观点,论证过程应有“历史味”,用学科语言。采取“概述历史事实(材料+所学知识)+历史意义(跟“前面提出的观点挂钩”)办法作答。

模板一:一个事件

论述1  事件背景+事件内容+事件影响

论述2  抄写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归纳影响

模板二:一类事件

论述1  材料中的事件背景+材料中的事件内容+材料中的事件影响

论述2  列举同类的事件+影响,进行论述

3. 妙升华:小结升华。

采用“综上所述+重申观点+升华”的格式。变换叙述方式重申观点,联系现实,实现提升。升华一般是观点中所述这类事情的启示,指导我们应该怎么做,也可以理解为“道理+行动”。

【典例3】1879年,为加强海防。李鸿章于大沽、北塘海口炮台试射电报以达天津,效果良好。他再次上奏:“旱线”(即陆线)从天津到上海所需不过“十数万两”,可先从淮军军饷项内拨款开办,等到办成后仿照轮船招商局的办法招募商股,分年缴还本银;经营方式自然是“官督商办”;由于中国目前没有这方面人才,不得不雇佣外国专家,但他明确提出要设立电报学堂,培养中国学生“自行经理”。1880年10月,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同时设立电报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电讯事业的开始。

——摘编自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1)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点拨】

(1)提观点。材料中没有可抄的观点,根据圈记的关键词句“1879年,为加强海防;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判断是洋务运动这个事件,然后套观点模板。

观点: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促进了社会进步。(观点模板“XX事件促进了社会进步”)

(2)巧论述。

论述:①面对内忧外患(事件背景),19世纪60年代清朝李鸿章等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事件内容,历史事实部分)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事件影响,历史意义部分)

②1880年10月,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同时设立电报学堂(历史事实部分,材料中提取的),推动中国近代电讯事业的发展,深刻影响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历史意义部分)

(3)妙升华。

结论:综上所述,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中国在军事工业、民用企业等方面开始走上近代化道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重申观点)我们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升华)

参考答案:

观点: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促进了社会进步

论述:面对内忧外患,19世纪60年代清朝李鸿章等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1880年10月,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同时设立电报学堂,推动中国近代电讯事业的发展,深刻影响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结论:综上所述,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中国在军事工业、民用企业等方面开始走上近代化道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我们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猜你喜欢

另类观点历史
“另类四不像”登场
观点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观点参考
另类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