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参考答案
2023-04-29
《学习方法报》语文新教材高二选择性必修 2023年9期
1.C(A.“当”同“尝”,尝试。B.“亡”同“无”。D.“有”同“又”。)
2.C(室:家。)
3.B(A.连词,于是/疑问副词,哪里、怎么。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C.表目的,以便/介词,把。D.表假设,如果/代词,你。)
4.D(A.形容词用作动词,慈爱。B.利,使动用法,使……得利。C.盗,动词用作名词,偷窃的人。)
5.D(A.古义,只爱自己;今义,指爱惜自己,多指名誉。B.古义,爱惜别人;今义,丈夫或妻子,或恋爱中男女的一方。C.古义,不禁止;今义:抑制不住,禁不住。D.古今意义相同,意思是四海之内,全中国。)
6.C(第一个“恶”相当于“何”“怎么”。)
7.(1)即使大夫相互侵害各自的封地、诸侯相互攻伐封国,也是这样。(2)因此天下人相亲相爱就能治理好国家,互相仇恨就会使天下混乱。
8.C(“既是为人处世的准绳,也是执政治国的理念”是对墨子倡导的“义”的评价,不是它的内涵。)
9.C(“不欣赏歌舞”不是墨子提出的解决办法和思路的内容。原文是:“示范群体自身应率先垂范、树立榜样。墨子所以‘非乐,不是因为他不知道欣赏歌舞能使人感到愉悦和舒适,而是认为在当时财用不足、民生维艰的情况下,为政者却只顾自己寻欢作乐,这样的行为,是其该做的吗?”)
10.D(文章最后一段中写道:“墨子关于‘义的学说,与儒家‘义的学说相比,其特色更加突出,内涵更加丰富,实践性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