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科学课标中的发展及其实质
2023-04-29王皓
王皓
摘要:探究实践主要是指在了解和探索自然、获得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素养立意、注重综合、加强实践、注重思维的价值导向,要求重视探究实践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本文一方面对探究教学的历史发展进行了回顾;另一方面,对照新课标对探究教学实质进行了揭示。
关键词:科学课程标准 探究与实践 思维型探究
一、自然科学课程发展历程中科学探究的分析
1910年,杜威在《Science》上发表《作为学科内容与方法的科学》一文,首次提出了科学教学中探究的问题。1916年杜威在《The Science Quarterly》上发表《科学教学中的方法》一文,再次提出科学教学要采用探究。他认为,科学教育不能过于强调知识的积累,而应该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态度。受实用主义哲学观的影响,杜威主张让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从“做”中学,在“做”中思维。
直到1961年,施瓦布在哈佛大学演讲中提到教师必须用探究的方法教科学,学生必须用探究的方法学科学,探究才真正作为学习的方法进入我们的课堂。为此,他强调指出:“探究教学的两个组成部分作为探究的科学和探究活动,在中学科学教育目标中应当给予优先注意的是前者。”由此可见,在施瓦布看来,强调探究本身并不是目的,通过探究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1996年美国颁布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将探究列为学习科学的核心方法。标准里指出科学学习中探究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二、探究学习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学习的特征是这样描述的:(一)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二)学习者要优先考虑证据,证据可以帮助他们解释科学性问题并对提出的解释予以评价;(三)学习者要从证据中提炼出解释,对科学性问题作出回答;(四)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提出的解释;(五)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是学生自主建构的,通过自己的探究与实践构建符合自身认知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且探究学习具备了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等特征。
三、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
(一)对比课标中的探究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01年版3~6年级)有三个维度目标:1.科学探究;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科学知识。将科学探究提到了一定高度,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有四个维度目标:1.科学知识;2.科学探究;3.科学态度;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科学探究处于第二个目标维度,对探究的定位是倡导探究式学习。到了《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依然有四个维度的目标:1.科学观念;2.科学思维;3.探究实践;4.态度责任。在新课标中这样来定位探究:倡导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首次提出了思维型探究。且新课标不仅倡导探究式学习还要以实践为主,要注意合作式、体验式、项目化这样的多样化的学习,还提出了要关注思维型探究模型,使探究性学习进入了新的阶段。
(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022版科学课程指出:科学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探究责任。科学观念是科学课程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是其他素养的基础;科学思维是最关键的能力,是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的核心;态度责任是必备品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科学课程中的集中体现,反映了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的方向性;探究实践是关键能力,是形成其他素养的主要途径。前三个素养相互支撑、相互作用,而他们都要通过探究实践来发展。四个核心素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探究实践包含三部分内容:1.科学探究能力;2.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3.自主学习能力。2022版课标对探究实践有如下描述: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理解科学探究是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的主要途径,理解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和反思评价等要素,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新课标根据学段特征有了一个能力进阶的描述。从初步具有意识,到根据具体现象提出探究问题,再到更深层次的依据事物结构、功能变化制订探究计划,最后能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案。第一学段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第二学段的探究是教师引导下的探究,第三第四学段希望学生能够发展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对科学探究内涵的再思考
从探究的目标和结果来看,科学探究不仅要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科学探究、形成科学观念,还要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探究就是一个认知建构的过程,是科学思维的过程,是合作交流的过程。更要实现由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的转变,完成由实体思维向创造性思维的转换,将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在探究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思考,始终不断推进着学生推理论证能力、模型建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可见,科学课堂需要实施思维型探究,具体如下。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个性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健康的社会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