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只从花中看
——访爱思考的女孩鲍希舞
2023-04-27
◎特约记者 郑 旭
她是一个貌不惊人的孩子,短发蓬乱,仿佛总有些困倦。然而她对当下与未来又充满自信,每日的作业本缝隙中,亦有她窥探窗外的眼睛。其文字虽有些稚嫩,却不乏思索的痕迹。她就是永嘉县瓯北第五中学九(7)班的鲍希舞同学。
前不久,《作文新天地》杂志举办了“‘同题赛场’走进永嘉县”现场作文比赛,鲍希舞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当我告诉她这个消息时,她惊喜中带着意外:这是第一次在现场作文比赛中获一等奖。
“这次获奖对我来说是一个惊喜。为什么这次获奖?先前的几场比赛失利?我的文章好在哪里?又不好在哪里?这是我悬而未决的疑问。不过,我觉得有疑问并不是一种消极的状态,求索本身比求索的结果更为重要。”她补充道,“无论长幼,我们都在努力地认识自己。这也是一个进步的过程,我很高兴有这个重新观照自我的机会。”
作为学校“瓯韵”文学社的指导教师,近日我对她做了一次专访。
郑 旭(以下简称郑):希舞你好,恭喜你在这次作文现场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能聊聊你平日都喜欢读什么书、喜欢哪些作家,还有阅读对你的学习有何启发吗?
鲍希舞(以下简称鲍):谢谢老师!这次获奖,我感觉到很幸运。平时,我读书比较杂,主要看近代的中外小说。最近几年,读鲁迅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比较多。
许多作家在书中会提出问题,借此给出自己的答案。但鲁迅和陀氏问得尤为执着,对自己同样反诘。鲁迅把“我”的希望与闰土的求神并论,尤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们批判一种角色,并不只是为了歌颂另一种。如果说我读了一些书而学到了什么的话,那大概就是这种特殊的反诘。至少,我开始试着问自己:难道这就是对的吗?这种反诘,对于作文也是一种启发。
郑:你觉得写作的灵感来自哪里?
鲍:我写作的灵感主要来自生活所见与读书时的共鸣。我在初学写作文时,不懂得如何表达内心的感受,看什么都好像隔着一层,说得不真切。那时便妄下结论:“写作只是捏造。”后来我写得不错的文章,基本都出于内心感受。
比如这次我写《又见蝉鸣》(刊登于本刊2023 年第1-2 期。——编者注),一方面是基于读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感受,另一方面是源于小学时的印象。那一次,我怀疑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有误,认为蝉的意象不应该是“乐观豁达”,而应该是“高洁孤傲”,因而与老师有一些争执。我还特意去查阅了许多古文。后来老师说我是对的,然而他也提醒我:“如果这是考试呢?”虽说参考答案出错常有,但这毕竟是我第一次隐约感到妥协的无奈。
如果没有这些稚嫩的想法,后来我恐怕也不会对司马迁的“无韵之离骚”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因此,我的作文虽然多有虚构成分,但其本身离不开内心的真实感受。高尔基在小说中写道:“到人间去。”我深以为然。
郑:我看你的作文中引用了很多古诗词,你古文功底很不错,平时喜欢读文言文吗?
鲍:“古文功底”这四个字,我实在受之有愧。之所以给人产生这种印象,大约是以为我作文所展现的见闻近于冰山一角吧——但其实我已是为之囊箧俱空了。我课外阅读文言文,但常常需要借助翻译。“是纱窗里看花,不如只从花中看也。”坦诚地说,我古文水平一般,勉强应试,读古籍也多半不解。
几年前读完《浮生六记》《陶庵梦忆》,其余只有《古文观止》《诗经·国风》偶尔翻阅一二,再就是零碎读一些诗、词、曲之类。我之所以在作文中表现得貌似见识较多,除了从前阅览较杂以外,主要是因为升入初中后刻意记忆,每看到新的典故,就思考如何运用。不过,如果单为作文,我这样花时间进去又不值了。主要还是因为喜欢,因为兴趣吧。
郑:平时有何爱好,对未来有何规划设想?
鲍:进入九年级以后,曾经的爱好对我来说就变得遥远了。唯一还保持的爱好是远眺:看天空,望教室窗外的远山是否从云雾中浮现。未来,大约是中考、高考,匆促步入社会。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能从事气象学的相关工作。
郑:谢谢你跟我分享你的想法。优秀如你,一定能够心想事成的!
鲍:谢谢老师的鼓励!我定当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