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创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新局面

2023-04-28李锦

军工文化 2023年4期
关键词:国防科技军工国防

面对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推进的浪潮,必须将国防和军队建设深深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体系。唯有如此,方能如期完成我军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历史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在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上下功夫, 进一步加强军地战略规划统筹、政策制度衔接、资源要素共享, 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 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这一重要论断,阐明了新时代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任务,明确国防军工企业的发展方向、任务、重点与目标,为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指明发展思路,提供了根本遵循。

要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能力

未来五年,我军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对于军队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在这四个“现代化”中,“武器装备现代化”是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任务。怎样为保障军品供给,为能打仗、打胜仗提供物质条件,需要从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出发,从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着手,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支撑的需要。从现在起,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只有13年时间,任务紧迫。有限资源既保安全又保发展,国防和经济两大实力建设显然不能“各自为战”。只有通过国家战略层面的体系整合,“捏指成拳”,才能有效提升国家多种战略资源和实力的综合运用。

促进我国国防实力全面提升的需要。强国必先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重大武器装备先后亮相,军工央企聚焦主责主业,加速装备研制,为军队和国防建设成系列提供了跨代武器装备,提升了捍卫国家安全与利益的能力。同时,在此过程中,军工央企的工业体系更加完善,创新水平持续提升,为带动装备制造业整体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国防实力同我国国际地位、国家安全战略需求还很不相适应,我国和世界先进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

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根本保障的需要。世界各军事强国的建设,都不是在军队自己的“小圈圈”里搞建设,而是聚合国家整体资源打造军事力量体系,甚至整合全球资源为其所用。面对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推进的浪潮,必须将国防和军队建设深深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体系。唯有如此,方能如期完成我军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历史任务。

赢得国际竞争优势战略抉择的需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加速应用于军事领域,国际军事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更为尖锐复杂,更为鲜明地表现为综合国力结构转型的竞争,这种竞争是看谁能够通过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来实现军事能力跃升和国家实力增强双赢。

提升国防科技产业链水平的需要。在我国新征程开局起步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变革期,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的加速拓展期,保证武器装备供应链安全的根本,在于科技工业全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如果固守传统的武器装备供应链,将先进技术排斥在供应链外,就如同以发展铁匠铺应对火枪的出现,以发展炸药应对核武器出现一样,无疑会对我国未来武器装备发展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需要。作为国防科技工业,要在先进制造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牵引、辐射和带动作用。从推动进出口协同发展角度看,国防军工企业多为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具有较强的国际化经营优势,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展进出口业务。

军民融合发展进入深层次

当今国际竞争的激烈态势,迫切需要通过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统筹经济与国防建设。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强军地战略规划统筹、政策制度衔接、资源要素共享,使得军民融合内容进入深层次。

在战略目标上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推动军民融合可持续发展。国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制定与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国防战略。党中央提出了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相一致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战略,规定了每一阶段的战略目标、任务和要求,既体现了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要求,又能保证国防和军队建设紧紧跟上國家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使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和物质技术基础。

在资源配置协调上保持适度投入规模,实现稳定高效发展。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进度在总体上保持平衡,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国防建设占用资源的数量,既要考虑到国家安全需求,又应考虑到经济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又要突出重点,科学合理地确定国防投入的投向投量,按照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要求,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有重要影响的部位和方面。

在产业能力上推进军工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往,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注重型号牵引,强调任务的完成,突出科研生产的保障作用,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技术推动作用发挥不够,基础能力建设薄弱问题突出。要逐步过渡到能力建设与型号保障相结合的建设方式,核心是解决军工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与高新武器装备需求旺盛之间的矛盾,建设以能力为基础,加快推进军工产业转型升级。

在运行机制上坚持军民兼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良性互动。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建立“寓军于民、军民兼容”的运行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寓军于民、平战一体的新途径、新方法,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持续发展的后劲,在体制上建立高效的平战转换系统。

统筹经济与国防建设的基本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军地战略规划统筹、政策制度衔接、资源要素共享。实际上是要求推进全方位、全要素的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将国防和军队建设真正植根于国民经济母体之中,实现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发展的同步提升,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军民融合“融什么”“怎么融”的问题。

战略规划统筹推进。在战略筹划和顶层设计上同步推进国防和经济实力发展,大幅提升国家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新兴领域竞争、军事战略威慑、动员应急、国际规则主导等战略能力,达成国家大体系集成效益和国家战略收益最大化。由此需要在国家战略筹划上加快推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由条块分散设计向一体筹划转变,由重点融合领域向多领域延伸拓展转变,由要素松散结合向全要素集成融合转变,能够对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棋局”与未来战场的“战局”做出科学的通盘谋划。

资源要素均衡配置。实现富国强军相统一的资源配置,主要依据“安全优先”与“适度够用”相统一的原则。国防资源投入必须适度、有效,既能有效保证国家安全需要,又能使国防投入对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小。考虑到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同时考虑到我国国防开支占GDP的比例、人均军费数额均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必须坚持国防建设投入与经济建设投入的均衡合理配置。

政策制度衔接。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制度体系,这是当前破解军民融合发展难题、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关键。有关行业部门、各地方政府在制订本行业、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时,在同等条件下坚持军工优先,积极安排军民两用技术项目,并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

共生互动共享。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绝非简单的“同时提升”,而是目标协同、时序同步、资源均衡和系统兼容的有机统一。推动共生互动,需要加强基础领域资源共享机制建设,重点建立军民结合的军事物流体系和军地一体的战略投送力量体系。促进基础领域资源共享规划的“落地生根”,包括领导机构与军地联席机制建立、基础领域资源共享平台、利益补偿的完善、监督检查等机制、军民融合主题基金等方法的运用。

战略评估全程实施。战略评估是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的“风向标”和“导航仪”。通过建立实施整体性、权威性和可靠性的战略评估,能够及时动态地監控国防和经济实力发展态势,揭示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突出矛盾问题,实现对两大实力发展进程的全面系统检查、监督和预警。

致力于调整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显然,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是重要路径,也是措施;而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是要求,也是结果,就是通过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来实现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的目标。

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军工产业布局要注意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调整优化军工产业布局,既要促进军工产业空间分布科学合理,又要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军工产业布局优化上不能只强调军事需要,却违背了经济规律,这是片面的。如果单纯考虑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而忽视国家安全需要,也是不妥当的。

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产业布局要促进军工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将军工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中。二是积极推进军民协同的产学研联合,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三是充分利用军工企业的技术优势,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产业布局要利于国防产业集群形成。在区域内部,要充分发挥大型军工企业集团对国防产业集群的集聚和拉动作用,不断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向上下游产业链拓展延伸,促进国防主导产业的形成、发展和壮大,在同一个区域内的相对集中,形成国防产业群块分布的合理格局,逐步形成具有区域规模、各具特色的国防产业集群。

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产业布局要形成“小核心”“大协作”结合的局面。优化军工产业布局必须按照“小核心、大协作”的体系结构模式,对武器系统总体和关键部分分系统生产能力,实行行业内以及跨行业的相对集中,组建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军工企业集团,形成军工产业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在现有的军工体系中,重点保留少数大型军工单位,形成“小核心”,其余都逐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实行依托整个社会的“大协作”转变。

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军工产业战略性调整和布局优化面临着一些共同的任务,要通过兼并、联合和资产重组发展大型军工企业集团和军工科研生产基地。当前,必须从以资产增量的扩张为主转向以资产存量的调整与重构为主,在效益和结构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军工产业战略性调整对布局优化的引导、促进和拉动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军工产业覆盖范围过宽、战线过长、过于分散、企业数量过多的问题,促进军工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关系协调。

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产业布局与强化技术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军工企业产业布局调整中,要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防科研重点实验室和实验基地,以及若干个国防工业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基础性研究试验基地,形成体系合理、功能完备、技术先进、军民兼容的国防科研基础条件平台,引领新型信息技术、新型材料与高端先进制造等行业不断向纵深发展,集中力量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航空航天、关键原材料、元器件设计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安全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大。我们必须更加坚定自觉地贯彻我军现代化发展战略,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在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强大科技支撑的同时,充分发挥国防科技的溢出辐射效应,推动民用经济转型换代、提档升级。这是党和人民赋予军工企业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也是军工企业价值之所在。

(作者:李锦,教授,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专家)

猜你喜欢

国防科技军工国防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国防小课堂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军工大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