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农业病虫害防治途径及防治技术应用
2023-04-29王斌
王斌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近年来随着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也变得越发严峻,对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构成极大威胁,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严重阻碍到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在阐述分析农业病虫害防治原理的基础上,主要对农业病虫害的防治途径及防治技术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农业病虫害防治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农业发展过程当中,目前仍有一些地区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得不是非常全面到位,某些病虫害暴发流行,很难有效控制,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及其品质无法保障,同时还给广大种植户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要对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给予充分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有效防治各类病虫害,才能避免农作物的产量遭受损失,提高农民收入,进而有效推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1农业病虫害的防治原理
在自然界当中,农业有害生物(病虫害)主要包括各类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等,它们在生存发展过程当中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制约的生物群落,即农田生态系统。而在这个系统当中,农业有害生物是其中的一个组成成员,受到该系统的制约,而且各组成部分彼此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其中某个组成部分出现变动,就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间接、直接、短时或者长久的影响,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引发有害生物种类与种群数量的消长与危害。
农业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无论运用哪种单一的防治技术都难以从根本层面解决农业病虫害带来的危害。特别是农业病虫害防治过程当中,仅仅依靠化学防治技术,往往仅可以达到暂时的作用,并且终将会破坏农业生态系统,导致农业病虫害再次爆发流行,污染环境。所以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需要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充分落到实处。
所谓综合防治,就是运用自然控制基础上,对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协调运用,合理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使其维持在经济受害允许范围之下,只在监测到有害生物数量超出规定范围和受害允许范围界限时,为了暂时性地控制其密度和危害程度,才谋求运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2农业病虫害的防治途径
2.1改变生物群落的组成
通过对生物群落的组成进行改变,可以控制和减少群落当中有害生物的种类及其数量。同时,又能增加群落当中的天敌生物及其数量,大幅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其具体方法包括两个,第一,加强植物检疫,避免传入新的有害生物,减少病虫害的蔓延。第二,加强防治,对天敌进行引进与驯化,有效进行天地保护。
2.2对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条件进行恶化
这样可以控制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增加有害生物的死亡率,降低其发生几率与危害水平,其方法是采取科学的农业栽培技术,来恶化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条件。
2.3增加农作物的抗性
首先,要重视农作物自身抗病虫能力的提升,减少病虫害的侵袭。其次,农作物生育期错开病虫害的高发期,有效减少病虫害侵袭与危害。再者,培育更多抗病虫能力强的优质品种,并对传统栽培技术作出改变。
2.4将已发生的有害生物直接杀死
可以借助物理、化学、生物、农业等各种技术手段,有效防治各种病虫害,减少其危害性。
3农业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技术
结合并存害的防治原理及其途径,在长时间的病虫害防治实践当中,创建了很多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法,同时也认识到,运用单一防治方法,往往不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想要全面提高农业病虫害防治水平,充分重视各种防治手段的综合运用。
3.1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在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下,对苗木、种子、块根、块茎等植物产品以及危险性病虫、杂草开展的一项重要检疫工作,其目的是控制和减少病虫害的蔓延,以免对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带来不良影响。首先,应绝对禁止带有检疫对象的苗木、种子及农产品从疫区调运到他处。同时,要将疫区防治工作充分做好,控制和减少病虫害发生面积,彻底把病虫害消灭。而且,更应当绝对禁止携带有检疫对象的苗木、种子以及农产品向保护区调入,或者通过熏蒸方式彻底进行处理之后才可进入。划定和撤销疫区与保护区,需要省市级农业主管部门提出,向同级政府报告作出批准才可实施。
3.2农业防治
这种防治技术,是充分考虑农作物环境条件以及有害生物彼此之间具有的关联性开展的防治工作,通过科学的农业栽培技术手段,对农田生态环境作出改变,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同时有效增加有益生物的含量,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避免病虫害造成危害,实现农作物增产丰收。农业防治是一种非常简便,而又科学有效地防治手段。
3.2.1培育与利用抗性能力强的优质品种
通过农业生产实践发现,选用抗性能力强的优质品种,对于防治病虫害的发生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方法也最为经济。如早些时候种植棉花过程当中,年龄虫的危害非常严重,为了控制与减少病虫害造成的危害,各地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抗虫能力强的转BT基因杂交棉,使得棉铃虫的发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更降低其危害。
3.2.2对农作物耕作栽培制度进行改变
形成耕作栽培制度需要一定时间,而这个制度形成之后,便会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这也使得农田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生态环境,并对病虫的群落产生很大影响,病虫也会逐渐适应该环境,不断的发展和危害。为此,需要改变传统的耕作栽培制度,转变农田环境条件,引发病虫群落发生变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3.2.3对农作物的品种布局做出合理调整
农业病虫害的发生和作物品种布局也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性,由于作物品种之间存在较大的生育特性,反映在病虫害基础食料上,也会出现很大差别,对病虫害种群消长带来不良影响。如水稻品种多种多样,合理布局水稻品种,能够大幅减少稻瘟病的发生几率,控制与减少其危害。种植抗虫棉的棉田当中配合栽植一些非抗虫棉,对于防治棉铃虫的发生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棉田当中套种多种作物,或者套种的作物面积较大时,会增加蚜虫、棉叶螨和棉田盲蝽的发生几率。所以,必须要对农作物的种植品种做出合理布局。
3.2.4切实加强田间管理
翻耕整地: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翻耕整地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手段,对于控制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翻耕整地,可以对病虫害生存的场所形成破坏,减少病虫侵染源。如地块通过冬耕春翻,能够大幅减少棉田棉龄虫的发生几率。
科学管水:农田病虫害的发生和土壤含水量也有十分紧密的关联性,同时土壤含水量对农作物生长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蔬菜育苗过程当中,在苗床周围设置排水沟,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苗期病害的发生几率。稻田冬季进行灌水,可以将田块当中的二化螟幼虫与蛹给淹死。水稻生长过程中,合理地进行排水晒田,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稻飞虱产卵,降低害虫数量。
中耕除草:农业生产过程当中,中耕除草不但能够疏松土壤,还能减少杂草生长,有利于土壤保水、保肥,确保农村根系健康生长,增加其抗病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如棉铃虫羽化盛期,及时开展中耕工作,能够将害虫的蛹室破坏掉,导致害虫无法化蛹与羽化,降低害虫数量。旱地作物春季开展中耕除草,能够将田间杂草及时去除,控制和减少蜗牛、小地老虎的发生几率。
合理施肥:在农业生产实践当中,施肥也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措施,为了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增加其产量,提高其品质,就必须要将肥料充分施足。但过度的施肥也未必能取得高产,必须要重视施肥的合理性,这样不仅有利于农作物的健康生长,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如果农作物施肥不当,常常会导致病虫害的爆发流行,造成的危害也较为严重。如将草木灰、石灰合理地施入稻田,可以将叶蝉、蓟马、飞虱等害虫有效杀死。棉铃虫产卵的高发期,运用1%的过磷酸钙喷施根外施肥,可以迫使害虫集中性的产卵,药剂防治的应用面积。相反,如果厩肥没有充分腐熟,大量施入,会加重地块蛴螬、蝼蛄等害虫的发生几率,还会吸引更多种蝇到此产卵,加重危害性。大量的施肥,尤其是氮肥摄入较多时,不但会导致农作物的疯长,而且能创造有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增加病虫害发生几率。如玉米过多施肥,导致旺盛生长,贪青晚熟,还会增加大斑病发生几率。稻田过多施肥,会引发植株过旺生长,使得田间太过荫蔽,增加纹枯病的发生几率,还会发生较为严重的稻飞虱,影响水稻的健康生长,降低其产量和品质。
整枝去杈:农作物栽培管理过程当中,将无效的枝、叶及时去除,不仅对作物生长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还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如棉花栽培过程中,将其叶枝、空枝及时去除,将棉株的顶心、边心及时摘去,将赘芽抹去,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2、3代年龄虫的发生几率,减少棉铃虫对棉花植株带来的危害。油菜植株上的老叶、黄叶及病叶及时摘除,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油菜菌核病。
清洁田园:地块当中残留的枯枝、落叶、遗株、残果,会有很多有害生物潜藏其中,并成为侵害农作物的主要来源。如果园当中掉落的残果会寄生很多病虫,二化螟幼虫会寄生在水稻稻桩内,同时其中还潜藏很多梨锈病的冬孢子,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因此发现地块当中有病株,及时将其拔除,集中销毁。
3.3生物防治
在农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生物防治也是极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对于控制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很大作用。自然条件下,只要有有害生物生存,必定会有一些天敌存在,在没有受到干扰的前提下,病虫害很大程度上受到天敌的控制。防治虫害过程当中,可以利用有益生物,或者通过以菌治虫、以虫治虫的方式进行防治,通过这些生物防治手段,来控制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3.3.1保护与利用天敌
在农业病虫害防治过程当中,加强天敌的保护与利用,发挥其自然控制作用,不仅能够有效减少药剂的应用量,还能有效提高防治效果。前期进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当对专性较强的药剂作出针对性的选择,严格依照防治标准相关要求科学施药,局部的进行调治,将大面积运用药剂喷施的时间尽量向后推,促进天敌早日构建,为其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对施药方法作出转变,做到局部隐蔽施药。
3.3.2利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为了更好地防治农业病虫害,可发挥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和优势,或者运用其代谢产物进行防治。如运用病毒制剂、阿维菌素以及BT生物农药等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控制和减少病虫害带来的危害。也可运用农用链霉素、井岗霉素进行防治。
3.3.3利用其他有益生物
如防治稻田病虫害过程中,加强益鸟保护与青蛙保护,通过养鸭进行治虫减少危害。
3.4物理防治
这种防治方法是发挥物理因子、机械设备和各类工具,来对农业病虫害进行防治。
3.4.1运用器械来捕杀害虫
如设置粘虫板或者粘虫网。
3.4.2诱集(杀)
根据害虫的趋性,运用相应的方法把害虫诱集过来,将其杀死。防治二化螟、棉铃虫,可运用性诱导剂或者灯光进行诱杀。运用糖醋液诱杀小地老虎、斜纹夜蛾等。防治蜗牛过程中可用多聚乙醛进行诱杀。
3.4.3阻隔法
充分考虑病原有害生物发生规律,将阻隔物适当设置起来,控制与减少其蔓延。如果树套袋,能够有效减少很多害虫带来的危害。在树干上涂胶,减少地下害虫上树危害。涂白处理,可减少树木冻害的发生,也能避免发生一些病害,对降低天牛产卵也发挥着很大作用。将防虫网设置到蔬菜基地,可以阻隔很多害虫的迁飞,还能减少蚜虫危害,减少蔬菜病毒病。
3.5化学防治
农业生产实践当中化学防治手段应用最为普遍,不仅起效较快,而且功效较高,应用过程当中不会受到地域和时间方面的限制,所以在防治农业病虫害过程当中,应用较为普遍。
3.5.1加强预测预报
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有利于更加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所以应当加强田间病虫害的监测预报,了解和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以便针对性地采用化学药剂及时防治,适当减少病虫害的危害程度。
3.5.2对农药做出合理选择
为了保证农业病虫害防治效果,必须要对农药品种作出合理选择,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农药品种,但这些农药品种只对某种病虫或者几种病虫起效,防治对象之外的病虫应用这种化学药剂无效,所以在防治农业病虫害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合理选择农药品种,需要认真咨询农技工作人员,结合田间病虫害的发生种类来挑选农药,避免用错药影响防治效果,还会增加污染几率。
3.5.3合理使用农药
广泛推广应用生物型农药,和化学农药联合应用,避免使用单一药剂进行防治,同时单剂不可与复配制剂进行混用,农药应用时应做到现配现用,并对使用的农药品种交替轮换。为了保证农业病虫害防治效果,在施药过程当中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药剂兑水应当充足,同时做到均匀喷药。防治水稻田病虫害过程中,稻田应当保持3~5天的浅水层,针对病虫害危害部位准确喷药,可以有效提高防治效果。另外,遇到高温、高湿的不良天气条件,不可施药,避免对防治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4结语
加强农业病虫害防治,是确保农作物健康生长的关键,同时对于农业丰收增产也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农业生产实际,必须要对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给予充分重视,结合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及其危害程度,科学的选择防治技术措施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才能控制和减少并存害带来的危害,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为其高产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获得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韦生贵.农作物病虫害中预测预报以及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J].农家参谋,2019(18):8.
[2]王树叶.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以及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J].热带农业工程,2019,43(03):100-102.
[3]杜增杰.浅谈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22,(17):23-56.
[4]郭德洋.浅谈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21,(17):333-450.
[5]张威.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21(24):281-282.
[6]王兴华.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J].科学种养,2020,(7),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