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美
2023-04-29张星晨
张星晨
出示·一道好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鲁迅先生在《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了文艺要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方向,并且指出左翼文艺家一定要和实际的社会斗争接触,而论语派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主张文风“清淡”“隽永”“甘美”,要求作品具有“性灵”“闲适”的特点。因此在特定的环境中两派产生了“笔论”。
有人认为,文学应该关乎现实,针砭时弊;也有人认为,文学作为一个艺术门类,主要传达的是“美”的体验。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享·一段对话
生:老师,我这样理解对吗?“现实”与“美”的关系,看似矛盾,以至于产生了“论战”,其实以对立统一的矛盾观来看,并不是不可解决的矛盾。“艺术来源于现实却高于现实”,文学作品都是有现实依据的,只不过通过艺术处理、变形、加工,转换成了艺术作品。
师:对。但是既然要辩证,还需要继续展开。
生:那就要考虑到文学作品对现实的作用,像左翼文学那样,唤醒大众,明确前进方向是文学的作用,但纯粹表现美的文学,我觉得也并非没有现实作用。
师:美学中有一个名词叫作“美育”,即“以美育人”。
生:那是不是类似于陶冶情操、丰富心灵、滋养灵魂的作用?
师:大致如此。至此,这篇作文的关系梳理就完成了。
生:是的,我能想得通,但是具体实践起来,开头不知道怎么安排,也想不到很好的素材。
师:开头可以用比较基础的议论文写法,先引后述。就拿文章的现实性来说,白居易就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先将名言引出来,再对这句名言进行分析,阐释文学现实依据的重要性,就事半功倍了。此外,不要因为缺乏素材而焦虑,好的素材可能就在你身边,只是不善发现罢了,比如你读过的书、学过的课文都可以是很好的素材。
生:好的老师,我明白了。只要是好的文学作品都是有一定标准的,浅层次来说,文学来源于现实,又反作用于读者与现实,深层次来说,文学活动是在“美”的作用下进行的,所以不管是关乎现实,还是表现艺术,只要是文学作品,都会有“美”的参与,这就达成了双方的统一。
师:很深入,那从文章的立意方面考虑,你还有什么想法?比如试试运用“立”与“破”的关系……
生:是不是也可以“一立一破”完成文章写作?强调文学现实基础的必然性,否定“为了艺术而艺术”的虚无感,文学作品是艺术,但丢失了土壤,文学就失去了生命力。
师:对,那样“美”也就成了小众把玩的趣味而已,比如“宫体诗”,再如一些骈文,只注重形式的华丽,却空洞枯索。因此,“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是很可取的。
速递·一个手法
材料引述法
添加名人名言的话语引用,可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还可以增加文章的底蕴与厚重感。在议论文中若缺乏引用,逻辑再严谨,议论再深入,也难免陷入通过自证而自说自话的误区。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引用要恰当,不必“为引而引”,大而不当,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也要注意所引材料的认可度,“说服力”某种意义上来自于读者对所引话语的熟悉或认可。最后,引文要简短,切中要害,不可长篇累牍,本末倒置。做到这些,才可以述而有据,引述结合,无论是立还是驳,都能做到有理有据,事半功倍。
引述的位置无定式,但大致可以分布在文章开头,引述结合,自然导入主论点。也可分布在分论点处,用以证明分论点,推动论证思维更好地推进。还可以安置在结尾处,既可以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也可以使表达委婉含蓄,增加文章的内涵。
出彩·一篇美文
扎根现实土壤,培育纯美之花
韩愈的“文以载道”说出了古时大多文人的写作状态,即文学要来源于现实,要针砭时弊,要借古讽今,要导人向善。当文学作为艺术门类随时代延伸下去,当美学诞生,曾经隐性的,甚至不值一提的“美”,开始逐渐登场,文学是为了什么,自然产生了分歧。左翼作为救亡图存的联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时代中起到了引领作用,这是具体环境下的“文以载道”。论语派强调文章的“灵性”,维护文学作为艺术的纯真,也并非不可。各执己见,总是片面,文学作为复杂的艺术形式,也不应只持一面,没有现实土壤,何来艺术创作?若没艺术作品,灵魂如何栖居,人类文明又将如何延续?
文学作品总是有现实依据的,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文学要表现的是更高程度的真实。所以即使我们认为小说是虚构的,也要承认其在把握世界规律、哲思的类型化意义。所以,不光是诗,所有文学作品都应当有“兴观群怨”的作用,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在下笔时心有所动所感的水到渠成。白居易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大抵如此。正因为这样,他才会写出感天动地的《长恨歌》,余韵不绝的《琵琶行》和引人恻隐的《卖炭翁》。杜甫看到百姓的离散之苦,悲痛之余写下了“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李清照在南下的逃难岁月中用“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来表达国破家亡、去国怀乡的愁苦。这些恳切真诚的诗句读来难道没有触动?这深入心扉的感受不就是美的光临吗?
康德讲“美”,说审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即不必刻意追求,适当的事物自会有光晕产生,“美”或“审美”无需刻意,但对于艺术来讲则是必须,若是一部文学作品读之索然无味,没有触动,合上书本之后不会反刍品味,自然与美不相关。所以,形式倒逼本质,可以产生感觉,引发共鸣,进而爱不释手,久久放不下。对于读者来说,就是好作品,毕竟感性总是先于理性,好的作品可以先让感性生发,再谈理性思索,在美育的同时实现思维之辩证,精神之崇高,甚至产生改造世界的力量,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使读者看到了美国南方种植园的残暴,进而引发了美国南北战争,这是小说的现实效用。别说什么审美无用或艺术无用,辩证地长远地来看,“无用即大用”。
孙犁的《荷花淀》清新唯美,故事的叙述底层是游击队打仗;茹志娟的《百合花》温柔细腻,从侧面看出的是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善良。所以美与现实并非难以调和,现实土壤培育纯美花朵,花朵也可以化作春泥护花,再反哺现实。
(题目诗意化用材料,体现思维力量。
以引用开头,自然带出下文。
善用所学,活学活用。
所用大多为课本上的例子,组成排比,简单有共鸣,观点得出很有力度。
有辩证思维,为美正言。)
文章旁征博引,却不喧宾夺主,引得恰到好处,才凸显出了文章的力量。引,是为了更好地述,述也是为了下一处的引,这样才衍生出了这篇有观点、有逻辑、有层级、有深度的文章。文章善用课文内容作素材。单拎一处,看似普通,镶嵌串联在文章中,却灵活生动,通过编排组合产生了新的生命体验,所以读者会因为对素材的熟知而产生共鸣,也会因为对作文的欣赏生发出触动和感悟,那么审美活动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