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沙棘病虫害防治有效策略探讨
2023-04-29潘亚菲黄金良池树学
潘亚菲 黄金良 池树学
摘 要:围场县域在种植大果沙棘之后,沙棘林的总面积指数在不断增加,然而受到粗放化管理方式的影响,再者受到沙棘生物学的特性影响,病虫害现象越来越常见,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沙棘资源,不利于提高大果沙棘的产量和质量。本文主要以如何种植大果沙棘,控制病虫害对大果沙棘的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大果沙棘种植主要技术,包含雌雄配置技术、定植技术、混交林营造技术、科学修剪技术、松土技术、施肥技术以及灌溉技术,其次从防治沙棘干缩病、缩叶病、褐腐病、沙棘木蠹蛾、舞毒蛾等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大果沙棘病虫害防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大果沙棘;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大果沙棘果大、皮厚、产量高,少刺或无刺,易采收,适合作为经济林种植。大果沙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是一种优质树种,其果实和树叶包含大量的生物活性成分。大果沙棘是保健饮品的关键材料,随着人们开采大果沙棘和加工利用大果沙棘的程度加强,对于大果沙棘的需求量有所提高。在种植大果沙棘阶段,应该更加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和管理,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促进树种正常生长,保障大果沙棘的综合效益。
1 河北大果沙棘种植主要技术
1.1 雌雄配置技术、定植技术
在进行大果沙棘栽培时,雌雄林之间的配比指数为8∶1,配置模式按照间隔两行的雌株与一行的雄株配置形式进行栽培,混合栽培种植中,1株雄株间隔8株雌株进行配置,使得雄株的种植分布均衡化,满足沙棘雌株相应授粉基本需求,在一定单位内得到较高的果实产量[1]。之后是大果沙棘的定植技术,沙棘林栽培需要对栽植密度株距设定为2m,行距保持在3m,实际早期密植过程中,起始植株行距要设定为1m×3m,后续围绕树木的郁闭情况开展有效调整,起到提高果实产量的作用。结合株行距对栽培点进行定位,穴状整地,规格为40cm×40cm×40cm,对心土和表土分别堆放,穴内放入沙棘苗木,先表土后心土对树盘进行回填,扶正苗木,确保根系舒展,踏实后进行浇水,在水完全渗透的前提下开展封穴操作。
1.2 混交林营造技术、科学修剪技术
大果沙棘的栽培和种植从功能、用途等方面划分为经济林形式、生态林形式以及生态经济林形式。前两种形式应体现出侧重于防护功能以及经济效益,互相比较之下,混交林的结构体现出稳定性和科学性,一方面可以保障沙棘的正常生长,另一方面可以保障沙棘存在抗逆性,可以说混交林有显著优越的实用性质[2]。并且混交树种有山杏、杨树等均属于乡土树种的范畴,对沙棘以及乔木等进行混交,保持行距为5m左右,带状混交为10m左右,相关树种在早期有着较快的生长趋势,能够对大果沙棘产生侧方庇荫,利于大果沙棘的健康生长。如果长时间混交,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增加林带宽度指数,保持15m混交指数,减少高大树木对大果沙棘产生的庇荫作用[3]。混交沙棘以及柠条要按照带状和块状的形式进行,地块边长记作10m,因为两者有光照和土壤差异化需求,在沙棘以及混交树种两者处于成龄状态时,要有计划地实施混交树种的平茬管理,促进大果沙棘生长,提高大果沙棘的产量和质量。另外,要采用修剪技术,沙棘的栽培应围绕树木生长趋势,有计划地开展树木的回缩管理和枯死枝管理,确保沙棘树木拥有一定数量的生长枝条,增加结果年限,更好地提高沙棘的栽培质量。针对沙棘树木的修剪,定植结束后,农户要保护幼龄期的沙棘树木,对单径植株进行适当修剪,确保其能够及时萌发分支或者转变为单干植株。结果起始阶段和盛果期的实际修剪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重视短截和摘心等,疏剪过程中重视减掉和去除过密枝条、弱枯枝条,优化沙棘树木的通风条件,强化母枝势力,积累较多养分[4]。之后是短截,对沙棘树木的新梢进行短接,加快抽枝,促进沙棘尽快结果。摘心操作过程中,对沙棘枝条上的新梢进行摘心,避免其徒长,确保枝条可以进一步生长,提高坐果率。对于处于衰老期沙棘的修剪,地力条件好的地块,衰老树能够对结果枝组和骨干枝复壮,培育全新的枝组,增加树木寿命和使用年限,及时更新平茬。衰老且地力水平不佳的根苗沙棘林应落实平茬,萌生新枝之后保留健壮植株,为沙棘高产提供充分条件。
1.3 松土技术、施肥技术以及灌溉技术
大果沙棘的种植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实施除草松土和树盘覆草,每年采取两次中耕除草,深度在6cm左右,对根蘖苗充分清除。要想起到控制土壤水分过量蒸发的作用,应控制杂草的生长,调整土壤实际结构,加大力度进行树盘覆盖。覆盖材料以杂草、绿肥等为主,对应覆盖厚度设定在8cm。施肥过程和其他类型的果树种类存在相似之处,沙棘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较多的营养成分,一些来源于叶子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碳水化合物,一些来源于根系土壤,尤其是氮元素、钙元素和磷元素[5]。大果沙棘属于放线菌结瘤植物,可以对空气内氮供植株有吸收效用,然而沙棘在吸收营养之后到开花结果,仅凭借根瘤固氮无法适应植株枝叶的生长以及发育需求,还需要在土壤中进行氮元素的获取。沙棘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微量元素,其生长建立在氮元素参与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土壤肥力匮乏的情况下,应及时施肥补充。大果沙棘施肥要在栽培2a后进行,间隔3a再次施有机肥,参照35000kg/hm2的施加标准施用有机肥料。春季一旦有枝条放叶,要及时追加氮肥和钾肥,在枝条不再生长的情况下,要重视施磷钾肥。在沙棘处于盛果期时,选取的氮磷复合肥的标准需要达到200kg/hm2,五氧化二磷应达到180kg/hm2,氯化钾达到300kg/hm2,按照穴施或者沟施的方案进行。最后是大果沙棘种植过程中的灌水管理,以保持充分的水分为前提,沙棘生长越快,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越强。特别是半干旱区域应及时开展冬灌。此种方式可以使土壤的湿度得到提升,避免由于生理失水的情况造成干冻抽条结果,让树木的整体抗寒水平加强。降水量比较少的时期,基本上是沙棘果实发育膨大的8月份,基于旱情对植株加以科学灌溉,减少落果率,保障果实生产的质量,加快花芽分化进程,促进果实丰产。
2 大果沙棘病虫害防治的有效策略与发展
在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自然气候也出现了较多不良的问题,需要通过更加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大果沙棘的种植方式以及病虫害防治进行管理,在保障大果沙棘的产量不受影响的基础上,提高大果沙棘的种植质量,拓展当前的市场环境。相关人员需要科学进行病虫害防治,通过多种方法的应用,增强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性,更好地提高大果沙棘种植效益。
2.1 沙棘干缩病的防治
若大果沙棘在生长过程中受到沙棘干缩病感染,其枝干会有凹陷的表现,且枝干有变硬的趋势,感染起始阶段症状不会显著表现出来,在第二年会表现出严重发病趋势,此种疾病根治难度较大。沙棘干缩病通常情况下出现在花期起始阶段,尤其是5月底或者6月初侵染最明显。在7月中旬,大果沙棘会处于发病关键阶段,灌丛中的树梢有发黄变化,对应大果沙棘逐步落叶。在此阶段,大果沙棘的树枝有干枯问题,大果沙棘树木下部有枝条高速度扩展趋势,增加全部植株干枯概率,并且枯死植株果实会变色枯萎。干枯坏死的植株在同年生长根苗,第四年有植株干枯问题。出现病虫害的大果沙棘,一些植株的枝条会先枯死,接下来对整个大果沙棘树种产生感染。最为关键的是,此种侵染过程有不可逆特点,补救难度大。对于此种疾病的防治,相关人员应事先进行预防和管理,尽量避免大果沙棘不会受到沙棘干缩病的感染,此种病症有一定持续化特点,大果沙棘一旦患上此病,应立即开展针对性处理。具体有如下三种处理方法:一是根部灌药,灌99%恶霉灵,将恶霉灵稀释1000倍(围绕树干外围,挖15cm深的沟,每株树灌药液1kg,灌药后覆土),恶霉灵在土壤内及树体内最终降解为水、二氧化碳、葡萄糖等,属无公害药剂,可作为预防及防治沙棘干缩病的首选药剂。二是树上喷药,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烯唑醇1000倍液和1%申嗪霉素1000倍液,可供选择使用;三是增施磷钾钙肥,增施磷酸二胺、磷酸二氢钾和过磷酸钙,提高其抗病能力。
2.2 沙棘缩叶病的防治
沙棘缩叶病是植原体侵入造成的,每年6月上旬,位于沙棘新梢顶端生长点的幼叶开始变形卷缩,使新梢甚至果枝的茎弯曲、扭曲甚至形成圆环状,严重影响叶片的生长和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果实的生长、产量和质量。植原体原称类菌原体(MLO),是一类由生物膜包围,无细胞壁,存在于植物韧皮部筛管细胞中以及介体昆虫的肠道、淋巴、唾液腺等组织内,类似植物病原细菌,不能人工培养的单细胞原核生物,主要靠韧皮部取食的刺吸式昆虫介体传播。缩叶病发生初期,及时用枝剪剪掉有卷叶或丛生叶的新梢,再用盐酸吗啉胍(病毒灵)给叶面喷药,连续喷施3次,另外,还喷加磷钾精、毒氟啉、戊唑醇或氟硅唑咪鲜胺,要按照说明书上的用药标准进行喷药。
2.3 褐腐病的防治
作为大果沙棘苗期的病害之一,褐腐病可能会导致嫩枝扦插育苗出现大量的死亡。受到感染的苗木会出现圆形感染,并且会逐渐增大,植株的顶端变黑,短时间内叶片也会变黑,最后苗木干枯死亡。褐腐病是在土壤上进行侵染的,所以在发病之前应该注意消灭病原菌,可以使用10%福尔马林溶液喷施防治。对于已发病的苗床,要及时清理病株,避免重复感染。
2.4 沙棘木蠹蛾的防治
沙棘木蠹蛾以幼虫为害沙棘的枝干和根部。初期幼虫常十几头甚至几十头群集树干,为害树皮,钻入树干内部,后期转移到根部蛀食。严重时沙棘根部被蛀空,植株逐渐腐朽干枯死亡。沙棘木蠹蛾生活周期长,幼虫发育期也长。一般4年发生一代,跨5个年度,龄期达13龄,虫体增长幅度大。每年6月老熟幼虫钻出虫道,在附近土壤内结茧化蛹。6月末至7月初开始羽化,7月中旬达到盛期,在虫道口与树皮伤疤处产卵,卵成块状。10月上旬以幼虫形式在沙棘树干或根部的虫道内越冬。处于取食期的幼虫有从虫道向树干外排泄出木屑的习性,比较易发现和识别。 到目前为止,对于沙棘木蠹蛾的防治,还没有较理想的方法。多数情况下是结合砍取薪材,择伐感虫植株,或全面平茬,除虫复壮。在种植园内,如有大量发生,可利用沙棘木蠹蛾有较强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对其进行诱杀。
2.5 沙棘蝇的防治
沙棘蝇会直接影响果实产量,属于栽培林中存在较高危险性的一种病虫害,造成果实产量急剧减少。沙棘蝇一般情况下间隔一年会有一代幼虫出现,在土壤表层度过冬季,在第二年的8月份有羽化趋势。沙棘蝇在沙棘果皮有一个星期产卵活动,幼虫充分孵化之后寄生在果实中,造成果实损坏。幼虫期以20天为主,在果实老熟的情况下存在于土壤表皮层,再次按照蛹的形式度过冬季。实际的防治上,选取60%乐果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开展针对性喷洒处理,还可以选取敌百虫500倍液落实喷雾处理,保障大果沙棘树木可以避免受到其影响。
2.6 舞毒蛾的防治
舞毒蛾更多地出现于春季沙棘树木的放叶过程中,舞毒蛾以卵孵化的形式转变为幼虫,通过风力等相关因素使得沙棘受到损害。在同年7月份,舞毒蛾会化成蛹,在8月份化成卵。在舞毒蛾出现3条及以上的情况下,相关人员要开展针对性防治,具体防治过程中,利用敌百虫700倍液处理沙棘树木。另外,还要了解沙棘生长的具体情况,特别是白日潜伏时,对沙棘枝干上进行毒环的涂抹,直接消灭舞毒蛾,对大果沙棘起到保护作用。
2.7 发展前景
大果沙棘作为多年生小乔木,存在着改良土壤以及独木成林的基本特征,并且可以耐旱、耐风沙,对应的医药经济价值以及保健经济价值比较凸显,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高效建设。大果沙棘包含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组成成分,能够保护心脑血管系统,降低机体患病率。大果沙棘拥有广泛前景和空间,相关人员应开展统一化方案设定,积极扩展市场范围,有选择性地进行大果沙棘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且横向联合加强大果沙棘的生产化质量和水平,使得大果沙棘种植有一定的繁育优势、栽培管理优势和销售优势,延伸大果沙棘的市场范围。另外,组建高能力水平的人才进行大果沙棘资源开发,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处理大果沙棘种植与栽培的一系列问题,达到保质保量的目标。
3 结束语
研究大果沙棘病虫害防治技术存在重要意义和价值,全国大果沙棘逐步呈现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受病虫害影响,大果沙棘产业出现了发展前景不良现象。为了更好地种植大果沙棘,每一个区域中种植大果沙棘的人员,都需要高度重视沙棘栽培和病虫害管理,科学进行大果沙棘种植工作,选取雌雄配置技术、定植技术、混交林营造技术、科学修剪技术、松土技术、施肥技术以及灌溉技术等,确保沙棘可以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不断提高大果沙棘种植的效益,推动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吕志鹏,王瑞君.天水大果沙棘塑料大棚硬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青海农林科技,2021(04):89-91.
[2]付依依,王永霞,李月,等. 大果沙棘中黄酮的体外抗炎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21,32(10):67-74.
[3]王辉,赵旭.“欧亚1号”大果沙棘新品系规范化种植技术[J].内蒙古林业科技,2021,47(03):60-63.
[4]胡建忠,温秀凤,王东健.新疆开展沙棘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工作的调研与建议[J].中国水土保持,2021(09):16-18.
[5]方亮,李珍,李杰.大果沙棘不同品种、不同部位油脂的提取及元素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15):6090-6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