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段训练(一)

2023-04-29

关键词:杨万里蜻蜓术语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指由中华民族所创造或构建,凝练、浓缩了中华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词或短语形式固化的概念和文化核心词。这些术语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的思想表达之中,诸如,“天下为公”“民惟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等。这些术语构成了中华民族思想的基础和表达方式。

作为中华文明文化精髓的思想文化术语是怎样产生的呢?面对不同自然条件的挑战,生存在不同地域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形态上自然而然地有了差异。譬如,在人们生产活动和生活样式上,热带和温带肯定不同,平原地区和丘陵山峦地区当然有差异,沙漠地带和沿海地区显然有别,牧区和农业区也会有许多迥异之处。这些生产活动和生活样式的特点逐渐积淀凝结并且通过词语即术语的方式固定下来,就必然影响到民族的文化样式、行为习惯和精神特质。例如,以农业为主的古代中国,必须靠一定规模的水利工程才能保证民众的安全和生产。因此,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人际关系之间的和谐与秩序,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即强调语言中家庭、群体、秩序、合作、和谐、责任等方面的术语表达。在漫长的历史中,由于生活和语言表达的特殊关注,中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思想理解结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就是这种传统和思想理解结构的结晶。当然,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和生活智慧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终极基础,而许多先贤学者的提炼与升华,使得这些术语具有了学术、审美甚至“神圣的”恒久力量。

林林總总、数量繁多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当代中国人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之变化乃至文学艺术、历史等各领域发展的关键密码,也是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了解当代中国、中华民族和海外华人之精神世界的钥匙。只有准确理解这些术语的精妙内涵,才能真正在深层意义上理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譬如,“和而不同”在理性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不同群体、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方面有明显的中国特色,这种“思想”是对唯我独尊的西方文化的强有力批判。因此,在观察、思考、理解和体悟中国经济社会问题时,必须理解中国自身的思想文化术语,弄清楚这些概念和术语的特殊内涵和规定性。

(摘编自韩震《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精神标识》)

材料二:

在国际传播实践中,中国核心术语在跨文化译转过程中常常不能保持原有的内涵和外延,往往会损失一部分含义或者增加新的含义。比如,“一个中国原则”(one-China principle)被一些国家媒体错误地翻译成了“one-China policy”(“一个中国政策”)。“原则”(principle)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是经过长期经验总结得出的合理化的现象;“政策”(policy)则指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后者不确定性较大。更重要的是,“一个中国原则”是在中国人民捍卫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斗争中形成的,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决不能与美国提出的对“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明确表态的所谓“一个中国政策”相混淆。可见,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既有鲜明中国特色又能融通中外的、经过精准翻译的核心术语。

当前,我们对中国核心术语的解读还是零散的、碎片化的、摘要式的,没有系统阐释其发展渊源和在新时代的重要价值。系统阐释中国核心术语的当代价值能够强化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功能,提升其国际舆论引导作用,增加中国话语说服力,增强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第一,通过系统阐释可以使国际受众了解中华文化发展的源流和历史,拓宽共通的意义空间,从而增进文化理解。第二,通过系统阐释可以对中华文化和其他文化进行对比,发现文化融合和文化杂糅现象,从而增加中华文化与国际受众的贴近性。第三,通过系统阐释可以进一步明确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挖掘其新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推陈出新,增加对国际受众的感召力。

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前提下,巧妙将中国核心术语的世界意义传达给国际社会,可以彰显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中国智慧的融通性、中国方案的可推广性,突出中国发展对世界的贡献。比如,“和而不同”这一术语正是强调在尊重事物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整体的和谐共存。把这一术语置于国际关系和跨文化的语境下进行考量,可以有效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冲突。又如,“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术语的含义是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是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有助于推动世界各国联合起来,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应对全球性风险。

(摘编自刘滢《发挥好核心术语的文明传播作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产生,离不开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和生活智慧,离不开先贤学者的提炼与升华。

B.我们当代中国人也存在一个正确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之变化的问题。

C.许多外国媒体对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理解的不到位,导致了难以正确理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D.当务之急是解决我们对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解读的碎片化问题,使之系统化,而不是急于向国际社会给以系统解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举例时都谈到了“和而不同”,二者的阐释可以相互补充。

B.对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正确理解,必须回到人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世界之中。

C.众多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全都来自我国古代博大精深的传统思想文化典籍。

D.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面对不同自然条件,自然也会产生不同的思想文化术语。

3.下列选项所列举,属于“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一项是(  )(3分)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欲速则不达;物质决定意识。

C.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

D.以自我为中心;天赋人权;博爱。

4.简述材料一的行文思路和行文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围绕“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应该做好哪些工作?其目的何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尖尖小荷上的那一只蜻蜓

陈应松

深邃无边的江南是一口古井。薄雾如雨,村庄如幕。郁湿的空气舔舐着新秧的秀发,绿焰轰响,它们灼热的呼啸一直卷向南宋。①一个独自行走的诗人,他扛着小楷,手摘着鲜嫩的词句,装入他的诗箧。

诗眼是湴塘。

诗眼是湴塘的一口塘。

诗眼是江西吉水湴塘的一口塘。

诗眼是湴塘一口塘里的小荷,是小荷上的一只蜻蜓。

他从湴塘出发,他回到湴塘,遭遇了一塘荷,一只蜓。他从湴塘出发时是二十八岁(中进士),他走回湴塘时是六十六岁。他叫杨万里。

蜩螗嘶鸣,蛱蝶扶摇,天地如旋。瓜藤疯狂覆垄,牯牛仰天哞叫。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肥美的雨珠把一支支荷伞擦亮,雨雾沆瀣,撕扯苍老的烟云。蛛网在草间闪烁珍珠的光串,烟树笼罩着古村的静谧。一只蜻蜓,穿越时空的长廊,它蹁跹于某个端午过后的夏日,被一阵轻风招落于南宋的一株尖荷。这位杨姓乡党蹑手蹑足,惊动了塘畔蛙、袖边雾。②他——乡愁的情种、旷野的智者、诗歌的仁士。大地的神灵屏息于他带着童真的凝视,他把一枝荷、一只蜓,拓染在时间的宣纸上。这片撒满奇迹的乡垄,诗缀如清晨荷塘的露珠。他用诚心拨开了诗心,用诗心点亮了童心,水泽里盛开的莲花落在他的手心。从此,莲花不再败谢,霓裳袅娜的蜻蜓,隔着千年窥望着我们,像神秘而美丽的花妖。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

杨万里暮年回家后,仍被陆游推举为南宋诗坛盟主,坐诗坛的第一把交椅,但他婉言谢绝。他本属乡野,是日月山川的自然诗者,是风雨雷电的混音歌手,只为被南宋朝廷的尘烟挤兑,乐返家乡南溪,得一自在身,在不在“坛”,做不做“主”,又有多大关系?回到儿时的家园,藏在万顷炊烟、千亩荷塘、荇藻清流、莲香蒲摇中的村庄——湴塘,这个寂寥之地便成为南宋最巍峨的诗歌神殿。他探珠骊颔,将麦浪谷垛、霜橘雪梅、夜雨檐滴、秋风孤桐、幽径篱花、远岫碧烟一一抢收并供奉于诗歌的神龛,就像把野草插进宝瓶。他遍摘芰荷,啖尽莲蓬,他与黄昏的水波相约,与野亭的农夫品茶。吟落夕阳,独理雪衣。两脚新泥,半襟乡风,三更残月,万古初心。何其淡哉!何其快哉!何其美哉!

杨万里被称为“一代诗宗”,在当时,他一个人创造的诗歌流派“诚斋体”已名满天下,诗坛有一些明白人,称他的“诚斋诗”是一种活法,亦叫“活法诗”。活法入荒野,则诗歌野性未泯;活法鲜灵活泼,诗就鲜灵活泼;活法自然幽趣,诗便自然幽趣。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些句子太上头了,一个江南村庄活蹦乱跳的日常生活,恍如昨日,俨如今日,千年过后,依然氤氲着阳光下雨水蒸腾的温润气息。

仔细揣摩杨万里的运思方式,是见景入诗,直率有趣。不去捻断数茎须,搜尽枯肠肚。词在意后,词也在意先,性灵开路,直捣诗境。因景成句,因情逮意,童心盎然,天真未凿,无拘无束,妙趣横生。

吉水本土学者杨巴金在校注《小池》这首诗时说,因该诗之前有《晚步南溪弄水》《钓雪舟中霜夜望月》等诗,且《与刘景明晚步》诗有“行尽南溪溪北涯”之句,其后有《极暑题钓雪》《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等诗,表明作者那时一直生活在家乡,创作地点在吉水境内无疑。湴塘村南面有南溪,村庄与南溪之间原有二十多口水塘。自古以来,溪边、塘里处处种有莲藕,荷叶四处可见。据湴塘村老人口口相传,“父子侯第”(杨万里故居)西南五十米处的小水塘,即《小池》的原创地。

多大年纪所写,在哪儿写就,这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只落于荷尖上的蜻蜓能点亮一千个夏天,这只有杨万里能够做到。而在当时,江西吉安府那个偏僻的乡村,一只蜻蜓扇动着小翅,引发了南宋文坛的飓风。诚斋体直指那些因袭成风、窠臼不脱的陈词滥调,否定了佶屈聱牙、滞涩生硬的流行诗体,开了南宋新的诗风,影响了后世的众多诗人。

我站在湴塘的小池畔,这里莲荷满塘,逞妍斗色。我在荷浪上痴痴地寻觅着蜻蜓,终于看见了一只赤蜻,它旋飞在水面,没有停下。③这是南宋的那只蜻蜓吗?它要展翼何方?杨万里看到的就是这一只吗?

蜻蜓是蜻蜓目昆虫的统称,包括了蜻、蜓、蟌等,在我国就有四百多种。那只飞入杨万里眼帘的蜻蜓是玉带蜻吗?也许立在荷尖上的是一种细小的灰绿色的褐斑异痣蟌,还有一种我们俗称为“老虎蜻蜓”的大团扇春蜓。杨万里看到的也许就是黑丽翅蜻。在水乡长大的我又以为最可能的是那纤细的褐斑异痣蟌,它也叫“青纹细蟌”,是蜻蜓目蟌科之一种。我小时候老以为它是蜻蜓的幼虫,只有它是在荷尖上倒立着的,而不是平歇着的。当然,最艳丽的永远是赤蜻,它是翠色荷塘的点睛之笔,在风中它也许会立着,它最配出现在杨万里的咏荷诗中。

这江南荷塘水面上无数复眼帛翅的小精灵,不管哪一只,都是美的,落在哪里都美。④它们落在湴塘的小池里,美了一千年,还将美一千年、一万年。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万里的家乡湴塘,是藏在万顷炊烟、千亩荷塘、荇藻清流、莲香蒲摇中的村庄,村庄的美丽给了杨万里无穷的写诗灵感。

B.南宋诗坛流行佶屈聱牙、滞涩生硬的诗体,充满因袭成风、窠臼不脱的陈词滥调,诚斋体给予了荡涤,开了南宋新的诗风。

C.杨万里淡泊名利,所以当陆游推举他为南宋诗坛盟主,坐诗坛的第一把交椅时,他没有欣然接受,而是给予了婉言谢绝。

D.杨万里被南宋朝廷的尘烟挤兑,不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回到家乡是失意之极,但成就了他,让他成为别树一帜的大诗人。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子①用美轮美奂的文字将一个特写镜头推到读者面前,从而将一个诗人的形象在读者心目中定格。

B.句子②从三个方面定义杨万里,如果将句子中的破折号用“是”字替代,句子的意思和表达效果也没变化。

C.句子③连用三个问句,在抒情的同时促人思考,同时让人感受到语言的空灵,另外,还扣紧了本文的话题“蜻蜓”。

D.句子④表面上是赞颂蜻蜓,实际上是赞颂杨万里的《小池》一诗,更是赞颂杨万里的诚斋体。

8.指出《尖尖小荷上的那一只蜻蜓》的含义,并说说以此为标题的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文本,从内容、艺术、写法等角度切入概述诚斋体诗歌的特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夏,公会吴于鄫。吴来征百牢,子服景伯对曰:“先王未之有也。”吴人曰:“宋百牢我,鲁不可以后宋。且鲁牢晋大夫过十,吴王百牢,不亦可乎?”景伯曰:“晋范鞅贪而弃礼,以大国惧敝邑,故敝邑十一牢之。君若以礼命于诸侯,则有数矣。若亦弃礼,则有淫者矣。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今弃周礼,而曰必百牢,亦唯执事。”吴人弗听。景伯曰:“吴将亡矣弃天而背本不与必弃疾于我。”乃与之。

吴人将以公见晋侯,子服景伯对使者曰:“王合诸侯,则伯帅侯牧以见于王。伯合诸侯,则侯帅子、男以见于伯。自王以下,朝聘玉帛不同。故敝邑之职贡于吴,有丰于晋,无不及焉,以为伯也。今诸侯会,而君将以寡君见晋君,则晋成为伯矣,敝邑将改职贡。鲁赋于吴八百乘,若为子、男,则将半邾以属于吴,而如邾以事晋。且执事以伯召诸侯,而以侯终之,何利之有焉?”吴人乃止。既而悔之,将囚景伯。景伯曰:“何也立后于鲁矣。将以二乘与六人从,迟速唯命。”遂囚以还。及户牖,谓大宰曰:“鲁将以十月上辛,有事于上帝先王,季辛而毕。何世有职焉,自襄以来,未之改也。若不会,祝宗将曰:‘吴实然。且谓鲁不共,而执其贱者七人,何损焉?”大宰嚭言于王曰:“无损于鲁,而只为名,不如归之。”乃归景伯。

(节选自《左传》)

材料二:

鲁襄公朝荆,至淮,闻荆康王卒,公欲还。叔仲昭伯曰:“君之来也,为其威也;今其王死,其威未去,何为还?”大夫皆欲还,子服景伯曰:“子之来也,为国家之利也,故不惮勤劳,不远道涂,而听于荆也,畏其威也。夫义人者,固将庆其喜而吊其忧,况畏而聘焉者乎?闻畏而往,闻丧而还,其谁曰非侮也?芈姓是嗣,王太子又长矣,执政未易,事君任政,求说其侮,以定嗣君,而示后人。其仇滋大,以战小国,其谁能止之?若从君而致患,不若违君以避难。”乃遂行。

(节选自《说苑》)

【注】子服景伯,春秋时鲁国大夫,姬姓,子服氏,名何,卒谥景伯。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吴A将亡矣B弃天C而背D本E不F与G必弃H疾于我。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牢,指作祭品用的牛、羊、猪,其中,牛、羊、猪各一,为一牢;各一百,为百牢。

B.执事,用以称谓对方,不敢直陈,所以向侍从左右供使令的人陈述,以表示尊敬。

C.归,指使……回去,“完璧归赵”中的“完”,指使……完整,两者用法相同。

D.固,指本来,与《齐桓晋文之事》中“臣固知王之不忍也”中的“固”词义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国要求鲁国进献百牢,其理由是宋国向其进献了百牢,鲁国不能比宋国差;况且鲁国献给晋国大夫超过了十年;子服景伯据理力争,但没有说服吴国。

B.周朝统一天下后,制定礼仪,天子享礼物品不超过十二,现在吴国要求鲁国进献百牢,显然是恃强凌弱,不按规矩出牌,已经不把周朝礼仪放在眼里。

C.吴国国君打算带着鲁哀公去见晋定公,子服景伯当面做吴国国君的工作,吴国国君认为子服景伯所说句句在理,便放弃了这个想法,但不久又后悔了。

D.子服景伯被吴国国君囚禁后,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用和太宰嚭见面的机会晓之以理,太宰嚭被说通后,又去做吴王的工作,子服景伯终得释放。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敝邑之职贡于吴,有丰于晋,无不及焉,以为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也立后于鲁矣。将以二乘与六人从,迟速唯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鲁襄公前去朝见楚王,到了淮水,听说楚康王已死,鲁襄公随行的大夫想要返回鲁国,子服景伯列举了哪些应该继续前往楚国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浣溪沙【注】

周邦彦

日射攲红蜡蒂香,风干微汗粉襟凉。碧纱对掩簟纹光。

自剪柳枝明画阁,戏抛莲菂种横塘。长亭无事好思量。

【注】周邦彦因颂新法得到宋神宗赏识,被命名为学官。后神宗去世,高太后临朝,废除新法,周邦彦“出教授庐州,知溧水县令”,手脚被束缚,无所建树。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场景:攲红蜡蒂,粉襟纹簟,隔着碧纱窗隐约可见。

B.蜡烛攲斜是因为风吹的缘故,次句的描写便由风及人,可谓自然之至。

C.上下两片分写室内、室外两个场景,在描写时都是按由景及人的顺序。

D.本词表面上是描写一位女子的生活情景,实则是词人的闲适自况。

16.有人评论“无事”二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呢?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庖丁认为自己的刀虽然使用了十九年但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认为要做到“天下可运于掌”,就必须做到“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使用的一些八字成语来源于《鸿门宴》,请写出其中的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A    。首先要涵养出言有尺、处事有方、说话有德的待人接物之道,让每个人都能心情舒畅地工作。其次要有容人之度,既要听得进顺耳的忠言,也要听得进逆耳的直言;既要帮带比自己能力弱的人,___

B    ,力争让每个人都能扬长避短、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①讲团结也要守原则。②我们坚持民主集中制,③就是为了集中更多正确意见,③形成正确决策。④团结不是无原则的一团和气,⑤你好我好他好做老好人。⑥在工作中有分歧是正常的,⑦也是不可避免的。⑧干好工作前提下的讨论、争辩,⑨既不会影响工作,⑩反而有助于收获最合理的结果。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因此,讲团结必须始终坚持讲原则、明是非,讲纪律、守规矩,既在思想交锋中找准问题,又在互帮互勉中增进团结,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老家的村头有一片老榆树林,每年阳春三月,榆树的枝杈上便绽满一串串青青的榆钱儿,在春光里在微雨中鲜亮亮的,诱引得孩子们哧溜溜爬上去,捋下两把来打牙祭。那鲜嫩清甜的味道,是家乡难忘的记忆,也是儿时永恒的回忆。

童谣唱道:“榆钱儿、榆钱儿,吃了榆钱儿,家家都有余钱儿。”一方面,榆钱儿名字好听好记,朗朗上口,是讨吉利的词;另一方面,榆钱儿看起来圆圆亮亮的,酷似串起来的一枚枚小铜钱,故而得名。《本草纲目》记载:“榆未生叶时,枝条间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钱。”

榆钱儿在农家是讨人喜爱的鲜物。早年遇到灾荒,青黄不接之际,榆钱儿就是救灾饭、救急饭,榆钱儿、榆叶甚至榆树皮不知救过多少人的命。而今,榆钱儿成了庄户人家的保健养生美食,吃法多种多样,除了生吃、凉拌,还可以做成浓稠晶亮的榆钱粥和黏滑清甜的榆钱窝头。我家老母亲最擅长的是榆钱煎饼——将榆钱儿裹上少许豆面、玉米面,再撒点葱姜盐用来煎鸡蛋,那甜软、滑爽、糯香的味道,至今想起来仍口齿生津。

20.文中第一段两次使用ABB型词语。使用ABB型词语的好处何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对第二段开头所引童谣进行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三段开头句在整段文字中具有什么特点?在结构上能够起到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变化是永恒的,绝对的,但变化不意味着进步。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猜你喜欢

杨万里蜻蜓术语
杨万里诗一首
蜻蜓
蜻蜓点水
蜻蜓
小池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