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肥料对青稞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2023-04-29祁明芳
祁明芳
摘 要:为明确不同肥料对青稞生长情况的影响,梳理适宜在青海省贵南推广的有机肥替代模式,于2021年在贵南县农业示范种植基地开展了施肥试验工作。借助大田小区试验,对比青稞田不施肥与施加不同肥料下的青稞株高、穗粒数以及产量等变化,可以进一步明确不同肥料对青稞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于各施肥处理区域间与对照组,其在经济产量、生物学产量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将有机肥、无机肥结合使用的处理组别的经济产量、生物学产量与收入效益最佳;将氮磷肥与有机肥联合使用,其在单株产量最长主穗粒数等指标方面优于其他处理组别。所以随着青稞的生长发育,应加大对氮肥、磷肥联合施肥模式的应用,坚持以有机肥、无机肥为主,确保青稞养分供给充足、合理,这不仅能满足青稞的生长需要,还能提高其产量、质量。
关键词:不同肥料;青稞生长;试验;影响
青稞又有裸大麦之称,不仅耐寒,还具有良好的耐旱性,其生育期相对较短,是青藏高原高海拔冷凉地区分布最广的一种农作物,在我国青海省青稞产业作为一种特色产业,近些年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截至2021年,该省青稞种植面积达到136.02万亩,占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左右,为促进青稞产业的高质量、高产量发展,加快该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建设进程,基于青稞品种、种植技术对生态建设下青稞产业功能多样化发展支撑不足、专用化品种匮乏与附加值相对较低等问题,将青稞育种纳入科技创新重点工作范畴。基于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开启“青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示范”活动,为青稞产业链的开发与全过程的提质增效奠定有力的基础。然而实际生产过程中,因生产分散,生产位置相对较偏,加之农民缺乏对土壤肥力、施肥技术等的了解,严重制约了青稞种植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次试验综合探究了不同肥料对青稞生长的影响,以帮助种植户制定合理、可行的施肥方案。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基地相关情况
小区试验选择的试验地在青海省贵南县农业示范基地中,该地的海拔高度在3000m以上,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是2738h,平均气温在-4℃至12℃,平均降雨量在1949.5mm。因该地海拔较高,春季多风、夏季多雨且冬季寒冷时间长,所以试验基地使用了黑钙土进行种植,当地不存在灌溉条件土壤PH值是7.5,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分别是28.32g/kg、1.97g/kg、2.63g/kg与25.49g/kg。
1.2供试作物
本试验使用的是昆仑14号青稞品种,该品种的生育周期短,品质良好且能抗倒伏、适应广,用此品种进行试验,可以更真切、精准地了解当地青稞作物的生长状况。同时试验期间使用了氮肥、磷肥、有机肥三种肥料。
1.3试验设计
昆仑14号的生育周期大约在103-107天,春性,中早熟。自播种到出苗需要19-23天,温度在0℃以上,积温在130℃-138℃间;从出苗到抽穗时间大约在54-58天,温度在0℃以上,积温在506℃-524℃间;抽穗到成熟阶段需要47-53天,温度在0℃以上,积温在819℃-831℃间;生育期需要103-109天,温度在0℃以上,积温在1323℃-1363℃间。该地青稞播种过程中需将总量控制在25k/670m2,田间定植密度也需在42万株/670m2。2021年5月上旬开始播种,中旬进入出苗期,8月进入抽穗期,9月上旬收获。该试验共设计6种施肥处理区,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全氮施肥组、全磷施肥组、有机肥组、氮磷施肥组与氮磷有机肥混合组。每一组别均是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各组别设置3次,总共设计18个处理小区,各小区面积控制在18m2。期间对照组的青稞种植不加任何肥料;全氮施肥组添加氮肥5.2kg/670m2,该组别不添加农家肥和五氧化二磷等肥料;全磷施肥组需要施加五氧化二磷,用量保证在6.5kg/670m2;有机肥组在种植青稞期间只添加农家肥,用量在1100kg/670m2;氮磷施肥组需要施加纯氮、五氧化二磷,用量分别是5.2kg/670m2与6.5kg/670m2;氮磷有机肥混合组需要添加纯氮5.2kg/670m2、五氧化二磷6.5kg/670m2与农家肥1100kg/670m2。
1.4试验指标
试验过程中,为进一步测定其产量,需要在各区域青稞收获之前,随机选择20株青稞室内考种,期间试验人员需要测定青稞的植株高度、穗粒数、单株产量以及千粒重等,整个过程中需基于各小区实际收获产量合理计算青稞的经济产量与生物学产量[1]。同时试验人员还要采集并测定土壤样品,播种工作前随机设计各试验地块,多点采集土壤样本并混合形成一个土样,再将其分成直径为2mm与1.5mm的细筛进行过筛处理。在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过程中,试验人员需要采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进行工作,全氮施肥组地块需要利用凯氏蒸馏法测定,全磷施肥组地块使用高氯酸-浓硫酸消煮-钼锑抗比色法进行测定,至于pH酸碱度需要使用电位法进行测定。
2栽培管理
2.1合理整地
选定试验地点后,试验人员需要按照各处理组别进行整地处理,这是提高青稞成活率的关键。青稞种植期间可以采用轮作模式,但不可与麦类连作,确保各地块的土壤肥沃,透气良好,还要具备一定的有机质。种植工作前,试验人员需要深耕整地,耕作深度可以控制在20cm,整地过程中需要全面清理田间杂草与枯枝等,深翻土壤并做好晾晒,这可杀灭土壤内的病原微生物与虫卵。同时整地工作中按照试验设计合理施肥,依据地块走向纵向作畦。
2.2科学播种
试验人员需要按照试验标准合理把握播种时间,因青稞根系较为发达,可以吸收深层土壤的水分与养分,所以青稞往往早播,成活率更高[2]。由于该地属于高寒地区,早播可以更早收获,播种过程中试验人员需要严格控制种植密度,还可采用条播模式,植株行距可以控制在20cm,为避免青稞出现锈病、黑穗病等,试验人员还要做好预防处理。
2.3田间管理
青稞种植过程中,田间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田间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着青稞的产量与质量,也直接影响着试验的精准性、可行性,所以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需要做好各地块的田间管理工作。首先试验人员需要按照预设施肥量为各地块施肥,其中对照组不施加任何肥料。其次,试验人员还要做好灌水工作。青稞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一旦缺乏,青稞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死亡。因此,为了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试验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每一个地块的灌溉工作。一般来说,整个生长期都需要浇水2次,第一次浇水的时机应该是三叶一心期,第二次浇水的时机则是开花期和灌浆初期,同时,最好是在晴朗无风的天气里浇水,以免引起青稞的倒塌。与此同时,试验人员还要做好除杂草的工作,以防杂草争夺青稞水分、养分,从而影响试验的精准度。除草过程中,针对小规模杂草可以使用人工除草的方法,如果杂草规模较大,试验人员可适当采用化学除草法。
2.4病虫害的防治
试验种植期间,青稞生长难免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在此过程中,试验人员可以合理选择防治对策。如采用农业技术进行防治,首先应当对土壤进行整地处理,确保深耕后晾晒,并有效消除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和虫卵。此外,根据试验条件,适当施加肥料,以满足青稞的生长需求,同时还应当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破坏害虫的寄生环境,从而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3]。试验人员还要及时灌水,以满足青稞生长对水分、养分的需求。如果试验基地降雨量较大,试验人员还要做好排水工作,以防发生涝灾。其次,试验人员还可使用物理技术防治病虫害问题。即利用害虫趋性进行防控。这一防控方法绿色、无害,十分有利于试验开展。为了有效地防治害虫,试验人员可以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田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等,以及性诱剂和糖醋液,这些都可以起到诱杀害虫的作用,从而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通过运用食物诱导技术,试验人员可以利用害虫的趋色性,将篮板、黄板等植物放置在田间,也可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除此之外,试验人员可以生物技术防治青稞病虫害,不但不会造成药物残留与污染,还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十分有利于试验工作的开展[4]。采用这一防治方法时,试验人员可以借助生物的相互关系,如用鸟治虫,利用害虫的鸟类天敌捕捉害虫可以降低田间害虫的数量。或者使用以菌治虫,借助绿僵菌、苏云金杆菌来防治病虫害。试验人员还可使用瓢虫、赤眼蜂等昆虫来防治虫害问题。
3试验结果
3.1不同肥料对青稞产量的影响
结合下表数据可以发现不同肥料对青稞的产量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依据最终产量,氮肥、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肥组青稞的经济产量最高,平均产量在250.15kg/670m2[5]。其次,氮磷混合施肥组的青稞产量贡献率高达85%,而全氮施肥组的产量贡献率达到70%以上,至于全磷施肥组和有机肥组对青稞产量的贡献率分别是67%、59%。最后空白对照组的产量最低,土壤肥力对青稞产量的贡献率仅有45%左右。
经过方差分析,发现施用氮肥、磷肥和有机肥三种肥料的产量差异不大(P<0.01),但是与其他肥料相比,这三种肥料的产量差异显著,甚至可以说是极其显著的。经过本次试验的结果表明,将氮肥和磷肥混合施用,以及将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使用,都能够显著提升青稞的产量和品质(P<0.01)。其中,氮肥的作用最为突出,磷肥的作用次之,而且将两者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满足青稞的生长需求。
3.2不同肥料对青稞生物学产量的影响
经试验发现,氮磷与有机肥的混合施加处理组青稞的生物学产量最高,随后是氮肥和磷肥混合施加组,之后是全氮施肥组,而全磷施肥组与有机肥组的生物学产量最低。经由方差分析可以发现各处理组别的差异性,均达到十分显著的水平(P<0.01)。排除氮磷混合施肥组外,氮磷与有机肥混合施肥组与其他处理组间的差异性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P<0.01)。全氮肥施肥组和有机肥组的生物学产量的差异性也达到十分显著的差异水平(P<0.01),但和全磷施肥组间的差异性不明显。至于对照组和各施肥组间的生物学产量的差异性均达到十分显著的水平(P<0.01)[6]。通过此次研究,青稞生物学产量相对较高的组别,其经济产量也不断升高,二者存在的系数达到0.99,已是极高的水平,由此可见,栽培管理过程中提高青稞的生物学产量可以确保青稞高产、稳产,于青稞的产量水平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3.3不同肥料对青稞生长性状的影响
基于不同的施肥模式,进一步分析各组别青稞的生长性状指标,由此发现氮肥与磷肥的有机搭配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青稞的生长,将有机肥与无机肥搭配使用可以起到更加明显的促生产优势,而氮磷与有机肥的混合组不仅是青稞的单株产量,其主穗粒数、穗长等指标都优于其他施肥组。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青稞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是青海等地十分常见的粮食作物,也是市场需求最为旺盛的一类杂粮类作物。最近几年,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于保健食品有了更大的需求量,在此背景下,人们对青稞的需求量不断增多,这也推动了青海省青稞种植业的发展。青海省贵南县具备十分优越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青稞的生长,全面推广青稞种植业可为全新且具有特色的种植业提供有力的保障。然而当地一些种植户缺乏对青稞生产栽培管理的重视,施肥技术不合理,导致青稞产量大幅降低,通过本次研究,基于试验对比不同肥料对青稞生长的影响,再明确青稞种植的栽培管理工作,可进一步提高青稞的产量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徐东,何建清,张格杰,等.化肥配施园林废弃物堆肥对青稞产质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OL].作物杂志:1-9[2023-03-11].
[2]郭童鑫,姚晓华,吴昆仑,等.不同施肥水平对青稞豌豆混作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J/OL].土壤:1-12[2023-03-11].
[3]李鸿芳.不同肥料对青稞生长的影响[J].农家参谋,2022(17):67-69.
[4]韩洪润.不同肥料及杂草防控方式对青稞生长的影响[J].青海农林科技,2020(4):55-58.
[5]廖文菊.β-环糊精缓控释肥对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6,44(5):28-31.
[6]杨有霖.不同播种量和肥料用量对青稞子粒产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8):1536-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