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胜于思
2023-04-29一考生
一考生
佳作范例二
长辈常常教导我们: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诚然,将一件事考虑周全对我们更好地行动大有裨益。然而事实完全是如此吗?
孔子听闻季文子做事情过分地小心,过分地仔细,“三思而后行”,便说:“再,斯可矣!”我也认同孔子的观点,考虑过多未必是件好事,行胜于思,我们要勇于果敢行动,不要事事思虑太多。
事前的考虑是必要的准备,而行动才是关键。认真地思考是为了更好地行动,前提是思考不应阻碍应有的行动。君不见,古今中外因思虑过多而丧失机遇的例子比比皆是。三国时期,魏延本可实施妙计奇袭长安,奈何诸葛亮将对手看得太高明,思虑过多而放弃计划,最终错失良机,直接导致日后蜀国讨魏无果。滑铁卢战役中,法国元帅在大战开始后害怕敌人的侧后包抄,顾虑重重迟迟不敢进攻,犹豫一天才决定回防滑铁卢,可是为时已晚,最终惨败,直接致使拿破仑百日王朝的终结,留下千古遗恨,令后世唏嘘不已。
由此可见,事事担忧,事事顾虑,思虑过多只会束缚我们的行动。
如果把行动比作飞鸟,那么思考便是翅膀,适度的思考可以促进行动的准确进行,而过度的思考往往会拖累行动,就像飞鸟的翅膀有了过多冗余的负累,难以起飞。古人云“奇谋为短”也是这个道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才能防止思考束缚拖累行动的情况呢?我想答案就在孔老夫子的话中:“再,斯可矣。”
对于一件事,我们只需适度思考,明确利弊即可行动。继而在行动中保持冷静、谨慎,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不至于莽撞。
当然,行与思的关系也不是绝对的,有些情况下,我们应该在事前充分考虑。2020年,清华大学在未充分调研的情况下,停止新闻传播学院的本科招生,受到学界的批评指责,因为此等做法势必会影响新闻专业的活力,影响这一专业的根基与命脉。由此观之,对于一些重大且无法回头的决策,一定要经过反复思考,不宜莽撞行事。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党的自我革命》等主题教育学习材料中提到:“行而思,思必有得;思而行,行必有方。”
《堂吉诃德》一文中,作者表达了他对于勇敢的看法:向下是怯懦,向上是鲁莽,而正中间的才叫勇敢。这个逻辑,同样适用于行与思,只有适度思考不莽撞,才能实现有效的决策与行动。
我们青少年应把握好行与思的关系,有猛虎猎豹般的果决,也要有羚羊狡兔般的谨慎,思行结合,而我们更应该敢于行动,相信行胜于思,勿让过多的思虑束缚了行动。就像《堂吉诃德》中说的:鲁莽比怯懦更接近勇敢。只有敢想敢做,行动起来,才能抓住时代的机遇,实现个人的、集体的和全社会的目标和理想。
点评
文章眉目清晰,生动紧凑,论证材料古今中外,选材得当,表述过程语言流畅,脉络分明,过渡自然,层次感强。文章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认为行胜于思,过多地思考反而会束缚我们的行动。通过引用孔子的名言和古今中外的例子,说明了适度思考和准确行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避免思考过多的问题。同时文章指出,对于重大决策,一定要经过反复思考,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莽撞。文章最后呼吁青少年要把握好行与思的关系,敢于行动,相信行胜于思,勿让过多的思虑束缚了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