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2023-04-29董尚荣杰宋兆丰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3年8期
董尚荣杰 宋兆丰
摘要:当前监测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时,主要采用卫星遥感估算的方式获取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估算结果会受到区域环境因素的干扰,导致最终监测结果均方根误差较大。因此,提出基于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法。确定自动监测微站最优选址点,通过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融合压缩感知技术,精准采集区域环境空气污染数据。依托于模态分解函数和门控循环单元,对实时采集数据进行棱准,再计算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作为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宴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监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0.08,更加准确地描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关键词: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选址;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棱准
中图分类号:X502 文献标志码:A
前言
环境污染的治理成为近年来广受关注的问题,污染治理需要从环境污染发展情况和污染源所在位置入手,通过科学的措施改变当前环境质量。这种情况下,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发挥了很大价值。近年来,各种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涌现出来,如何应用这些技术获得准确的监测数据,是很多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
文献通过分析卫星拍摄图像,提出差值指数进行空气质量监测,但存在较大误差。文献采用小型传感器分散布设作为空气质量监测终端设备,进行信息融合处理后进行空气质量智能预测,但监测稳定性较差。文献通过传感器采集多项污染物浓度数据,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进行分析,自动输出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但耗时较长。
为了避免上述文献提出监测方法表现出的缺陷,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法设计过程中,应用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进行大气污染浓度数据采集,并以此为基础生成贴合实际情况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