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种植要点与配方施肥综合增产技术
2023-04-29刘艳
刘艳
摘 要:花生含有丰富的营养,不仅可以作为油料作物,还可以应用在造纸和印染行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山东省是我国主要的花生种植区域,花生种植历史悠久,产业发展良好,不断优化种植技术,加强栽培管理,有利于提高花生的品质和产量。
关键词:花生种植;叶面喷肥技术;配方施肥技术;有机肥
花生是豆科作物,根部的根瘤菌是微生物制剂,可以将土壤中的游离氮元素固定下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求,根瘤菌所固定的氮元素能够满足花生50.9%~78.2%的需氮量,促进花生的生长。在花生的苗期到开花期这一阶段,花生并未形成根瘤菌,需要种植人员对其施加氮肥。花生生长期对氮元素、钾元素、铁元素、磷元素等的需求较高,需要合理种植和施肥,从而提高花生的产量。
1花生种植要点
1.1合理选择花生品种
在花生种植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应根据种植区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合理选择花生的品种,从而提高花生的产量。山东省诸城市昌城镇地处平原地区,土壤肥沃,并且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降水量较大,光照充足,雨热同期,非常适合花生作物的生长。但是在实际的花生种植过程中也存在着旱涝、狂风和冰雹等灾害,因此在选择花生品种时,应该选择抗旱、抗病虫害和抗寒能力较强的品种,种植人员在选择花生种子时,应选择颗粒饱满、色泽鲜艳且大小均匀的种子,并且在采购之后对种子进行挑选,将其中存在破损、霉变和虫洞的缺陷种子挑出,然后对种子进行科学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1]。山东地区种植较多的花生品种,包括鲁花19,是一种非常优质的油料型花生,种植之后可以增产9%;潍花8号,是一种高产型大花生品种,可以在春夏季节播种;花育28号,成熟期较短,植株直立,高产,适合在春季播种。
1.2种子处理
在花生种子的品种确定之后,种植人员应对种子进行晒种、剥壳、选种、拌种等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晒种可以将种子从休眠中唤醒,提高发芽率。种植人员应将带壳的花生连续晾晒2~3天,使其提高活力,从而提高10%~15%的发芽率和15%~25%的发芽速度,使花生出苗更加整齐。晒种应选择天气晴朗、有阳光照射的时候,在10:00~16:00的时候晾晒。花生剥壳应选择合适的时机,过早会导致花生受潮,降低种子的活力,因此剥壳时机应选择在种植前一周,保证花生的出苗率。花生剥壳以后需要进行筛选,可以采取人工筛选或者机器筛选的方式,将小粒、碎粒和虫蛀粒挑选出来,并对合格的花生种子进行分级处理,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大粒和小粒区分开,分开播种,保证出苗整齐。大粒种子比小粒种子出苗的整齐度高,并且能够增产10%以上。在花生种子播种之前,种植人员需要使用90g蚍虫啉、120g粒得丰与25~30kg的花生种子一起搅拌,为花生补充营养,提升其抗病虫害的能力,避免地下害虫和根腐病对种子产生不良影响。不同的地区在进行种子包衣的时候选择的药物种类不同,种植人员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包衣。
1.3整地技术
根据花生的种植特点,种植人员应将花生与玉米、小麦等作物倒茬种植,避免花生连种。轮作有利于作物减少病虫害,提高产量。花生一般种植在砂质土壤中,在低山丘陵中也可以种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耐旱和耐贫瘠的能力较强。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种植人员要想提高花生的产量,应选择砂质土壤,对土壤进行深耕,翻出土壤里面的杂质、病菌以及虫卵,为花生种子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2]。种植人员还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际测量等方式,确定土壤肥力,适当施加含有氮、磷、钾等元素的底肥,为花生种子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土壤深耕的深度为25~30cm,并在深耕之前将土壤上层的杂物清理干净,预防病虫害。
1.4播种技术
根据不同种植区域的气候差异,在进行花生种植的时候,需要根据外部温度确定播种时间,当外部温度在5天时间里始终稳定在15℃以上时,就可以进行播种。如果采取地膜播种的方式,则需要提前7~10天。在播种的时候,种植人员应确保土地底墒足,如果土壤用手握住能够成团,并且松开之后立刻散开,则说明墒情足,有利于提高出芽率,保障幼苗的健康成长。在播种时,应采取双行垄或者宽窄行的形式,双行垄的高度为10~12cm,宽度为55~60cm,宽窄行行距为35~40cm和50~55cm,播种的深度为5cm,垄边和行之间应存在12cm的距离。花生春播存在较长的生育期,需要进行合理密植,每667m2的密度为8000~10000穴,每个穴中应播种2粒花生种子。如果土壤墒情较好,可以选择单粒播种,种植密度为每667m215000~18000株。为了缩短种植时间,提高种植效率,种植人员可以利用起垄播种一体化机器,完成起垄、开沟、播种和镇压一体化作业。
1.5田间管理
在种植过程中,花生在出芽和生长的过程中都需要种植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在花生出芽期间,需要观察花生出芽的情况,当出现缺芽的现象时,应立刻从别处移植花生苗,带土栽植,保证花生苗的生长良好。如果花生苗的密度较高,种植人员还要间苗,留下较为茁壮的花生苗,保证花生的最终产量。覆盖地膜种植需要人工破除地膜,可以保证花生能够茁壮成长。种植人员应根据花生生长的不同阶段,对花生进行施肥和灌溉处理,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当花生田出现杂草时,可以选择人工拔除和喷洒药物的形式,避免杂草争抢营养或者为虫卵的生长提供条件。花生的生长会受到青枯病、叶斑病等病害以及蚜虫等病害的威胁,需要种植人员选择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避免花生的生长受到影响。
2花生种植的配方施肥技术
2.1配方施肥技术的概念和原则
配方施肥技术是指在花生种植的过程中,根据花生对不同肥料的需求规律、土壤为花生提供肥料的能力以及肥料的综合效益,合理进行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配比,从而实现科学施肥的技术。首先,在应用配方施肥技术进行花生种植时,种植人员应根据土壤中的磷钾元素的丰缺指标合理确定磷钾肥的用量,磷钾肥料一般作为底肥施加,氮肥则需要根据土壤的供肥能力以及作物的生长规律,采取基肥和追肥结合的方式,按照一定的比例施加在花生田中[3]。其次,针对存在连作障碍的土地,种植人员应增加有机肥、土壤调理剂和微生物肥料的施加,在土壤肥力较低的贫瘠地区,还要施加根瘤菌肥,增强花生的固氮能力。最后,花生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钙元素和硼、钼等微量元素,可以采取与根瘤菌一起施加或者拌种施加的方式,同时还可以采取叶面喷施的方式施加。
2.2配方施肥技术的相关指标
采取配方施肥技术,在亩产250kg的地块中,施加的氮肥应为6~8kg/667m2;在亩产250~350kg的地块中,施加的氮肥应为8~10kg/667m2;在亩产350kg以上的地块中,施加的氮肥应为10~12kg/667m2。当种植花生土壤中的磷含量小于12mg/kg时,应施加磷肥5~6kg/667m2;当土壤中的磷含量为12~16mg/kg时,应施加磷肥4~5kg/667m2;当土壤中的磷含量大于16mg/kg时,应施加磷肥3~4kg/667m2。当土壤中的钾含量小于85mg/kg时,应施加钾肥8~10kg/667m2;当土壤中的钾含量为85~125mg/kg时,应施加钾肥5~8kg/667m2;当土壤中的钾含量大于125mg/kg时,应施加钾肥3~5kg/667m2。在施肥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应根据土壤中原本的肥力合理确定施肥的种类和量,如果土壤肥力较高,则可以适当减少相应种类的肥料。
2.3配方施肥技术的操作方法
2.3.1土壤施肥
春播的花生生长期一般较长,但是花生的产量较高,因此在施肥的时候,需要在夏播花生施肥量的基础上增加10%~20%的肥料,主要施加的底肥为钙磷钾和60%~80%的氮肥,肥料的施加方法为随基肥施加或者播种时施加。在花生初花期需要追施氮肥。在麦套花生的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需要对小麦和花生的施肥量进行统筹,在施加小麦底肥的时候施加有机肥,采取发酵腐熟有机肥,每667m2施加500~1000kg。在花生苗期,应追施化肥,在花生开花期之前应追肥,重壤上种植的花生需要在苗期进行一次性追肥;砂质土壤需要在花生苗期施加40%~60%的氮肥和钙磷钾肥料,在花生初花期追施其余的氮肥[4]。夏播花生应主要施加底肥,采取肥料和种子异位同播的形式施加底肥。在砂质土壤的高产地块中,可以一次性施肥;在低产地块中,可以在种子播种时施加钙磷钾肥料和50%~70%的氮肥,在花针期、结荚期分别进行氮肥的追施。在花生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应根据实际的土壤状况,合理施加钙磷钾氮等元素的化肥和微量元素化肥。如果土壤中的养分较少,应施加底肥,其中每667m2施加钙肥、锌肥、硫肥的量分别为10~20kg、1~2kg、2~4kg。如果在弱碱性土壤中种植花生,需要施加磷酸钙肥料补充钙元素,改善土壤,从而提升花生固氮能力,促进其生长和发育。当花生种植在肥力较低的轻壤土中或者砂土中时,每667m2应施加2~3kg的根瘤菌肥,保证花生拥有较强的固氮能力。如果花生连作,需要每667m2施加1~3kg微生物菌肥,或者施加50~80kg土壤调理剂,改善土壤状态。如果花生施加一次性肥料,应施加缓释肥,对于肥力较高的地块,可以减少氮肥的施加量,可以适当减少5%~10%。
2.3.2叶面喷肥
在进行花生种植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叶面喷肥的方式施加肥料,因为花生的叶面具有较强的吸肥能力,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促进花生的生长和发育,同时提高花生的产量,施加磷酸二氢钾、铁、硼、锌、光合微肥等肥料时,可以采取叶面喷肥的方式。当花生出现缺素症的病症时,可以采取叶面喷肥的方式,有利于缓解相关症状。在雨季,花生的根部充满了雨水,对肥力的吸收能力下降,种植人员可以通过叶面喷肥的方式,提高花生对肥力的吸收能力,避免花生缺少营养。在花生生长的初期,种植人员可以通过叶面喷肥的方式施加尿素溶液,为花生快速提供营养。在花生生长到中后期时,叶面喷肥的施肥方式可以促进花生叶面的光合作用,有利于花生果实的成长。在花生结荚期,种植人员应使用浓度为0.1%~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和浓度1%~2%的尿素溶液向花生的叶面喷施,一般间隔7~10天施加一次,选择在晴天的下午喷施[5]。在花生的饱果期,种植人员应向花生叶面喷施锌、钙等微量元素溶液肥料,保证花生的营养成分充足,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3花生的综合增产技术
3.1花生的种肥同播技术
在花生种植的过程中,要想提高花生的品质,同时又要避免化肥的过量使用,需要采取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从而实现花生增产的目的。在花生种植中,应用起垄播种一体机,可以实现花生起垄、播种、施肥的一体化作业,此种技术在花生夏播的时候应用较多。种肥同播技术可以实现一次性播种,种植人员可以对机器的参数进行调整,从而使肥料与种子的距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肥料烧伤种子和花生苗,距离大概为5~8cm。在深度施肥中,机器可以将肥料施加在地表下10~20cm的位置,而种子则播种在地表下3~5cm的位置。
3.2有机肥的施加技术
在施加有机肥的时候,可以采取水肥一体化的方式,利用发酵腐熟肥料,结合滴灌和微灌等灌溉技术,将肥料融入水源中,实现精准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避免肥料浪费。有机肥和配方施肥技术相结合,种植人员应积极推广生物有机肥、商品有机肥和堆肥,减少化肥的使用。在花生种植中,每667m2应施加200kg作物有机肥,或者施加500~1000kg发酵腐熟肥料。作物有机肥包括秸秆还田、秸秆与食物下脚料,腐熟肥包括动物和人类的粪便,其经过发酵之后作为肥料使用。利用有机肥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并通过配方施肥技术,对氮肥的施加量进行调节,在保证花生生长和发育所需营养的同时,可以提高花生的品质。有机肥中存在较多的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土壤肥力,在贫瘠的土壤中应适当多施加有机肥。
3.3生物菌肥的施加技术
生物菌肥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制作的肥料,如在进行花生种植时,根据土壤状况和作物的生长情况,合理施加根瘤菌肥,可以提高花生的固氮能力,种植人员采用根瘤菌拌种技术,可以减少20%~30%的氮肥施加量。生物菌肥还包括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种类的生物肥料,为花生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并且能够产生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3.4防倒伏肥料施加技术
花生虽然是一种低矮作物,但是在种植的过程中如果不合理种植、营养成分不足,也会出现倒伏的情况,造成花生的品质下降,产量较低。在花生生长的盛花期到结荚期这段时间,是种植人员增强花生植株抗倒伏能力的最佳时期。在此阶段,花生的植株高度大概为35cm,在对其进行抗倒伏处理时,可以采取叶面喷肥的方式,施加烯效唑这种可以对花生生长起到调节作用的肥料,将肥料与水混合喷施,可以有效提高花生植株的抗倒伏性能,使花生能够健康生长。
3.5防病虫害肥料施加技术
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白绢病、叶斑病、蚜虫以及棉铃虫等,在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时,种植人员可以采取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主要是通过清理秸秆,从源头上清理病虫害。化学法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总之,在进行花生种植时,要想提高花生的产量,种植人员应科学进行花生品种的选择、花生种子的处理、种植土壤的整理,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保证花生种子的发芽率,提高花生生长和发育的速度。除此之外,种植人员应采取配方施肥技术,对土壤中的肥力进行平衡,保证花生生长具有充足的营养,提高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的能力,提升花生的品质。
参考文献:
[1]谢仕儒.浅谈临沭花生种植中提高农机农艺融合运用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机监理,2022(05):37-39.
[2]赵惠丽,赵小云.花生种植要点与配方施肥综合增产技术[J].基层农技推广,2021,9(12):52-54.
[3]马洪静.昌黎县高油酸花生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21(10):12.
[4]尚鸿雁,悦祥营.滑县花生绿色高质高效技术集成与推广总结[J].农业科技通讯,2020(07):240-243.
[5]杜晓明,洛俊峰,祖玉伟,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吉林省作物种植中的应用现状[J].吉林农业,2019(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