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同步检测
2023-04-29唐文霞
唐文霞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百年党史展览,展出了改革开放后的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见下图)。这张于1980年12月11日领发的营业执照()
①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
②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序幕
③体现了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
④彰显了中国从资产阶级专政向人民民主专政的伟大飞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优秀文艺作品总是与时代同频共振。下列讴歌时代的歌曲,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③①②④ B. ④①②③
C. ①③②④ D. ④②①③
3.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一论断是基于改革开放()
①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③是党和人民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逐渐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逐渐走向民富国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下表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其中对应不正确的是()
5. 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文章《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指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信仰的光芒熠熠闪烁,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下列论述可作为其论点的是()
①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③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力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在哪里?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实践特色: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开创伟大事业
②理论特色: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当代中国实践
③民族特色:根植于中国大地,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④时代特色:紧跟时代步伐、把准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关切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7.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党和人民就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动力。这启示我们要()
①回看走过的路,以曾有的辉煌激发前行的动力
②借鉴别人的路,注意吸取他国之路的优点经验
③远眺前行的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④独辟蹊径走自己的路,打破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桎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2023年1月19日,国务院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全面介绍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实践与成效,分享中国绿色发展经验。下列关于中国绿色发展所呈现出的“四个自信”理解正确的是()
①坚定道路自信,以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构建美丽中国
②坚定理论自信,汲取中华传统文化“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智慧
③坚定制度自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助力绿色产业发展
④坚定文化自信,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过去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11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8%以上;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34位上升到第12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由2.88缩小至2.50;生态环境状况实现历史性转折……一串串数字、一次次突破都是改革开放成就的生动诠释。改革答卷,未完待续。新征程上,我们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还有许多难关要攻克。我们要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目的。
(2)结合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改革答卷,未完待续”。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某校高一11班同学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一起探究。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国对实现现代化有着强烈的追求,并为之进行了艰辛探索。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绘就了中国现代化第一份蓝图:筑公路、铺铁路、建大港……这些设想在当时被认为是天方夜谭。弹指百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迈入新时代,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铁路进青藏、公路密成网、港口连五洋……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已远超孙中山先生当初的设想。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1)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概括材料一所反映出的结论。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知识,分析我国能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原因。
(3)作为一名高中学生,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你应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