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移民兴通州
2023-04-29郗志群雷佳音
郗志群 雷佳音
“夹岸垂杨青可怜,出门仍是葛衣天。乡书不到东吴雁,客梦重寻潞水船。季子貂裘无那敝,王乔凫舄几时旋。年来作客浑南北,囊底曾无贳酒钱。”
明代钱塘人陈师的这首诗题为《潞河舟中作》,系诗人由南方坐船经运河到北京客旅,生发思念家乡之情而作。回望历史,沿着运河从南方到北方的旅人熙熙攘攘,潞河正是南客舟船必经之途,通州也是南北人员、技艺及民俗汇聚之地。
京杭大运河带动了南北物资交流与商贸发展,也架起了一座南北文化沟通的桥梁。历经元、明、清三代舟船漕运,随之而来的移民大量留居在通州,使得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带有浓厚的南方元素,并与皇家宫廷文化、商贸文化、京郊农耕文化相融合,呈现出独特的通州风貌,在运河沿线城市中颇具特色。悠远绵长的运河文脉就这样藏在舌尖、砌入砖瓦、流进血脉。
南北风味 交织融合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随着大运河带来的交通便利与人口往来,各地的饮食文化互相交流,广泛传播。通州地区的传统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清真老字号“通州三宝”为代表,大顺斋糖火烧、小楼烧鲇鱼以及仙源腐乳展现了运河饮食制作的高超技艺。它们的形成与发展是京杭大运河的直接产物,从中可以看到经由大运河而来的南北物产、原料、人员的商贸交流。
大顺斋创建于明末,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当年有一位叫刘刚的回民,携全家从南京随船来到通州,住在回民聚居的安家大院,靠售卖“南果”为生。他的糖火烧手艺充分融合南北方人的口味,把芝麻酱、红糖和在一起,添加桂花等作料上炉烤制,加工成一种老少皆宜的清真糕点——糖火烧。这款糕点很快受到人们的喜欢,刘刚也因此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仅用一年时间,他就用积蓄置下了两间门脸,因其乳名叫大顺,遂取了大顺斋的店名。大顺斋的糖火烧配方讲究,制作严格。所用的芝麻酱、红糖、桂花、香油等配料质优量足,口感香甜醇厚、软酥可口。因其油大糖多,易于贮存,只要密封好,即使在夏天也不易發霉变质,这一特点为其他糕点所不及,尤其受到大运河上往来官民商旅的喜爱。民国时期,战乱灾祸不断,大顺斋受到重创,濒临倒闭。1980年,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顺斋老店厂房得以重建。2009年,“大顺斋糖火烧制作技艺”被批准为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入选首届中国金牌旅游小吃名录。现如今,第17代传承人刘志国正努力延续着这份运河的香醇味道,让老字号大顺斋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小楼烧鲇鱼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当年,通州回民李家四兄弟李振钧、李振荣、李振富、李振宗合伙开了家仅有一间门面的清真小店铺,取名义和轩,取兄弟和睦、和气生财之意。其中排行老二的李振荣手艺精湛、经营有道,饭店生意越来越好。民国初年,义和轩扩建成两间门面,六间店堂,还加盖了两层小楼,在通州的饮食行业中声名鹊起。当时人称北边的老字号饭庄庆安楼为南楼,义和轩为小楼。在食客的口耳相传中,小楼饭店因此得名。小楼饭店有一道镇店菜肴——焦烧鲇鱼,所用主料是从北运河捕捞的鲜活鲇鱼,肉多刺少、味道极为鲜美。李振荣苦心钻研厨艺,受鲁菜启发,将鲜活的鲇鱼去头去尾取其中段,用纯绿豆淀粉裹衣,香油红烧,经过三炖三烤,加入辅料,烧熘勾芡出锅。菜肴色泽金黄,外焦里嫩,一经上市,就广受食客追捧。由于这道焦烧鲇鱼名扬四方,还衍生出通州大运河传说里一则名为《饕餮镇水》的有趣故事。故事讲的是小楼饭店由于烧鲇鱼的生意日益兴隆,运河里的鲇鱼精心生怨恨,作法使得通惠河洪水泛滥,祸及百姓,最终被漷县关帝庙里的关老爷用其所画的“饕餮”降服。新中国成立后,小楼饭店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几经扩建,成为通州最具代表性的清真饭店之一,迎接八方食客。2007年,“小楼烧鲇鱼制作技艺”被列入通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仙源酱豆腐最早产自万通酱园,因此也称万通酱豆腐。该酱园创建于民国七年(1918年),由通州本地回民马兆丰独资创办。头脑活络的马兆丰凭借大运河便利的运输条件,独出心裁地打造了一条通州腐乳生产线。先是不远千里从浙江绍兴的惟和腐乳厂采购制作酱豆腐的坯料。坯料装船后,经浙东运河运至杭州转入大运河,一路北上,直抵通州。在耗时一个多月的航程中,一块块腐乳在南北气候的巨大差异中完成自然发酵。坯料运到厂后,再根据老北京人的口味加入红曲、黄酒等作料浸泡。经伏天暴晒,成熟后入库,待作料的滋味完全浸入腐乳之中,方可出售。如此工艺制作的万通酱豆腐,质地细腻,芳香扑鼻,深受官民商旅的喜爱,堪称南北风味融合的典范。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北运河泥沙淤塞,运路中断,坯料供应出现问题,万通酱园的境况大不如前。1956年,通过公私合营、合并组建通州糕点酱业总店,后经分离,改名通州食品厂。2000年,恢复老字号的名称,成立股份制企业——北京仙源食品酿造有限公司。2019年,“仙源腐乳制作技艺”被列入通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北建筑 兼容并包
南来北往的通州地区融北方平原、南方水乡和运河码头等特点于一身,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造就了当地多姿多彩的建筑风格。这里既有四面围合的北京民居,又有临水面街的南方建筑,同时还带有独特的运河气质。这个发展演变过程与沿运河北上的移民有着密切联系,他们的日常生活、民俗传统和宗教文化都在运河沿途留下了印记。
融入江南水乡气质的通州四合院。通州四合院有一个跟北京其他地方四合院的不同之处,即临水的院落大多开有直通河边的后门。最为典型的是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的故乡——通州区西集镇的儒林村。这里不论房屋新旧,依然保留着千年运河的痕迹。那些看似普通的院落都留有一个后门,其中的缘由与通州北运河密不可分。北运河是在古代潞河的基础上开通而成,沿着大运河迁徙过来的居民很多都喜欢临水而居。他们建的房子除了前边面街的正门,后边还开有临水的小门,可以直接到河边淘米、洗菜、浣衣,这种建筑风格恰是江南水乡人家的模式。运河移民对通州地区建筑特色的影响可见一斑。此外,北运河也带动了儒林村所在的西集镇发展,史书上曾以“千樯万艘,辐辏云集”来形容此地的繁荣。作为通州重镇的西集,是当年南来北往人群的落脚点,见证了塞北、江南各地人民的融合。
保留了宗教文化特色的十八个半截胡同。依托大运河漕运,沿运河北上的回民纷纷来到通州,他们或经商或从事体力劳动,同时也将回民聚居的胡同建筑风格带到了通州,十八个半截胡同留下了他们独特的印记。“十八个半截”北起回民胡同,南至东顺城街,这片回民聚居区最初共有10条胡同。为了便于穆斯林群众前往清真寺做礼拜,居民建房时自觉在清真寺以南留出了一条通往清真寺的大街,名为中街。中街北起北二条胡同西端的清真寺,一直向南通往东顺城街,把马家胡同、熊家胡同和白将军胡同等8条胡同拦腰截为两段,形成16个半截的胡同。另外的两条胡同其实最初就是半截的,只到中街为止,一条是北二条胡同,另一条是夹在熊家胡同和紫竹庵胡同中间的小胡同,本名就叫半截胡同。这两个半截加上被中街拦腰截断的16个半截,一共凑成了18个半截胡同的特色街区,体现了穆斯林文化以清真寺为中心建设聚居区的理念与传统,是极具特色的通州建筑之一。
南北文化 流动交融
运河之上,南来北往的官宦商贾、文人雅士带来南北文化的交融互动,堪称“流动的文化盛宴”。通州地区的李氏续家谱习俗、曹雪芹事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诠释了人随水流动、文随人流传的文化奇观。南北文化汇聚于此,在通州大地落地生根,展现出一幅文化荟萃交融的生动画卷。
李氏续家谱习俗的北上历史。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通州漷县镇李辛庄村世代传承着李氏续写家谱的习俗。李氏族谱始于明初期永乐年间,至1994年春最后一次续谱止,已有600年之久,自明末清初经历数次续谱,都各有详细记载。始祖李伯仁,明初时从江南随明成祖北上来到水陆交汇的通州,在此地建房居住,长年累月便形成了新的村落,故名李辛庄村。李伯仁原籍为江南小星州,在今浙江省永嘉县苍坡村,原是苍坡村李氏宗族的第21代传人。经考证,苍坡村的李氏家谱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记载了近40代族人的历史,与李辛庄村的李氏宗谱正可联谱对接。20世纪80年代,李辛庄村的李氏宗族第21代传人李恩俊再度着手补修续谱,挨家挨户走访登记。经过多年的努力,最终不但将贯穿600多年历史的老族谱整理完成,同时续写新族谱内容至1994年。李氏族谱共4本,分世系图、世次表两种,记载详尽,内容完备。2007年,李氏续家谱习俗被列入通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曹雪芹事迹的运河渊源。文学巨匠曹雪芹与大运河有着不解之缘,他曾随父辈通过大运河来往于江浙、山东、河北、天津、北京等沿岸省市,是一个典型的经由大运河迁徙的历史名人。大运河北京段沿线的香山传说和曹雪芹(西山)传说已入选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州区大运河的传说已入选北京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个非遗名录中共收录有关曹雪芹的故事近90篇。这些关于曹雪芹的传说故事与曹雪芹通过运河到达通州张家湾,经由通惠河多次往来于香山和通州间,后又可能定居于西山的人生轨迹密切相关。例如,大运河的傳说中收录有一则《曹雪芹家世传说》,其中记录了曹家在通州张家湾镇的故事,为学界开展曹雪芹研究提供了新线索。还有《红楼梦》第十二回中,曹雪芹写到林黛玉“登舟回扬州”探父,据专家考证其乘船地点就是北运河上的张家湾码头,而这恰恰是当年曹雪芹及家人北上抵京、南下苏州的必经之地。如今,通过大运河,在北运河北端码头、通惠河二闸码头、广渠门内大街207号院及通惠河源头西山等几处关键位置,留下了曹家当铺、曹家井、曹家坟、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及曹雪芹纪念馆等遗迹。不仅为当地老百姓留下了曹雪芹的传说,还传承着曹氏风筝工艺、临沟屯风筝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充分体现了文人士大夫文化与工匠文化的结合。
(作者简介:郗志群,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雷佳音,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 钟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