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

2023-04-29

河南水产 2023年5期
关键词:渔业水产融资

申 烁

(1.中信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北京 100026; 2.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 100872)

随着地缘冲突加剧, 世界局势不确定性增加,粮食不安全发生率出现攀升,外部环境风险导致金融风险的发生加剧,“十四五”规划《纲要》及党的“二十大”报告都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将保障粮食供给安全放在重要位置。水产品作为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是“蓝色粮仓(blue granary)”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到2030年水生动物产量将再增长14%。 促进水产种业振兴,积极建设“蓝色粮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水产品作为我国第一大出口农产品,约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0%。 渔业金融作为蓝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了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1 渔业产业发展现状

1.1 渔业产业概况

渔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要坚持稳产保供、产业融合、创新增效、绿色低碳、规范安全、开放合作、富裕渔民等原则,坚持把保障水产品供给作为渔业发展第一要务,推进工业化养殖、智能化渔业,提升渔业产业的现代化程度;大力发展种业和水产加工, 促进三大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养护型捕捞业并发展生态渔业; 立足现有比较优势,加快培育渔业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扩大渔业出口,以渔业贸易高质量发展推动渔业高质高效发展。我国渔业产业链包含了三个关键环节:捕捞、养殖、水产加工。 其中捕捞和养殖从属第一产业,为捕捞提供生产工具的船舶、渔具制造业,为水产养殖提供原料的饲料、药物等是其上游的供给环节。 我国水产养殖具有较大规模,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投资力度的加大,水产养殖的单产也在逐步提高。 渔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是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带动渔民就业的重要动力, 也是保障渔业生产和水产物流顺畅的关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渔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期增长31.8%,远超大农业 4.2%的累计增速。 同时,渔业科研机构及科研从业人员数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8%提升至63%。

表1显示,渔业产业相关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说明所属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影响程度高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其中对其他部门拉动效应最强的为农、林、牧、渔专用机械、船舶及相关装置及水产加工品。而渔业产业相关行业的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表明该部门受到的感应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 由2018~2020年变化趋势看出, 渔业相关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变大,说明渔业产业对其他部门拉动效应增强。

1.2 渔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2.1 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转强

在资源和环境的刚性制约下, 渔业资源质量不断下降, 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传统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空间收窄,生产费用渐涨,水产养殖业的比较优势逐渐削弱。 世界范围内,随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间的渔业争端频发,西方国家对我国海洋捕捞进行强力压制,出口渔业发展更加困难。

1.2.2 渔业科技发展疲软

渔业科学技术发展程度较低。 水产养殖的标准化、机械化、设施化程度不高,缺少对渔业尾水处理、渔船环境保护、渔港清洁等基础设备,渔业生产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较低。由于人工费用的增加,叠加石油价格及海洋鱼类资源耗竭的影响,水产品收益受限。

1.2.3 渔业产业质效待升

水产品供应存在明显结构问题。 优质水产品在供应中占比较小, 与大众消费习惯相适应的预制加工水产品较少, 无法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我国水产品贸易顺差明显缩窄,一些水产种苗仍需进口。整体来看,休闲渔业发展程度不高,二、三产业比重较小,仍需提升渔业产业整体质效。要通过强化资源保护,优化政策措施,推进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结构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目的。

2 金融支持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渔业产业发展迅速的同时, 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与不可持续的难题。 大多数水产养殖行业具有固定资产投资大、投资周期长等特点。 当前,我国渔业面临着信贷支持不足、风险集中、抵押物缺乏、金融产品单一、 金融服务滞后、 配套政策欠缺等瓶颈。 应通过金融支持,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优化信贷管理机制, 加强政策扶持等方式更好地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渔民增收致富。

2.1 金融产品局限性与服务滞后性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融资主体多为银行、保险。 渔业行业生产周期长、渔业收益不稳定、资金需求量大、融资周期长、融资风险高,以及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的特点构成了对渔业金融更高的要求。 金融机构对渔业企业的信贷评估标准较严, 渔业企业的抵押品缺乏时, 银行缺乏对企业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有效评估。同时,我国现有的抵押担保方式还不能适应渔业企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银行纷纷推出了新的贷款品种,但仍以传统方式为主。这些新品种在增加渔民收入的同时, 也增加了金融机构对渔民贷款风险控制的难度。

渔业产业的供求不平衡,供求关系日趋紧张。相对于渔业“供给侧”的迫切需要,金融提供主体却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一是融资主体及融资产品类型单一,很难适应各种融资需要者的多元化要求;二是贷款额度偏低,贷款期限偏短,财务服务程序繁杂且效率较低;三是资本市场的进入壁垒较高,对渔企的扶持力度不够。 四是市场主体的“退潮”,政策保障作用不强;五是民间融资被打压,不能对渔业融资进行有效补充。

2.2 渔业风险影响金融支持持续性

不管是实体风险,还是转型风险,都有可能会导致行业主体还款困难、保险赔付高于预期等问题,进而以信用风险和承保风险的形式, 给金融机构带来损失。 所以,对银行风险进行识别、分析、监控、管理非常重要。

目前, 我国金融行业在支持可持续发展与风险控制领域均缺乏有效实践。 首先,我国水产养殖融资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脱离, 还处于以企业财务健康和运营风险为主的较传统层面, 忽略其生产运营环境的变化。 其次,担保借贷条件中缺乏对产品可持续发展的规定。 此外,与之配套的绿色贷款和绿色保险等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大。 再次,我国目前对与水产养殖环境有关的财务风险研究较少, 并未形成系统的风险控制流程。

2.3 金融支持渔业的政策指导不足

与此有关的政策指导不足也是渔业发展面临的重要瓶颈。 我国渔业融资指导主要是制定相关的政策指南、 指导文件以及可供金融机构使用的绿色融资工具等。 在协助金融机构确定所需的支持项目上, 目前的“绿色融资”类产品在渔业领域的适用性还不强,《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中所提到的“绿色渔业”,更多针对少数先进的渔业企业生产模式,对整个渔业行业的覆盖程度不高,在实践中,有关的“绿色融资类产品”在该领域的运用也十分局限。

3 金融支持我国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从以下三个角度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3.1 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同时把控融资风险

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一是,要通过组织化与信息化途径克服行业内生性难题, 突破金融与渔场间的资讯与交流障碍。 其中组织化是指通过诸如合作社、信用社、行业协会和NGO这样的非政府组织把分散的主体组织起来,与渔户进行沟通,并进行统一调动。 信息化是将鱼塘位置、面积、塘主、渔船实力、渔船主人等纳入其中,并使流程性信息(出海时间、渔获量、投饵时间、投饵次数等)变得更为透明。

二是,各银行还应自觉构建将环保因素融入其中的财务决策过程,为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财务支持, 并对与渔业环保有关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对企业内部治理,可设立专门的部门,如渔业产业的环境绩效评价部门和渔业环境风险治理部门;对金融服务,可将行业主体生产活动的环境影响相关指标融入到贷款、保险条款中,并将长期监测贯彻始终,以确保风险管理的可持续性;对金融产品,要持续创新,与民间组织、水产企业或政府部门进行联合,对绿色渔业保险、 绿色渔业贷款等金融产品进行研发和应用,对绿色渔业生产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持。

要使融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必须进行相应的融资风险控制, 建立健全渔业信贷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支持保险公司开发渔业保险产品,支持地方政府建立渔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由于渔业行业的内在特性,其生产模式“小而散”且多元化,专业化程度高,造成生产流程与生产环节的信息缺乏,财务公司对产业的认知不足, 财务公司监控生产模式可持续发展的费用高昂,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控制费用。同时,对产业知识的匮乏,也造成了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 以及对与环境有关的风险管理不足等问题。要通过健全水产融资的有关法律制度、强化水产融资信用体系的构建、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水产保险事业、 强化资本市场对水产产业的支撑作用,促进水产产业发展。

3.2 金融支持提升渔业科技创新水平, 促进绿色渔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以数字为基础的现代农业,推动现代农业的生产、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渔业是一项重要的产业,推动渔业信息化,构建数字渔业,是实现智慧农业的重要环节。 在《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中指出,“大力发展智慧渔业, 建设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渔业生产与经营体系,推动水环境实时监测、饵料精准投喂、疾病监测与预警、循环水设备控制、网箱自动升降控制、 无人机巡航等数字化装备的推广与使用,建设数字渔业。 ” 要大力发展现代设施水产,发展以水产为重点的特色产业。 要提高水产养殖的智能化水平,加速渔业机械更新,强化种业振兴,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水稻渔业生产向标准化方向发展, 提升水稻渔业生产的增值能力。

绿色渔业融资活动是指在其融资过程中,金融机构积极地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有关准则,将对渔业生产环境绩效的规定系统地纳入贷款和保险条款中,将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作为享有金融服务的先决条件,从而促进“绿色”渔业发展。金融机构可以利用绿色渔业贷款、 绿色渔业保险等降低绿色渔业融资的供求差距,促进绿色渔业的技术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3.3 加大金融支持政策力度,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在金融支持渔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导向功能,为渔业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包含为金融机构提供指导方针,以鼓励其支持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可有针对性地制定对渔业进行扶持的计划清单。 目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可持续蓝色经济系列报告中,包含了“建议回避的项目”。 系列报告从养殖选址、污染和水质、入侵物种、捕捞鱼种、非法捕捞、捕捞方式、雇工和工作条件、种族和性别平等方面列出了金融机构应当回避的项目。《蓝色金融指引》还对金融机构在选择渔业行业客户时应关注的重点进行了初步阐述,指出应以诸如海洋法委员会(MSC)等为基础制定标准。 另外,有关部门可通过利率补贴和保费补贴等形式推广 “绿色渔业”融资。 在此基础上,应加强与民间组织的合作,畅通各方交流,提高对渔业产业的整体认知。

猜你喜欢

渔业水产融资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加油!水产人!
融资
融资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