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精讲精析
2023-04-29李莹薪
李莹薪
精品微课
课标导览
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
【参考答案】
辽的建立与发展:契丹 耶律阿保机
西夏的建立与发展:党项 元昊
澶渊之盟:澶渊之盟 和平
拓展延伸
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大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境域为险要之地,易守难攻,自古以来便是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原王朝北部边境天然的防御阵地。
公元936年,中国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使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
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两百年。这片抛洒了无数将士鲜血的锦绣河山,直到元代才与中原重新统一,而它回到汉族人的怀抱,已是在四百年后的明朝。
随堂练习
1. “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文字所描述的是君主是()
A. 耶律阿保机 B. 李元昊
C. 完颜阿骨打 D. 拓跋宏
2.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属于研究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 《岳飞抗金》历史剧
B. 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C. 《李白诗集》译注本
D. 出土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3. 西夏统治者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模仿汉字创制“方块文字”,命人翻译了大量的汉族书籍,对俘虏到的汉人一律重用,这些措施使西夏的社会生产有所发展。这些措施体现了()
A. 澶渊之盟推动了西北地区的发展
B. 少数民族与汉族一直和平相处
C. 汉族政权深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
D. 少数民族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
4. 北宋景德元年,辽大举攻宋,宋真宗御驾亲征获胜后与辽订立盟约,并作诗一首以记其事。诗由寇准书写刻石,立于真宗驻跸时用的水井旁,称
“回銮碑”(如右图)。它见证了()
A. 澶渊之盟 B. 宋夏和议
C. 宋金对峙 D. 蒙宋结盟
5. 考古学家在一座辽代契丹族公主墓中发现,墓门两侧的仿木结构,都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方式;上面的浮雕风格已深受宋朝画界的影响。这种墓葬风格的发现有助于我们研究()
A. 礼乐文明的确立
B. 生活习俗的变迁
C. 科举制度的沿革
D. 民族文化的交融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材料三 西夏向北宋称臣,但北宋每年给西夏15万匹绢、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北宋付出钱物成为“君”,保一方“国泰民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契丹”“拓跋”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盟约?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从辽、北宋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三个方面对这一盟约进行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西夏在位的皇帝是谁?试比较宋夏和约与材料二中的盟约有何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