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特立独行的面团
2023-04-29一考生
一考生
我想成为萨冈口中的面团:“我是一个可塑的面团,但我拒绝任何模子。”我感恩面粉对我的成就,敬重擀面杖对我的捶打,可更重要的是,我是我自己。
家庭如面粉,给我生命,却不能束缚我的未来。父母常常畅想未来,希望我有一份安稳的工作、一个可靠的家庭,然后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然而这样的我如同肯德基的鸡,若生仅是为了抵达一眼便能看到头的死,那不如不生。刘瑜说:“生是为了见识,而不是活着。”我正是该“骑马倚斜桥”的少年,怎能被困在茧中?我该破茧,我将化蝶,我该鲜衣怒马,我该青云直上!
社会就是一根擀面杖,捶打着我,然而也存在着我无法苟同的需求,即所谓“成年人的规则”。人往往适应了社会规则,却说自己征服了社会。正如社会赋予我考生身份,我却无法认同所谓的答题模板。索尔仁尼琴在考卷上无数次批判古拉格群岛,屈原已拒绝再投江,海子思忖还要卧轨多少次;只要引用两句周国平、梁实秋的名言入卷,一批批“克隆”的应试作文即宣告诞生。然后为了适应社会赋予的某种角色,人们投机取巧丢了自己,把理想放在阁楼中任其腐烂,却把蝇营狗苟称作社会、生活本身……我不愿这样与庸碌的愚人同流合污,我想坚守自我,想与社会共舞,想记得初心,想让这个社会因我而变得更加美好。
然而,在追求个性的同时,我也深沉地爱着家庭,敬着社会,要与它们共同烹调一道绝世佳肴。
我自母亲腹中而来,我与她也将如面团与面粉般与家庭亲密无间。家书中写满的期待与盼望,无法改变我心中的志向;家人送上了亲情的浓汤,绘出一幅温馨的画卷,激励我扶摇直上,我要带着整个家庭的爱与期盼去往更美的地方。
社会则如恩师,佑我成长。若我的国、我的社会吹响号角,我辈将迎难而上,心之所向是祖国的繁荣富强。我向往文天祥“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的爱国情怀;我中意孔子虽“累累若丧家之狗”,却仍写出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的治国篇章。我希望未来能提升自己,坚定爱国之初心,为服务社会书写宏伟的篇章!
我愿生如面团,特立独行,与面粉亲密无间,在锤打中坚持本心;若有必要,又可以柔克刚,护着家国,似云山苍苍,如江水泱泱。
点评
这是一篇生动运用比喻论证的议论文,标题即运用比喻,新颖别致,观点鲜明。首段引用名句,将自己比作面团,将家庭的滋养比作面粉的成就,将社会的磨砺比作擀面杖的捶打,正面提出“我要是我自己”的中心论点。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层次分明,结构严谨,主体部分“面团、面粉与擀面杖”的比喻论证和多处用典,使文章既有感染力,又充满说理的力量。
致作者
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作者向我报投稿的作品一经采用,如无特别声明,即视为投稿者同意授权本报拥有其在报纸、网络的刊载权、出版权,以及稿件的编辑、复制、发行等权利;同时,本报支付的稿酬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费用。本报刊发的作品与图片,因未能联络到原作者,未能及时发放的,敬请作者与本报联系。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