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仆颂
2023-04-27王贵如
王贵如
百花吐艳草蓬茸,驱车我来三角城。
一馆巍然凌霄立,雕像轩昂浑如生。①
岁月苍茫春风永,牵我胸中缕缕情。
先生自许牧家子,为民造福生死以。
权重不以权自肥,官高不以官自矜。
小店欣迎八方客,客人堪比亲人亲。②
妻女草原牧牛羊,无私如公有几人?③
意拳拳,情殷殷,遍访穷乡大小村。
炕头对坐寻生计,灶下掀锅尝冷温。
百姓疾苦芒在背,几番心事因脱贫。
吊庄真乃长富策,从此农家气象新。④
冒雪救灾不辞难,欲以病躯挡风寒。
救人救畜送温暖,坚守阵地见肝胆。
饥食炒面渴饮冰,跨马踏雪不下鞍。
有道是“时穷节乃见”,公仆光辉照人寰。⑤
拨棘开路勇争先,荒山绿化年复年。⑥
何惧重重难,意志铁石坚。
汗珠滴滴下,真情动山川。
袅袅杨柳舞婆娑,翳翳松柏嫩叶繁。
乱枝遮径草披离,蝶恋蜂拥鸟声喧。
春泛绿涛秋绽红,古城西宁换新天。
再不是,举目山头无青色。
再不见,风沙阵阵扑人面。
长空澄澈洁如洗,疏星朗月自天然。
我与先生曾相识,亲承謦欬胸次宽。
声声叮咛犹在耳,再览音容泪潸然。
青山不老春常在,先生功绩共春山。
注释:
①2016年1月3日中宣部授予青海省原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尕布龙“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17年,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三角城镇建立了纪念尕布龍的“时代楷模纪念馆”,馆中矗立着尕布龙同志的雕像。
②尕布龙在西宁工作期间(先后担任青海省畜牧局局长,省委常委、省革委会副主任,副省长),主动接纳八方来客,将自己只有八十平米的宿舍用土坯隔成五间半,半间作为卧室,其余五间用于接待从牧区来西宁看病、办事的农牧民。人们称他的家为牧民店。
③尕布龙在担任省领导期间,他的老伴一直是牧区户口,他的女儿也一直在家乡放羊。
④为有效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起,青海省就一直把易地扶贫搬迁(又称“吊庄移民”)作为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积极实施,强力推进,收到了显著效果。尕布龙是青海实施“吊庄移民”工程的先行者、组织者和见证者。
⑤1985年10月,青海唐古拉山和青南地区遭受特大雪灾,尕布龙作为抗雪救灾的总指挥,亲临抗灾一线组织抗灾,从始至终坚守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五道梁、沱沱河等抗灾前沿阵地。
⑥1992年,从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位置退下来的尕布龙,主动要求担任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的常务副总指挥,这一干就是10年。不担任副总指挥以后,他依然坚持上山植树,为南北山绿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因此获得了首届中国“母亲河奖”,且被评为感动青海的十大人物之一。